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过年》的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情境图中的信息。
3、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与所学内容有关系的信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信息、并提出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过年》的教学教案 1
教具准备:
电教设备或挂图、课件、大熊猫简笔画。
学具准备:
学具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总体回忆。
带领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说一说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生交流:表内乘法、表内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观察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让学生观察,感受过年的欢乐,全班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图中的信息
分析信息
师:你能从这些信息中发现我们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多为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1)“今天刮的`是西风”:复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汽车前后左右都有孩子围着看:与方向与位置有关,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生:河里有鸭子和鹅,河边的树上有小鸟:与倍数、混合运算的知识相关肯定学生的表现并引导学生对照本学期学过的内容,结合这些信息试着提出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提出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串辣椒?
2、小女孩花炮的响数是小男孩的多少倍?
3、有多少个玉米?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同学们,你们觉得数学有意思吗?这节课你们学得都很棒,学会了回顾知识。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与数学是1。
2、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课后就思考一下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
二年级数学上册《过年》的教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表内乘除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综合练习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3、通过独立完成练习小组交流思考等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整理的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问题运用表内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熟练利用表内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口答。
6 x9= 8×8= 72÷9= 36÷6= 28+4= l8—9= 18÷3= 7 x4= 17+43= 20÷5= 10÷7= 58—28=8×1= 9×3= 6 x0= 40÷8=44+55=4×3= 5×6= 14÷2=
2、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等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从譬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导人: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我们所学过的内容。
二、课堂练习
1、同桌之间互背乘法1:3诀。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混合运算(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让学生完成综合练习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进行列式计算。
(2)出示第2题。
引导学生理清题意,互相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再进行填数。
(3)出示第3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出示第4题。
这是一道口算题练习,让学生快速作答该题,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5)出示第5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三、巩固练习
1、(1)每8个放一个盘子,需要准备()个盘子。
(2)老师有15枝鲜花,每3朵扎成1束,可以扎()束。
(3)老师有15枝鲜花,平均扎成5束,每束()朵。
(4)小陈要折21个纸鹤,每天折7个,折()天就折完。
(5)小陈要折21个纸鹤,要3天折完,平均每天折()个。
2、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5○5=3 3○3=9 24○6=4 16○4=4 5○5=10 18○6=12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二年级数学上册《过年》的教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复习关于表内乘、除法、角、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分类等内容。
2、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点。
3、热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从图中读取信息,发现知识点。
教学难点:
灵活利用情景图结合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电教设备或挂图、多媒体课件、正方体等李具。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上节课我们对照所学内容从情景图中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现在我们一起来或故这些知识点。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1、出示左上角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方位知识进行整理。
(1)师:今天刮的是西风,那么明天刮什么风呢?对于明天刮什么风我们不能确定,只能猜测,这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关于可能性的问题。
(2)师:房子的东面有条河,从真个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3)出示不同角度的汽车,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深刻体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着的`位置。
2、出示课本102页的图。
(1)让学生算一算“有多少玉米”?让学生说一说师怎样算的。
用加法算:8+8+8+8+8=40(个)
用乘法算:8×5=40(个)
(2)让学生算一算“树上有多少只小鸟”,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
(3)让学生算一算鸭和鹅的只数,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
3、复习“角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分为直角、锐角、钝角
(3)简单画一些角,让学生比一比大小。
4、复习统计的有关知识。
再次出示课本108-109页的情境图引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整理
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
计算。
20—3×6 6×5+20 80—5×6 7×5—20 90—4×9 42—3×8 7×5—20 90—4 x9 42—3×8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过年》的教学教案 4
活动目标:
1、感知9以内的数,尝试用点数和数卡进行数量的记录。
2、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锻炼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记号笔,胶棒。
2、幼儿操作材料(打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PPT出示花灯会图片
教师:马上要过年了。你会怎么装饰你们家呢?瞧,这是什么?(幼:花灯)
教师:这盏花灯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你见过其他形状的花灯吗?
3、引导幼儿尝试记录花灯的数量。
教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我记录下蓝色花灯的数量呢?
教师:7盏花灯可以画7个点记录,也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4、请个别幼儿记录,请其他幼儿帮忙检查。
教师:那红色的花灯有多少?谁来帮我记录下来。他的记录你们同意吗?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点或数字的方法记录花灯的数量。
三、操作与练习
1、教师播放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瞧,这里也有很多花灯,样式更多了,一共有4种不一样的花灯。
2、幼儿独立完成操作材料(课前打印),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协助。
教师:请你们数一数每种花灯各有多少个,并用画点的方式记录在相应的`框里,同时把对应的数卡贴在上面。
四、共同验证(通过PPT验证答案)
1、教师对幼儿操作材料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引导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操作时的想法,并进行经验分享。
教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小结:数的时候可以先数上面一排,再数下面一排。
【二年级数学上册《过年》的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6-22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随笔11-29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04-2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8-29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09-2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7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09-20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7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01-0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