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湖北经济增长的产业集群战略选择

时间:2021-02-18 09:32:57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湖北经济增长的产业集群战略选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很多大学生都无从下笔,在这里小编直接送上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内容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经济尽管有所增长,但是与沿海发达省份差距却越来越大。以往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流入的模式,对促进湖北省经济增长有限,反而是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湖北省应积极实行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战略,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来带动湖北省的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湖北省 产业集群 经济增长战略

  历史上,湖北省在我国地理和经济上一直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千湖之省”的湖北尽管经济有所增长,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全国普遍实行外向型经济的情况下,湖北省交通地理的优势不复存在,招商引资政策也不如沿海发达省份有吸引力,而招商引资政策引导下的外资流入正是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湖北省必须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经济增长战略,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力争赶超国内发达省份。

  我国经济增长战略由政策优惠向产业集群的转移

  经济增长应该依靠两方面的合力,一方面是外来资本的流入,包括国外资本的流入以及本地区外的资本流入;另一方面是本地自身产业升级,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形成规模经济。但二十多年来,招商引资政策作为湖北省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展战略,成效并不显著。对比1995年和2001年我国各省市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来看,湖北在1995年的业绩指数为0.404,在全国居于第14位;2001年业绩指数为0.522,在全国居于第11位。

  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主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成本因素。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劳动力成本主要是指支付给每个劳动力的工资的绝对数量。交易成本则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一般来说,企业总是倾向于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生产。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包括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能够体现市场的容量和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较大的市场容量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经济,降低边际成本。市场化程度则是指市场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程度,而且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对外开放水平是指一国与国际市场的关联程度,有助于生产的国际化发展。所以,企业倾向投资的地区往往都临近于原材料市场或者消费市场。

  制度因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允许程度和对外开放时序,并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直接决定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所享有的政策优惠是有很大区别的,也直接导致了改革开放实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资金的流动方向。

  产业集群因素。产业集群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密集的厂商及专业化的生产、劳动力市场和知识技术创新与外溢等。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密集的厂商及专业化的生产主要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来加强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来提供更便利的专业化服务,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吸引新的资本流入。劳动力市场对集群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般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较高的技术型和知识型人才的汇聚。而知识技术创新和外溢更加有助于集群内部企业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得研发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效率。总的来说,产业集群通过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所产生正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构成资金流入的主要吸引力。

  湖北省经济增长战略的现实选择

  通过对以上影响投资流向的区位因素分析来看,湖北省相对于东部沿海省份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不过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目前兴盛的“打工经济”大大削弱了我国省市之间的劳动力成本的差距,较强的劳动力流动性使得湖北省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大打折扣,经济差距导致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加。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了东部发达省份的消费能力、市场规模、发展潜力都超过湖北省。湖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我国仅居于中游,因此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政府购买能力,湖北省的市场吸引力都还不够强劲。

  再次,长期以来的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倾斜,使得东部沿海省份比湖北省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按照我国渐次的对外开放战略,东部沿海省份能够享受比中西部省份更多的税收优惠,直接影响了资本流向。就湖北省而言,享受政策优惠的区域包括:武汉(省会城市及沿江开放城市)、黄石(沿江开放城市)、宜昌(沿江开放城市)、四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包括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6个省级开发区。

  最后,产业集群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阶段,而且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集中使得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批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湖北省与经济发达省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不过结合湖北省自身的部分产业优势来看,同样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资和外资企业的税率将会拉平,政策优惠差距的减小将会给产业集群的未来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落在了经济发达省份的后面,因此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契机,利用后发优势,才是湖北省经济增长战略的可行之路。通过积极学习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发展经验,大力挖掘湖北省潜在优秀的产业集群,创建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培育市场竞争力。通过竞争力强,产业分布合理的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来带动湖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所谓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是这样定义的:“产业集群是相关企业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集中现象,由一系列相关联的企业和其他对竞争有重要影响的实体组成。”结合国内的集群发展现状来看,谢贞发认为我国目前主要的产业集群分为四类,分别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原生型”产业集群)、广东外向型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及国有企业衍生形成的产业集群(“衍生型”产业集群)。

