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

时间:2021-02-02 19:45:05 建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

  摘要:作为苏州传统雕刻艺术的代表,敬修堂建筑雕刻产生于苏州明清时期“洞庭商帮”的崛起、吴门艺术与建筑技艺发展的背景之下。

  其雕刻题材丰富多样,生动而又多角度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信息,同时在主题、构图、雕刻技艺等方面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形成了精巧雅致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敬修堂 建筑雕刻 文化内涵 艺术特征

  敬修堂(亦称锦绣堂)位于苏州洞庭西山(今金庭镇)东村,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商人徐联习开始修建,历时5年而成,是该村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共有四进,坐北朝南,占地1886平方米,其中的雕刻装饰多姿多彩,木雕、石雕、砖雕三者皆备,不仅题材丰富,而且手法多样,工艺精巧,是研究明清江南地区建筑雕刻的极好素材。

  一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背景

  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为敬修堂建筑雕刻奠定了经济基础。

  明清时期,苏州已成为中国的商业重镇,也逐步形成以洞庭东、西山商人为主的商业团体――“洞庭商帮”。

  洞庭商人精明能干,“谋生不远千里,荆湘之地,竟为吾乡之都会,而川蜀两广之间,往来亦不乏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也描述到:“洞庭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商人们在经商致富后,便购买土地、置办房产,以致带动了这个时期苏州地区建筑行业的兴盛。

  其宅院开始追求楼厅廊轩、彩绘雕刻,形成“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风尚,作为建筑装饰的砖、石、木“三雕”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为敬修堂建筑雕刻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明清时期,众多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荟萃于苏州,吟诗度曲,逐古今风流。

  在这种气氛的激发下,吴地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

  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以及昆曲类的吴江派和苏州派等都盛极一时。

  同时,许多特色鲜明的手工艺门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版画、琢玉、宋锦、缂丝等。

  不同艺术类型的创作方法、技艺特点、审美情趣影响和推动了苏州建筑雕刻艺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

  源远流长的建筑技艺则是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技术支撑。

  苏州建筑技艺的发展离不开香山帮这一建筑流派。

  香山帮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工种体系。

  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等传统建筑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工匠群体。

  明初,苏州人蒯祥主持北京故宫的.建造,香山帮工匠被征召进京承担这一工程,从此声名鹊起,香山帮逐渐成为做工精良、巧夺天工的代名词。

  通过该时期南北工匠的技术交流,香山帮形成了兼具南北方秀雅雄健的技艺风格。

  明代《长物志》和《园冶》均对香山帮建筑(造园)技艺进行了记录和总结。

  二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图案主题与文化内涵

  1祈吉纳福的传统主题

  敬修堂建筑雕刻中不少是明清以来广泛应用的吉祥题材,如喜鹊、蝙蝠、鱼、猴、麒麟等。

  这些雕饰不仅使建筑面貌更加细腻精致,而且通过这些图案,借助象征、谐音等方式,表达出人们趋利避害、喜庆祥和的祈愿。

  如敬修堂建筑雕刻有不少“鱼”的题材,鱼与“余”谐音,象征财源广进,且鱼就有水,江南地区有“遇水则发,以水为财”的谚语,用“水”来隐喻财富;在“鲤鱼跃龙门”的图案中,则寓意登科仕进,则功名成就、福禄俱得;又因为鱼属卯生动物,繁殖力强,有时也象征家族门丁兴旺。

  又如蝙蝠、绶带和铜钱组合在一起,喻为“福寿绵长”;蝙蝠、鹿、桃一起喻为“福禄寿”;蝙蝠和铜钱的组合喻为“福在眼前”等。

  这些雕刻画面生动形象,祈吉纳福的含义清晰丰富,是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的传统装饰题材。

  2贾而好儒的人文写照

  在敬修堂建筑“三雕”中读书仕进的装饰题材也有相当的比重,如“四时读书乐”、“四艺”等。

  这类题材出现在商人宅院似乎有附庸风雅之嫌,但这种现象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贾和儒,洞庭东山、西山人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传统社会中,读书出仕,光大门楣是许多民众信奉不移的准绳。

