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28 14:55:14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一

  策略:应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制约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一定制约,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

  结论:对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体会

  1004-4949(2014)12-0509-01

  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1],目前,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经在1亿以上,而且每年新增的高血压患者超过300万人。

  高血压疾病具有合并症多、病程长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积极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做好护理工作,只有有效的护理措施才可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长久、有效的制约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为了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82岁,平均(61.4±2.6)岁。

  病程3-23年,平均(6.4±2.3)年。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最小40岁,最大81岁,平均(61.2±2.7)岁。

  病程3.1-22.6年,平均(6.1±2.2)年。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对比较小,无统计学作用(P>0.05),可比性较强。

  1.2 策略

  1.2.1心理护理。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的和患者交谈、聊天,鼓励患者将自己的内心思想表达出来,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生活习惯、心理动态以及兴趣爱好等,给予患者一些的指导和帮助,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尽可能排解患者心中的担心和忧虑。

  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策略,开展人性化护理,使每一位患者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正确的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用药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药制约,因此做好用药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使患者明确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同时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使用策略、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确保患者能够科学、合理用药。

  其次,在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血压变化情况适时的调整用药剂量,并且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暂停用药,并立即告知医师处理。

  1.2.3 饮食护理及运动护理。

  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格制约患者对食盐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尽可能食用低脂、低糖、低钠的清淡食物,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切忌不可暴饮暴食,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的畅通。

  切忌不可饮浓茶,喝咖啡,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少吃一些油腻、辛辣、油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

  其次,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慢跑、散步、做操等有氧运动,锻炼患者的体质。

  1.2.4并发症护理。

  高血压疾病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神志转变、面色转变、视力模糊、呕吐、剧烈头痛、血压急剧升高等异常症状,提示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征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其次,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2.5 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的病程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应向患者讲解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发症、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

  向患者强调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者随意更换药物。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测血压的策略,每天定时测定自己的血压水平。

  还应该定期回医院复查。

  2.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一定制约,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

  3.讨 论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制约患者血压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理由。

  由于高血压患者的病程较长,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应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长久的制约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宋贵伦等[3]研究报道,加强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了12.5%,这一研究结果和陈燕等[4]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防治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客观认识疾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确保患者科学、合理用药,有效制约血压。

  参考文献

  [1]霍秀桃,于秀英.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干预[J]. 护理研究,2013,17( 5) : 526 - 527.

  [2]柏秀芳. 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7( 8) : 1 707 - 1 708.

  [3]宋贵伦,严晓茹,蔡月红,等. 高血压病人科学的家庭护理[J].护理研究,2012,16( 10) : 619.

  [4] 陈燕,金岳伟.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 中国医药指南,2012,6( 16) : 87.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二

  【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制定相对应护理策略路径。

  策略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10例妇产科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在护理需求问卷调查基础上展开护理工作。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观察组采取定向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110例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主次排列,以胎儿发育需求为最高,以家庭支持需求为最低。

  对比两组孕妇整体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能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产科护理工作趋于合理化、人性化,可有效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高危妊娠;护理需求;策略路径

  1004-4949(2014)12-0520-02

  高危妊娠是影响孕妇分娩及产生母婴危险的综合表现。

  临床上对于高危妊娠的定义为:孕妇本次妊娠或将导致产妇难产及危及母婴安全者,称为高危妊娠 ,而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也即定义为高危孕妇。

  当前临床根据高危妊娠孕妇需求,针对性于产前做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保证孕妇的顺利分娩,客观而现实。

  本研究以2013年以来我院所收治的11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情况及护理干预成效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产科就诊的11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初产妇,孕妇及其家属均自愿并知情参与护理需求问卷调查,事先签署知情同意书。

  依据随机分组法将110例孕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观察组孕妇年龄集中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24.1岁;平均孕周为(38.3±2.03)周;平均体重(65.9±5.8)kg。

  对照组年龄集中在20-36岁之间,平均年龄25.5岁;平均孕周(37.6±2.11)周;平均体重(64.8±6.1)kg。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策略

  1.2.1 护理需求调查

  以问卷调查形式,对高危妊娠孕妇实施产前护理需求定向调查,调查内容指标共分为五项,依次为:高危妊娠知识获取需求、胎儿发育情况了解需求、孕妇身体情况了解需求、心理压力缓解需求、家庭支持需求。

  孕妇根据自身第一反应为各项需求排序,经问卷回收统计,确定孕妇产前需求层次。

  本研究发放问卷110份,问卷回收率110份,回收率100%。

  1.2.2 产前护理干预策略

  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策略,为孕妇作各项基础检查,为孕妇及家属解释当前孕妇身体情况,嘱咐日常所需注意护理事项。

  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前检查、生理指标监测、心理护理与家庭护理相并举的护理干预形式。

  ①产前检查::为更好展开高危妊娠孕妇治疗与护理工作,产前应组织孕妇作全面检查,观察孕妇体质情况。

  对产妇产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通过产前检查,尽早予以处理。

  同时通过产前心脏检查确定产妇心脏正常,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心律不齐等潜在理由[1]。

  孕妇B超检查:观察孕妇子宫情况、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孕妇分娩的诸多不良因素。

  ② 产前监测::动态化监测孕妇产前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宫高、腹围等,包括胎儿宫内方位及心率等情况,排除产前孕妇健康影响因素,规避新生儿窒息与死产情况发生[2]。

  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关注产前孕妇不良情绪变化规律,制定不同的访问时间表,通过交流解答消除孕妇疑虑,安抚孕妇焦虑不安情绪。

  同时实施产前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生产过程,缓解自身生理变化产生的不安,潜在辅助其建立产前心理预防意识。

  ④家庭支持:孕妇妊娠期极易因周边环境变化及家人态度,而产生不良情绪,不利于安全分娩。

  因此护理人员应与孕妇家属进行详细沟通,了解孕妇情况,结合孕妇实际环境需求及心理需求,构建完善的产前护理思路。

  1.3 指标观察

  参阅《产科高危妊娠护理》[3];将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满意度指标划分为三级标准,依次为:满意、相对满意、不满意,由孕妇及家属于护理流程结束后作统一评价。

  总满意率=满意+相对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方差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10例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1.胎儿发育状况了解需求。

  选择比:92例,需求率:(83.63%);2.孕妇身体状况了解需求。

  选择比:80例,需求率(72.73%);3.高危妊娠知识掌握需求。

  选择比74例,需求率(67.27%);4.心理压力缓解需求,选择比:68例,需求率(61.82%); 5.家庭支持需求。

  选择比61例,需求率(55.46%)。

  2.2 两组高危妊娠孕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产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孕妇整体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