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案如何设计才好

时间:2023-04-01 09:34: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案如何设计才好

  教案如何设计才好?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它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案如何设计才好

  一、中小学教案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8.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9.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10.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二)教学过程的步骤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5.作业安排

  (1)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二、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作系统策划,而且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确定具体的内容: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情感性,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一)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二)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一是要正确认识教材。

  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科学习的心理规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的蓝本,覆盖着极其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

  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学生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削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与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境、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设计说明。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个是探究发现式;一个是有意义接受式。

  探究发现式的基本环节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得出有关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求解→解释与应用→拓宽、反思。

  有意义接受式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有意义接受的情境→采用接受式传授有关知识→正反例解释与应用→巩固、强化→小结、结束。

  按照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要将新的学科观、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情境、问题、背景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融合和优化。

  (四)设计教学评价

  设计教学评价需要反思的问题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没有达到的话,分析原因,提供改进的方案。

  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五)编写出教案

  中小学备课报告编写的格式,一般有课时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几种形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备课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成功的设计,只有充分酝酿、思考,具备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精彩纷呈。

  三、教案设计的类型及编写的要点

  教案设计的类型取决于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一般课的类型由其教学方法来命名。

  课的结构是由课的类型来决定的,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那么其相应的教案类型也不同。

  通常,我们按课的类型可将教案分为:新授课教案、复习课教案、实验课教案、检查课教案。

  在同一类型的课中,教案常由于其应用功能的不同,又分为:详细教案(简称教案)、表格式教案(简称简案)、课堂实录教案(简称实案)。

  (一)各类型教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

  1.新授课教案

  主要内容是提出新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传授新知识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

  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新知识的传授。

  2.复习课教案

  主要内容是提出复习的范围和要求。

  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巩固掌握已有的知识,并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3.实验课教案

  主要内容是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主要任务是教师完成示范性操作、实验原理的讲解,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学科实验操作方法。

  4.检查课教案

  主要内容是提出检查(即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主要任务是检查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利于下阶段制订针对性极强且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5.详细教案

  教案如何设计才好?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它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主要内容是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包括学具)、教学过程(包括反馈检测题等)、板书内容、补充教材、教材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当今科技动态等,侧重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其主要任务是:(1)教师完成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把握;(2)通过多年的备课,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不断地补充同一问题的新知识、新进展,同时完成教师的知识更新。

  6.表格式教案

  这类教案多适用于有经验的老教师。

  主要内容有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包括学具)、教学程序(所有教具的操作顺序、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学法指导的具体操作过程)、板书设计,侧重教法、学法的具体操作。

  7.课堂实录教案

  多用于优质课评选、公开课等。

  它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产物,是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安排表或实录。

  主要内容有: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包括学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

  其中导言、知识的过渡、重点的教法、难点的学法指导、教具的选择和使用等将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改革意识和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主要任务是:(1)为各级领导、各类教师听课、评课提供参考资料;(2)为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学习的材料。

  (二)常见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不同的课型,其教案的编写虽有上述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下面就几种常见课型教案的各自要点加以说明。

  1.新授课

  (1)抓好教学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

  设计好复习引课的内容。

  抓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或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常识,以旧知识或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准备地、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因此在教案中对于引入新课时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追问什么问题,或用什么样的关键语言加以引导,如何巧妙顺利地过渡到新授课的内容等问题,都应具体明确地反映出来,以利于教学实施。

  写明新授内容的逻辑层次。

  新概念的引出,新规律的获得,都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引出新概念所必须掌握的已学概念及其引出新概念的思维程序应简明地写在教案上。

  另外,对于新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需强调的要点,及其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在教案中也要有所反映,以为新知识的运用及巩固小结铺路架桥。

  巩固小结过程。

  应设计好适当的方法和问题,带领学生作最后的“冲刺”,冲上知识的“顶点”,便于学生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理解知识。

  因此小结中设问的问题,为使学生将所学新知识与旧知识挂上钩,或为后续学习设下伏笔所需点拔的关键词语等,都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2)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都是可以突破的。

  在教案中对于本课的难点是什么及其消除的措施和方法应明确写出,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需列举哪些实例,何时做什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什么;针对学生生活经验与教材所学知识相矛盾的内容,需要借用哪些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知识规律等,都应有书面提纲。

  2.习题课

  (1)设计好设问的问题和时机

  为切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分析解答习题时,应设置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

  在编写教案时,除了写明例题及其分析、求解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写清分析。

  如求解本例题的几个关键环节和所需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时机,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写好方法性总结

  在教案中要对解题的方法和步骤作出详尽的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启发引导思维的方向

  习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性,一节习题课不可能全面地开发一道例题的潜能,但在教案中应明确写出本例题的多解、多变、多问、多思的思路和方向,这样有助于总结归纳时有目的地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

  3.复习课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复习课应使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形成完整的结构,实现理性的飞跃。

