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

时间:2021-03-03 14:50:22 经济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一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5-6

  摘要 6-9

  Abstract 9

  目录 10-15

  图目录 15-16

  表目录 16-18

  1 导论 18-30

  1.1 问题的提出 18-2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23

  1.2.1 研究目的 22

  1.2.2 研究意义 22-23

  1.3 相关概念界定 23-25

  1.3.1 农村金融与涉农贷款 23-24

  1.3.2 供给约束与需求约束 24

  1.3.3 农贷绩效与配置效率 24-25

  1.3.4 激励相容与机制设计 25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25-28

  1.4.1 技术路线 25-27

  1.4.2 论文结构 27-28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28-30

  1.5.1 可能的创新点 28-29

  1.5.2 存在的不足 29-30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30-44

  2.1 理论回顾 30-34

  2.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30

  2.1.2 农业金融市场论 30-31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31-32

  2.1.4 局部知识论 32-33

  2.1.5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 33-34

  2.2 文献综述 34-44

  2.2.1 金融发展理论 34-35

  2.2.2 农户与农户金融 35-37

  2.2.3 农村非正规金融 37

  2.2.4 农村信用社改革 37-39

  2.2.5 农村金融配置绩效 39-41

  2.2.6 农村金融激励机制 41-44

  3 农户行为、金融需求与融资意愿 44-62

  3.1 引言 44

  3.2 农户行为与农户借贷模型 44-47

  3.3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分析 47-51

  3.3.1 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 47-49

  3.3.2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析 49-51

  3.4 农户禀赋对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 51-61

  3.4.1 农户决策的MNL模型 51-53

  3.4.2 样本说明与变量选择 53-54

  3.4.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54-61

  3.5 本章小结 61-62

  4 农贷禀赋、省域差异与空间分布 62-80

  4.1 引言 62

  4.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总体描述 62-64

  4.3 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 64-78

  4.3.1 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计量模型 64-67

  4.3.2 理论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7-70

  4.3.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70-78

  4.4 本章小结 78-80

  5 供给配给、需求压抑与双重约束 80-100

  5.1 引言 80-81

  5.2 供需双重约束的理论分析 81-88

  5.2.1 供给配给型的信贷约束 81-85

  5.2.2 需求压抑型的信贷约束 85-88

  5.3 供需双重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88-99

  5.3.1 信贷约束的确定与分析 88-91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91-93

  5.3.3 OLM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93-99

  5.4 本章小结 99-100

  6 局部失灵、低位均衡与金融缺口 100-114

  6.1 引言 100-101

  6.2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局部失灵 101-105

  6.2.1 农村金融发展成效 101-103

  6.2.2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分析 103-105

  6.3 局部失灵下的市场低位均衡 105-106

  6.4 低位均衡下的农村金融缺口 106-113

  6.4.1 农村资金需求量分析 106-108

  6.4.2 农村资金供应量分析 108-110

  6.4.3 农村资金缺口与金融缺口 110-113

  6.5 本章小结 113-114

  7 基于信贷约束的农贷绩效微观计量 114-132

  7.1 引言 114-115

  7.2 信贷约束下农户获贷效应:Heckman回归 115-123

  7.2.1 自我选择与样本选择模型 115-116

  7.2.2 变量设定 116-119

  7.2.3 模型分析 119-122

  7.2.4 信贷约束下的农户信贷缺口 122-123

  7.3 信贷抑制下的农户福利效果:ESRM分析 123-129

  7.3.1 模型构建 123-125

  7.3.2 变量描述 125-127

  7.3.3 估计分析 127-129

  7.4 本章小结 129-132

  8 基于统计数据的农贷绩效宏观实证 132-164

  8.1 引言 132

  8.2 农户增收效应的因素检验:VAR估计 132-149

  8.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3-136

  8.2.2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136-140

  8.2.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140-149

  8.3 农村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DEA-Tobit两步法 149-162

  8.3.1 DEA-Tobit模型 149-153

  8.3.2 变量与数据选取 153-155

  8.3.3 实证结果分析 155-162

  8.4 本章小结 162-164

  9 涉农金融使命漂移与扶持机制 164-174

  9.1 引言 164

  9.2 涉农金融机构的使命漂移 164-165

  9.3 涉农金融机构的激励模型 165-169

  9.3.1 模型假设 165-166

  9.3.2 模型求解 166-168

