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设计

时间:2023-04-01 09:25: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设计

  高中必修2教案设计      《诗经两首──氓》教学设计(第2课时)【1】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思考。

  2.在感受鉴赏活动中,能够辨析出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了解比兴手法的基本特点,较为准确地说出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以及通过诵读品味、交流质疑和书面表达等方式,感受诗中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在变化中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女主人公善良真诚的心灵之美、自由独立的人格之美,培养自身健康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思考。

  2.在感受鉴赏活动中,能够辨析出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了解比兴手法的基本特点,较为准确地说出其表达效果。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第2课时。

  五、文本简析

  《卫风·氓》选自《诗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学习此单元意在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经典诗作形成整体认知,感受其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感受其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古代诗歌,增强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更要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优秀作品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今后的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

  而《氓》作为《诗经》名篇,显然是“先秦诗”一课的重点内容,它对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源头《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主要表现手法,感受其思想与艺术魅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联系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2.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学习。

  (二)体会、鉴赏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

  1.组织学生按照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题目:我感受到的她是 的心绪,我的依据是 (诗中具体词句);我看到了一个 (填形象特点)的她。

  要求:①先个人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②小组成员间确定分工,梳理好表达时的文字。

  ③回答问题时需要一名同学先诵读出相关章节,再由一名同学给出结论和依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回答这道题,让学生再次细读文本,从诗歌的语言中品味出人物情感的变化,感受人物形象,形成自己对这首诗歌独特的阅读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预设学生鉴赏要点:

  ①对直接抒情词句的分析:泣涕涟涟、载笑载言、于嗟、悼、怨。

  ②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桑叶和淇水。

  ③对人称变化的分析:氓、子、士。

  教师的点拨提升点:

  ①补充《诗经》中典型比兴手法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

  解析:用鲜艳的桃花为比,兴之以年轻美好的新娘的千娇百媚。

  诗人用初春时节含苞欲放的桃花写出待嫁新娘娇羞而又期待的复杂表情。

  ②补充后代诗词中景同而心绪不同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解析:同样面对秋景,一面是杜甫萧索寂寥,一面是主席的辽阔豪迈;皆因心中心情不同而对景有了不同的感受。

  【设计思路】补充《诗经》比兴手法的诗句,以显现诗经比兴手法运用的普遍性和它对后代诗歌的借景抒情传统的重要影响,以此体现其源头作用。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分享,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设计思路】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是“课标”中对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明确要求。

  (三)课堂小结

  1.简单回顾感受、鉴赏人物形象的过程。

  2.小结:今天,我们在《诗经》这片土壤中,借助直接抒情词句、比兴手法及景物描写、人称变化等载体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生命。

  女主人公因爱情失败而毅然出走,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才是该诗作绵延千年的原因,是熠熠生辉的进步意识带给人物的不朽生命!

  3.再次诵读文本。

  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诵读诗文的第5、6章,要求融情于读──此时你我皆是她。

  【设计思路】锻炼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诗歌诵读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四)布置作业

  1.从恋爱、婚变和离弃三个章节中,任选一个,进行改写,力求改写出的文字有画面感,能真实地反映出主人公的心情和形象,可以加入适当的虚构。

  2.阅读《蒹葭》这首诗歌,鉴赏诗中的比兴手法。

  【设计思路】改写──使学生对主人公形象的理解更加具象化;比兴手法鉴赏──为理解《诗经》比兴手法的源头作用和后面诗歌的学习奠定基础。

  七、板书设计

  情的载体:直接抒情语句 比兴手法 景物描写 人称变化

  情感变化:甜蜜 伤痛 怨恨

  人物形象:痴情 勤劳 真诚 清醒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1.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2.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

  《荷塘月色》从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

  (一)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

  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1.“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

  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明珠”写出了月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而“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在无垠的碧绿荷叶的背景下,在悠悠吹拂的夜风中轻轻闪烁的动态之美。

  让人想到了《春》里:“(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刚出浴的美人”,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想到诞生于大海之中的美神维纳斯,从而想到荷花的淡雅高贵、冰清玉洁之美。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这个比喻以虚喻实,把轻雾笼罩的荷叶荷花比作梦,使画面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状态。

