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新生儿科护理论文

时间:2021-01-18 11:20:50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新生儿科护理论文

  儿科护理学是医药护理中的一个分支,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新生儿科护理论文!欢迎阅读!

新生儿科护理论文

  新生儿科护理论文【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儿科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其中的患者5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其余患者50例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实施防范措施,分为实验组,同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因素。结果实验组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发育,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之后,能够使护理风险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护理风险;儿科护理;防范措施

  目前人们对于临床上儿科护理质量的要求正在逐渐升高,由于儿科中的患儿年龄较小,因此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护理工作中出现相应的护理风险,影响患者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导致医疗纠纷不断发生。本次研究对我院儿科中接受诊治的小儿患者100例实施防范措施之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儿科中接受诊断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中的50例分为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2到7岁,平均年龄(4.20.4)岁;其余的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到8岁,平均年龄(4.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由于儿科中的患儿年龄较小,患儿往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不适现象时,不能及时表达,增加护理风险[1]。此外,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责任心较低,忽略患者的病情状况,出现较多的并发症。

  1.2.2护理防范措施

  由于患儿的年龄小,不能正确表达疾病症状,同时患者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机体免疫力低,病情发展较快,从而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定时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检查,避免发生意外。叮嘱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状况,减少并发症[2]。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护理技术,并制定考核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发生跌倒和坠床等意外事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治疗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或者家属陪同在患儿身边,避免出现意外风险。患者的用药过程中避免发生药物剂量错误、漏服和错服等现象,严格根据患者的体重和遵循医嘱来决定患者的用药,并仔细进行检查[3]。

  1.3统计学分析

  将得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风险防范措施之后,实验组出现了1例风险事故,风险发生率为2.0%,而对照组出现了23例风险风湿,风险发生率为46.0%。

  3讨论

  儿科疾病的发病率目前正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儿科疾病治疗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病情严重情况下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要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减少意外风险的发生,以便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4]。护理工作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护理质量与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直接的联系,加强护理工作中的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增加其责任心和积极性[5]。同时加强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时意外防范措施和用药风险防范措施等来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避免发生较多的医患纠纷事件,同时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尽快恢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防范措施之后只出现了1例风险事故,风险率为2.0%,而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发生了23例风险事故,其风险发生率为46.0%,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能够较大程度上减少风险事件发生,能够较大程度上避免儿科发生较多的意外事件,影响医患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儿科患儿的健康发育,提高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发育,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之后,能够使护理风险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加快儿科患者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亚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4:223-224.

  [2]王姣.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2:116-117.

  [3]宋炜.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02:77-78.

  [4]张迎秋,李彩霞,孙红宁.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0:87-88.

  [5]鲍海花.儿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09:1101-1102.

  新生儿科护理论文【2】

  [摘要]目的分析下儿科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取得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儿科中收治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0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法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量管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均可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中的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以及安全性,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持续质量;儿科;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探讨

  在儿科中,护理管理方法对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的提升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儿科中安全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非常重要。当前在实际的护理管理中,主要方法为常规护理管理,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并且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可对儿科患儿进行较为完善的护理,但常规护理管理仍然会导致患儿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意外事件,导致护理质量不佳,甚至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影响[1]。基于这一特点,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已经无法起到较好效果,需要找出更加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该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患儿,分析在医院儿科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对象上,为该院在儿科中收治的住院治疗患儿,数量为200例。男女分别为116例和84例,年龄在2~12岁之间,平均为(6.58±2.47)岁。其中支气管肺炎66例、急性胃肠炎26例、支原体性肺炎10例,上呼吸道感染58例、喉炎26例,过敏性紫癜14例。将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数量均为10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分别为58例和42例,年龄在2~11岁之间,平均为(6.13±2.06)岁,其中支气管肺炎35例、急性胃肠炎11例、支原体性肺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27例,喉炎15例,过敏性紫癜6例。观察组中男女患儿分别为58例和42例,年龄在3~12岁之间,平均为(6.69±2.75)岁。其中支气管肺炎31例、急性胃肠炎15例、支原体性肺炎4例、上呼吸道感染31例,喉炎11例,过敏性紫癜8例。两组患儿家属对该次研究完全知情并且同意。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管理方法

