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案实录

时间:2022-10-07 01:40: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天的怀念》教案实录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及点评。

《秋天的怀念》教案实录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及点评

  (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三单元)

  一、读出韵昧

  师:我们清华大学附小有这样一位校友,他叫史铁生。这位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今年已经54岁了,2l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让他双腿瘫痪,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后来,在他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母亲。请大家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

  课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生:我读完这段话,觉得母亲一生实在是太累了,连上帝都不忍心,就召她去了天堂。

  师:这是一段话,还有一篇文章专门写到他的母亲,题目叫——(生齐读题目《秋天的怀念》)作为高年级同学,我相信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下面有一道自测题,请同学们看看你达到了哪一个台阶。(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有感情 流利 正确

  生:我达到了“有感情”。

  师:好哇!咱们来听听,他怎么个“有感情”。等一会儿大家对他进行一番评价。

  (生朗读: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生:我觉得你读得非常流利,而且很有感情。特别是“暴怒无常”等词语读出了味道。

  生:我觉得“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应读得再慢一点。

  师:那你来读读。本文权属小学课堂网(生读)谁来评价一下?

  生:第一个同学虽然读得快,但有几个关键词像“暴怒无常”等读得非常好。第二个同学读得慢一些,但也读出了感情。

  师:你给我很大的启发,课本上要求我们读书要“有感情”,究竟怎样才算“有感情”,其实有些模糊。你看刚才几个同学,因为各自的感受不一样,有读得快一些的,有慢一些的;有声音低一点的,有高一点的,但都做到了“有感情”。可见,朗读重要的不是技巧,是要读出感受,读出韵味。(出示:读出韵味)

  师:怎么叫读出韵味?我们就借助课题来体会一下。(师出示卡片,学生齐读“怀念的秋天”。)读“怀念的秋天”,你眼前会有怎样的情景、画面?

  生:我觉得我仿佛看到了山上落叶、枫叶呀这样一些景象。

  师:我们调一下次序(将“秋天”和“怀念”对调,生读“秋天的怀念”)又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怀念的秋天”是一种景色,而“秋天的怀念”是一种感情。

  师:说得真好。也就是说将秋天的人呀、事呀、景呀沉淀成一种情感,那就是——(生齐答“怀念”)

  师:小小的课题一换一品就读出了它的韵味,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读读整篇文章。(生读)

  点评:什么叫个性化阅读?什么叫阅读中的独特体验?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学生阅读后,发表了自己不p-]于别人的个性化见解,仅此而已。在这里窦老师对此作了独特的演绎:个性化阅读,首先学生个体必须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在头脑中浮现情景。看到“秋天的怀念”,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由于各人的经验积累和情感积淀不同,眼前出现的景象自然也就迥然有异;由于各人眼前的景象不p-],因而对文字的感受、理解也就不同;感受、理解不p-],读出来的滋味也就不同。于是有的高亢响亮,有的低沉轻柔。同样内容的朗读,却各人读出各人的韵味。于是我们得到启示,在朗读指导时,不顾学生自己的感受,一味仿效某一种读法“读出感情”,不是离个性化阅读相去甚远吗?

  师:作为一个青年人,原来活蹦乱跳的,现在突然瘫痪,发这么大的脾气,你理解他吗?(生答“理解”)谁来给大家读读课文的这一段?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他的脾气是怎么个暴怒无常。(生读第一段)

  师:暴怒无常的史铁生见什么烦什么,听什么烦什么。

  出示: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师:不想活的他,看着这唰唰啦啦飘落的树叶,会怎么想呢?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看。

  生:我想我不如随着那落叶一起飘落,随风消失在天边。

  生:北风啊,你带走我的生命,让我这朵花凋谢吧!

  生:我想,我就像那树上的枯叶,再没有生机与活力了,就飘在地上,零落成泥碾成土吧。

  师:说得多好啊!还化用了古诗词中的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来你读书不少。史铁生的心情我们理解,可是我们不能眼看着他放弃生命,假如你是他的亲人或朋友,来劝劝他吧! ’

  生:想想你那有病的母亲,本文权属小学课堂网要是你死了,她可怎么办呀?

  生:哥哥,你的腿废了,你还有手啊,你可以妙笔生花啊。

  生:铁生呀铁生,人活着总比死了有意义吧!

