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时间:2022-10-06 01:14:36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我们知道大学要毕业之前会面临一件事情,就是写毕业论文!没写好不能毕业!这就苦恼了不少大学生了,毕业论文到底怎么写呢?好了,话不多说,小编直接上范文,大家赶紧看看吧!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武汉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关键时期,随着资源、环境制约的不断加剧,依靠传统生产要素大量投入来获取经济快速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面对新一轮经济竞争的挑战与机遇,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把武汉建成自主创新的密集区,成为中部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重点领域 方向

  一、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面临的问题

  1、创新体系不健全。①创新主体投入不足。武汉市2005年研发经费支出3.73亿元,同期沈阳4.98亿元,南京6.14亿元,广州6.07亿元,武汉研发经费支出相对比重偏低。根据武汉市经委对四大支柱六大优势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40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问卷统计,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2.5%,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5%-10%的水平。②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研究机构与企业“两张皮”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缺少合作,各自的资源信息优势难以有效发挥。一些企业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不够重视,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的主动性不高、水平能力欠缺。③中介机构发育不成熟。服务于技术创新的中介组织数量较少,服务质量不高。尽管我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较好,但是诸如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创业投融资服务等中介机构发展滞后。部分中介机构由于原先是从政府脱胎而来,存在服务意识差、官僚习气重、运作低效能等现象。

  2、自主创新水平还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创新能力整体上还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众多中小企业无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高新技术产业多数仍处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加工生产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存在短期化倾向,争上一些低水平的“短、平、快”项目,创新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普遍较低,劳动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中下游水平。

  3、创新型人才紧缺。尽管我市人才总量不小,但创新型人才数量较为短缺,且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端人才紧缺,特别是能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领先国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军型人才严重不足。二是大量高水平研究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十分缺乏合格的技术人员和高水平的关键人才。这种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来自民间、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不多,技术创新的群众性基础较差。

  4、对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配套政策支持。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政策的制定部门、制定时期、针对问题不同,有的重复,有的缺位,有的操作性不强,有的实施不到位,尚未形成系统的支撑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二、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1、新农村建设。武汉市的农业、农村水平发展较好,有条件在较高层次上进行自主创新,重点可在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快自主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2、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以光电子、通信、软件、数字电视、集成电路设计、动漫和网络游戏等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化学新药及制剂、智能精密医疗器械等现代医药产业;以纳米、磁性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以新型污水处理、除尘脱硫、垃圾处理等重大环保装备及仪器设备为代表的环保产业。重化工业方面: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检测技术和装备,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试验和应用;做大做强空分成套设备、工业汽轮机、工业及余热锅炉、水力发电设备、输变电工程设备、电梯叉车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工业化自动仪器仪表制造业。

  3、现代服务业。武汉的现代服务业已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必须乘势而上,依托自主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重点要在现代服务业的组织、管理、运作模式、先进技术等方面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三、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扶持光电子、软件、新材料应用、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重点奖励列入国家、省火炬计划的项目和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计划的产品。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电器、钢铁等区域优势产业中,通过CAD和ERP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市场形态和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加快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推广。三是着力培育和发展创意产业。加快构筑为武汉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创意设计服务的公共平台,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创意产业,加强创意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四是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鼓励发明创造,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加大对获得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充分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私利人的合法权益。五是推进品牌大市建设。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创建自主品牌。培育发展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形成企业品牌群体。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质量认证,着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知名品牌。

  2、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一是加快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市场化的动作模式,不断改革科研院所的创新机制,改造提升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实力。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源。积极推进行业技术研究中心的集成、开放,吸纳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参与建设,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产品开发。二是加快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单独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以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三是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与支柱产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科技孵化器,支持创建国家、省级孵化器。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创建专业化设置、企业化运用的行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生产、科研提供技术、信息和检测服务。

  3、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营造和优化创新环境。一是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投入科技创新。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内领先的科学技术尖子人才、国内一流的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采取强化培养与鼓励探索相结合、国内锻炼与国际交流相结合、梯队建设与团队建设相结合等方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创新型人才基地建设,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投入。三是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形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合力。大力倡导鼓励冒险、敢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新环境。四是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技普及。充分发挥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开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节、科技讲座、科技咨询等科普系列活动。加大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人员学术交流、青少年发明创造、技术工人与农民技能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

【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相关文章: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思考论文10-12

创文明城市标语10-09

创文明城市标语10-18

创文明城市征文11-14

创文明城市的征文11-14

创文明城市的征文07-14

创文明城市征文07-10

创森林城市手抄报10-23

创文明城市优秀征文12-05

创森林城市倡议书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