  正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江南采莲图”红花绿水碧叶、红男绿女蓝天,色调明丽浓郁,情感热烈活泼,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种热闹和风流,那种富有情趣,展现了丰盈饱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人性美。

  才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显现。

  江南文化是自由的文化,是自如的文化,充满生机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

  而这正是朱自清的梦中之“梦”。

  小结: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那么江南采莲图就是一幅活泼鲜明的水彩画。

  但是这一静一动,一冷一热里却传递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自由、和谐、美好。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幅图画其实都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朱自清所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心灵的风景而不只是自然的、历史的风景。

  在写景之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情,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从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苦闷心情,情与景就是这样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虽是别人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情怀。

  作者向往的是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

  将这种想象中的场景与眼前的荷塘相对照。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把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想,虽暂得解脱,却是“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作者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然而现实的不断干扰,使寻梦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这也是那个时代人无法越出的牢狱。

  这种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警示人们的主题。

  (二)有人认为:朱自清所写的荷塘不是平常的荷塘,而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塘。

  荷塘月色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理想的物化,你如何理解呢?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

  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

  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

  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发的理想世界。

  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轻轻作别的是自己昨日的“爱,美,自由”(胡适语)的梦幻,而沈从文的《边城》,作者也期望用那沱江之畔的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凤凰小城,那个交织着爱与善良之美的故事,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自然之明净,也是人的心灵之明净。

  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田园牧歌情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而《边城》的结尾: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岂不也是沈从文的等待吗?翠翠等待的是她的爱人,而沈从文也是站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缘,等待着已经凋露在现实里的那个美丽的梦。

  教学反思:

  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分析所能抵达的深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

  钱理群教授所说“梦的世界直接呈现,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如何区分“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入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理解荷塘月色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潜在的深层意义,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绝对不可以轻轻绕过的,因为这其实是课堂真正的核心所在。

  因此,本课时将对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时间、内容、格调上的割裂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理解这种“冷”与“热”,阳光与阴影的交织,正是一个在社会和生活重压下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

  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

  这样紧扣文章的核心矛盾:“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的割裂;现实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对峙。

  不但品味文章如诗如画的语言,感受朦胧清新的意境,更能走入清秀唯美的文笔背后的那个欲求超脱而不得的苦闷的灵魂世界。

  这样再适时扩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也就水到渠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及理论思考【3】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现代散文充分体现作者个性的特点,②体会并掌握一定的散文鉴赏方法:圈点批注解读品析想像美景法;抓住主观感受词语身临其境与作者心灵沟通法;反复朗读的“美读”法和留心观察体味生活景物法。

  2.过程与方法:以课后“研练为思维起点,以展示交流、完善预习书面作业为活动主线,以圈点勾画关键字词解读品析和美读为活动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平常生活平常景物所蕴含的美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一、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        


       

项目和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        


       

行为        


       

预设生成或        


       

参考答案        


       

活动时间        


       

设计理由、简录或反思        


       

一、1.板题解题        


       


       


       

2.检查预习,字词、作者、背景        


       

1.导入: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革命主战场、日军投降时被日军在新加坡秘密杀害的著名现代作家是谁?板题、作者        


       


       


       

2.指令:请生出示预习本,小组内四人之间互相检查,同时增补自己的内容。        


       


       


       

3.巡查各生,激励、督促,请2生上讲台板书。        


       


       


       

4.总结,明确:字词、背景、作者:        


       

学生互检、交流、增补内容;2生上讲台板书字词、作者、背景        


       

1.字词:混沌(húndùn)、柘(zhè)椽(chuán)着zhuó衣 蕊(ruǐ)        


       


       


       

2.背景:1934年8月。7月避暑在杭州携妻儿到青岛住一月后到北平。        


       


       


       

3.作者: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1896.12-1945.9。        


       


       


       

4.课后“研练”三题。(此环节只看有无,不细究)        


       

5分钟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的习惯和抓手。        


       

二、听读、初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文章意蕴。        


       

指令:生对字词、作者、背景已有一定了解,不再深入交流,现初读初步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或师范读。        


       


       


       

