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教学革新中的 “四化” 问题

时间:2022-10-08 15:18:24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教学革新中的 “四化” 问题

  [摘要]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金融证券类也面临着一个转型期,其专业课程体系可归纳为方向化、本土化、专业化和层次化四大课题。在学科建设上应进一步向以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学科靠拢,把金融证券理念与中国股市的本土实践结合起来,选择具有实效性的内地金融市场实例更便于学生领悟,而增强实证分析能力,在高层次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教学革新中的 “四化” 问题

  [关键词] 证券专业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银行为基础,但是管理层也意识到了证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使是四大国有银行中目前也已经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三家成功上市。正是如此,我国高等院校的金融证券类专业也面临着一个转型期,如何把一个面向银行体系为基础的金融专业向包含银行、国际金融和证券投资、保险等大金融证券类专业转化,这是一个转型期内的重要议题。

  一、解决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的专业方向化问题

  既然提到高等院校的金融证券类专业面临着一个从面向银行体系为基础的金融专业向包含银行、国际金融和证券投资、保险等大金融证券类专业的转型,那么首先就是一个金融证券类专业的定位问题。从金融证券类专业的定位可以进一步确定金融证券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

  西方学界对Finance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和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另一方面则是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其中还有金融工程等专业。而我国的金融学科体系却主要面向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专业为主,笔者所在的高校也并不例外。虽然象投资经济学有不少目前西方金融投资学的内容,但主要的研究内容仍局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资产投资研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证券市场的结构化调整的逐步开展,金融学院金融证券专业的学科建设如何更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内容上进一步向以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为主体的微观金融学科靠拢,这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正是如此,笔者所在的金融学院既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置了公司金融专业方向,又主导了金融工程新专业的建设,现在又在金融工程新专业下并设证券投资的专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金融学院既有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学专业,同时还有以投资学为主导的金融工程专业和证券投资专业方向,另外还有保险学专业,真正实现了大金融证券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因此,所谓的金融证券专业课的专业偏差就可能通过各个小专业的设置得到有效地解决。

  二、解决证券类专业课的本土化问题

  林毅夫曾提出:社会科学理论贡献的大小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但金融证券学科的理论基本上来自于西方的理论体系,如何利用金融证券理论对中国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进行解释剖析是一个大问题。从本质而言,这实际上是金融证券学科的本土化问题。但是目前我们的理论课程更多地专注于理论体系的描述而缺乏实际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的联系,这是目前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一大弱点。

  值得庆幸的是,内地的国债和股票市场已经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也出现过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如何把金融证券理论与中国股市的本土实践结合起来,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据此,为了证实中国股市的实践同样符合现代金融理论的规律性,笔者在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和金融市场学等专业课程中,根据自身的投资实践,引用了大量与中国股市相关的案例进行价值投资、资产估值和套利的讲解分析,试图把金融理论与中国股市的实践相结合。这些案例分析的教学成果汇集成册,成为笔者主笔的《炒股———股票投资策略与实战技法》一书中的主要内容。

  本土化实际上也可以从实用性来考察。一直以来,由于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股市与中国大陆的宏观经济相脱节,同时中国股市片面投机的炒作思路也并不适合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由此使得理论界和实践界形成一种证券类专业理论课程并不具有实用性的观点。本土化的提出,能够有效地解决证券类专业课程实用性问题。事实上,既然中国股市的实践在很大的程度也可能由现代金融理论来解释分析,当然现代金融理论也能够应用于中国股市这一实践了。

  三、解决证券类专业课的专业化问题

  解决证券类专业课的本土化和实用性问题,可以把金融证券理论与中国股市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问题也是证券学科的专业化问题。目前证券专业课程一方面倾向于理论而联系内地金融市场实际不足;另一方面缺乏对现有专业实际应用的趋向性培养。这两个方面导致了我们的证券类专业课程理论有余而实际不足。

  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改进,一是多种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如多媒体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即证券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多选择,具有时效性的内地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联系相应的理论加以体会。这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联系内地金融市场的实际,学生领悟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二是加强应用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大三年级有学年论文的写作要求,但是绝大部分的主题是偏向于理论探讨方面,有必要加强实证分析能力的培养。比如,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关系问题,从理论探讨上很难说明,而舆论也是普遍认为中国股市无法反映我们的宏观经济,甚至有出现背离的现象。那么到底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何呢?笔者就要求大三年级学生在写学年论文的时候做了一个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再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相关性极强。这样,学生一方面利用学年论文的机会掌握了一些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容易理解数据背后反映出来的本质与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并不一定简单对应。在上证指数和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平时我们感觉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甚至背离,但实际检验中却发现两者相关性极强。

  四、解决证券类专业课的层次化问题

  专业化主要解决学生的专业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内容相脱节的问题,但是内地金融市场发展的年限较短、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之中,金融品种也相当有限。因此,金融证券类专业课有必要具有相应的前性,在更高层次上提供理论方面的教学。

  这种层次化体现在不同方面。首先体现在数理知识的教学体系上。金融证券类专业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就本科专业而言,象金融工程等专业尤其需要相对层次较高的数理知识用于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对于一般的金融学专业和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金融工程专业等,在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势必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所以,对于一般的金融学专业和金融工程专业,在专业课的教学上也相对应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比如在金融经济学的教学活动中,财务管理专业作为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以投资学方向为主体,而对于金融工程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应该以数理经济学方向为主体。

  不仅如此,证券类专业课程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层次,在教学内容上也需要进行层次化。其本科生注重通才性的培养,专业课学习时间较短,理论教学内容较浅,因此相应的专业化水平可能稍低。而研究生更为注重专业课教学,需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实际情况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教学革新中的 “四化” 问题】相关文章:

工程硕士课程体系革新与评价探析论文10-08

经济法课程体系改革新思考的论文10-08

化学教学中的四化教学法化学论文10-07

论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设计革新论文10-08

环境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论文10-09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教案10-09

用“情景”解决化学教学中的“问题”的教案10-07

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论文10-12

材料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10-07

数学概念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本科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