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与应对

时间:2021-01-31 13:17:53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与应对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与应对【1】

  摘 要: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与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以及生产要素集中化与生产外包都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市场地位、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本文在分析影响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思路。

  关键词:企业;生产经营;资源性产品�

  一、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升�

  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40%,50%、17%。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 124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根据地质部门第三次煤田预测统计,我国现已查明的煤炭资源量6 769亿吨,生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已占用1 916亿吨,尚未利用的资源量4 853亿吨。

  在尚未利用的资源量中,精查储量810亿吨,在精查储量中,目前可供建井选用的储量为227亿吨。

  根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石油总资源量9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

  到2002年,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4.25亿吨,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20 169亿立方米。

  到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我国铁矿石的品位平均为34%,相当于澳大利亚铁矿石品位的51%,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

  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

  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

  1990年我国生产的一次能源为9.87亿吨、发电量6 212千瓦时、钢材5 153万吨、水泥2.097亿吨,2005年我国人口比1990年增长了14.35%,但上列能源、原材料的产量和消费量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130%、318%、580%、402%。

  生产总量和人均消费量都出现了超常规的增长。

  这种变化,一是由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消费结构出现新的趋势,即住房需求和购买私人轿车的需求显著上升;二是城镇化的步伐逐步加快;三是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10万亿元左右,相当于2006年GDP的50%。

  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来看,我国综合能耗普遍较高,一般比国外同类设备或技术高出10%以上。

  就能源的加工转换效率来看,我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逐渐提高的,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钢铁工业的吨钢综合能耗高出30%,粗铜冶炼耗能高出37%,氧化铝高出53%,玻璃高出66%,水泥熟料综合煤耗高出75%,炼油高出69%。

  开采、加工转换和终端利用效率低,使我国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的目标, 2006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是:GDP增长10.9%的同时,煤、电同比分别增长了12.8%和12%,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没有达到节能的预期目标。

  2006年上半年我国能源效率不升反降的原因:一是结构调整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在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单位产值能耗并没有下降,特别是高耗能行业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二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与力度不够,一些企业还没有采用新的节能生产技术。

  �

  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但是,下游加工工业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上涨的空间小,这就逼迫企业必须改变粗放经营的状况,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以降低成本。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

  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

  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

  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

  在这种大背景下,工业企业继续维持低工资水平,甚至实行“血汗工厂”的原始积累方式,将难以保证劳动力的供给。

  2003年以来,在沿海外来农民工较集中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所谓“民工荒” 。

  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农村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出现“民工荒”,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工资和应有的福利待遇被压低、劳动条件差造成的。

  他们的工资和基本的福利没有达到现阶段我国社会必要劳动的水平,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责任在企业。

  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没有体现保证社会必要劳动的基本要求,而且存在着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的问题。

  “民工荒”的出现,实际上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及其工资的市场机制进行强制性的调节,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

  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应当为他们建立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应为他们建立能够跨地区兑现的个人账户。

  有人担心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将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提高农民工的工资,首先有助于调整企业主与农民工之间的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使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能够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第二,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即使在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第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第四,有助于改变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既牺牲了本国工人利益却又经常遭到进口国家反倾销的出力不讨好的状况。

  目前的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首先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垄断性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没有有效地征收到国家财政,一部分转化为垄断性企业的工资和福利;二是民营企业的雇主与雇员的分配结构不合理。

  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必须首先解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提高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

  三、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指工业生产能力超出了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

  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

  但从全局考察,并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与上年同期相比较,30类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约5个百分点,略有下降行业是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化学纤维、医药制造、化学原料及制品等下游行业,约占20%。

  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以70%为临界点。

  目前,我国工业大多数行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70%以上的见表1。

  在大多数情况下,生产能力100%的利用是不可能的,上列煤炭和原油开采能力利用率都在90%以上,反映了这两个行业的产品供求紧张,因而出现过度开采的问题。

  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则是普遍现象,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

  当然这并不等于承认上述行业所有生产企业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突出矛盾不是总量过大的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即大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企业没有退出生产。

  所以,政策的着力点是推进结构调整。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企业相互拖欠的矛盾加剧。

  目前生产能力低于70%的见表2。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200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增速超过20%,2006年投资率已经超过50%。

  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期一般为3―5年,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由此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第二,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第三,投资体制不合理和政府参与产业投资的强烈冲动。

