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

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

时间:2021-02-02 17:28:03 经济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

  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1】

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高等学校基础建设投资,国家对211和985高校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使得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工作日趋重要。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工作,这其中的校园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盒招投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管理,着重研究造价管理在各个阶段的控制要点以及校园建设招投标的管理内容。

  【关键词】校园建筑管理;工程造价;招投标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加大,高校的基本建设也随之加快。

  建设工程事关百年大计,因此它的质量和造价,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从校园建设的工程造价和投招标两个方面来分析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

  1 校园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

  (一)决策、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其中设计方案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阶段的变更。

  统一风格的学生公寓设计不仅要体现学院的建筑特色,更重要的是结构的一致性方便了施工的组织管理,减少了结算工作量。

  校领导小组不仅要选择优秀的设计公司、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实行限额设计之外,更要积极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工程重复施工。

  (二)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招投标阶段,学校领导应组成招投标小组,严格按照招标法的要求实行公开、公正、公平招标,并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遵循评标方法。

  通常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都柚子资质不达标,无法自行招标,常聘请招标代理公司代理完成这项任务。

  这样学校就认为此工作在学院方就无足轻重了。

  但实际上,校方领导必须积极的加入到编制招标文件的工作中去,并充分的考虑施工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检查提供材料品牌的要求、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新清单的要求,确定一些暂估价项目及预留金,确认文件中的相关条款,而不能完全的依赖第三方,这样才能在今后的项目管理中保有主动权。

  招标工作后,还要把好合同关。

  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对合同的合理性、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严谨性进行全面把关,特别是对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工程款的支付,工程变更等重要条款要严格审核,合理进行工程造价竞争,避兔产生疏漏,造成后续的赔偿。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集中在工程变更控制和现场签证控制两个部分。

  一般情况下,确定了施工图完整、严密,就尽量减少工程变更。

  但如果确实存在着设计不合理或其他一些情况,就必须变更。

  在变更时,需要及时掌握在工程变更后造成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等制度,来确保学校对工程费用的掌控度。

  现场签证,尤其是隐蔽工程的签证,必须要及时、清楚、准确,避免结算时产生诸多纠纷。

  (四)竣工结算、决算的造价控制

  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会将工程结算书交给审核,学校相关负责组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变更等相关政策的规定,对施工中的竣工结算进行全方面的审核。

  但往往竣工决算是很多学校负责人最容易忽略的一项工作,他们认为工程做完就可以了,不需要太严格审核。

  其实决算不仅仅是对整个工程项目所用费用进行汇总,更是一个经验总结,这将会为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历史资料。

  2 大学校园建设招投标的管理

  随着高等学校基础建设投资,国家对211和985高校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招投标管理工作日趋重要。

  招标投标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特点,它的竞争优化优势,使得其影响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促进公平竞争,我国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在程序上保证了招投标的公开公正性。

  虽然颁布了法例,但是在实际的招投标操作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投标商通过各种途径干预评委在预审、评标、定标等招标的关键评审,妨碍招标的公平公正性。

  为了减少上述的而各种问题发生。

  高校基本建设部要做好工程招投标工作。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须注意几个原则:一是招投标过程必须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坚决反对暗箱操作,避免人情工程。

  使招标方式尽量客观化;二是工程定标需要量力而行,工程招标要合理低价而非最低价。

  前期的论证与设计是一个基建工程能否成功的前提和根本。

  目前,我国设计市场竞争激烈,比较混乱。

  有的甚至出现了业余设计、挂靠设计等等不规范的行为,导致了设计质量的下降。

  推行设计招标、审核设计投标单位资格,有利于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水平。

  采用设计招标,不仅是对设计方案的功能、安全、技术等进行考核,还是对工程结构方案、工程造价的综合考核。

  在招投标过程中要加大工程造价管理力度,让设计单位以价控量,精心设计,精打细算,将投资控制首先落实在设计阶段。

  因此素质良好的设计单位是工程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

  创造出建筑精品需要一个良好的施工队伍和优秀的项目经理,拥有项目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超前的管理才能。

  由于招投标活动具有施工企业的不定性和建筑市场存在企业、项目经理挂靠的不规范性等,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难度加大。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根据校园工程实际情况,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报名资格,并把好报名关,从而减少挂靠企业的投标机会;然后,根据报名情况,经校招投标领导小组讨论和确定初步入围企业,组织人员考察初步入围企业的日常运行、工程施工质量、信誉、工程现场管理等情况,同时需要考察相应项目经理的经验、管理能力和经历。

