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

宁波块状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

时间:2021-02-18 09:57:30 经济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宁波块状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

  大家是不是都还在为毕业论文烦恼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分析的理论依据,结合宁波的产业实际,分析了宁波块状经济的现状、类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发展宁波块状经济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产业集群 宁波 块状经济 对策思考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整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系成的网络。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定。不过,绝大多数产业集群包含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产业的厂商。产业集群也包含下游产业的成员(如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政府与其他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思想库、职业训练机构),以及制度标准的机构。对产业集群有重大影响力的政府机关,也可视为它的一部分。最后,产业集群还包括同行业公会,和其他支持产业集群成员的民间团体。

  产业集群的特征

  地理集聚特征。某一特定产业的大量企业及与之相关支撑机构在某一地域集聚成群,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柔性专业化特征。即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其生产方式以使用灵活通用的生产设备和适应性强的熟练劳动力为特征,生产和服务于客户的广泛需求。合作网络特征。集群内存在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的核心网络系统,还包括企业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之间,通过长期联系形成的本地化网络。根植性特征。根植性是指产业集群具有根植于本地的性质。集群企业的经济行为深深根植于共同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而具有本地化的产业氛围,易于产生集聚效应和深度建立制度机制,使众多企业粘合在一起进行竞争合作。上述特征,使产业集群具有集聚效应,具体表现在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品牌与广告效应等。从而引致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增强机制,最终表现为强劲的竞争优势。这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宁波块状经济的现状与类型

  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投资主体明确、产品趋同、地域相对集中、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企业群体,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因此也可以称为区域特色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之所以能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块状经济的发展。

  宁波块状经济萌芽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规模于90年代。截至2001年底,全市有块状经济145块,年产值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全市块状经济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目前,由块状经济提升的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宁波市地方产业政策的热点。宁波块状经济单体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6块,分别是鄞县、奉化的服装,鄞县古林的针织坯布及漂染,慈溪浒山的化纤与针织服装,附海小家电,象山爵溪的针纺织品,西周的模具与塑料件;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亿元的有90多块。宁波块状经济占浙江省块状经济总数的27.93%。

  分析宁波块状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特色工业园区型。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介于市场与单个企业之间的一种新型组成形式。它具有集聚、提升、带动等三大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区域经济内大企业少的缺陷。

  专业市场型。目前,宁波有商品市场658个,总成交额687亿。正是如此众多的市场,才形成了宁波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型的特征。所谓专业市场,是指块状经济初期阶段,依托专业市场形成不同规模、档次和质量品种的同类产品的集聚。如鄞县轻纺城、慈溪周巷副食品市场、余姚中国塑料城、象山中国水产城等。

  纵向配套型。纵向配套型是指一个地区的本地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形式所形成的生产联合体。余姚市陆埠镇孙家村以“前店后厂”的形式,成片聚集水暖器材生产企业,兴办“江南水暖城”;余姚老方桥村依托古雷特公司销售网络,组建了打火机生产联合体,将生产打火机所需的10多道工序分散到农户经营。这种统分结合的形式,使农户成为无形工厂,优化了内部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合作扩展型。合作扩展型是指乡镇内部没有纵向合作,但乡镇与乡镇之间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扩展性合作。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合作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形成了更大范围内块状经济。北仑区贝发、永仑两家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协作,带动了全区近百家各种性质的相关企业及区外相关企业的发展,使文具业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并步入中国制笔三强企业之列。

  专业村型。宁波块状经济还出现“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模式,涌现出现了余姚陆埠孙家村、象山爵溪针织品、北仑郭巨灯具等一批专业村。

  宁波块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宁波块状经济这一特色产业使得宁波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宁波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

  经营管理薄弱。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层文化素质较低,一些企业管理者开拓创新动力不足,容易满足现状,风险意识差,决策水平低,不太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新需要。

  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专业技术水平缺乏。全市中小型工业企业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职工不到10%,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和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更加缺乏,技术熟练工人也较为紧缺。多数行业虽有生产能力,但自主开发能力普遍较弱,主要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

  产品档次低,自主知识产权较少。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尽管有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但是技术水平,特别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并且宁波的产业集群主要以生产最终产品为主,产业链较短,支持产业比较薄弱,产业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产业链带动不足。宁波以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不少企业配套能力差,且产品多数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处于价值链的末端,因而产业链的带动不足。

  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全市缺乏统一的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分散,缺乏紧密协作,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产业集群潜在的竞争优势发挥。

  地方各级政府在工业园区建设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园区建设数量轻园区建设质量、重硬设施建设轻软环境建设、以及轻视生态环境保护现象等等。

  产业集群理论在宁波块状经济的应用

  虽然宁波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通过产业升级,以个体私营企业为龙头的块状经济,已挑起了宁波市经济发展的大梁。块状经济以其成本低、扩张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而顺应了我国短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当我国进入相对过剩经济阶段,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反倾销、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成为块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迫使宁波的块状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提高块状经济的竞争力。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地方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化的推进器,是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企业集聚、生产要素集聚的有效载体。发展园区经济可以产生集聚效应,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宁波要顺应时代变迁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不失时机地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按照“专业立园、规模强园、特色兴园”的发展思路,以及“突出地方特色,促进产业集聚,培育龙头企业,吸引要素资源,实现跨越发展”的功能定位,在园区规划布局上,重点考虑规模性、集群性、增长性等因素,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园区、综合园区、特色工业园区“三足鼎立”的园区经济格局。

  引导园区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园区企业要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际资源,开展跨国经营。目前,有三种参与国际竞争的模式可以借鉴。一是万向集团的“万向模式”,即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零部件,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成为某一产品的全球性生产基地或制造中心。二是“领带中心”的“嵊州模式”,利用比较优势,为国际著名品牌加工、代理,依托国际著名品牌的连带效应,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宁波市杉杉集团与意大利法拉奥公司、日本伊藤忠合资组建国际品牌公司,利用国外企业的设计技术、人才、销售网络,开发国际品牌,已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三是温州的“正泰、德力西模式”,在一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产品或行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积极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研制,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营造园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综合环境竞争力。综合环境优势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发展园区经济,必须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缺乏全市性统一明确的宏观管理部门,是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实行分层次的统一管理成为当务之急。优化园区经济发展环境,必须树立服务园区经济的全新理念。围绕服务园区经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务分开,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优化园区形象。建立重点项目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制、服务承诺制和评议监督制,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园区管理机制,增强园区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企业发展环境,提升园区综合环境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培育特色产业。根据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最终必然超过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将变得越来越小。从宁波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随之将有大幅度提升,而工业正处于高速成长过程之中,仍然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不会降得太多。这是由宁波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决定的。增强宁波新活力必须继续着力培育特色产业,进一步推动块状经济发展。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发展块状经济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

  抓好大企业大项目大园区。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发展初期都是由小企业推动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产生一批“巨人型”企业,并成为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力军。这意味着未来宁波发展的新活力仍然依靠大企业来推动、大项目来带动、产业大园区来聚集。可以说,大企业、大项目和大园区是宁波发展新活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支撑。

  参考资料:

  1.鲁慧君.《产业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宁波经济从刊》,2003(4)

  2.竺永杰,林水洋.《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奉化区域经济发展》.《宁波经济从刊》,2003(5)

  3.郇军.《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策略选择》.《宁波经济》,2003(3)

【宁波块状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相关文章:

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与研究论文04-09

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04-01

动漫产业经济发展研究05-09

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初探论文10-21

推进丹东临港产业集群战略意义研究04-16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论文11-22

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初步探讨论文11-13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风险规避研究论文11-06

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策略论文04-11

林业产业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