  师:大家的道理讲得很好。可是像他这样捶打着双腿看啥烦啥、听啥烦啥,这样的大道理他能听进去吗?(学生有的摇头,有的开始议论)最了解儿子的是母亲,他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

  二、走进母亲的心灵世界

  生: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听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吧。”

  师:你怎么理解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呢?

  生:她想让儿子到外面走走,别老是闷在家里想不开。

  师: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呀!母亲还有别的举动吗?

  生:对于“跑”“踩”一类字眼,母亲比自己还要敏感……

  生: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脚瘫痪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说母亲在儿子面前说话特别敏感。

  师:你真细心。母亲这“悄悄地”细节被你发现了。课文还有几.处“悄悄地”的动作。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把“悄悄地”去掉,再读读上面的三句话,任意选择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生:我谈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呢,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用上“悄悄地”更突出了母亲非常耐心。

  生: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说明母亲非常关心儿子。

  师:把“关心”再具体些,就是对儿子特别的——

  生:细致,也就是细心。

  师:是啊,她的心比针尖还细啊。如果说上面两句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耐心,那下一个说到“跑”和“踩”的时候,本文权属小学课堂网,又“悄悄地”躲出去了,这“悄悄地”又体现的是什么呢?

  生:这个“悄悄地”体现了对儿子的歉意,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粗心,说话不注意呢?

  生: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就是怕儿子伤心,她在儿子面前特别小心。

  师:用个成语,那就是—— 生:就是小心翼翼!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把她“小心翼翼”的心情表现出来,读一读。(生读)大家看,母亲是多么的细心、耐心、小心啊!继续读书,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从母亲动作中看出她劝儿子要好好活。

  师:母亲扑过来,这个“扑”字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见解。

  生:说明了母亲着急、担心,怕儿子不想活。

  师:说得很好。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母亲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生读)

  生:母亲抓住的也是我的生命,不让我离她而去。

  师:母亲的“抓住”多么有力量啊!再读书。体会母亲“忍住哭声”,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母亲忍住的是痛苦,心疼儿子,又没有办法。

  生:母亲忍住了儿子对她的抱怨,她默默地忍受。母亲忍住的是她自己的病痛。

  师:这个同学有两个发现。第二个发现是母亲忍住的是自己的病痛。母亲是什么病?(生读描写母亲的病的句子)肝癌这个病非常可怕,她的肝会越来越硬,体重越来越轻,肚子鼓得越来越大,还会经常吐血,疼痛难忍。而且这样的病不到三个月就会死去。作为这样的一个母亲,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但是,她有没有像她的儿子那样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突然将眼前的玻璃砸碎?(生齐答——没有)她有没有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突然将面前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生齐答——没有)送她一个字——(生答:忍)再说一遍(生大声说:忍)为了谁?(儿子)

  点评:语文课的三维目标如何整合?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当前语文教学的这些难题,在这里却解决得如此完美,如此自然。窦老师把含有“悄悄地”这个词语的三个句子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读了以后,再与去掉这个词语的句子进行比较,体验在这三个“悄悄地”词语中所蕴含的母亲对儿子的关心、细心和耐心。然后又让学生扣住“扑”“抓住”“忍住”这些词语,特别是那个“忍”字,体验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老师没有明示学生要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可是学生的情感正是沿着这些词语铺设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一位母亲博大的情感世界;老师也没有刻意让学生推敲品味词语,学生却潜移默化而又深刻地感受到词语表达情感的准确性和 丰富性。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呀,无法承受的病痛忍了,儿子瘫痪对她的打击忍了,儿子的抱怨忍了!母亲为什么能忍?

  生:因为她太爱自己的儿子了!

  师:说得多好!这是伟大的母爱带来的力量啊!把你感受到的这份复杂的感情读出来。(生读)

  师: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母亲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

  生:她希望儿子在没有她的情况下,要好好活下去。

  生:希望儿子能够坚持住,度过这个难关。

  生:同时也希望儿子不要因为自己的死而痛苦。

  师:你们刚才说的那么多都是母亲想告诉儿子的,母亲把这么多嘱托都浓缩在“好好儿活”这句话里了,这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这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却包含了母亲多少愿望和感情呀!

  三、读出“好好儿活”的韵味

  师:七年过去了,儿子和女儿终于懂得了母亲临终那没有说完的话,那就是——(生齐答:“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所以,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这样写道——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我俩懂得了该怎么活才是好好儿活呢?请同学们再读描写菊花的话!