2.学生齐读,注意读慢些,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初步感知作者心灵的搏动和作品描述的美景。        


       

1.听录音或听范读,进一步注音        


       


       


       

2.学生齐读        


       


       


       

18分钟        


       

本文约2100字,朗诵速度220字/分钟,约需9-10分钟。        


       

三、解读与品评(一)默读课文,整理“研练”三题中第一、二题预习。        


       

(一)指令:1.默读课文,①完成表格,看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②圈点勾画、品味3.4自然段描写中“五官开放”的句子,看其如何达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效果,并体会作者深沉细腻的感受和情思。        


       


       


       

③从哪些句段中体察到“悲凉”,如何看待“悲凉”?        


       


       


       

(二)巡查全班,选3生上台板书        


       


       


       

(三)总结,明确:作者细致观察,抓住平常的特征性景物,描写中“五官开放”,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对秋的欣赏、赞美和眷恋,“悲凉”中的历史沧桑感,个人的际遇的感伤、悲天悯人的情怀。        


       

1.全体:生默读文,填表,交流,增补,形成每一个人较完整、较到位的书面答案。        


       


       


       

2.典型:3生上台板书以上三题 各一题        


       

1.一表见后        


       


       


       

2.圈点勾画的词句:        


       


       


       

听觉:“驯鸽的飞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视觉:“碧绿天色”、“一丝丝日光”、“牵牛花的蓝朵”        


       


       


       

触觉:“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嗅觉:“气味也没有”        


       


       


       

3、4段,落蕊铺得满地,“扫街的在树影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如何看待?        


       


       


       

4.如何看待?①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感叹秋天,人类皆然。②作者乃饱学之士,投入文学革命的洪流,个人生活多坎坷,感慨更不同一般。③不只停留于单纯的悲哀,积极心态,也看到秋的收获,秋的美景,秋的深沉与幽远。        


       

14分钟        


       

是必做题,要求生咬文嚼字,既快又准寻找信息点,准确解读,不要望文生义,人云亦云。故求学生板书,其它人补充更正。        


       

四、朗读3-11自然段,力求美读。        


       

朗读3-12自然段,力求美读,力求身临其境,读出作者所描绘的故都秋天景物、人物的特点以及清、静、悲凉的情调,力求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        


       

生齐        


       


       


       

美读        


       

较好地处理节奏、语调、感情,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        


       

6分钟        


       


       


       

五、布置作业        


       

指令:        


       


       


       

1.日记内容,写家乡的秋        


       


       


       

2.完善“研练”第三题以备下节交流        


       


       


       

抓住特征性景物,白描勾勒,有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有个人的主观感受。        


       

3分钟        


       


       


       

  

  第二课时

活动项目和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预设生成或        


       


       


       

参考答案        


       

活动时间        


       

设计理由、简录或反思        


       

一、交流日记,全体美读3-11自然段        


       

指令:①组内4人交流日记,主要看有没有写(30秒钟);②全体美读2-11描写秋天的段落,力求读出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        


       

①交流日记,写了即可        


       

②全体美读2-11        


       

较好地处理节奏、语调、感情,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读出清、静、悲凉。        


       

8分钟        


       

日记写作是长作业,是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须长抓不懈        


       

二、解读与品评(二)其它鉴赏要点扫描        


       

(一)指令:用5分钟从描写的对象、写作特点、主题呈现、遣词造句等各方面进一步鉴赏本文其它方面的美,随便说,点到为止。        


       


       


       

(二)巡查、指导,选 3人上台板书        


       


       


       

(三)总结,选1生主讲,明确其它几个要点(3分钟)。        


       

生读、思,独立形成自己的简要答案。        


       

1.描写的对象:不写故都的宫殿,一般景,平常百姓→平民意识,人文精神,追求闲适        


       


       


       

2.写作特点:①五官开放,描写细腻,②主观感受的融入,情景交融③对比(2、12、13)④议论和抒情(12.13.14),思路开阔,文化底蕴深厚        


       


       


       

3.主题呈现:情景交融,情随景生,情随心生;人文厚重。        


       

10分钟        


       

照顾一般的教学问题,是开放性问题,不要死抠,故总结中放手让学生表现。        


       

