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

时间:2021-01-02 12:20:45 经济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 本文在对黑龙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系统的动力要素及各要素的作用机理。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倡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ynamic mechanism in Heilongjiang, the dynamic factors and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depth. And based on this, countermeasures for Heilongjiang's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ynamic mechanism

  0 引言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下,黑龙江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GDP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理由,例如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就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理由出现。

  所以进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理由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1 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指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这样就能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制约,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力量。

  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结构,不可能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

  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要素

  2.1 企业的动力因素 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界要求企业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当前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

  因此,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内部动力。

  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竞争的需要。

  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企业存活和发展的基础动力之一。

  ②企业成本降低的需要。

  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以同样的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都会大幅度降低成本,整条价值链的竞争力就会增强,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③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为了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具有远见的企业率先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责任,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既推动了社会进步,也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2.2 政府的动力因素 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消除制度障碍的根本措施。

  通过政府的决策作用,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而且由战略层面深入到技术层面,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改造,增加可操作性。

  就需要通过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各项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

  通过示范作用,政府部门为了拒绝使用高耗能的产品,就需要正确引导群众消费观,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净化社会风气,节省社会资源。

  还要加强宣传,让节能减排的观念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中,融入到群众的具体行动中,有效提高企业、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

  通过保障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构建市场对污染权、资源使用权的交易机制,实现政府对环境的管理,保证污染总量和资源使用最优,制约成本最少。

  完善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和平衡,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全方位推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2.3 社会公众的动力因素 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的参与能够使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利益进行集中和整合,更好地实现利益诉求,为政府和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成为公众维护和实现自身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众多利益相关主体中的一部分,有时也会存在政策制度偏离公共利益的情形,产生政府失灵。

  此外,市场中的某些利益主体也会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产生市场失灵。

  公众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防范环境风险,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公众意识的提高可以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开展。

  2.4 技术的动力因素 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反之,技术创新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品和产业也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一些绿色能源正在替代化石能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新兴的技术将成功推动全球发展,成为新的推动动力。

  而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理由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学技术能力,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

  依托技术创新,可以淘汰落后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提倡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制定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其目的就是要把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

  3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政府应营造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推动省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努力寻求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最优匹配,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于弥补市场缺陷。

  凡是市场能够自发调节的领域,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对具有垄断性的项目,试行特许经营,通过业主投标制,开展公平竞争选定项目业主。

  三是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转向创造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提供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公共产品以及高效率的服务。

  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

  四是建立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机制。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把政府追求其目标函数的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3.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超越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3.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黑龙江省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黑龙江省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产业技术工人培育,努力造就一支能够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

  打破地区、部门与单位的分割和壁垒,消除人才进入各种产业的所有障碍;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资源的整合。

  3.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

  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倡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4 结语

  实现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要解决诸多矛盾和理由,需要一定的动力推动可持续系统的有效运转。

  在企业、政府、公众、技术等驱动力的作用下,信息、物质和能量在区域社会经济内部合理流动,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江红莉,何建敏.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软科学,2010,24(3):63-68.

  [2]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1):25-30.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论文04-11

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02-1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的关系论文10-30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10-31

铁路客车发电车动力系统02-03

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研究管理论文04-16

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全文12-04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关怀02-16

建立计算机信息的系统安全机制分析论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