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

建筑日照时间在规划设计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3-03-24 09:28:16 建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日照时间在规划设计的应用论文

  摘要:建筑日照时间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合理的日照时间可改善房屋的采光、通风等环境条件,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是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日照时间与建筑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对建筑日照时间在多层太阳能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物的规划管理水平。

建筑日照时间在规划设计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日照时间;规划设计;建筑间距

  对于建筑物使用者而言,建筑日照时间不仅会影响房屋的采光、通风,还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视野和情绪,因此,建筑物使用者追求的是合理的建筑日照时间,以获得质量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势下,建筑物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其采光情况,在确保室内环境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建筑日照时间,以期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进而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需求及民众的使用需求。

  1建筑日照时间和规划设计的关系分析

  建筑日照、通风和采光是建筑区规划设计时需重点考虑的三大指标,但在实际规划设计中需对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确定合理的建筑日照时间。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多数地区能满足基本的日照要求,特别是北方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为了保证房屋具备充足的采光需重点考虑日照时间的长短,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对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进行合理规划。通常北半球每年的冬至日(12月22日),普通住宅的中午阳光满窗日照时间应保持在1~2h,但一些办公楼、教学楼等工作区域的中午阳光满窗日照时间应保持为3~4h,对于一些儿童生活区域的中午阳光满窗日照时间应保持为5~6h。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建筑的日照时间和范围需根据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位置等因素进行确定。在建筑物日照时间规划中,一些专家出于实际情况考虑,建议将日照有效时间带按照日出至日落时间计算,以提高日照时间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应结合人们日常居住的生活习惯以及在生活状态中必需的舒适程度进行设计,这一设计条件主要是考虑到居民的卫生需求,因为适当的日照可起到杀菌灭菌的作用,可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1]。

  2建筑日照时间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建筑日照间距的计算

  根据我国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状况和多年的实践,多数地区的建筑日照时间设计只要建筑间距满足基本要求,即可满足建筑物日照要求,故在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多将建筑间距作为衡量建筑日照设计的主要因素。日照时间设计需经过科学的计算,并结合规定的建筑间距系数才能决定具体的建筑日照时间数值,在计算时应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实施测算,在获取众多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数学关系式计算出建筑日照时间值。目前,我国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多采用系数法来计算日照间距,即以拟建建筑物高度系数来确定建筑间距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审批速度快等特点,在城市建筑日照间距管理中得以广泛应用。

  2.2多层太阳能建筑的日照间距

  近几年,人们开始重视降低建筑物高度,因为建筑层数的降低可减少建筑施工成本,同时也能科学的节省土地面积,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建筑每个楼层减少10cm,则可减少1~1.5%的建筑成本。比如:一个建筑物共5层,原来的整个的建筑物高度为14.5m,每个楼层减少10cm,建筑高度调整后为14m,若日照间距按照1.7H进行计算,楼层调整后的建筑可节省3.4%的土地面积。另外,我国国家相关规范中固定了居住建筑有效日照时间标准,无论何种形式或高度的建筑,若出现在遮挡居住建筑的情况,均应通过日照分析来确定建筑间距,这种情况下,相关政府部门需投入大量的管理成本,延缓建设周期。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若多层建筑正面遮挡居住建筑的话,按照一定的高度角进行控制可去除日照分析这一环节,同时还会避免侧向遮挡问题的出现。不同地区的房屋朝向设计是不同的,南向房屋是利于太阳能采暖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建筑的性指标和维护管理。在多层太阳能建筑小区内,不同的建筑布置方式对建筑日照时间有着不同影响,具体内容为:

  (1)行列式—建筑物成排成行布置,这种布置方式,能够获取最好的建筑朝向,使太阳能建筑的主要房间得到充足的太阳辐射,并有利于非采暖季节的通风,是目前太阳能住宅小区内广泛采用的一种布置形式。

  (2)垂直式—根据规划要求,相邻房屋呈垂直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会使多个房间得不到充足的太阳辐谢,严重影响太阳能建筑的热工性能。故这种方式在布置过程中,房屋布置长边方向与相邻短边(山墙)的最小间距确定应注意以下问题:非太阳能建筑山墙与太阳能建筑控制间距与山墙宽度有关,可不考虑山墙的高度,最小间距D′0可控制位大于或等于非太阳能建筑山墙宽度B,即D′0≥B。这样可保持所有房间冬至日上午10:00前和午后1:30后都能从侧向射人阳光,部分满足太阳能建筑的热工要求[2]。

  (3)混合式———是行列式和垂直式两种的混合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同时具备行列式、垂直式两种布置方式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日照间距的确定应同时考虑这两种布置方式的影响因素。

  2.3传统民用建筑的日照间距传统的民用建筑是较为普遍的建筑群体,应对其建筑日照时间的合理确定予以重视,基于此我国针对不同工程建设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日照标准,并明确指出了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日照需求,以为建筑物规划设计合理的日照时间提供参考。对于民用塔式建筑来说,这种建筑物的高度大于其宽度,导致建筑物的光照需求主要由侧面阳光提供,特别是对于朝向正北向的南窗直射阳光。因此,在对这种类型建筑物日照间距进行确定时,需通过挡光和不挡光的夹角范围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要求进行判断,若不满足要求需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进行重新规划,进而满足建筑物的日照需求。

  3实例分析

  本文主要以杭州朗诗熙华府项目为例,对建筑日照时间设计中存在的难点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1055m2,总建筑面积139186.26m2,地上建筑面积90321m2,地下建筑面积48865.26m2,容积率2.20;主要由9栋18层住宅、4栋7层住宅、1栋3层1栋1层配套公建组成;项目基地形状狭长,同时基地界外相邻地块均已有已建项目,对建筑排布影响较大。如何解决狭长地块基地内日照问题,并且规避对界外建筑的日照影响成为项目规划设计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本人主要从改变建筑排布形态入手,尝试利用建筑角度不同改变其最小间距的思路,在狭长地块上规划满足建筑容量的方案,再根据日照情况逐一调整个别建筑的朝向。利用日照模型模拟,判断出要保证最不利点日照满足120min,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沿路开口大于25m;②建筑后退,避开高度角。建筑底层日照不过的问题不可避免,所以建筑底层设置为架空层,规避日照影响问题;建筑形态采用点式住宅,减少楼栋面宽,为日照打开建筑之间的开口,同时还可以实现流线与视线的贯通。

  4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日照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需在遵循节约环保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日照间距,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科学规划建筑日照时间,以满足建筑物的相关使用需求,进而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卢玫珺,王春苑,郑智峰.住区规划中日照环境优化设计策略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1):278~280.

  [2]陈晓勇.关于建筑日照计算基准面优化调整的探讨[J].建筑科学,2016,32(4):146~150.

【建筑日照时间在规划设计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建筑工程论文10-05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论文10-07

节能建筑设计应用分析论文10-09

建筑设计各种技术的应用论文10-08

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问题论文10-08

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的建筑论文10-06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应用探索论文10-08

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论文10-11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0-12

浅谈生态建筑及城乡规划设计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