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4 15:05:48 会计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会计实习毕业论文

  会计论文主要是表述会计科研成果、研究会计现象、探讨会计发展规律,指导会计工作实践的记录和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实习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毕业论文

  【一】会计紧密型实习基地建设与完善

  在大众化教育时期,地方高校肩负着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地方高校要完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经管类专业中会计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更是决定了该人才培养的质量。

  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高校多年来也采取了校内、校外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校内利用专业公司开发的会计实习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仿真内容与实际变化多端的现实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校外实习成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

  但会计专业校外实践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因会计信息保密性等原因学生落实实习单位难,即使落实了实习单位,但每个单位能接收学生数量很少[1],使同一届学生实习点非常分散,不便于管理;在实习内容上有时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面对当前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困境,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正成为高校破解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困局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来看,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校企合作不断加深,实践基地效应日趋凸显。

  但仍然存在结合不紧密、管理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因此,如何完善会计专业紧密型校外基地的建设值得进一步探讨。

  1会计专业紧密型实习基地与松散型实习基地差异分析

  校外实习基地从广义上讲就是能接收学生实习的机构和组织。

  从狭义上可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基地。

  松散型基地接收学生是被动行为,并与实习学生的学校没有契约关系。

  紧密型基地接收学生是主动性行为,与学校有契约关系。

  因此,两类基地在接收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上存在差异。

  1.1接收学生的途径不同

  松散型实习基地接收的学生一般是学生自己或家人通过与接收单位的良好人际关系安排进入单位实习。

  或者是学校教师介绍学生去实习,这往往是辅助方式,当学生自身难以找到实习单位时,学校利用一些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介绍学生去实习。

  紧密型实习基地与学校有培养学生的合约,往往实习基地会事先设计并提供学生的实习岗位,学校通过动员和组织学生安排进入基地实习。

  1.2管理方式不同

  松散型实习基地因每个点学生实习人数少,且分散,管理困难,基本采用的是粗放管理。

  紧密型实习基地在建立时,就考虑了管理的要求,从选择基地而言,比如浙江万里学院会计系在确定实习点时,不会选择大企业,其原因是虽然它们财务岗位设置多,能够容纳相对多的实习生,但不符合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不直接选择中小企业,其原因是它们会计岗位设置少,容纳实习生有限,学生实习将会很分散,不便管理。

  从管理和人才就业方向的要求,该校通过分析和调研认为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比较合适。

  一方面它们业务范围广,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开展的代理记账、纳税筹划、公司理财咨询等业务,这些正是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生面向当地中小企业就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它们能够接收较多的实习生,这样相对集中的实习便于学校进行管理和监督。

  1.3实习效果不同

  松散型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是比较随意性。

  学生实习与否、实习成效如何?不仅取决学生对实习的态度,而且主要取决于实习单位领导和直接指导老师的态度和帮助程度。

  紧密型实习基地其实习内容事先有约定,基地导师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内容。

  而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有可能被基地留用,使校外实习基地可成为企业挑选人才和学生就业的一个良好的平台。

  同时,通过实习反馈,学校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和就业指导,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可见,建立紧密型实践教学基地能大大改善学生校外实习环境和提高实习效果。

  学校利用基地的实践条件,不仅能真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还能促进教师走出校园,将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落到实处,实现高校理论优势与基地实践优势的有机结合,在积极帮助基地解决实践难题中,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达到双赢之目的。

  2会计专业建立紧密型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

  2.1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在建立紧密型实习基地过程中,本着双方“互利互赢”的原则,在合约规定中既有对实习基地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实习基地对学校的要求。

  但在实施中更多体现了学校对基地的诉求,如每年要求基地按照专业实习的要求接收学生,并能提供实习所需的资料、师资及其他条件,以此确保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基地对学校在理论培训、疑难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几乎没有,因为这些都是软任务,导致企业无法从中获得自身的利益,甚至还增加了企业人力、物力的支出,从而挫伤了基地参与学校实习教学的积极性,导致校企合作难以稳固。

  2.2监督和考核乏力,且忽略了对基地的激励

  在合约中规定了如何对学生实习状况进行跟踪和考核。

  但在实践中仍然面对监督、考核任务重的问题。

  尽管紧密型实习基地比松散型实习基地设点少,但考虑实习学生住宿、交通以及各基地接收学生数量限制等因素,只能采用“大分散、小集中”原则设点。

  浙江万里学院根据学校生源主要是来自浙江省的特点,采用按地区设点,分别在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等设置1-2个实习基地,不免还使管理任务繁重。

