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现行经济学教材的特点及其教学思考论文

时间:2023-03-21 12:26:55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行经济学教材的特点及其教学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国内图书市场中经济学教材的五大特点,论述了对课堂教学的思考。针对版本繁多的特点提出怎样选择教材,针对体系繁多纲目各异的特点提出第一堂课概论部分的教学方法,针对同一原理、定律表述方式多样化,内容不尽相同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考,针对同一概念称谓繁多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涉及数学方法杂多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现行经济学教材的特点及其教学思考论文

  关键词:经济学教材 教材特点 教学思考

  在我国图书市场上,经济学教材可谓是供大于求了。现代经济学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读者和作者,经济学思维在我国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同时,现代经济学对教师讲授经济学课程提出更高要求,为学生学懂、学好经济学,既提供了便利又设置了诸多障碍。

  经济学教材版本繁多

  有教育部推荐系列,有清华北大系列、有北方系列、南方系列、还有各高校自己的系列。质量参差不齐,特色各有千秋。而作为初学者,可能不会判断哪本适合自己,哪本不适合自己。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最新版的教科书。因为权威的经济学家对理论的把握准确,能深入浅出地写出主流经济学的原理与政策和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而且因为权威的经济学家最注重自己的名声,他们没有必要靠出一本新书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也不可能为了稿费而滥竽充数地出书,他们的声誉就是质量的代号,而且名字就是一种品牌。当然还有一种人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不得不被重视,就是在教学第一线讲授经济学十几年的教师编写的教材,这种教材最有针对性,最懂怎样的编写体例适合学生的思维逻辑,这样的教材集各大家之所长最利于学生入门 ,利于启发年轻教师如何讲授经济学。

  体系繁多纲目各异

  有的书把“消费者行为理论”归为“需求理论”,有的书把“厂商理论”写成为“市场理论”前后顺序颠倒。作为教师要知道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首先做到博览群书清晰地掌握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尤其是注意上好“经济学概论”这门课,这有两个目的:一是把经济学结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认清经济学的“基础”、“结构”、“门道”和“高度”,为以后学生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是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脉络、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交代给学生,使学生迅速克服思维定势,为后续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同一原理或定律表述方式繁多且内容不尽相同

  奥肯定律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是这样表述的:“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增长率3%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此外,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减少2个百分点”;在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里是这样表述的:“当经济摆脱一次衰退时,产量增加的比例高于就业增加的比例,当经济进入一次衰退时,产量减少的比例高于就业减少的比例。……就业每增加1%,产量增加3%”;在多恩布什和费希尔的《宏观经济学》里是这样表述的:“当增长高于2。25%的趋势增长率时,失业率是下降的。尤其是,对应实际GDP增长在一年内持续高于趋势增长率的每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在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里是这样表述的:“假如GNP*(潜在的)的增长率为X%,当一年的事实上的GNP的增长率超过GNP*的增长率2。5%,可以使失业率降低1%”;在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教程》里是这样表述的:“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关于奥肯定律的条件,多数教材并未提及,有的教材只是间接论述一点,学生须在字里行间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把这种种说法都罗列出来,为以后学生看书指明方向。然后给学生总结:奥肯定律给出了失业率变化与增长率变化的反向关系,并且增长率变化比失业率变化的快。至于数字和条件的差异,教师应综合各种教材的叙述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理解这一规律时应该注意: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1:2。5的关系是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得出来的。在不同的时期并不完全相同。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比率是1:3;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率是1:2。5~2。7;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比率是1:2。5~2。9;目前许多美国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比率已降到1:2。奥肯定律,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情况,即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率。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这一关系就要弱的多,一般估算1:0。76左右。教师必须浏览各种版本的教材,从中归纳出前后一贯不失逻辑的综合论述交待给学生。同时还说明经济学教材原理、定律的阐述需要统一。   同一概念称谓繁多

  同一个概念在同一本书里说法前后不一,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书里定义不同。看起来前后矛盾。使学生学习起来疑问很多。如学生经常问:为什么GNP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把它分解为国民净产值(NNP)、国民收入(NI)、私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但在以后论述中本来应该是“国民收入”的地方却说成“总供给”呢?是“GNP”的地方却说成“国民收入”呢?是“国民收入”的地方怎么又说成是“总产出”呢?个别教科书对这些问题做了事先规定或说明,但绝大部分教科书尤其是翻译过来的教科书都未做出明确的解释,似乎认为学生本该知道这些。教师在讲国民收入分解时,就该强调只有在核算理论中才区分这些收入,在以后讲国民收入变动规律时,以上所说的概念都认为是同意语。因为一些常数的差别不影响变动规律,对这些宏观总量本质上的一致性要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再如:“边际利润”的概念,有的书叫它“贡献利润”,有的书叫它“增量利润”;还有: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增长率”,有的书称做“有保证的增长率”,有的书称为“可靠的增长率”,有的书又叫“均衡增长率”,还有的书称做“合意的增长率”,上述多恩布什和费希尔的书里叫它“趋势增长率”;还有关于恩格尔系数有的书定义为“食物总开支比上总开资”,有的书把他定义为“食物总开支比上总收入”等。那么这就要求教师,授课遇到类似问题时,要尽可能的穷尽所有书的各种论述,并加以诠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学习的“痛苦”指数,使学生顺利掌握经济学。

  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杂多

  如高等数学、拓扑学、线性代数、运筹学、博弈论等。这就要求经济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数学知识,才能胜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教材,数学逻辑不够严谨,练习题中的数学错误很多,曲线上任意点“切线的斜率”硬说是“曲线的斜率”。比如价格弹性系数的正值代表基本品,负值代表符合需求定理的产品(正常品);交叉弹性系数的正值代表替代品,负值代表互补品;收入弹性系数的正值代表正常品,负值代表劣等品等,很多教材对这些正负号的经济学意义给忽略了,甚至根本不考虑正负号。对曲线的变化解释不到位,数学证明令人遗憾,比如“产量变动三阶段”和“成本变动规律”的数学证明本来是很简单的,但只有少数教材证明的清楚。还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切位置各“大家”又是说法不一。

  综上所述,经济学教材这五大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特点——多,即版本多、风格多、差异多、包容的数学知识多、错误多。经济学博大精深,有二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现代经济学反映了发达国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见于现行经济学教材的特点,教师要教好经济学,学生要学懂经济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资源,为了使学生准确、透彻、快速地掌握经济学原理,为了尽快培养经济学人才,不仅要求教师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而且还呼唤专家、学者们对经济学教材要进行彻底的整合,规范翻译用语,对定理、规律要表达的准确,对同一定理、规律、概念要有统一的论述,逻辑要严谨可信,内容要完整统一。

【现行经济学教材的特点及其教学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09-30

有关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09-30

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模板10-01

学院收费经济学思考论文10-09

经济学教学的思考10-01

金融广告特点及其发展研究论文10-08

改进研究生经济学教学的对策思考论文10-08

现代企业管理状态及其思考论文10-05

微观经济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10-08

探究体育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与课堂教学创新原则论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