  但是,湖北省与我国已有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中关村型的产业集群并不完全相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湖北省在继续发挥传统农业经济优势,大力培育农渔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逐渐培育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产业,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纺织服装业以及船舶制造业等,同时还有一些拥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工业激光业、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业等。这些产业通过逐渐的数量积聚和质量提高,已经形成了大量拥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湖北省的主要产业集群可以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而构成的跨区域产业集群;二是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地方各个省级开发区为核心的开发区产业集群;三是围绕各个县镇的产业优势而形成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一)跨区域产业集群

  跨区域产业集群在我国已经有着长足的发展,尤其以长三角地区的IT产业集群和珠三角地区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为代表,通过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以及相关联产业的横向和纵向分布为特点。而湖北省跨区域产业集群以支柱性产业为主,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纺织服装业等。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湖北省是全国三大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围绕着神龙富康、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三江雷诺等中外合资公司而形成了一系列多层次、全方位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汽车行业拥有各类零部件企业共700多家,其中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共433家,其中整车企业9家,改装车企业6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361家。其中有4个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东风有限、神龙富康、东风本田、三环),4个过50亿元的企业(东风德纳车桥、东风实业、中誉汽车),3个过30亿元的企业(东风车轮、东风客车底盘、东风创普)。湖北省主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都主要分布在两条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地带,即十堰到武汉沿线和荆州到黄冈沿线。通过两条汽车工业地带的建立,带动湖北省整个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能够对钢铁、纺织等相关行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纺织服装业。湖北省一直就是我国纺织品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分布在武汉、襄樊、仙桃等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湖北的纺织服装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原产品生产(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等)、中间产品生产(丝绸、化纤等)、到制成品生产(服装、鞋帽等)以及制造机械生产(纺织机械)完整的产业结构。而且随着“十五”期间的产业技术改造的实施、高技术纺织设备的引进和产业生产流程的改造,纺织服务业正在逐步扩大高档纺织品的生产,如汽车高档内饰、医疗纺织用品等,加强对高档纺织品领域的开发。

  (二)开发区产业集群

  1988年以来,湖北省为了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经济开发区(全省最多时曾达到266个)。在2003年国家对各省经济开发区进行了集中清查之后,湖北省目前共有经济开发区70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66个。这些经济开发区借助于经济开发区内的政策优惠,吸引相关行业的企业集中,通过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拥有近20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激光产业和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产业是其中主要的两个产业集群。其中,工业激光产业集群以楚天激光、华工激光、团结激光和金石凯激光为主体,共有激光制造企业近30家,其市场占有率接近50%,是我国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激光产品生产基地。而以上市公司烽火科技为主,普天北电、虹信通信和凡谷电子等一系列移动通信企业为辅的移动通信产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群,在我国3G移动通信产品的设计、研究和销售中都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湖北省设立的主要省级开发区也各自侧重于不同的产业领域(见表1),通过开发区内的产业集群的培育,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在制造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同时,湖北省也出现了具有各地地域特色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由于湖北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基地,湖北省的产业集群中有较大一部分为资源型产业集群。江汉平原上广袤的商品粮基地和众多的湖泊使得湖北省粮食产品和水产品都非常丰富,加上各种矿业资源的开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如罗田的板栗、潜江和洪湖的水产品、英山茶叶等。

  湖北省“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县域产业集群也非常具有特色,这类产业的发展类似于浙江“原生型”产业集群,最初通过家庭手工作坊或者是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的试探经营,然后借助于政府政策有效引导,相关联企业逐渐增长,形成规模优势。这其中包括世界无纺布生产基地—仙桃彭场、全国最大的金刚石刀具城—鄂州燕矶、鄂东食品第一城—武穴梅川、中国钉都—武穴花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