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学教案设计案例

时间:2022-10-08 04:18: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教案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教学教案设计案例

  1、品读美文,明了文章对于秋景的表现,把握“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

  2、潜心体味文中所流露出来的作者情感,明白散文是情与景的结合体,学会赏析散文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特色。

  【教学重点】:

  赏清秋美景,悟悲秋情怀――品读美文,赏析美景,体味文章情景合一的特色。

  【教学方式】:

  诵读感悟 情感体验 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1、学案导学:

  预习课文,自行解决基础部分,预习过程中强调字词等基础层面。根据学案上相关资料,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

  2、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展示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秋景图片

  问:欣赏了这些秋景的图片,你心目中的秋是哪一类的呢?

  结:其实这些景物都很美,有的热烈奔放,有的苍凉悲壮。你之所以喜欢某一个,大概是因为,它切合了你此刻的心境。图是如此,文章亦然。那么,今天就我们就来看一看郁达夫笔下的一个别样的秋天。

  ――《故都的秋》(板书或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学前活动: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交流感受。

  2、班级交流:请同学说出读完此文的感受。

  明晰课文结构:

  1、课文题目是“故都的秋”,文章哪些段落是对故都的秋景的具体描述?

  2、故都的秋景,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三、品读美景:

  1、你觉得文中哪些描述最能体现故都秋景的特点?请速度课文,画出你觉得最能触动你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的感受。

  总结梳理:

  秋日的物象:破屋、浓茶、青天、驯鸽、落蕊、秋蝉、秋雨、秋果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科目:语文 年级:高一 提供者:郑闳

  ●难点、重点分析:

  (-)这篇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见闻,介绍了众多的出场人物,但所使用的方法却绝不相同。各使用了什么方法?

  采用哪种方法,是由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点等因素决定的。例如王熙凤和贾宝玉这两个主要人物,由于在贾府中的地位身份不同,性格特点不同,作者对他们的出场介绍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作了精心处理。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贾滚的妻子,年龄不大,又不识字,却掌握着贾府的钱财大权。又因为她极会察颜观色、阿谀奉承,所以深受贾母宠爱。在贾府中她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位身份,就凭这,她在府中欺上压下,为所欲为。为此,作者写王熙凤出场也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她却又说又笑,“放荡无礼”。只有这样写,才符合她的特殊的地位身份,才能表现出她泼辣的性格。而对贾宝玉,作者则采用了人物出场前从侧面描写、充分铺垫,出场后再正面描写,细致刻画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作了铺垫。

  (二)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怎样从侧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对贾宝玉作侧面描写的。一是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意思是说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

  《卫风氓》教学设计

  濉溪中学 蒋东颖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歌,梳理情节,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情感。

  2、 学习《卫风氓》叙事诗的特点及其运用的多种手法。

  3、探究主人公命运悲剧的缘由,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教学设想:

  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读,《氓》亦是如此。第一课时注重字词读音的纠正,指导诵读,疏通大意,把握诗歌内容。第二课时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深入诗境,把学生的阅读从感性理解层面提升到理性思辨层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刚刚学习了情景交融的散文单元,“淇水”又是《氓》中比较鲜明的意象。因此,把诗中的“三见淇水”作为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进而展开对于全诗鉴赏的切入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诗中“三见淇水”,引导学生理解女主人公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内心情感,掌握《氓》叙事抒情中运用的多种手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诗经》赋、比、兴的手法

  2、探究悲剧原因,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以古典诗词中关于爱情的诗句导入

  二、 学生借助工具书及资料,结合课下注释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三、 学生熟读并背诵

  提示: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可按“二二拍”节奏来读,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梳理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悲爱国青年惨遭屠戮,愤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言行卑劣。巴金的《小狗包弟》表达的是一种忏悔之情,忏悔自己竟然为了自保而将聪明可爱有情有义的小狗包弟扔上医院的解剖台。这两篇文章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众心态。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表达的是一种景仰之情,文章选取了梁氏演讲的几个精彩片断生动地刻画了梁氏才情横溢的形象,字里行间灌注了作者对老师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尝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品味语言,揣摩形象,把握主题。

  二、复习《纪念刘和珍君》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事迹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

  2 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

  3 结合语境,字斟句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背诵课文第2、4节。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纪念”,现在写做“纪念”。“纪念”说明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类的回忆性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描述的主体。“君”是作者对爱国学生刘和珍的尊称。从题目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学生刘和珍的悼念与崇敬之情。《纪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2、明了背景

  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北京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五千余人集会在天安门前集会,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教学教案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设计案例10-12

《热带鱼》优秀教案设计案例10-12

案例教学教案01-21

基于案例教学的化学教学案例库建设论文10-08

反思法学教学的案例10-26

统计案例教学方案10-08

案例教学教案(精选18篇)01-06

案例教学教案(13篇)01-21

案例教学教案(精选13篇)01-21

教学教案设计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