  第四,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的工业的过度投资。

  工业土地市场不健全,工业用地的低价转让价格政策,导致大量的不具备资金能力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一些自然资源开采权的定价只反映劳动和资本成本而不反映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

  解决工业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办法:一是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二是依靠市场竞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限制不具有规模效应和技术落后企业的进入;四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增加以农民为主体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及其购买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了生产危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

  实践证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以抑制局部行业投资过热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调控,生产过剩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在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不应当简单地放松对投资规模控制,刺激投资品市场的需求,以便让所有的企业都能活下去。

  与此相反,应当利用供给大于需求的时机,强化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经济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社会再生产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四、生产要素集中化与生产外包趋势明显 �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是必然趋势,尤其是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火力发电、主要建筑材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造纸等行业,应当促进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中。

  以火力发电为例,采用大型发电机组发电煤耗只有320克/千瓦时,但我国发电的平均煤耗超过400克/千瓦时。

  如果火力发电的平均煤耗达到大型机组的水平,一年就可节约2.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发电用煤量的25%。

  大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在700千克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明显缩小,但大多数中小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超过1吨,比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高出30%。

  由此可见,在资源密集型产业,限制并逐步淘汰不具有规模效应、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是完全必要的。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

  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

  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即凡是国有资本能够进入的领域,民营资本也能够进入。

  但是由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有机构成高,要求资本的投入强度大,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相比,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

  民营资本进入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家族独资形态转向资本多元化和社会化,这样才能解决单个私人资本不足的矛盾,适应基础产业由技术构成所决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的客观要求;二是民营企业必须实行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信任不具有血缘和裙带关系的外聘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委托代理制克服家族治理资本社会化大型企业的局限。

  钢铁工业需要以宝钢这样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为主导,但现阶段我国任何一家单个私人资本都还没有能力兴办这样的大型企业;我国需要能够制造1万5千吨大型水压机的第一重型机械厂,但没有那一家私人企业愿意投资这种资本总量大、利润率低的重型机械制造业。

  由于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历史局限性,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克服上述两种历史局限性,还需要一个过程。

  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又不可能容忍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继续停留在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规模小、产业组织分散的小企业的状态。

  在生产要素集中化的同时,生产外包是产业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新趋势。

  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外包是指企业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活动,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

  外包可能伴随着生产资本的直接投资,也可能仅仅通过外包合同,以非股权方式将业务分解或把非核心业务转移。

  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而将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交由其他专业公司处理,其实质在于截取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缩小经营范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企业的强势领域,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其中,成本削减是绝大多数企业进行离岸外包的初衷,也是外包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收益。

  同时,通过外包,企业能以更低廉的薪金雇用更高素质的人才,以支持更高层次的技术需求或更大的制造规模。

  企业外包,将推动产业组织结构向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

  要适应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企业必须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集中力量做好做强核心业务,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经营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

  五、企业必须承担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在商言商,只要搞好生产经营,吸纳就业,增加商品供应并能获得利润,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

  这种认识是对的,但不全面。

  因为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在盘算怎样赚钱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强制性的和自愿性的两种类型。

  强制性的责任首先表现在企业必须依法纳税。

  政府向企业征税,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对社会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以用于国家行政、科学、教育、国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开支,从而使社会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同时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其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以及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企业纳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源泉。

  政府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才能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从而为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所以企业偷税漏税,不仅属于违法行为,也是企业未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强制性的责任还表现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标准,不得造假售假,对消费者构成欺骗和危害。

  这本来应当是企业的自觉行为,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健全,在事实上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少数企业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造假售假时有发生。

  其结果,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是引发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和矛盾的主要原因。

  所以,执行产品的技术标准,接受政府的质量监督,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有非强制性的,即企业自愿承担超越社会契约或法律的要求。

  契约或法律约束通常是公民和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的社会行为准则,但社会契约和法律还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做出严格的规定。

  对于有利于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契约和法律并不强求企业去做,它属于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的范畴。

  但从世界上大企业发展的历史看,不少大企业家也是大慈善家。

  一方面在不断地赚钱,另一方面又经常地向社会捐赠,资助社会公益事业或社会慈善事业。

  这种行为既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最终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