三、生读1、2、12、13、14段        


       

指令:生读1、2、12、13、14段,着重鉴赏本文对比、议论抒情和排比句子运用的妙处。        


       

生齐读        


       

1.对比:江南秋—北国秋(2、13)        


       


       


       

2.议论(12)直接抒情(14)        


       


       


       

3.排比:(13)“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        


       

3分钟        


       


       


       

四、个性美 读全文        


       

美读:能真正读出达夫先生的内心,读出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和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的心与心的交流,读出故都秋天的清静,读出故都秋天的收获,读出故都秋天给人的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读出人事更替人生易老的忧伤,读出对祖国山河美丽大自然舍身相许至死不渝的热爱。        


       

个性化美读全文        


       


       


       

9分钟        


       


       


       

五、向同学介绍一篇写秋天的诗文        


       

1.指令:向同学介绍一篇写秋天的诗文。先写好(完善)你的稿子。应包括:①读过哪些?②最喜哪些?③赏析最喜的一篇。        


       


       


       



       
提示:从选材、写法、主题、语言等方面或主要的某一二方面切入亦可。准备时间5分钟,以400左右字为宜。        

       


       


       

3.巡查、指导全班        


       


       


       

4.指令:用2分钟时间组内4人间交流,师巡查,决定全班交流对象。        


       


       


       

5.生选3生上台交流,每生2分钟,计6分钟。        


       

1.准备好自己的一份以备交流(5分钟)        


       


       


       

2.组内4同学间互相交流        


       


       


       

15分钟        


       

拓展延伸,可自由发挥。是新课程生成教学的亮点,要注意收集学生方面生成性的知识材料并组织好交流,以促进 效益倍增。        


       

  二、关键问题之预设答案

  1.作者: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1896.12-1945.9。出身 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始创作旧体诗。1913年赴日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1928年加入太阳社。1930年发起成立“左翼”。1938年抵新家坡。1945年9月被日军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沉沦》、《蔦萝集》《迟桂花》《出奔》。

  2.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选了哪些景物        


       

写出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院子静观(3)        


       

碧绿天色、驯鸽飞声、叶间漏下的日光、破壁部牵牛花的蓝朵、尖细且长的秋草        


       

清、静(是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        


       

落蕊轻扫(4)        


       

似花非花、声音没有、气味也无、极细极柔软 扫帚丝纹 细腻、清闲、落寞        


       

清、静、悲凉(“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达夫一人所有)        


       

秋蝉残声(5)        


       

衰弱残声、随处啼唱、嘶叫        


       

静、悲凉        


       

秋雨闲人(6-10)        


       

忽 咬、立、缓慢悠闲、微叹 一层秋雨一层凉        


       

清、凉、悠闲        


       

金秋金果(11)        


       

枣在叶中间 微黄(全盛);叶落枣红(清秋佳日Golden Days)        


       

清秋佳日 果实累累Golden Days        


       

  3.从哪些句段中体察到"悲凉",如何看待"悲凉"?

  第4自然段,落蕊铺得满地,“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如何看待"悲凉"?(1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秋风秋雨愁杀人的自然之情,感叹时间老人的公正与无情,韶光易逝,人物不再。

  “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达夫一人所有。

  丰富的学识,丰富的人生阅历,面对故都秋景自然会生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诸多而独特的感受,同时又不只停留于单纯的悲哀,心态仍然积极,也看到秋的收获,秋的美景,秋的深沉与幽远。

  4.本文描写的“五官开放”及效果。

  圈点勾画的词句:听觉:“驯鸽的飞声”(3)/“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4)。

  视觉:“碧绿天色”、“一丝丝日光”、“牵牛花的蓝朵”(3)。

  触觉:“感觉到十分的秋意”(3)/“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4)。

  嗅觉:“气味也没有”(4)。

  效果: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效果,并融入作者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

