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略谈经济矛盾和经济政策

时间:2022-09-30 13:47:08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略谈经济矛盾和经济政策

  摘 要:经济矛盾是现实社会无法避免的,而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实现对经济的管理,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使经济运行在既定的方向和可以控制的区域。本文通过对矛盾的特点和政策特点作用的分析,阐述了为有效实现经济政策的作用,破解经济矛盾,必须对经济矛盾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为选择和制定政策提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地运行。

  关键词:经济矛盾 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 利率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在,一个矛盾的解决伴随着新的矛盾的产生。整个社会系统如此,经济同样也不能例外。经济矛盾不仅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还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的矛盾各有自身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同层次的矛盾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条件,不同层次的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从总体来说,还是应当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路径。即先解决当前经济矛盾的个性,也就是从现实经济体中特有的微观层面经济矛盾,再到结构、制度和一般人类经济矛盾的过程。因此,正确划分现阶段的矛盾层次和特殊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自凯恩斯革命后,经济政策深入人心,政府频繁使用政策对经济进行管理,以实现一定的目标。政府希望借助经济政策这一工具达到控制经济按照预期路径运行的目的,同时也通过政策解决经济矛盾。一定的经济政策通常是针对某一经济矛盾而来,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的经济矛盾,制定相应的合理政策是实现政府管理经济的目标的基础。

  一、经济矛盾的特点和矛盾分析

  经济矛盾对于每个具体的经济体来说都是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经济矛盾的系统性是指所有经济矛盾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内的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就是经济矛盾作为一个系统和其它矛盾体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经济矛盾的层次性是指各矛盾由于自身在矛盾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而进行的归纳和分类,经济矛盾的层次性把整个盘根错杂的矛盾条缕清晰地从简单到复杂排列,简化了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但是,矛盾的真实情况却是复杂的,各种矛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体现,形成矛盾的原因的交叉及影响程度的不同都会导致整个矛盾的复杂程度和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偏差。

  要正确认识和分析矛盾,首先必须认清矛盾的层次性,即认识一定经济矛盾问题的现象,然后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各种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矛盾的系统性进行分析,也就是把具体矛盾放在整体中,分析具体的环境和其它相关因素对某一经济矛盾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经济矛盾,才能认识现实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和真正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二、经济政策的产生、作用和特点

  经济政策的产生是源于一是经济事实打破了对经济系统能通过自身调节达到平衡的传统观点,经济危机是对这种观点的最大考验,而大萧条无疑是导火索,直接导致了该观点的破灭。二是对于某些关系民生和重大经济影响的矛盾的快速效应的期待,制定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加速各种条件的成熟,使得问题得到快速的解决。三是由于民主社会的投票机制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使得当权的执政者制定一些针对当前大多数人关注的经济矛盾,从而通过解决经济矛盾获得更多的政治选票。

  经济政策的功能当然在于解决现有的矛盾或者使现有的矛盾在程度上减弱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对经济政策提出几点要求,首先是对经济矛盾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合理正确的经济政策;然后是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充分了解在具体环境下,某一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保证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是在做前两方面分析时的客观性,排除主观方面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政策按照预定的方向行走,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预期的目标。

  鉴于经济政策的前述原因和功能,经济政策也就有了下述的特点。一是针对性,即每一经济政策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经济矛盾,为解决具体矛盾而制定和实行的,没有解决所有矛盾的一种通用的经济政策。多种经济矛盾必需采取多种经济政策,这就是目标、工具和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二是加速性,经济政策的实施能加速矛盾解决的条件形成,促使矛盾得到解决或被缓解。这一速度往往是在自然条件下,系统通过自身调节走向新平衡来化解矛盾的速度所无法比拟的,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经济主体的目的。三是时效性,经济政策都是在分析具体矛盾上解决具体矛盾的方法,只有在各种条件相同条件下才有效的。一种经济政策,在时过境迁之后实行,可能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而有可能恶化现有的经济矛盾,即当条件和环境变化之后,具体的经济政策必须重新分析、制定。四是时滞性,也就是说,经济政策的实行并不能马上解决经济矛盾,立竿见影的经济政策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矛盾的作用后果都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才能体现,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与矛盾本身的状况、经济政策和主体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五是综合后果的不确定性,一种经济政策在解决某一经济矛盾的同时,可能加剧了另一经济矛盾,这使得经济系统恶化或没有变得更好。经济政策的特点决定了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公正、合理和科学,而在执行时则必须灵活和果断,时机稍纵即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还必须在综合平衡中使用经济政策。

