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

时间:2022-10-05 20:15:16 建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1】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

  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装饰

  1、引言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而传统民居建筑则是凝固着时间沉淀的艺术精粹。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在空间形态表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建筑装饰是指对建筑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建筑及建筑构件的艺术加工处理。

  建筑装饰不仅是为美观而设,同时还蕴含地域、民族、伦理、宗教、习俗及情态意象等文化内容于其中。

  一座建筑中的装饰,全面地反映着建筑的特征,可以说是房屋的精华所在。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紧密结合,呈现出特有的民俗特色,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体现着人们精神的需求通过对民居建筑装饰的研究,可以小中见大,对其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瞥见一隅。

  2、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调查、走访;对关中传统民居典型实例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关中地区的人文、地理和民风民俗等资料的收集,找出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题材、装饰特点、装饰色彩、装饰材料,从而了解其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并提出了一些对于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更新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对现实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可以收藏有价值的建筑史料来对建筑装饰资料的补充归纳。

  3、传统民用建筑装饰研究方法

  在对传统民用建筑装饰进行研究时,结合理论和实践,剖析关中地区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其建筑艺术的特征、装饰材料、装饰题材、装饰色彩等。

  一般来说,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实地调查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摄影和测绘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与民居的使用者进行访谈的方式来完成。

  ⑦文献调查法。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并仔细研究和分析这些资料。

  ③横向联系比较法。

  横向联系比较法既适用于比较同一对象的不同部分和不同方面,也适用于比较同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形态的分析

  建筑不仅是工程,也是一种艺术,一向有“石头的史书”之称。

  建筑或建筑装饰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文明成果。

  从简陋的房屋,到颇具匠心的建筑艺术,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二者之间虽然有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解决人类生活的居住空间及其相关的空间与环境。

  作为精神需求的、附属于建筑载体的各种造型艺术,即我们通常所谓的建筑装饰艺术,却是在人类还利用天然崖洞安身时,就有了萌芽形式。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从功能形态上分类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以分为以下两类:①文化形态装饰。

  文化形态的装饰主要体现在礼制方面,所谓以礼为天下之序,实质是用“礼”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制度。

  “礼”被贯彻到传统建筑艺术当中,具体到建筑方位布局、结构、功能、形式、装饰、色彩等。

  ②功能形态装饰。

  功能形态装饰就是从建筑装饰本身的实用功能来定位的,像墙面、门楼、门窗、屋脊、辉头、台基等部位的装饰,这些都属于装饰的实用功能。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一方面具有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共性,即可以分为屋顶、墙面、台基、门窗、门楼、铺地等几大类进行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由于关中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呈现出来的诸多具有关中特色的地方性、民间性的特征。

  5、关中民居建筑装饰实例

  5.1 墙面的装饰

  作为最基本建筑形式的墙,是构成建筑的最主要部件。

  墙与屋顶、地面一起,使人类赖以栖身的建筑场所得以共同构成,使人们免受风吹日晒、冰雪严寒的困扰以及猛禽野兽、毒蛇等不利因素的侵害,促进人类的繁衍和进步。

  墙面装饰包括:

  (1)建筑群体外墙装饰。

  关中传统民居中的饰墙也可以称为花墙、花窗。

  饰墙是用砖、瓦分别单独使用或者是砖、瓦并用拼砌而成的。

  花墙主要是用于非承重墙体之上,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几何图形装饰美化墙体,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对单调的砖墙进行装饰美化。

  图1是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群外外墙装饰。

  (2)院内山墙装饰。

  关中传统民居的内墙墙面装饰主要是浮雕饰面和题壁刻字这两种装饰形式。

  关中传统民居中内墙浮雕画壁尤以旬邑唐家村唐家大院为代表,如图2所示。

  5.2 门窗装饰

  (1)门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属于“小木作”。

  门窗不仅是通风、采光、室内外的交通联系、交通疏散,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色彩、排列、比例、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

  图3是关中传统民居方形门。

  (2)门帘架。

  门帘架属于永久性建筑构件,多以蔓草纹透雕配合龙纹探头构成装饰效果。

  关中民居的木装修不仅做工十分精致、而且选材也十分考究,隔扇门、窗均成双布置,一开间布置四扇者居多。

  图4是关中传统民居门帘架。

  6、传统民居装饰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致使原有的村落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状况,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却包含几代甚至是几十代民众结晶的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在当代不断被摒弃。

