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0-10-25 11:02:03 教案 我要投稿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教学反思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出发点,用问题贯穿知识点,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交流、回答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在区公开课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反映积极,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踊跃,回答问题也很到位,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教师也一直保持较好的心境,根据学生的回答循循善诱,比较好地在师生顺畅的交流中完成整节课的教学。然而,在校上公开课时,情况却不尽人意。学生反映不够积极,同样的问题提出后,举手的人寥寥无几,回答问题也要么钻牛角尖,要么答非所问;老师的情绪也越来越低落,由开始时的耐心引导到后来干脆离开学生的回答,自说自话,最后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后草草了事。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教学反思

  同一教学设计,同一教案,同一教师,学生的素质也相当,但教学效果相去甚远。这样的结果促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教学设计会得到绝然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校公开课上的不顺利?通过对两个公开课的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首先是教学硬件环境的差异。为了上好校公开课,我们特地借用了学校能容纳100多人的电教室。该教室的设备较先进,大屏幕投影比较清晰,又配备有有线和无线麦克风。但大电教室的一个最主要的缺陷就是太大,讲台、控制台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过远,足足2米有余,过大的空间坐下相对较少的同学,造成师生心理距离增大,配合就缺乏流畅感。同时,无线麦克风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在头脑中想到但不立即说出来,只能保存4~6秒,而学生之间传递无线麦的时间,往往超过6秒,这个时间差造成学生“想到了,但说不出”的尴尬局面。而在区公开课,我们改在物理实验室进行,虽然是物理实验室,但教室内的.设备和学生平时上课的配置是一样的,学生首先就没有了环境陌生感,再加上教室小,密封性能突出,学生回答问题不需要使用麦克风,在很大程度上放开手脚,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环境的改变,是本教学设计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是课前的引入设计上的差异。在上校公开课,为了给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我有意将平时课前都有的一个环节省略了,这个环节的内容是将各小组上一节课的表现情况加以公布。在校公开课中,这个表面上看来保证课堂结构完整的举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它无意中直接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公开课,不要向平时那么随便。正是这个信息,使得许多平时敢于表达与教材不同意见的同学悄然无声,使得同学有意地生搬硬套课本的知识点,结果反而打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节奏。学生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表现反过来又迅速让教师产生了紧张,教师的紧张与学生的紧张在互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致使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抓不住教师提问的主要意思,在要求结合实际举例时,举例与观点不够切合等现象。不得以,教师就进入自问自答的表演状态。相反,在区公开课中,我吸取了前面失误的教训,课堂引入完全按平时上课的方式进行,平时怎么上现在就怎么上。而这种平常心态在师生互动中也同样得到了加强,使得本节课取得非常圆满的效果。一个貌似与本课无关的环节其实也是本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缺少了这个环节,课堂教学就显得零碎,缺少一条暗线。

  最后,教师的情绪变化大。在对这两节公开课的不同效果进行反思时,本人认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教学控制能力。上校公开课时,由于学生的紧张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本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教师在此时显得过于急燥,并将这种不满意不由自主地通过表情——不再微笑,言语——打断学生的发言,动作——不再去学生间倾听学生的发言等,表现出来。这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紧张感,使学生感到受挫折。另外,也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老师的引导的话学生听不懂,学生的发言老师也觉得答非所问。最后,校公开课老师只有在自问自答中结束。从教学效果来看,课上完了,但学生在难点问题的理解上仍未解决,而教师也觉得很沮丧,自己设计得好好的教案怎么就没有效果。而在区公开课中,因为急于表现,部分学生也有答错的时候,但这时的教师比较有耐心,仍然面带微笑,重复一遍自己的提问,并对自己提问中的关键词加以强调,提醒学生注意教师提问的中心意思,这样就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很好地控制了课堂教学。

  从以上三个方面综合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实践中教师如何去掌握,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课堂中教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公开课是这样,非公开课也一样,教师心理调节得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在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极易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浅析同一复仇主题的不同衍化01-13

MBA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论文01-19

MBA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论文01-05

提高《药学导论》教学效果初探的论文07-30

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探究论文12-30

MBA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分析论文12-26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论文09-28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微笑》04-05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04-04

浅论提高MBA案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论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