  最后,考察小组向校招投标领导小组汇报实际考察情况,再由校招投标领导小组决定最后入围的施工企业与项目经理。

  只有经过这种全面的考核,、严格的筛选步骤,才能挑选出优秀的设计施工和监管单位。

  优秀的监管队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造价控制以及工程工期。

  参加监管的工作人员都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熟知合同的法律法规;具有实事求是、冷静果断、廉洁奉公、公正无私的良好品质。

  随着我国的有关监理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监理市场得到规范调整,监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也进一步得到明确。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处于主次低位。

  建设单位是核心,监理单位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理,而业主和监理单位之间关系是标准的委托与代理关系。

  在监理工作中实行招投标制度,需要尽量排除地方保护、行政干预、暗箱操作等现象。

  在监理业务竞争时,要求建设单位应优先考察监理单位的资质、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最低的监理费用作为选择的主要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打破高校基本建设滞后的瓶颈,需要高校破旧立新,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模式。

  实现由国家统筹统建或自建、自管、自筹的模式向甲方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合同管理为重点,适应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的发展。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工作,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和招投标的管理是主要部分。

  其中工程造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为了合理的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

  高校的相关部门应紧密配合,最大限度地控制造价。

  招投标工作也是高校基本建设部做好工程的根本。

  高校基建管理者认真研究高校基建工作的规律,形成新思路,提出新方法,开创新局面,与时俱进,为建设美好的校园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江锁.高校基本建设问题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

  [2]王再军.浅论现阶段高校基本建设管理[J].长江大学学报,2009(3)

  [3]江陆.浅谈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管理.阴山月刊,2003

  [4]吴慧兰焦磊.数字化校园模式下的高校招投标管理系统开发.信息技术,2010

  [5]陆松岩.浅谈高校基本建设中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9

  大学校园建筑文化【2】

  【摘要】校园建筑不仅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与人交住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担负着以教化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的传播,有着建筑文化的意蕴,沉淀了文化厚土和传统渊源。

  【关键词】校园;建筑;文化

  大学的创办首先要进行校舍和校园建设,而大学校园建筑群体的出现,又将派生出相应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

  所谓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指通过大学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空间的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价值,是影响师生情感、品格涵养以及熏陶文化气质的一个微妙而现实的因素。

  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依附物质环境所展示的精神氛围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建筑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大学里存在的校园建筑文化对师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建筑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升华。

  高等学校建筑同样以其自身的存在展示着中国建筑文化的繁荣,体现着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而在当前校园的建设热潮中,人们往往在国际化、市场化的潮流下迷失方向,造成校园建筑文化的缺失,致使人们将面临建筑与文化的断裂。

  在大兴土木之时,学校的决策层和规划设计者,必须确立建筑文化理念,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提高校园建筑的文化艺术品位,把握时代脉搏,创造21世纪的校园文化空间。

  我国教育起源于住宅,后逐渐演变为私塾,最后成熟于书院。

  书院其名称产生于唐代,昌盛则在宋代。

  自古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而建。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旨趣,正是书院建筑择址和塑造环境的理想和追求。

  书院建筑形象端庄、古典、严整。

  青瓦粉墙、歇山重檐,庭院深深,松青竹翠,桂兰飘香,体现了文人所追求的空间意境。

  但沉重的书卷气中缺乏几分生气,“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和呆板枯燥的建筑压抑了学生的交流情感。

  而现如今的大学,就是书院的化身,是指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审慎评价成果和培养真正高层次人才的机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所以期望大学适应一种单一的模式这种想法是很荒谬的。

  在我们国家,由于大多数院校过分重视大学生狭窄的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理工院校尤为突出),而这种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地校园建设反映在校园面貌上则表现为:校园往往过于强调理性而缺乏人文气息的体现,过于强调人工的.元素而缺乏自然生态的景观,校园景观单调刻板。

  虽然说校园规划与景观的好坏未必能直接导致学生的成才,但一座景色宜人、充满自然与生态气息的校园肯定可以给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提供正面的影响。

  因此,大学校园的功能十分复杂,它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城市,但与其他城市环境相比,又有其特殊性。