  主要表现在:①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研究缺乏时代认同感;②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当代应用中缺乏地域差异性;③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当代运用的视角单一;④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缺乏跨学科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精神内涵也体现在取之自然,用之自然,肯定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发展。

  当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运用只注重其形式性,恰恰忽视了它的精神内涵。

  7、传统民居装饰在当代中的应用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优良品质需要传承,需要保护,而当代建筑需要强调自己的个性,需要与各地的地域环境相适应,吸取传统的精华不是保守、复古甚至落伍,反而是通过直接加工转换运用、提取元素有机组合、抽象提炼原理借鉴三种方式的借鉴,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表现,感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设计出符合低碳社会倡导的节能、低碳、环保并且与环境、地域相符合的现代建筑。

  ①直接加工转换运用。

  通过对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接应用,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建筑形式,通过加工转换,用当代建筑设计表观出来就是适合发展的设计方法,这种手法在国内与国外的优秀建筑都有体现。

  ⑦提取元素有机组合。

  在建筑设计中经常会提取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进行组合运用,设计师通过对这几种元素的打散、重构、组合可以组成全新的设计形式,从而形成空间形态更为丰富的建筑环境,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装饰效果。

  ③抽象提炼原理借鉴。

  抽象提炼原理借鉴这一方式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力,保持了原形的生命力,通过提炼把握原理、抓精神内涵,以及保持本体的整体突出特征,其简练与明快的表现形式,含蓄与神秘的表现内容,并能达到由此及彼的联想效果。

  8、结论

  综上所述,一座建筑中的装饰,全面地反映着建筑的特征,可以说是房屋的精华所在。

  而民居建筑是人类产生最早、数量最大的建筑类型,这种人类最原始又是持续发展的建筑类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社会综合文化繁衍出了民居,而传统文化则借助于民居装饰来表现外在,形成了自己鲜明特点的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结合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环境的结果。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2】

  摘 要:苏南传统民居建筑顺应水势,临水而居。

  建筑装饰与整体建筑融为一体,白墙清瓦,木栅花窗,清淡分明。

  以苏南地区现存明清时期的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以及相关文献的查阅,对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构件及其表现手法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苏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苏南;传统名居;建筑装饰;装饰题材

  苏南主要指苏、锡、常地区,地处长江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润。

  水量丰沛,河网密布,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吴文化。

  苏南地区以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营造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特征。

  苏南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融自然山水为一体,顺应水势,临水而居,因水而动,形成“贴水成街、就水成市”的居住环境,空间布局上往往是河街相邻、前街后河、水陆并行。

  建筑风格有着简远、疏朗、雅致、清秀的特点。

  苏南地区形成历史久远,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人口非常兴旺,农业、商贸比较发达,居民的生活基本富足,文化生活也比较丰富,其中不乏文人雅士,建筑工匠技艺精湛。

  普通民居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是一到两层,住宅以平面模式展开,这种形式与中国大多数建筑营造形式相似,同时苏南地区的园林建筑形式也影响到民居建筑,在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变化。

  苏南民居建筑装饰极其丰富,又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门、窗户、墙体、地面、顶饰等各个建筑构件上。

  门的装饰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户主的经济水平。

  苏南民居建筑的大门具有沉稳内敛的特点:深宅大院之门常为将军门,用大门两扇,佐以抱鼓石,屋主以其上刻有九狮荷叶盘者最为地位显赫,门槛一般高约一米,门上梁枋,有门簪四枚,上悬匾额;普通住宅大门为板门六扇,规模较小者四扇。

  清晚期出现用铅皮包门,民国石库门开始流行于小型住宅,两扇对开大门,门框采用石条,简洁端庄。

  传统民居每一进均有分隔门,一般面向住宅大门一面的门扇钉水磨方砖, 具有防火防盗的功能。

  此外,在门额上刻字也是常见现象,门匾题刻名目内容非常丰富,如“柿园”“乐荫园”“商贤遗泽”等,反映出户主的志趣和追求,体现了苏南地区的社会风俗文化。

  这种在门匾上题刻的现象,并非苏南建筑装饰所特有,但苏南建筑大门上的题字往往更具文人雅士的诗意特征,门额上的装饰造型都非常简洁,少有徽派建筑上繁密的砖雕,有的门额上仅仅饰以几何形的边框,内龛中甚至无任何装饰物。