  三、正确分析矛盾,合理利用政策解决矛盾

  通过上述经济矛盾和经济政策的分析,可以知道,经济政策和经济矛盾本身是就是一对矛盾,经济政策之矛能否攻破经济矛盾之盾取决于经济矛盾的正确分析和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因此,在解决现实经济矛盾时,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客观理性的分析经济现象,得出经济矛盾的分析,这样,实行针对性的经济政策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经济政策修正的是经济系统的主要矛盾和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政策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即对经济政策的后果要有理性的期待,不能把政策的作用无限放大,不然只能导致政策的失控。

  在正确分析了经济矛盾之后,如何判断和选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对于每一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应当从其综合结果来判断,即以某一政策实施的总成本和总收益来衡量。总成本不仅包括某一政策实施的成本,还包括由于该政策的实施在其它方面造成的成本的总和;而总收益包括了执行该政策的直接收益和所有的间接收益之和,只有从总收益和总成本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衡量一项政策的真实结果。而当一项政策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时,那么该政策就是正向的或积极的政策,即该政策的实施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促进整体经济的改善;当总收益和总成本相等时,该政策就是中性的,即政策对解决矛盾是有益的但需要付出其它方面的代价;当总成本大于总收益时,该政策就是负面的,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矛盾,但会恶化经济系统的其它矛盾。对于政策制定和实施者来说,应该选择和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

  以事实为例,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的物价开始持续的小幅上扬,CPI指数连续攀升,存在着通胀的危险,政府针对这种情况今年连续上调利率,抑制物价的上涨,防止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看到这一货币政策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相反CPI指数反而以更快的速度上涨。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该政策虽然是一般情况下有效治理通胀的政策,但由于国内近来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同,所以该政策并没有对症下药,因此也就没有实现目的。引起当前中国的通胀是由于发币量的增加和长期累积的每年高额的对外贸易顺差,每个经济体从长期来说是平衡的,贸易顺差最终会转化为对国内产品的需求或顺差产生的人民币最终要以本国生产的实物换回。当前的通胀威胁只不过是贸易顺差风险的提前释放。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采取的经济政策是调整产品的出口结构或调整经济的产业结构,或者调整人民币汇率,从而可以真正遏制通胀的发生,或者预防通胀从轻微走向严重。另外,由于当前汇率重估的压力比较大,利率的上调使中国的利率和美国的利率进一步缩小,考虑到币值调整后收益,投资人民币的收益更加可观,将会有更多的热钱进来赌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就更大。即使利率政策有效,利率发挥它在调整通胀的作用显现之前肯定有一段滞后的时期,利率政策的效果要在该政策实施后某一点才逐步产生。而最近,央行更是连续调整利率,在一个月内两次调高人民币利率,再加上利息税下调政策,相当于上调利息多次。在上一政策的效果出来之前连续出台同样的政策,容易造成调整过度,最合适的调整当然是在效果出现之后,其结果低于预期目标那时再次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才有比较现实的意义,而且对调整的幅度,经济矛盾需要修正的幅度等都有更好的判断,也真正实现一定政策的作用。

  同样,对于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于对矛盾分析的偏差,导致政策无效。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是跷跷板,同时遏制两端才能起到效果,打击一端使另外一端高高翘起,再去压另一端时又失去对原来那端的控制,结果造成恶性循环。股市和楼市的问题只有在正确分析矛盾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控制,才能起到作用。

  四、结论

  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旧的矛盾不断被解决,这是经济运行的事实。而针对经济矛盾的有效利器是经济政策,政府必须有效和合理的利用经济政策,实现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使得经济能够按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要求政策制定者必须正确、客观的分析经济矛盾,寻找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有效地解决经济矛盾。只有这样,经济政策才能成为无往不利的矛,破解任何经济问题的盾,保证经济运行稳定有序,完成各种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萨克斯等.全球视觉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黑格尔.逻辑学.商务印书馆,2004.

  [4]宋国青.货币过快增长引起通胀趋势.经济学消息报,2007-10-19.

  [5]林毅夫.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经济学消息报,2007-9-28.

  [6]张涛.两个底线考量人民币汇率.经济学消息报,2007-11-16.

  [7]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8]杨坚白.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张新泽.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0]尼古拉・阿克塞拉.经济学政策与原理:价值与技术.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欧根.经济政策的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略谈经济矛盾和经济政策】相关文章:

试论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论文10-06

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的作用论文10-12

宏观经济政策抉择研究管理的论文10-09

金融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10-08

中共农村经济政策选择变迁的历史分析10-06

水利经济政策协调运行机制研究论文10-10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略谈论文10-10

略谈新经济时代营销创新与应用10-05

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看经济运行10-06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