  校园的建设往往与校园内的建筑密不可分,因此,校园建筑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

  校园建筑不仅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与人交住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环境,而且它还担负着以教化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的传播,有着建筑文化的意蕴,沉淀了文化厚土和传统渊源。

  我国大学校园建筑一大特色是,学校大气派而威严,高高的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离开来。

  学校一切活动几乎都在封闭的围墙内进行。

  学生生活基本上是宿舍、食堂、教学楼“三点一线”的行为方式。

  学校的围墙与大门相对校内心脏部分是边缘或外围,很少与主体建筑相连。

  一般都建有行政办公大楼,它往往是独立的、突出的建筑。

  办公楼多数地处显眼地带或全校的中心地带,不论在建筑造型或室内装修上都是超出一般教学楼的。

  以道路作为功能区划分的界线,使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缺少联系。

  校园建筑在空间上各自为政,零散而不完整。

  整体风格严肃整齐,空间分离、呆板,缺少学生驻足小憩、谈天说地的人性化的交流空间。

  教室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长方形平面。

  教室一侧前后开门。

  室内布置一般分两部分,前面是教师的讲台,后面是学生的课桌。

  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这种设计思想可以说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书院。

  如岳麓书院中,讲坛设在台基之上。

  台基不但宽大而且比平地高出数尺,突出了讲坛主人的中心地位与意义,产生了视觉上的凝重感和心理上的庄重感。

  但直至今日,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种建筑模式对教学的不利影响,因而需要进一步进行全面的改革。

  譬如像西方学校的开放教室、活动教室、蜂窝式教室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一些学校的教室采用圆桌形排列,便于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弱化了教师中心主义。

  在所谓的开放式教室中,传统教室的前后之分被打破了,课桌椅的安排能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环境显得轻松自如。

  “校园内建筑不能‘切蛋糕’,各搞一块,要形成一种风格、一支笔。”这是相关建筑专家在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建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齐康在论坛上提出,现在许多大学兴建新校区,总是“方块里面盖图章”,搞一种模式不行,校园规划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校园内建筑不能“切蛋糕”,各搞一块,要形成一种风格、一支笔。

  他特别呼吁,“大学校园建设不能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要把城市发展纳入校园规划设计考虑中,校园要和城市相结合,学生要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对于一些具有文化历史的老校园,不仅要保护,还要注意更新和再生,这样才能保持校园的生气和活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学校园作为教学、科研和交流的载体,体现着大学内部活动的历史变迁,反映着大学在城市中功能的发展轨迹。

  现如今,大学校园发展逐渐趋向城市化。

  首先表现为功能城市化,大学校园的许多文体设施开始逐步向社会开放,学生与教师的居住场所也向社会转移;其次,校园城市化还表现为空间城市化,大学校园从封闭走向开放。

  因此,为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提高与他人的交流协作能力,需要在空间规划布局上把交流共享空间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加以强调,促进形成一个多元交流、积极创新的校园氛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发展不再封闭独立,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性加强。

  兴建社会化学生公寓成为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

  同时远程网络教学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学习交流方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大增加了信息的传递交流速度。

  这些新趋势正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发展,使大学从一个封闭的教育机构转变成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综合体。

  现代教育的发展造就出大学生态校园的新天地,良好的环境会更多地诱发思维的美感和智慧的火花。

  营造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丰富现代感的校园,体现历史的传承性与人文精神,营建生态型、丰富和谐的校园景观,实现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性的成长,是新世纪校园建设的主题。

  传承校园的文脉,选定校园的建筑风格,需要建筑师与教育家紧密配合,更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

  只有这样,几百年之后人们评价我们今天规划建设的校园时,才能够给予赞赏,给予肯定。

  参考文献:

  [1]陈金陵. 论人文环境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5.9.

  [2]谢小华. 培育校园建筑文化. 创造优美育人环境[J]. 建筑设计管理. 2001.6.

  [3]两岸专家会聚东大谈校园建筑文化. 江南时报.2007.10.20.

【大学校园建筑经济管理】相关文章:

建筑经济管理资金论文07-14

建筑经济管理本科论文02-23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07-14

建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07-14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研究论文01-05

建筑经济管理应对措施论文04-03

关于经济管理建筑工程论文03-12

关于建筑经济管理的论文范本12-03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探析论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