  因此教案上除了应写清楚所复习内容的知识层次,还应写明在全面概括教材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写清在这段学习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以便上课时能准确地针对学生学习中的欠缺进行复习。

  (2)对症下药,实施补救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如对理论性较强,新概念、新名词较多的内容,应写明复习提纲,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系统;对相似概念、规律易混淆的,应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4.实验课

  (1)写明要求

  在教案中必须写明并布置课前准备的问题,如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

  另外,有些实验还须写清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2)写清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学生操作仪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种非系统因素(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对本实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都应在教案中清楚写明,便于及时处理学生实验时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实验成功。

  四、教案设计的原则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地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使教案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书面语表达科学、严密、准确、精练。

  (二)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

  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

  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

  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

  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

  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而不要照搬照抄,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三)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教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四)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

  教师的说、谈、问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安排恰当。

  (五)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六)变化性

  由于教师教学面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

  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不可避免要背离教案的预想,这时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

  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

  应充分估计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应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即使出现偏离教案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因为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去调整。

  五、面试中教案设计的标准

  (一)教学目标设计(10分)

  1.明确(目标清楚、具体,便于师生操作)(3分)

  2.恰当(符合标准或大纲、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3分)

  3.全面(体现知识、能力、思想等几个方面)(4分)

  (二)教学方法设计(10分)

  1.教学方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5分)

  2.现代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软硬件并举)(5分)

  (三)教学程序设计(10分)

  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4分)

  2.教学环节中的小步骤设计具体(根据实际需要有些教学环节中有小步骤设计,教学环节或小步骤时间分配合理)(3分)

  3.教学程序设计巧妙(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方法运用上新颖独特,有艺术性)(3分)

  (四)教材处理设计(20分)

  1.教学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4分)

  2.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3分)

  3.突出重点(体现在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设计之中)(5分)

  4.突破难点(体现在教材处理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驭繁等方面)(5分)

  5.抓住关键(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3分)

  (五)师生活动设计(10分)

  1.精讲巧练(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落实“双基”)(2分)

  2.教为学服务(体现在教师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2分)

  3.体现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呈现思维过程,学生自悟与发现,总结出规律和体会)(2分)

  4.学法指导得当(学生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教师指导有方)(2分)

  5.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六种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训练意识、情感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2分)

  (六)板书设计(10分)

  1.紧扣教材,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有启发性(4分)

  2.言简意赅,文图并用,有美感(3分)

  3.设计巧妙,有艺术性(3分)

  (七)教案创新与个性特点(25分)

  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个人差异和特点,写出有个性特点的教案(25分)

  (八)书写要求(5分)

  1.详略得当(3分)

  2.字迹清楚,文通辞达(2分)

  六、中小学面试中实用教案的格式

  课时教案通常简称为“教案”,它是课堂教学之前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学设计的最后成果之一,它应反映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概貌。

  由于每堂课的具体任务不同,课的类型与结构不一,并且各个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同,教学过程千差万别,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编写教案的模式。

  但不管哪一种教案,都包括下列两项内容:一是说明这堂课的目的要求;二是拟定教学过程中各个部分的教学计划。

  如果是新授课,教学过程就要反映新授课的几个环节,如传统新授课的基本教学过程是:第一步,复习,引入新课(有时还要检查课外作业);第二步,讲授新课;第三步,巩固小结;最后,布置作业。

  当然,不同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新授课的基本教学过程不尽相同,教学环节也千差万别,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如果是练习课或复习课,教学过程又要分别按这两种课型的结构编写。

  此外,教案还有详简之分。

  教案的详简主要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特别是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是详写还是简写。

  以新授课为例,详细的教案要求写出如何检查课外作业,复习哪些具体内容,提问哪几个学生;讲新课是如何提出任务,如何逐步启发诱导,详细步骤怎样(如果采用谈话法教学,要写出问题怎样一个接着一个提出);巩固阶段是由教师还是由学生归纳和小结,课堂练习如何进行,谁上黑板演练等,布置课外作业时,如果有需要提示或解释的,也要写明。

  另外,需要使用哪些教具,板书如何计划,各环节需要多少时间,也可在教案中说明。

  教案的最后还可附一个教学后记(也叫教后反思),以便上课之后记载这堂课的教学经验和问题,反思其中的得失。

  至于简略的教案,则相当于详细教案的提纲。

  它虽然简明扼要,但也必须包含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基本步骤,并简要地说明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新教师宜写出详细教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自己备课更加仔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己逐步积累教学经验。

  那些写得详细又认真做了教学后记的教案,对于将来在教同一内容时,将是很好的参考,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观摩教学或示范教学的教案,一般应写得详细些,以便大家学习和讨论。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编写一堂课的教案的同时,应连带通盘设计后面几节课的教学细节,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时间,而且可以对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作统筹,使前课与后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忙乱现象,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案编写完毕之后,如果对即将要上的课还觉得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最好在上课前按照教案试讲。