  5.其它鉴赏要点扫描。

  ⑴、描写的对象:不写故都的宫殿,一般景,平常百姓→平民意识,人文精神,追求闲适。

  ⑵、写作特点:①五官开放,描写细腻;②主观感受的融入,情景交融;③对比;④议论和抒情,思路开阔,文化底蕴深厚。

  ⑤排比句子,使语文具整饬之美,又有音韵之美,抒情味浓厚。

  ⑶、主题呈现:情景交融,情随景生,情随心生;人文厚重。

  6.拓展延伸。

  题目:“我向同学荐一我喜欢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有关诗文及关键句参考: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万类霜天竞自由”。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何其芳《秋天》……名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推介例:我最喜欢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要赏析: 《天净沙秋思》言简意丰、以少胜多。

  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全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

  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画面。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

  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三、本文教学设计的理论思考

  新课程的出发点是改变教师欣赏文学作品和教师做数学题的极端,关键点是落实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亮点是生成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合作交流。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强调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学习实践性特点说到底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想,在这里,“读”是接受文本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意义重构和新知识生成的基础;“想”和“写”的结合是意义重构和新知识生成的必经之路(从文本而言),是表达与交流的基础;听、说、写是彼此间交流互补的主要通道。

  素质表现的一种主要外在形式是习惯,主动学习、主动用语文的方法阅读和思考,写下些结合个人生活经验的书面文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也是人生学习的最好的习惯和素质。

  基于以上,本文教学组织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以学生书面预习作业为基础平台展开进一步的交流学习。

  组织中强调学生预习,在书面语言呈现上以预习书面作业为基础,以丰富、完善预习书面作业为目标之一,并以此作为语文教学的常规和学生学习的通常形式,目的是充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宰、每天都有完成预习的责任(自责)感、交流助人(被助)的幸福(感恩)感、典型发言的成功感。

  强调学生书面预习又不完全依赖学生书面预习,互检不仅仅是硬梆梆的检查和斥责,增加交流和补充的环节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合作学习,是学习上的一次升华。

  组织设计在每一个学习环节的引入、进入、收尾都强调学生的书面预习作业,使学生任何一个时候都不能忽略本文的学习目标,都处于检测自己目标到达度的自警自励状态。

  2.目标定位上大小结合、远近结合、内外结合。

  小的方面看,以课后“研练”为主,求一课“一”得,不求面面俱到的“满”。

  大的方面看,字词、作者、背景等对于一般阅读所必须的常规内容不放弃,但又不作重点要求。

  “其它鉴赏要点扫描”是本文鉴赏的重要补充,如此才能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但也不求面面俱到。

  近的方面看,本课教学目标。

  远的方面看,日记写作和诵读等长期目标。

  内的方面看,课文目标要扣紧,以充分利用好教材。

  外的方面看,拓展性目标,如推荐我最喜欢的某诗文,允许有不同层次的表现。

  3.诵读为主。

  《故都之秋》是写景状物散文名篇,艺术构思精巧独特,语言优美隽永,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反复朗读全文,特别是对那些美妙的段落,熟读成诵,展开想像的翅膀,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是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4.以适当的文本语言解读品评作为鉴赏的基础。

  设计以课后“研练”第1.2题作为解读品评的突破口,对文中精彩的语句,做一些圈点批注,写下心得。

  设计以学生预习书面作业作为基础,在预习基础上交流补充提高,教师在学生书面交流的间隙据情况提示学生作更准确的思考,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快速捕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给学生个性阅读生成个人体验的空间,进而进行自己的意义重构并形成文字。

  这些是语文学习的常式,是新课程的精华,也是鉴赏本文的基础。

  5.追求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学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要惜言如金,努力做好组织、引导、指导工作,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做,绝不越俎代庖。

  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形式。

  四人小组,学生座位无需大的变动。

  交流基础,先要有我的一份文字材料。

  互检、互看、听说,动手后再动口动手,完善,整体达到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效益倍增的效果。

  预设学生学习时间,力求课堂高效,同时也为教后反思提供依据。

  6.因材施教,根据写景抒情散文鉴赏的特点,以原始的基本的文本解读鉴赏为主,只用名家的朗读录音作辅助手段,不取多媒体(课件),一切都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每一学生学习的最大课堂效益,不求表面的花哨。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设计10-01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02-16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0-01

关于高中语文的教案设计10-07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设计02-13

高中语文必修1《荷塘月色》教案10-0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的作文素材整理10-08

化学必修2教学计划12-12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