  该次研究中需对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常规护理的相关要求进行临床护理。对观察组患儿需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方法如下。

  1.2.1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对患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质量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为了较好地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管理,其前提就是需要有着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护理操作标准、质量监督检查标准、质量控制标准、质量工作奖惩制度以及质量问题处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能够保证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让护理工作起到有章可循的效果,因而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该次研究中针对当前儿科的实际护理情况和患儿的疾病相关情况,进一步制定出了合理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的制度。通过这些制度,能够更好地对儿科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事件和疏漏等进行较好的解决,更好地实现儿科护理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

  1.2.2对护士进行培训

  持续质量改进对护士的要求也较高,而由于和常规护理工作方法的差别较大,为了更好地实现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也需要对护士进行相应的培训。尤其是需根据持续质量改进和儿科患儿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护士培训制度,让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得到系统性的培训,改善由于对理论和操作的不熟悉而导致的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效果不佳的情况[3-5]。而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护理操作标准、质量控制指标、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质量监督检查标准。让护士对这些标准和制度进行完善和系统的学习后,可更好地帮助护士熟悉儿科护理工作,尤其是持续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要点,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1.2.3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实施

  在儿科护理中对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处理,保证到持续质量改进的正常实施[6]。该次研究中,使用了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了管理,尤其是可以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小组工作进行反复性的改进。首先是根据当前儿科护理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等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改进计划,并且需要根据当前该院儿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经验,制定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在对改进计划制定完成后,可对改善计划进行有效实施,在实施中护士可随时对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其中的问题进行收集,针对这些问题可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处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儿科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效果。

  1.2.4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由于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特点,和常规护理管理有着较大区别,要求护士使用改进过的护理方法对患儿实施临床护理[7-8]。但由于常规护理方法的深入人心和长时间的应用,有很多护士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过程中,会导致患儿家属的不理解。这些患儿的家属认为只有使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会出现不支持持续质量改进的情况。针对这一点,护士可告知患儿家长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意义和以往在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后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患儿的实例,例如告知患儿家属在治疗后症状缓解的大概时间,让患儿家属能够放心。另外就是可以让患儿家长参与到临床护理管理中,对临床护理的疏漏和缺陷等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报告,以期更好地改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

  1.3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意外事件发生率进行收集。收集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评分,该次研究中使用该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该次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44,P=0.007),观察组患儿的意外事件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78,P=0.016)。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4.59±1.57)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9.56±3.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251,P=0.000),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程度评分(8.85±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程度评分(5.69±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02,P=0.000)。

  3讨论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护理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当前医院中的护理质量已经成为了衡量医院或是科室中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护理质量也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身体各项技能和抵抗力发育并不完全的儿科患儿而言,护理质量就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当前对儿科的护理质量管理有着较多的研究和关注,但在实际的儿科护理中,其护理质量管理仍然是使用传统方法进行的。但有较多研究显示,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的效果并不佳。针对这一情况的出现,可在儿科中使用更加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持续质量改进即为这样的护理管理方法。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能够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各项细节要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尤其是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疏漏进行较好的改善,从而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患儿而言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该次研究显示,在儿科实际的护理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护理效果,其护理安全性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儿科患儿实施临床护理时,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取得更佳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庞丽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儿科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36):4585-4587.

  [2]董健.浅析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396-397.

  [3]颜斐斐,潘继红,刘宴伟,等.品管圈活动在儿科给药查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6):12-15.

  [4]宋庆莉.儿科采血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效果的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3):207.

  [5]王春霞.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5):139-141.

  [6]吕顺丽.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2016,10(1下旬版):193-194.

  [7]卢世敏.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3):306-307.

  [8]陈虹.儿科护理二线值班人员规范化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67-169.

【新生儿科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儿科护理论文06-19

儿科护理职称论文01-24

儿科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04-11

儿科优质护理的应用论文03-19

儿科护理重点细节探析论文04-13

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影响分析论文03-20

护理组长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论文10-17

风险管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04-11

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的效果分析的论文03-27

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论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