  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资本金是出资人的,而不是国家的,投资者愿意上什么项目,想上多大规模的项目,盈利还是亏损,完全是投资主体自己的事,政府不必干预。

  这种观点似是而非。

  现代市场经济是有规则的经济,改革政府的行政审批,不等于取消市场准入规则。

  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并不考虑外部的合理性问题。

  例如2000年国家曾经下令在当年6月30日零点之前必须关掉淮河流域的5 000吨以下的小造纸厂,以减少对淮河的污水排放量。

  如果从局部的微观利益看,只要造纸企业能赚钱,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关掉小造纸厂,会损害地方的利益,会导致造纸厂职工下岗、失业,乡镇和县级财政会减少收入,因此关掉地方小造纸厂似乎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从外部看,由于5 000吨以下小造纸厂技术指标达不到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对淮河造成了严重污染,使淮河的水质下降,直接影响到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据有关部门统计和测算,淮河流域小造纸厂兴办以来累计创造的利润约60亿元,但为了治理淮河的污染,已经投入和将要投入的费用要高达600亿元。

  很显然,企业的盈利导致了巨大的外部损失。

  这种情况说明,当局部的和企业的经济合理性导致外部的、更大的不合理性时,企业就应当服从外部合理性的要求,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如果企业不自觉、不愿意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的政府,就得采取强制性的手段,限制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十分旺盛,特别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导,煤炭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在具有煤炭资源的地区小煤窑迅速发展。

  从积极的方面考察,小煤窑的产出增加了煤炭供给,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压力。

  但是,小煤窑在开采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

  与此同时,许多小煤窑的业主把家乡的地表挖得千疮百孔,并以牺牲矿工的安全为代价,获取丰厚的利润。

  但在赚了钱之后,又远走他乡,到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购买高档住宅,当起寓公,过着食利者的生活。

  少数人暴富,大多数当地农民刚刚越过温饱,很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在家乡采煤发了财,却不愿回报当地社会,虽然不属违法,但可以说是一种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当市场机制无法自动地解决这种社会矛盾时,就需要社会的管理者、裁判者――政府进行干预,比如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标准,达不到资源利用标准的,不得开采;其二,大幅度提高资源开采税,调节利益分配关系,把这种所得用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中,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电力煤炭供需形势预测[N].中国证券报,2005-11-24.�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中国钢材石油供需形势预测[N].中国证券报,2005-11-30.�

  [3] 曹建海.消解产能过剩,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大起大落[N].第一财经日报,2005-12-16.�

  [4] 仲大军.当前企业的社会责任[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38).��

  企业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2】

  摘 要:生产经营及资本经营在企业中已经广泛普及,成为企业日常运作的两大支柱性活动。

  很多制造型企业往往将生产经营看作重中之重,却忽视资本运作,将资本运作仅仅视为一项投机活动,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

  如何正确看待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重要性,合理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现代企业能否高效运作的关键,对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关系;模式

  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贯穿了企业经营的始末,正确分析两者的关系是合理定位的首要前提。

  在清楚概念的前提下进行模式化的运用,必定能促进企业发展稳步前行。

  1 生产经营的概念

  生产经营,指的是企业围绕产品的投入、产出、销售、分配等环节开展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的总称。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随之制定一系列计划来生产销售其产品,利润则随着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多少而上下波动,企业的着眼点是某种特定市场关系,因此这种经营理念是比较狭隘的,也是比较基础的。

  2 资本经营的概念

  资本经营的概念依然存在争议,但是普遍意义上认同的资本经营是指企业以资本为经营对象,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指引下,围绕资本的增长保值进行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和动态调整结构的思想和方法的总称。

  由此可见,资本经营是企业进行了一定的生产经营之后,向更高一层扩展的经营方式。

  3 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的关系

  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都属于企业经营的范畴,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具体有三点:

  1)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贯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使得企业稳步经营。

  2)生产经营为资本经营的提供基础,资本经营是生产经营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延续,离不开丰厚的经济基础,而成功的资本经营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资本经营是必要条件;资本经营在理论上可以脱离生产经营单独运作,但是没有生产经营的持续支持,资本经营必将不能长久。

  3)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相互渗透。

  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资金也在企业中不断循环周转,如果企业管理不善,出现资金断流必然会导致生产脱节;同时,如果产品库存积压过多,资本效率必然会下降,因此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由于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在根本经营理念上的不同,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1)经营主体不同。