  关于教案的具体格式,各地要求不尽相同,可以借阅有关教师的教案,以供学习时参考。

  下图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案。

  【案例呈现】 教案的基本格式

课题

 

数学目的

(目的要求)

按照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注意体现体验性的知识和技能

学情分析

 

课型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涉及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内容安排

时间序列

教学附笔

       

教后反思

 

  课题:相似的图形

  课时:一课时

  课型:讲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的相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创作,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美。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感受、理解相似形。

  三、教学难点

  对形状相同的理解。

  四、教学关键

  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从家乡的自然景观谈起,在自然亲切的交谈中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两张不同大小的雾凇图片。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图片,自然进入相似图形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很熟悉的话题引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感知归纳

  教师活动:列举出大量生活中的实例,借助多媒体设备一一加以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相似图形。

  学生活动:观察相似图形,感知相似形的本质,自己归纳出相似形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相似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从实际模型中抽象概括得出数学概念。

  1.如图,左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

  2.如何将下面的图形放大?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

  (图略)

  (五)小结反思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反思,概括提高。

  1.相似形的含义: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交流提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谈感受,不作一言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搜集具有相似形图案的实物。

  2.利用相似形的有关知识设计一幅图画。

  设计意图:此作业是创新性学习的延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六、教案设计反思

  (一)力争改变概念教学的旧模式

  备课之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应当改变哪些落后的、无用的东西,体现哪些有价值的新理念。

  作为概念教学,新课标提出: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放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列举了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再创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经历了“相似的图形”的概念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力争改变原有的“教师给出定义,学生机械记忆模仿”的旧模式。

  (二)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主线

  本节课各环节设计,无论是观察、欣赏还是创作,都是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能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去美化世界,处处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体现数学的人文性,真正体会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教师转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七、教案设计中的教后反思

  提高备课水平有很多途径,其中,教后反思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对教案的教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它能够补充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

  同时,它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密切师生关系。

  因而,对教案的教后反思就构成再备课(或称为二次备课)的核心内容。

  一般说来,教后反思(再备课)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

  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

  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二)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发问题的处理

  教学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解法、问题的延伸。

  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错误,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性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因势利导加以探究,教后更应从科学性、严谨性与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去反思、审视它们,分析学生思维的火花及认识错误形成的原因,总结因势利导的方法和处理突发性问题的技巧,然后加以整理记录(再备课),为以后的教学中熟练处理相似问题提供借鉴。

  (三)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课的教法设计和实施,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是否顺畅得当。

  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哪种方法更合适有效——是启发讲授还是激励探讨,是讲练结合还是指导自学,是实验演示还是实验操作……采用的教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精神,这些在教后反思中也会得到较为清楚的回答。

  这样,教师便能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坚持优良的或改进、改换不当的教法和情感交流方式。

  八、教案设计的教后记

  教后记就是教师在教完课后,对教学预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和提炼教育科研课题的资料。

  它是对已完成教案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写好教后记。

  教后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一)记成功做法

  记成功做法就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

  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二)记失败之处

  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以及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其实,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三)记教学机智

  记教学机智就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

  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四)记学生问题

  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以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于改进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五)记学生见解

  记学生见解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记学习心得

  记学习心得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公开课和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后记主要是为教师以后编写教案,改进教学作准备,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用精练的语言将所思所想记录在教案后。

  另外,教后记往往是教师在课后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语言必须简洁明了,有时一个词、一个记号即可。

  教后记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但仅是教学反思的一小部分,真正要想通过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三)解释应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相似图形,探索相似形的特征。

  1.正向辨析;

  2.逆向辨析;

  3.综合辨析。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进一步体会相似形。

  设计意图:实现概念教学的第一重目标:理解概念,形成正确的心理特征。

  此环节的设置通过正、反及综合辨析,从多个角度认识了相似形。

  1.观察下列图形,指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相似形?(图略)

  1.放大镜下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是相似形吗?

  2.你照过镜子吗?镜子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3.你看到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4.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相似形吗?

  5.所有的圆都是相似形吗?

  6.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相似形吗?

  7.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相似形吗?

  8.所有的长方形都是相似形吗?

  (四)应用拓展

  教师活动:

  1.试一试:在指定的网格将图形放大;

  2.做一做:将指定的图形放大;

  3.学以致用。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实现概念教学的第二重目标:应用概念做事,使概念的本质特征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案如何设计才好】相关文章:

如何设计好教案教学10-06

大学生自我鉴定如何写才好10-08

如何设计简历10-09

如何使用EXCEL的函数优秀教案设计10-07

如何使用EXCEL的函数优秀教案设计10-07

会玩,才好的作文12-31

教学设计教案:如何写表扬稿10-08

观光农业生态园怎么样设计才好09-30

关于如何保护周围的环境的优秀教学教案设计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