  学校因教学任务重,不能投入更多地人力和财力对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导致一方面对学生实习成效缺乏深入了解,使实习成绩评定不确切,另一方面也不能正确评价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的效果,使优秀实习基地难以得到应有的奖励。

  2.3建设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不足

  在紧密型基地建设中经费投入缺乏也是实习基地稳固性的最大障碍之一。

  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原本紧张的办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2]。

  许多地方高校仍然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反映在经费分配上,实习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

  在紧密型基地建设中对资金投入甚少,对基地在学生接待、安全、食宿等方面的补助不足或根本不体现,而且也缺乏对实习基地导师的补助。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其主要目的,不对其付出进行一定的补偿,必然导致基地对参与学校实习教学渐渐失去兴趣。

  3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紧密型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

  3.1重视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落实“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高校在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不仅发挥好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作用;而且学校应主动了解基地对高校资源的需求,积极开展对基地的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

  目前解决实习企业利益弱化问题,笔者认为不仅要提升企业对高校资源利用的意识,而且合作高校要帮助企业挖掘其利益诉求,制定鼓励教师深入基地的政策导向,在教师走进企业中积极探寻科学研究和企业人才质量提升的内容,积极解决实践中财会方面的难点和困惑,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将目前存在的高校对企业单方面的需求,转化为双方的互惠互利,在双赢的合作机制下使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健康稳固地发展。

  3.2建立资金投入补偿机制要保证学校与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建设资金投入的保证。

  学校对实习基地建设资金可考虑从以下两个渠道筹措:一是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费比例。

  按一定的标准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实习基地建设、成本补偿以及导师指导津贴;二是争取政府支持。

  高校学生实习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应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或补贴政策,然后按实习基地所属行业、规模、接受实习生人数等条件享受相关的优惠或补贴。

  在经费保障下才能真正调动基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3完善实习的监督、考核、奖励机制对教学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和考核是教学管理的必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强化监督和考核可以约束学生和基地认真对待实习,才能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同时也是进行激励的重要依据。

  校外实习是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理论教学管理一致,对实习结果的考核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

  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管理比较薄弱,实习效果不佳与此也有重要关系。

  为了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很有必要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量表,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和基地评价相结合,还应该进行学生总结汇报及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基地抽查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基地实习安排情况和学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及实习效果。

  将考核评价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3]。

  定期开展基地之间的评比工作,给予优秀基地表彰和奖励,调动基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3.4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实践教学效果“3+1”(即1学年实习活动)培养模式是强化实践能力的高校培养模式之一,在高职院校实施的比较普遍。

  普通本科教育模式目前主要是“3.5+0.5”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相对集中的校外实习时间比较短,再加之学生还要写毕业论文,使专心实习的时间更短。

  通过我们对实习基地的调查,他们认为会计专业的实习需要一定时间保证,最少在1年左右,有利于学生对会计一个年度周期的实践活动的了解;也有利于实习基地采用顶岗实习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时间短,学生对企业的会计实践活动了解不能深入,往往实习基地也只能提供简单的实践操作,不可能采用顶岗实习,实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看,采用“3+1”培养模式比较合适。

  而且能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会计人才,使学生毕业后上岗快,适应能力强。

  推崇“3+1”模式也是有其可能性的,一方面目前一般本科院校有采用该模式的;另一方面从浙江万里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看,主要专业课程在前三年已经完成,第四年第一学期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一些专业拓展课程,经过适当调整,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根据专业特点科学确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基地效用的最大化和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前提。

  4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

  作为实践教学重要场所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巩固,不仅是硬件建设问题,还要有相应的软件与之配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之匹配,才能真正发挥好基地人才培养的效果。

  在建立会计专业紧密型实习基地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为纽带促其良性发展,让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可替代的教学资源。

  作者:林善珍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二】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问题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模拟实习课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创设的仿真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情境中,依据模拟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按照会计实际工作的各项要求,集中时间,

  对模拟企业各项会计工作业务流程及会计业务处理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在通过与岗位要求完全相同的实训操作中,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熟悉会计实际工作中应遵守的各项财经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