  窗户是民居建筑装饰中最为精美、独特的装饰构件,苏南民居窗饰表现手法极为丰富,装饰图案精巧、造型变化多样,制作技法成熟。

  比起苏北的窗户装饰,苏南的窗户样式更加简洁、明了,却又不乏典雅之风,更多地传承了明代家具那种造型简练、做工精巧、比例匀称的特点。

  窗户上的线条多几何纹样,虽然也有一些窗户上嵌有雕刻,但其装饰手法是一种浅浮雕的形式,题材以花鸟虫鱼等最为多见,与徽州的木雕风格迥异。

  户外对开型窗户上部如果没有屋檐遮挡,一般都有窗檐,窗檐有直线型和半弧形两种,成梯级挑出,窗檐的两侧上方有配以石灰泥做成的雕花。

  窗户的样式有长窗、半窗、景窗、漏窗等区分。

  长窗以六扇为一组,从檐下直落地面,替代了整个墙壁,窗门打开,使得室内外更加通透,与自然更加融合。

  半窗的形式则最为常见,普通民居装饰的半窗多以几何纹样为主,造型简洁,比例匀称,有些做工相当考究,全部由榫卯结合。

  景窗常见于园林建筑或以园林营造方式呈现的私人大宅院,景窗窗框的形式有方、横长、直长、圆、六角、扇形及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内部常有一个形状各异的取景框。

  景窗的装饰纹样十分丰富,人物、花草、几何纹样都有出现,尤以几何纹样多见,比如象征主人家冰清玉洁的冰裂纹等。

  漏窗其实与景窗相似,但出现的位置更加随意,起到通透墙面与内外自然空间的关系,漏窗的纹样是布满整个窗面的,样式也非常丰富,苏南地区尤其以瓦片拼接成各种图案形状为漏窗一大特色,体现了建筑艺匠的创造力。

  墙体包括主体建筑墙壁及四周的围墙。

  围墙又称“院墙”,苏南民居建筑墙面一般都以青砖累砌,有实垒墙和空兜墙区分,有些建筑的下部靠墙角处以石头垒砌,保持干燥及坚固,防止柱脚湿腐蛀蚀。

  砖块常见以白石灰泥粘接,严丝合缝,形成精致的几何图案。

  木结构的房屋山墙上还可以显现树立的木柱,与墙面融为一体。

  墙体外面多以熟石灰加草纸筋粉刷。

  形成白色,与屋顶的青灰瓦形成灰白两个主色,是苏南建筑的主要色彩。

  另外,苏南民居建筑的屋顶与山墙的交接处,以及山墙前侧与屋檐交接处等地方常用石墨涂刷成黑色,此举主要起到装饰作用,使得顶部与墙壁有一个过渡,更显黑白分明。

  涂墨是在新粉刷墙壁半干的时候进行,使得墨色渗透到半干的墙壁中,历经风雨不褪色,此法类似西方的湿壁画工艺。

  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建在民居两侧可以防火的山墙,这种形式在皖南一带比较多见,苏南地区也时有出现,但并非苏南建筑的典型特征。

  地面的装饰也是苏南建筑装饰中的一个特色,体现了装饰无处不在,又独具匠心,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

  地面的装饰是通过地面的铺设来完成的,一般以石块、青砖、鹅卵石等为材料,在地面拼出各种几何图案或者自然纹样,样式各异,符合功能的需要,表面或粗糙或平整光滑。

  室内与室外常常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

  顶饰主要包括屋脊和瓦当两个部分的装饰。

  屋脊具有稳定房屋结构、增强房屋美感的作用,名居建筑都要对屋脊进行必要的装饰。

  屋脊中间多有小��,其装饰是整个屋脊的重点部分,多以灰泥塑成主题形象,内容包括福禄寿喜、八仙过海的器具、牡丹、莲花、蔓草、云纹等图形,其中花草图案兼配以屋脊两端;其端部多以雉尾上翘,也有两端配龙头,寓意吉祥;屋檐上最下一块瓦是瓦当,瓦当起着保护屋椽、保持瓦垄整洁等作用,瓦当上常见有各种动植物纹、云纹和文字纹等。

  苏南民居建筑装饰题材非常广泛,有常见的蝙蝠、喜鹊、龙、凤凰等动物图案,也有莲花、葡萄、牡丹等植物图案,有各种几何纹样、有人物和器物造型等,这些题材寓意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表达人们对幸福、欢乐、喜庆的向往。

  人物类题材在苏南民间建筑中发现得并不多,多出现在屋脊中龛中福禄寿造型、门的裙板,以及石头围栏上。

  八仙在中国古建筑装饰中随处可见,是指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位仙人,在民间常以“八仙”作为祝寿的题材。

