会计毕业论文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04-01 09:22:46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会计电算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由于中职课堂的各种限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学生学习差异性的问题难以解决,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一

  摘要:本文从会计专业需求及专业建设的现状入手,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社会服务功能建设五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

  一、会计专业需求及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会计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中职学校83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会计电算化操作、财务核算,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诚信的应用型人才。

  1.会计专业需求分析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的营利经济核算主体和非营利机构对会计人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会计人才需求量也一直排在各地人才市场需求的前十位。

  以铜陵市来说,xx年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有4986人,xx年考证人数达5300人,xx年铜陵考区由省财政厅统一安排,组织开展多次考试,报考人数继续攀升。

  近年来,随着金桥工业园、财富广场、雨润广场、长江路地下商业精品街、双星国际等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入驻,中小型企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同时,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适合中职学生实际的私营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也增大,兼之适合中职学生的中初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学历层次要求趋于理性,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专业性、实际动手能力与工作经验。

  所以,我市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2.会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各省份中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积极以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为契机,认真探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及专业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深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内涵。

  以浙江省为例,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率先在课程改革、实训建设、技术比武等方面起了示范作用。

  近些年,安徽省各中职学校也逐步与发达地区接轨,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但是会计专业建设相较于发达省市,仍然较为滞后。

  以铜陵市中职中心为例,会计电算化专业虽是中职中心的传统专业,但是由于学校资源在各专业间的配置不均,实训条件落后,专业创新不足,教学模式陈旧,社会服务能力不高,学生就业前景不佳等原因造成了中职中心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缓慢的现状。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我们应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细致、全面的整体规划,深化内涵建设,旨在促进会计电算化专业长足有效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改变职校落后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完善实训条件,搭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建立一支高效的教学团队,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从而培养出职业道德水准高、职业判断能力强、综合业务技能全面的应用型会计后备军。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探索“理实一体”“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制订,课程内容由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也是按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排序。

  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更重视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在各类课程比例中,专业技术课比例要进一步提高。

  第二,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计划安排上,合理分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加大实训课程比例;要求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

  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专业课尽可能使用仿真会计实训资料,按工作岗位开展教学。

  教学活动主要在实训室进行,边理论边实践,实现理实一体化。

  第三,建立重视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进行教学评价时,鼓励实习单位参与,可以通过对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了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及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判断来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

  过程控制包括教学准备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实训过程、顶岗实习过程、考核过程等过程的教学质量控制。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第一,构建基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革新课程内容。

  把职业活动转化为工作项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学习领域,形成课程体系。

  开发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工作项目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

  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应体现:遵循“够用”原则,删减高层次的会计专业课程(如审计、财务管理等);加强ERP沙盘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

  结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在虚拟的商业环境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根据学习进程先设计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实现任务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改革教学评价手段。

  充分利用无纸化测试系统的学习功能和学习效果评价功能,专业课教师通过制题系统,及时更新实训和考试测评资料,弥补教学上讲授内容的不足。

  第四,教材的选用与建设。

  在专业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注重拓宽专业适用性,注重会计实训教材的选用。

  积极开发校本教程,其实训内容采用真实的或仿真的模拟材料,使学生置身于真实业务环境中,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第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职技能大赛的开展,职校积极响应,将学生的技能培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因此,职校应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把日常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会计手工”等技能比赛。

  3.实训条件建设

  第一,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会计模拟实训室资源,制订实训岗位的岗位职责,建立实训室管理制度,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实训室的墙上可布置简明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示意图。

  第二,有条件的职校可建立“ERP沙盘”实训室,加强企业认知实训。

  第三,积极开发校外实训基地,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分批次、分阶段,进而全部实现顶岗实习提供条件。

  4.教学团队建设

  第一,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会计专业教师从事企业兼职,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培省培,从而实现“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将专职教师培养成兼备管理、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知识,拥有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的综合技能,具有较强团队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专业人才。

  第二,通过提供执业资格考试帮助和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取得会计职称证书。

  第三,利用“名师工作室”“课题组”等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助力,以老带新,梯队培养后备教研骨干。

  第四,聘请企业会计做兼职实训指导教师。

  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备课方法、教学组织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

  5.社会服务功能建设

  职校除了培养在校学生,也应承担社会培训任务。

  职校可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会计从业资格培训中心,提供会计职业方面的相关培训业务;同时可借助师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财务方面的有关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立足于专业实际,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定位,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内涵,为社会培养熟练应用财务软件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及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杨晓华.基于就业导向的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构建——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财会通讯(学术),2009(9).

