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耳鼻喉科护理方面的论文

时间:2020-12-09 19:10:28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耳鼻喉科护理方面的论文范文

  我们知道,耳鼻喉科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当耳鼻咽喉科任何器官患病时,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耳鼻咽喉科技术使耳鼻咽喉科跻身业界前列,备受业界人士和患者的垂青,患者源源而来,标杆战略收获累累硕果。

耳鼻喉科护理方面的论文范文

  耳鼻喉科护理方面的论文篇1

  浅谈耳鼻喉科儿童的心理护理

  【摘要】 掌握耳鼻喉科门诊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儿童的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

  我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儿童营造了良好的就诊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儿童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 儿童;心理护理

  儿童心理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高素质和高超的护理技术,并且了解儿童心理知识的护士任职[1]。

  护士应着重关注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易哭闹等特点,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1 各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和心理变化

  1.1 儿童普遍存有恐惧心理 儿童对医院环境存在恐惧心理。

  尤其是耳鼻喉科儿童病情急,家属缺乏思想准备,造成护患气氛紧张,护理操作执行困难;其次是病情重,如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或是气道异物所造成的气道阻塞的儿童,窒息感明显,致使患儿出现濒死的恐怖感,家属急噪易怒;第三是儿童心理恐惧,如鼻衄突然发作,特别是幼儿看见出血表现高度惊慌、大哭大闹,恐惧感极为强烈。

  1.2 新生儿~2岁儿童 儿童患病后,承受能力差,情感脆弱,非常好哭,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赖性。

  此时护士要有耐心,认识到患儿的感情需要;帮助儿童得到父母的关爱,让儿童产生安全感,逐步稳定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实施;护士应向儿童父母讲解陪护的方法,并多与患儿沟通、玩耍,以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1.3 2岁~学龄前儿童 患儿病后易激动急躁,主要表现为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或拒绝饮食、吃药打针,不配合治疗[2]。

  护士面对这种行为不可恼怒,也不能迁就,应因势利导,耐心施教。

  护士要以正确的行为启发儿童,如参与模仿其他大人、孩子打针不哭不闹如讲英雄故事、看动画片,激励患儿的勇敢精神等。

  当儿童出现配合治疗的积极行为时,立即给予肯定、赞扬,还可适当奖励。

  1.4 学龄期儿童 此时儿童好动,能够理解护士对治疗护理方法的简单解释。

  当儿童感觉不适时,护士要耐心向儿童讲解疾病产生的原因,鼓励其说出当时的感受,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患儿信任感,指导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快配合治疗,早日战胜疾病。

  1.5 理解儿童家长 护士首次接触患儿时,应先从父母处了解情况,包括患儿的病情、性格、爱好等,并向家长介绍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解除家长的顾虑,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3]。

  儿童患病期间,家长表现为敏感、忧郁、焦虑、易怒。

  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尊重家长的意见,促进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2 儿童心理护理的方法

  2.1 改善耳鼻喉科环境 科室环境要安静、舒适、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温湿适宜,避免噪音。

  营造亲切感,重新布置科室设施、粉刷墙壁颜色、张贴卡通画片,增添动画片等,令儿童有如在家的感觉[4]。

  护士要提高表达能力,力求语言清晰精练;服务态度要热情勤恳,对待每位儿童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亲切。

  特别是针对外地人或文化程度不高的患儿和家属更要做到耐心、热情,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不能表示反感或随意说“不知道”、“你怎么还不明白呀!”等一类刺激性语言。

  2.2 处理好轻、重、缓、急的就诊问题 科室就诊的'基本原则是优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就医治疗[5]。

  患儿就诊期间,患儿家属的心理极度紧张、心情焦虑不安、易激动、不冷静,容易将焦燥情绪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并产生不信任感。

  护士应充分理解家属的感受,耐心劝解,避免影响儿童的思想情绪。

  在临床中保持沉着、冷静,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忙而不乱,使患儿稳定情绪,消除恐惧,积极配合治疗。

  2.3 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护士要有同情心,不计较患儿的情绪好坏和家属的说话方式,以情动人,以诚相待;护士要有责任感,尊重患儿及家属,通过沟通了解患儿的各方面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地的治疗护理措施,帮助患儿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使患儿建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护士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体谅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感受,不窥视患儿的缺陷,

  以真诚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患儿;护士的言谈举止要得体,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言语也会引起患儿的猜忌,使患儿感到被耻笑从而加重心理负担,所以护士要用亲切、

  关心的语言对患儿做耐心细致的说明,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来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增强患儿接受检查治疗的信心,促使其主动配合,提高护理效率,减少发生并发症。

  2.4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心理护理是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患儿的心理状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护士是心理护理的主体,要做好儿童的心理护理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护理素质、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和精细的心理护理技能三个要素。

  护士要加强品德修养,不断学习儿童心理知识,提高心理护理实施的效果。

  由于耳鼻喉科儿童疾病的特殊性和儿童生长阶段的特点,临床会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根据患儿年龄及病症特点制定的心理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患儿与医护的良好合作。

  儿童的心理护理与相关护理相结合,贯穿于整个护理治疗工作中,并产生重大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高明凤.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中的“小事”不容忽视.临床护理杂志,2003,2:328.

  [2] 陈俐,张恩华.护理纠纷的常见起因及防范处理.南方护理学报,2001,8(3):56.

  [3] 李爱华,荆素卿.耳鼻喉科门诊病人护理与管理.护理管理,2005,11(7):564565.

  [4] 江帆.把满腔热情献给患者.中国中医药报,2002.

  [5] 程金莲.实施整体护理后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6.

  耳鼻喉科护理方面的论文篇2

  浅析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耳鼻喉疾病的关注逐渐的加强,尤其是临床治疗中有效的护理效果更加被关注。

  本文通过对我院120例耳鼻喉科的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考察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患者;护理

  一、耳鼻喉科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2年3月住院患者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2岁。

  选取病例有: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顽固性鼻出血、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喉炎、急慢性呼吸道梗阻。

  职业:学生35例,文员50例,务工人员30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原发病和职业等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耳鼻喉科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当耳鼻咽喉科任何器官患病时,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由此可见,对患有耳鼻咽喉科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医护人员所做的工作是一门高尚的科学技艺,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与交往,首先让病患愿意接受治疗并保持一个平和的治疗心态。

  因此,医院要更加重视对耳鼻喉科患者的护理。

  优质的护理,是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热情的同时也对患者疾病的治愈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3 护理结果

  组别 例数 耳疾治愈 鼻疾治愈 咽疾治愈 心理情绪改善率 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 30 11 10 7 91.3% 23.3% 90.1%

  观察组 90 33 27 27 93.3% 3.3% 95.6%

  1.4由表1可以分析:

  身患疾病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并给人们的心理增加负担,这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的。

  因此,在此类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让患者思想顾虑,从而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协助治疗。

  护理者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安排好合理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