  在资本经营中,经营的主体是资本所有者或者其代理人,通常是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

  而生产经营的主体则是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为主,与基层的生产运营联系较多,和高层决策的联系较少。

  2)经营的对象不同。

  生产经营的对象是产品,中层管理者主要管理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资本经营的对象是企业的资本,高层管理者主要控制企业整体资金的周转和资金运用方向。

  3)经营的目标市场不同。

  生产经营的市场主要以商品市场为主,中层管理者关注的是原材料和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关购进和分销渠道和产品市场份额。

  资本经营的市场则不仅仅是商品市场,更主要的是资本市场,经营者要时刻关注证券运行趋势、资金流向、市场宏观导向等金融信息。

  4)经营的阶段不同。

  生产经营的阶段主要有材料采购、技术开发、产品研发、设备更新、产品投产、市场销售等等,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有效控制来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增加产品销售利润。

  资本经营的阶段则主要有发行股票或债券、向银行借款、企业间融资等方式筹资,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行运用资金,通过有效管理缩短资本循环周期,提高资金收益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5)经营的重心不同。

  生产经营重心有不断改善材料采购方式、更新技术水平、完善销售渠道等手段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加自身的获利能力,使得企业及时跟进市场动向,提高产品利润。

  资本运营的核心问题是控制和调整企业资金筹集方式和流转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资本效益。

  3 企业资本经营的模式和策略

  3.1 扩张性资本运营

  资本扩张是指利用现有资本结构,通过内部积累、外部筹资等方式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具体策略有:

  1)横向策略:具有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产业或部门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而进行产权交易,增强企业整体实力,调整行业结构。

  2)纵向策略:不同产业和部门之间和有关联关系的企业部门进行产权交易,扩大自身的市场范围,增大了市场实力。

  3)混合策略:两个及两个以上没有关联联系的非相似企业之间进行的产权交易,采用这种交易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延续企业活力。

  3.2 收缩性资本运营

  资本收缩是指企业将自身的资产转移到企业之外,收缩企业规模。

  具体的方法有:

  1)剥离:企业将拥有的子公司、资产等出售给第三方以换取股票或现金等的商业行为。

  企业采用剥离方式是为了对混合经营模式进行调整,改变市场形象,从而吸引更多市场份额。

  2)分立:企业将某些子公司或部门分离出来成立新公司,和母公司拥有相同股东。

  这种资本运营有利于规避法律法规风险,改善企业内部冲突。

  3)分拆上市:母公司转移一部分股份设立新公司,新公司的股权将对外出售。

  这种方式是分立的衍生方式,目的是获得资本溢价,促进母公司股价上涨等。

  4 企业应如何看待资本经营

  资本经营可以随时调整企业结构,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它既可以通过资本投资直接获利,也可以通过运用不同资本模式间接获利。

  资本运营的充分使用有利于企业不断重新获得市场经济的增长点。

  然而资本经营只是对企业资产的分配和使用,其最基本的运营基础是通过生产经营提供商品和劳务来获取利润。

  资本经营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之前我国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资本经营是经营理念的新的突破,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

  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树立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的思想,一方面要做好基本生产经营活动,占领有效市场份额,在同行业中形成领先优势;另一方面灵活运用资本经营的各种模式,合理分配各种资源,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兰发钦.论企业资本经营的若干问题.审计与经济研究,1997,3.

  [2] 刘泓.浅析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区别和联系.中国西部科技,2008,16.

  [3] 秦阳.饕餮资本盛宴下的思考.财经中国报道,2006,4.

  [4] 王琦,张丽,汤晓梅.企业从生产经营走向资本经营的探索.设计管理,2006,3.

  [5] 王广云.论资本经营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经济集团研究,2006,4.

  [6] 唐冬羽.浅谈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关系.今日财富·学术讨论,2009,2.

  [7] 顾云飞,王宏胜,邱聪.企业如何实现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跨越.中国牧业通讯,2009,8.

  [8] 王明夫.资本经营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与应对】相关文章:

企业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02-08

丹佛斯与全球企业领袖联合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公开信11-04

WTO与中国企业的法律应对论文03-12

企业财务审计发展与变化思考07-06

小微企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建议05-24

小升初学生如何应对学习变化11-16

计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02-08

企业财务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论文04-02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论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