  (生读句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生:我从黄色花的淡雅中看出,他和妹妹应该平平凡凡地活下去。

  师:平平凡凡这个词用得好,哪儿告诉你的? 生:我是从淡雅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师:快给他掌声(学生热烈鼓掌)。平平淡淡的生命同样是珍贵的,生活不一定要轰轰烈烈。

  生:我觉得史铁生和他妹妹也能够像白色的花那样活得高尚纯洁。

  师:高尚纯洁,那是一份高贵。读吧!带着你的理解。

  生:我从菊花在秋风中“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感到人活得要潇洒自在,不要被困难打倒。

  师:你理解得真到位,带着你的理解读吧!(生读句子)

  生:我觉得可以像各种花一样活出真自我,活出自己的味道。(掌声)

  师:那就是说人有各种活法,具体来说,可以活得——生答:淡雅;可以活得——生答:高洁;还可以活得——生答:潇洒自在;更要活出自己的——生答:真自我。(掌声)

  师:活出自我,活出尊严,活出个性,更要活得潇洒,笑对苦难,这就是真正的人生!带着这种感觉读。(生读句子)

  师:现在的他,坐在窗前,看着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又会怎样想呢?

  生:现在,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他会想:我不要做那片飘落的树叶,我要在春天重新生长,长在高高的大树的最顶上。(掌声)

  师:刚开始时,有个同学化用古诗词来表达史铁生的心情,现在,我们再请他来说说看。

  生:我想,秋天过去是冬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热烈掌声)

  师:精彩!这次用的是外国诗人的诗句。本文权属小学课堂网,你真了不起,看来多读书才能学识渊博。大家要向他学习。前两天,我特意去采访了史铁生。我问他:自从他写下《秋天的怀念》,到现在已经过了26年。26年来,他对好好儿活又有怎样的理解呢?他告诉我:窦老师,你让同学们看看我在《病隙随笔》中的一段话吧!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今天的史铁生对于“好好儿活”又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的时候,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将人 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师:今天的史铁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勤奋写作,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文章,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我在这里郑重地向大家推荐他写的几本书。(点击课件出示书名《我与地坛》《病隙随笔》《务虚笔记》)史铁生用他的笔在书写着“好好儿活”。越是这样,他越是深深地怀念着他的母亲!

  (音乐起,文字出示,伴随教师深情朗读。)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薄雾笼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里,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 但就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里。这个梦一再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只能带着我那深深的愧疚,在我的文字里写她,我要让我的文字告诉她我是怎样的——(生答:好好儿活)。我只能在一个又一个秋天让妹妹推着我到北海去看——(生答:菊花)。

  师:让我们回到文章课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他怀念的应该是母亲对他的关爱。

  生:怀念的是他妈妈对他说的那句话——“好好儿活”!

  师:这份深深的怀念就是那句“好好儿活”!现在,我要问大家,这一家人的事儿跟我们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的,因为史铁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一个健康人是多么幸福呀,应该懂得珍惜。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儿活!(掌声)

  师:多会读书呀!读出了这么深刻的道理。现在请大家像她这样用一句话,说说“好好儿活”带给你的思考。

  生:遇到挫折不害怕,本文权属小学课堂网,不畏惧,勇敢面对。

  生:要乐观地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生:不要随意践踏自己的身体,要好好地活下去。

  师:我说说我的思考——这个世界上有看得见的残疾,也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残疾我们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灵。做一个健康人,我们必须——

  生:好好儿活!

  点评:什么是多元解读?教师怎样在平等对话中发挥主导作用?窦老师给我们作了精彩的回答。一切景语皆情语。令听课老师感到惊讶的是,学生小小的年纪竟能从秋天多姿多彩的菊花中感悟到不同的人生哲理,实在是了不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但在平等对话中,窦老师始终主动地机敏地发挥着鼓励、引导作用,使学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你看,当学生从菊花中体验到不同的人生以后,老师总结说,“我俩”懂得 “好好活”,酸、甜、苦、辣,幸福与困难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生。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得好,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听窦老师的课,得到强烈的感受是,教师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精神空间,同时以情激情,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儿童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儿童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位提升的过程。这样的语文课方是体现语文教育真谛的语文课!

【《秋天的怀念》教案实录】相关文章:

秋天的怀念教案01-22

《秋天的怀念》的教案10-07

《秋天的怀念》教案11-15

秋天的怀念教案11-28

《秋天的怀念》教案01-30

关于秋天的怀念教案03-27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02-26

秋天的怀念教学教案12-10

《秋天的怀念》教学教案10-08

秋天的怀念教案1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