  动物类有包括传说中的“四大灵物”即 麟、凤、龟、龙,“龙生九子”的传说凤凰,凤凰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始的象征,其装饰形象常与牡丹结合,具有富贵之意,象征夫妻恩爱,幸福和谐。

  图腾符号“鱼”,鱼的繁殖力强,是人们生育崇拜的祝福,有儿孙满堂的象征作用,与龙的图案结合具有鱼跃龙门、功成名就、福禄俱得的象征,鱼还和“余”谐音,有多福多财多寿之意。

  另外还有仙鹤,古代鹤的图案用于官服,意为一品官,是权力的象征。

  植物类主要是一些花草,常与昆虫、鱼鸟相配,作各种造型。

  常见的植物有象征富贵的牡丹、寓意圣洁的莲花、荷花等。

  器物类包括笔纸墨砚、如意花瓶、棋琴书画、铜钱古币等。

  另外,八仙所持的八种法器也是常见的装饰题材,它们分别是鱼鼓、宝剑、笛子、荷花、葫芦、扇子、玉板、花篮,称为“八宝”,亦称“暗八仙”,用以代表八仙,寓意吉祥和万能的法术。

  文字类以福、禄、寿、喜为主。

  例如寿字取古代篆书寿字的字头部分,作对称与美化加工,演变成百寿图,还有各种圆形状的团寿。

  寿字与蝙蝠、古钱币相结合,寓意福寿双全。

  寿字与刑字纹结合,寓意万寿无疆。

  再如四喜纹,《四喜》源于杜甫的一首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通过对文字不同方式的装饰改变,表达丰富的内涵,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几何纹样是苏南民居建筑装饰中最为普遍的装饰纹样,它常出现在门窗地面等装饰构件上,几何纹样的装饰造型变化丰富,构思巧妙,极尽建筑艺匠们的创造力,将名居建筑装饰中的几何纹样的变化发展到了极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形式与当地的园林建筑装饰相互交融,有些宅院就以园林建筑的形式呈现,其格调带动了民居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及其装饰技艺,它们都遵循着顺应自然环境气候、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准则。

  而道德伦理观念始终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民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表现在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各个方面。

  总体而言,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顺应自然环境,装饰手法细腻、雅致,具有艺术感和生活化,并遵循着一定的文化背景,符合道德伦理的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念,寓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装饰题材有着理想主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顾蓓蓓.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精锐――门与窗的文化与图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其钧.中国传统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刘铁梅.传统民居砖石装饰构件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学会,2007.

  [7]叶青.中国传统装饰要素的文化分析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

  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内涵【3】

  摘要: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在建筑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探讨了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工艺手法和艺术表现,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及文化意义。

  关键词:晋中;民居装饰;创作手法;审美意义;文化内涵

  中国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取材、巧妙的结构和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切建筑都是由本身的构架和内外装饰的结合才得以成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地构成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特有的建筑体系。

  纵观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其特征首先是装饰由功能而来,它的产生都是与建筑物本身的功能构件相结合的,不能离开建筑构件而单独存在。

  其次,作为技术精巧合理的表现,达到了建筑技术与装饰艺术的统一。

  再次,建筑装饰蕴含了文化审美,它通过某种具象的雕刻、绘画等来传达人们所熟知的象征意义,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

  晋中地区的民居建筑数量众多,其装饰精美、内涵丰富,集中反映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地域性特征。

  它见证了晋中地区的历史发展,是三晋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晋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1.1平面布局

  晋中地区传统民居以院落式空间为基础,其总体特征表现为:各个院落单元由正房、倒座、厢房、院墙和宅门围合成,并有明确轴线的空间序列。

  正房坐北朝南,厢房两侧布置,多数宅院中建有中门或过厅,将左右厢房分隔成里院外院,以正房正门的中心线端点作为序列的结束,有理有序地组织各个功能空间。

  1.2造型特征

  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多呈二、三层建筑,外墙一般不开窗,高大封闭。

  院内建筑高低错落,加之装饰构件的协调,呈现出活跃生动的轮廓线。

  1.3内部装饰

  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内部建筑装饰以精工细作著称。

  主要工艺手法主要有砖雕、石雕和木雕,它们制作工艺精湛,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加之与封闭外墙的对比,建筑装饰艺术形成了“外雄内秀”的总体特征。

  2.工艺手法和艺术表现

  2.1工艺手法

  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雕刻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砖、石、木。