  洞庭商人家族也有通过科举入仕之人,然而该地仕进之风远不如近在咫尺的苏州府城一带。

  《林屋民风》载:“有明之时,山中科举蝉联。

  国朝以来,渐乃稀少,盖洞庭之读书者,大概以粗知句度,稍识礼仪为常,举子之业习而不精也。

  若富贵之家,聪俊子弟,未尝不延师就传,笃志艺文,然必待文理精通,方许应试。

  一试不售,即废焉改业。

  所以读书者多,而成名者少。”即言这里读过书人虽多,但不少人只以粗识几字,懂得仪理常识即可。

  即便家庭殷实的人,科举不利也转而经商谋生。

  科举考试不仅耗费财力,且制举一路,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得中者能有几人?经商致富相比读书仕进似乎更易实现,这一现实使得大多数人自觉地选择了前者。

  虽然人们充分认同经商的价值,但在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他们也不主张完全放弃科举。

  由此,经商与科举也就成了洞庭人迭相为用的生存法则。

  这也使不少洞庭商人有着读书的习惯,敬修堂的主人徐联习就是一个典型。

  他在楚地经商时,“行箧常以书自随……以故货殖数十年,恂恂儒雅。”成为当时有名的儒商。

  除了读书养性外,洞庭商人也乐于同文人结交,以诗酒唱和为常事,清代康熙年间东山人汪琬的《尧峰文钞》卷十五记载:“万历以来,山中高赀者推许氏、翁氏两姓为甲。

  其人率以文雅相高,喜结纳四方贤士大夫,非仅纤啬拥财自卫者也。

  故凡春秋佳日,远近篮舆画舫争集其门。

  如华亭董尚书(御名)宰、陈征君仲醇、常熟钱尚书受之、嘉定李进士长蘅、太仓张内翰天如、仪部受先之属,类推翁、许为湖山主人。

  一切管弦歌舞之娱,牲宰酒醴供张之盛,所费殆将不赀,绝无分毫顾惜。”历史上,洞庭商人结交的名人包括董其昌、翁方纲、刘墉、纪昀、钱谦益等。

  为扩大声望,在商业经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洞庭商人不惜钱财与之结交。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体现了洞庭商人在贾和儒之间复杂而矛盾的价值抉择。

  3文雅闲适的风尚习俗

  自明代中期以后,苏州经济日益富足,市井生活渐趋繁华。

  各种节俗、游冶以及歌舞、杂技、戏剧等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就连妇女也走出户外,参与其中。

  袁宏道在《荷花荡》一文中曾记录当时的盛况:“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极矣。”为了迎合普通市民阶层的趣味,大量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志趣和爱好的题材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或是现实生活中节俗、游冶等情景。

  同时,苏州文人的艺术创作也开始涉及市井民间。

  如以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开始把视角转向普通市民生活,创作的仕女人物画、花鸟画充满了浓郁的世俗气息。

  为配合居室陈设的需要,原本属于文人士大夫聊以自娱的画作此时也以不同的形式流入民间。

  特别是到了明代晚期,苏州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类绘画的职业画家,他们的作品又通过民间匠人转化成为版画和建筑雕刻,这一现象也体现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

  在敬修堂建筑隔扇门的绦环板中,就有不少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其内容主要涉及游园、郊游、耕读、赶考等方面。

  各个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情节丰富,生动地记录下当时活跃的社会生活。

  三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1主题鲜明的布局构思

  敬修堂的建筑雕刻在总体规划上层次清晰且主题鲜明。

  这在敬修堂一系列门楼的雕刻中尤为明显。

  敬修堂建筑群共有四进,依次需经过五道大门。

  除了,入口比较朴素,仅以青砖砌成一个简单的门罩外,其他每进均有一座雕刻精细、主题明确的门楼。

  如进入院宅后左转,可见一座雕饰精美的木构门楼。

  门楼额枋上有四个圆柱形门簪,雕刻四季花卉。

  前檐枋正面中部以包袱锦的形式,将一对麒麟、两只喜鹊雕刻在有亭、桥场景的背景上,寓意“喜临门”。

  前檐枋下沿两端饰以寿桃雀替,上沿承四组斗拱,斗拱上托连机和前檐檩。

  四组斗拱之间采用透雕的技法,从左至右依次雕刻三组动、植物图案。

  第一组的内容为松鼠、喜鹊和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第二组是柿子树、狮子和喜鹊,寓意“事事如意”;第三组为獾和喜鹊,寓意“欢天喜地”。

