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的教案

时间:2022-09-28 07:03:26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的教案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的教案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回忆,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注重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的规范,为以后学习不同类型的脱式计算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一)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50页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改错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带有问题的总结,对新旧知识有所梳理和升华,并能起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

  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29+38

  =67

  15÷3×5

  =5×5

  =2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清晰地板书不但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反思: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的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10-07

数学《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0-08

混合分数的运算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0-09

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设计10-07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0-08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0-07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01-25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02-27

数学课题一混合运算教案10-07

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学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