  木雕多采用圆雕、浮雕、镂雕等手法,通常分布在门户、窗棂、隔扇、挂落、匾额、垂柱、雀替、梁枋等建筑构件上。

  砖雕则多采用高浮雕、透雕、剔凸雕等表现手法,主要分布在屋脊、屋檐、土地龛、影壁、墀头、烟囱等建筑构件上。

  此外,石雕的应用也极其普遍,艺术手法上或浮或镂或因或阳,吸收众家雕技和工艺之长,形象饱满而庄重。

  主要分布在柱础、抱鼓石、泄水口、上马石以及用于观赏的石狮等建筑构件上。

  三雕的图案构思精巧,手法细腻,增添了建筑物的景致且象征意义突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2.2艺术表现手法

  晋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通过传达具体可感的形象,暗示出高度概括的抽象观念,体现出使用者的人生哲理。

  2.2.1形象的表现手法

  晋中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装饰是一种形象艺术。

  自然界动物、植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是建筑装饰中应用最广泛的表现手法。

  这些雕刻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如狮子性凶猛为兽中之王,是威武、力量的象征;龟、鹤、松等寓意着道家神仙的长生不老,象征与天地一样长久等。

  这些自然界的形象都是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祝福和歌颂的题材。

  2.2.2同音比拟的表现手法

  在晋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中,经常借助于题材名称的同音来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这种方法被称为同音的比拟,比如狮与“事”,“蝠”与“福”等。

  以此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2.2.3重复使用的表现手法

  建筑装饰附属于建筑而存在,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其外形受制于建筑构件。

  建筑装饰中所用的题材形象往往被连续地、重复地出现在建筑上,通过某一题材的重复出现来表达特定的用意,表达某种强烈的愿望或期盼。

  3.晋中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意义

  首先,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意义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晋中传统民居中三雕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进行功利教育,这些雕刻都有丰富的内涵,如桃园三结义、二十四孝等教育人们要做到仁、义、礼、智、信。

  晋中传统民居把这种作用充分利用在建筑装饰上,成为了一种育人的手段。

  子孙后代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道理,家族生活在美的理念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有秩序、有法度、有理想、有作为的治家氛围。

  其次,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意义是艺术情趣的表达。

  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三雕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建筑装饰充溢着浓郁的民俗气息和民族艺术特色,传递着一种淳朴,清新,雅致的审美情趣。

  4.晋中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意义

  晋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当时社会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建筑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建筑装饰不但是社会民俗的一个载体,还向人们传递着特定历史人文背景下的文化信息。

  4.1“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为天、地、人这三要素是组成整个世界的基本要素,这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组成了整个世界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人们把解释不了的诸如大自然界中风雪雷电等现象归结为它们背后都有某种神秘力量在起主宰作用且将这种力量人格化并希望能与之和谐相处并得到这种力量的庇佑,人们深信“万物有灵”、“天人感应”。

  这种泛神论观念根深蒂固导致描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故事、格言、古训等成了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丰富的题材。

  4.2宣扬传统的等级观念

  礼制观念是伴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礼”的精神就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内容为宗法和等级制度。

  礼制思想提倡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随、

  男女有别、宾主有异的社会秩序与人伦关系。

  在晋中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中处处流露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宣扬。

  三雕建筑装饰不仅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还给单调的构件和空白的墙面增添了美的色彩和形象。

  其别具匠心的图案,使人们不仅在感官上获得美的愉悦,更在精神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3祈求美好愿望的生存观念

  在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题材中,处处可以看到祈求福、禄、寿、喜的象征表达,这实际上是当时人们生存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与当时社会的自然经济状态分不开的。

  我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所以祈求家宅平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升官发财、吉祥如意、多子多福便成了人们普遍的理想与追求。

  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三雕艺术充分反映了晋中人民安土重迁、消灾免难、与世无争的心态和社会意识。

  结语

  从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可以欣赏到建筑艺术无比的精湛,感知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

  晋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要,而且表现着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感情、生活状态、处事哲学和审美情趣。

  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直观地表述出抽象的用意和深刻的哲理,研究该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不但有助于理解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还能够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建筑装饰对表达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相关文章: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10-01

洛阳古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10-01

民居建筑文化的传统与开发10-05

湖南民居建筑的装饰审美文化10-05

永州古民居建筑石雕装饰艺术初探10-01

明清时期河南传统民居建筑研究10-26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论文10-05

古民居空间装饰雕刻艺术研究10-06

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