  整个门楼的雕刻都以“喜庆”为主题,寓意开门见喜。

  2形式多样的构图

  敬修堂“三雕”往往会根据施雕的构件、部位和表现主题的不同来进行位置经营,因此构图形式丰富多样。

  在单一画面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主体物和其他陪衬物之间的比例、简化陪衬物的形象来突出主题。

  而最有特点的是在表现人物故事时,注重对情节的选择,布局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题材均置于同一画面。

  如大厅砖雕门楼的上额枋有一组表现人物故事的雕刻,描述的是游园的场景。

  其构图采用手卷画的格局,画面从右至左徐徐展开,不同场景以树木进行分隔但又气韵连贯,人们在不同区域的活动描绘生动,主次分明。

  又如敬修堂正厅前的砖雕门楼,其雕刻图案根据门楼构件形状进行布局,斗拱上施以花卉雕刻,棹木、拱垫板雕饰蝙蝠和寿字纹,上枋和兜肚饰为人物故事,垂莲柱上端为如意和龙纹,下端为花篮。

  中间字牌为乾隆进士蔡书升所书“世德作求”。

  下枋则是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雕饰。

  整个构图在局部上既结合了各个门楼构件的形制,精心布局单一构件的画面构成,又充分考虑了所在区域构件系统的整体效果,疏密有致,张弛有序,形成一种整体的画面节奏。

  敬修堂建筑构图还借鉴了江南建筑彩画的做法。

  如大厅前檐枋的雕刻装饰,就有彩画图案的特点。

  前檐枋两端的找头以对称的形式,饰以浅浮雕卷草软卡子,在枋中部的包袱心位置雕刻夔龙寿字团。

  3精巧传神的雕刻技艺

  苏州地区传统的建筑雕刻做法包括阴刻、平雕、浮雕、透雕和圆雕等,同时施以剔、钻、勾、镂等工艺。

  在进行创作时,工匠们常常会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部位,将这些技法或单独、或相间、或组合地加以运用。

  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入口门楼的门簪即是雕刻技艺一次充分的体现。

  门簪为圆柱形,长0.28米,直径0.17米,以四季花卉为主题,其侧面以高浮雕的技法勾勒出花卉的枝干、叶片及花瓣,再以阴刻加以修饰。

  门簪正面的花头采用透雕表现,花瓣层层包裹,层次丰富。

  而门簪正面与侧面的交接圆润精巧,正面花瓣与侧面叶片在形态上过渡自然、井然有序。

  敬修堂的砖雕门楼上有大量砖雕人物故事,民间艺人的刻刀如同画笔般在砖材上施展各种刀功技艺,或提顿按挫,或钩回曲直,或刚柔疾徐,生动地刻画出各种形象。

  这些人物雕刻不仅刻画精细,而且神态也活灵活现,充分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4清雅灵秀的艺术面貌

  明代中后期的苏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人们生活情趣日趋多元化。

  文人士大夫阶层和工商阶层的审美趣味也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

  当两者的界限逐步模糊之时,向来以正统文化自居的文人菁英阶层出于彰显身份地位的心理反应,重拾宋之后中国传统士大夫“正雅去俗”的遗风,以宋人“简练古雅”的美学标准为尚。

  由此,在当时文人士大夫眼里“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远比“铺锦列绣、雕缋满眼”有更高的艺术境界。

  如文震亨就在其《长物志》中主张尊古和沿袭“古制”,推祟“精雅”、“清雅”的造物思想。

  基于这样的审美背景,敬修堂的建筑雕刻装饰中趋向精细丰富的成分固不可少,随处可见层次丰富的雕饰,但这些雕饰精细而适宜,灵巧而秀丽,整体上依然浑厚大方、简练雅致,呈现出素洁清雅的艺术面貌。

  敬修堂“三雕”是江南地区传统建筑雕刻的一个缩影,它真实地反映了苏州地区,特别是洞庭东、西两山的社会文化背景。

  同时,其丰富的装饰题材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也使其成为江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标本。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相关文章:

石材雕刻艺术之设计创意05-24

中式文化酒店的艺术设计与文化发展方向建筑工程论文12-30

浅谈徽派建筑文化与中原建筑文化的比较论文11-13

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论文11-13

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关系论文11-14

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建筑的论文01-05

有关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研究的论文04-10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关系论文11-13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论文04-10

楚辞中的古代建筑艺术文化研究论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