  [2]杨博.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3]韩凯,蒋洪平,党辉.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2009(7).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二

  [摘要]该文分析了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思路,旨在探究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迫切需要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在此背景下,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运而生。

  遗憾的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诸如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配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

  如何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及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为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福建经济学校实际情况以及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专业建设的相应思路。

  1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现状及不足

  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办学特色。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人们对其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导致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1专业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版本很多,其知识的整体构成大致相同,但就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实践,未能将实践落到实处。

  教师授课时往往以考证为教学目标,侧重于基础理论教学,授课内容与实际应用无法接轨,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后需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

  此外,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不仅普遍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实训校本教材,而且校本教材往往滞后于最新财务知识和技术,难以跟上行业发展,导致不少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因无法胜任会计工作而改行从事其它工作。

  1.2缺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要求教师要同时具备会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然而,中职学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专业课教师基本上是由学生角色直接转换为教师角色,缺乏工作经历,没有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不具备熟练操作会计软件的技能,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在社会实践中升华,无法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导致所讲内容不能展开与迁移,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是只针对电算化考证需求,纯粹为学生拿证考试而教学;或是以完成教材教学内容为任务,照本宣科,不联系社会实际,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3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中职课堂教学中,许多学校采用的还是片面强调灌输方式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固定化,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甚至一些实训教学竟然也以教师讲述为主,并辅助以一些简单动手操作。

  如上机填制凭证和模拟做账,学生只停留在已编制好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根本无法了解财务制度的流程。

  虽然也能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但仅以软件使用流程为主,停留在软件流程操作的表面技能教学,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虽能应付考证的实操试题,却无法挑起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大梁。

  1.4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不尽如人意

  由于受课程的课时安排、学校实训场地限制以及其它因素的制约,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仍然无法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调整课程设置,导致企业招不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虽然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会计社会岗位,开始重视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但大量调查数据表明,

  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实训内容、教学场所还是教师配备,均无法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实训实践教学体系混乱,模拟实训单调,

  无法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不能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无法实现学生就业时与会计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严重制约了中职会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5课程评价体系和教师考核机制不完善

  许多中职学校的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学生的考核往往采取笔试的方式,仅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试往往避重就轻,老师划定范围,提供资料,学生依样画葫芦操作,掌握的只是会计软件的界面、菜单及操作流程。

  在教师考核机制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考核涉及教学、考勤、评教、招生、升学率、办公秩序、工会活动、领导评议等多项内容,以综合得分作为教师评聘、培训及评优选模的主要依据。

  然而,调查资料显示,中职学校的教学常规制度、坐班制度、听评课制度、评教评学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路

  针对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现状与不足,中职学校只有实施综合改革,把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及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2.1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启动课程建设

  鉴于中职学校是培养初中级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主力军,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优化教学效果,学校应根据校情、学情,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研究编写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实用性、针对性强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校本教材,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学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调整,引入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电算化知识与技术,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且把重点放在会计软件操作使用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从而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努力做到就业“零距离”顶岗。

  中职学校应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启动课程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的课程体系,兼顾升学和就业,课程设置除了要满足一部分学生想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深造的愿望,

  更要满足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就业的需求,大力建设开放性的实践配套设施,充分合理地安排实训课程、课时和内容,重视就业岗前职业培训,为学生的就业和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其综合实践能力

  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

  拥有一支会计电算化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然而,目前中职学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依旧名不符实,多数是“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型教师。

  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首先应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轮番组织“双证型”教师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实践,把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上岗的必备条件;

  其次,应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编写教材,参加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参与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拓宽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再次,应建立体现中职学校特色的教师认定体系和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激励机制,坚持“内培为主、外引为辅”,可以加大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外出培训和参加企业实践的力度,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实习,

  也可以主动聘请企业中有相当财务知识素养的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进行专题讲座,把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运用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

  还可以聘请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教师开展定期技术培训,从而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把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2.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重要特征就是技术性强,因此除了理论教学外,同时要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然而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是灌输型理论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不适应会计相关岗位,影响了学生专业的发展。

  中职学校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实用性和针对性,重点突出提升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

  鉴于中职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体系弱、易接受新事物等特点,教学过程可采用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情境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开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实训教材,将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拓宽学生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将技能知识点系统化、内化。

  2.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落实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实现中职会计电算化学生就业时与工作岗位“无缝衔接”,落实校企合作机制,做好工学结合,引进代理记账公司在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引进一些业务全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结合岗位工作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相关岗位的内容和工作职责,与互为依托单位深度融合对接。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对于入门基础会计课,可以组织学生到合作单位,实地考察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直观的认识;对于会计专业课,

  可以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参与实际会计工作,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本专业理论,提升本专业的工作技能,提高学生发展与组织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尽快适应会计岗位,实现无缝隙校企结合,从而实现实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2.5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健全多元评价体系

  为了使学校和谐、持续地发展,学校管理应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体系。

  中职学校必须创新课程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在校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制定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

  此外,中职学校还应健全多元评价体系。

  一是改进中职学校考试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考试形式采取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师徒结对帮带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听评课制度、评教评学制度、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技能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等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奕畅.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3(7中):62-64.

  [2]金阿力.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7):97.

  [3]王富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大学教育,2014(8):96-97.

  [4]金治中,肖薇.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市场,2014(13):111-113.

  [5]王延俊.浅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革[J].职业,2013(23):49.

  [6]庄伟苏.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相关文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专业建设思考论文10-09

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的思考10-08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思考论文10-11

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论文10-09

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思考论文10-11

中职会计电算化新探论文03-24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的论文10-04

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论文10-10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