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1 01:18:14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保值增收,提高农业收入,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位优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战略,发挥自身的长处,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第1篇:农村经济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路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为适应“新常态”,农村经济主管部门应该推出成本低、覆盖面广且具有创新性的特色服务,积极迎接时代挑战。

  在宏观调控上,地方政府也要积极主动地给予扶持,促进其发展和不断壮大,努力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关键词]农村经济;制约因素;发展思路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体现,它表现为成本低、可持续和效率高。

  首先,进入经济“新常态”体现为经济发展速度回归正常,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并趋于稳定;其次农村经济组织内部的业务结构将作出适当的调整,农业经营业务将逐步向新兴市场领域转移,农村经济市场将面临着深度的改革,农业经济组织不能像以前一样单纯地依赖资产规模的增长和人力的投入来取得生存、求得发展。

  农村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农村经济的“新常态”。

  农村经济组织由于其特有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和客户群体和知识结构,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会遇到更大的发展机遇。

  1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发达与否直接决定了人民是否富裕,国家是否富强。

  因此,发展农业,开拓农村市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环节。

  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保内需,促增长的经济任务,只能由农村经济组织来完成。

  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农业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和农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1.1农业技术落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最终还得依赖于科技的发展来实现。

  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技的推广工作一直是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的表现为农技推广组织不健全、农村专业农技推广人员缺乏、农技推广手段简单、农业技术知识陈旧等。

  1.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农业方面的的投入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设施和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要想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则需要长期的投入。

  1.3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中国经济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国的国力,经济的强盛,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但事实上,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差别依然很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存在,农业技术依然陈旧、落后。

  现代农业的思想没能在农民脑中生根发芽,种植品种单一,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立体种植观念缺乏,城市农业,观光农业意识不能深入人心,农民科技素质亟待提高。

  1.4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要明显的快于中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投入和地理位置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当然在近几年中,由于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输入和资金的投入,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东西部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2“新常态”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2.1大力提升农村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

  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由于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世界农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依赖科技的力量,保质增收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不二选择。

  当然科技的创新和种植业新品种的应用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因此如何改革农村教育,普及现代农业知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日益成为了大家探讨的热点。

  根据经济学理论中的“水桶理论”——水桶的溢水量由最低的一块木板的高度决定。

  所以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水平正是“水桶理论”中的那块木板,它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农技的推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农业就业人员的素质为当务之急。

  2.2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依然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政府在投入上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农业投入的结构没有优化。

  因此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要有侧重点,侧重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研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服务和市场营销上。

  2.3利用区域优势推动经济协调发展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保值增收,提高农业收入,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位优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战略,发挥自身的长处,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政府也要在农业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加大投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我国农业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形成的,因此,农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起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农业经济稳步、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军,王善夫.制约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12(17).

  [2]邓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第2篇: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机械发展思路

  【摘要】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支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国内农机业发生了变化,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其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问题;发展趋势

  一、当前我国农机发展的现状

  (1)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受到地理条件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够均衡,而且东西发展差异较大,导致机械化的发展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机械化水平很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对体系也并未建立,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缓慢。

  (2)原始创新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大多采用技术引进、跟踪模仿的发展模式,缺少对各类产品技术的应用机理、设计理论的研究,难以掌握核心技术。

  (3)门类品种问题颇为严重。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环节上的差距很明显,尤其是水田机械的水平过低,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我国水田数量较大,但从其生产情况来看,仍然主要依赖手工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玉米的机械化水平刚刚起步,棉花机械却处于空白,门类品种的缺陷导致农机产品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4)组织化程度过低,效益较差。

  一直以来,农机使用几乎都是一次性的,维修管理水平太差,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业专业服务队、机械等合作服务组织刚刚起步,规范性不足,导致经营总体效益过差,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二、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一)小型低端机械向大型高端机械转化。

  目前农机装备存在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低端机械多、高端机械少,老旧机械多、新式机械少问题。

  开发中高端水平的农业机械,扭转这一传统落后局面。

  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性能好,粮食收得净,秸秆打得碎,作业效率高。

  (二)农业机械多功能化。

  多功能整地机械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项目,能同时实现多种作业,一次作业就可以完成灭茬、旋耕、秸秆破碎、深松、起垄、深施肥等联合作业,是一种密集、高效的耕作方式,具有作业宽幅和效率高等优点,还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涝能力,为植物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达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

  (三)农业机械技术性更强。

  跟随科技快速发展的方向,其对于科技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而在以后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当中,会着重要求提高其科技含量,从而增强农业机械各方面的能力,进而综合提高农业机械的质量。

  另外,加强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生产力,更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四)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农业建设已经不仅仅是原有的小部分面积,有很多相关的学者和专家通过相应的研究,预计在2~3a,温室内需要4300套连栋温室。

  从这个简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机械工业已经与农业技术装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与要求相符合的农业技术装备,当下,设施内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已经基本上实现,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会大量减少,并且开始逐步实现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的发展路径。

  (五)农业机械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持续满足目前和世世代代的需要,能较好保护现有资源和环境,技术上适应,经济上有活力,而且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这一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

  (六)农业机械向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化方向发展。

  精准农业是以“3S”技术为信息基础,这就要求未来农业机械管理实现信息化,先进的信息控制技术将应用于农业生产。

  同时,完成精准农业的全过程需要从高新技术到计算机信息网,需要加强农机科研、生产、供销、推广、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即实现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化。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

  我国己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大。

  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适用,促进农机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农业机械用油优惠政策。

  我国应尽早实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以降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国家将要实施的燃油税改革中,应依法对农业用油实行免税政策。

  (三)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

  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械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农机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刑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

  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总之,先进的农业机械科技发展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共同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以及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的广泛应用,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驰.王健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7(06)

  [2]王利民.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J].现代经济探讨,2005(7)

  [3]张桃林.以农业机械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J].南方农机,2012(5)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论文10-08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10-09

关于农业政策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论文10-11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论文10-11

实体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的论文10-09

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的论文10-09

浅谈物流经济发展研究论文10-08

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论文10-09

农村经济发展与对策论文10-12

民间资本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助力研究论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