  9.3.3 模型结论分析 168-169

  9.4 我国正向激励的政策扶持机制 169-172

  9.4.1 财税扶持政策 169-170

  9.4.2 金融扶持政策 170-172

  9.4.3 政策激励需关注的问题 172

  9.5 本章小结 172-174

  10 农贷市场信号显示与信息机制 174-192

  10.1 引言 174-175

  10.2 农贷市场的“搭便车效应” 175-178

  1 O.2.1 信息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5-176

  1 O.2.2 信息不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6-178

  10.3 农贷市场的信号显示 178-185

  1O.3.1 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 178-179

  10.3.2 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号显示 179-185

  1O.4 农户自动履约激励与征信机制 185-188

  1O.4.1 基于声誉激励的银农博弈 185-187

  10.4.2 引入征信机制的银农博弈 187-188

  1O.5 我国双向激励的农村征信机制 188-190

  10.5.1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88

  10.5.2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模式 188-190

  10.5.3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关注的问题 190

  10.6 本章小结 190-192

  11 非正规金融生态位与联结机制 192-212

  11.1 引言 192

  11.2 格乌司原理与非正规金融生态位 192-194

  11.2.1 格乌司原理 192-193

  11.2.2 非正规金融竞争优势 193-194

  11.3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 194-203

  11.3.1 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 194-199

  11.3.2 非正规融资与农户信贷约束 199-203

  11.4 金融联结的Stackelberg模型分析 203-206

  11.4.1 农贷市场特征与软信息激励 203-204

  11.4.2 金融联结模型 204-206

  11.5 软信息激励的金融联结机制分析 206-210

  11.5.1 国内外金融联结的基本情况 206-208

  11.5.2 宁波象山“村民集团授信”创新案例 208-210

  11.5.3 金融联结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10

  11.6 本章小结 210-212

  12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2-216

  12.1 研究结论 212-213

  12.2 政策建议 213-216

  12.2.1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积极创造金融支农良好环境 213-214

  12.2.2 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体系,努力缓解农村市场信贷约束 214

  12.2.3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有效纾解农贷市场局部失灵 214-215

  12.2.4 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金融支农杠杆效应 215

  12.2.5 探索农村金融分层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215-216

  参考文献 216-226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26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二

  目录 4-8

  图表目录 8-10

  摘要 10-13

  Abstract 13-16

  1 导论 17-32

  1.1 研究背景 17-1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1.2.1 研究目的 18

  1.2.2 研究意义 18-19

  1.3 相关研究综述 19-28

  1.3.1 关于福利的研究 19-26

  1.3.2 关于福利测度的研究 26-28

  1.3.3 研究评述 28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28-30

  1.4.1 研究方法 28-29

  1.4.2 研究内容 29-30

  1.5 创新点及不足 30-32

  1.5.1 可能的创新点 30-31

  1.5.2 研究的不足 31-32

  2 相关理论基础 32-42

  2.1 农业产业发展层面 32-36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4

  2.1.2 农业系统理论 34-35

  2.1.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35-36

  2.2 经济增长方面 36-40

  2.2.1 生态经济理论 36-38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8-39

  2.2.3 幸福经济学理论 39-40

  2.3 社会福利方面 40-42

  3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及生态问题 42-62

  3.1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 42-49

  3.1.1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内涵 42-43

  3.1.2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特点 43-45

  3.1.3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作用 45-49

  3.2 农业产业的生态问题 49-61

  3.2.1 农业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锐减 50-55

  3.2.2 农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55-57

  3.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风险凸显 57-58

  3.2.4 农业生态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58-61

  3.3 本章小结 61-62

  4 基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测度——以湖北省为例 62-79

  4.1 文献回顾 62-65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65-69

  4.2.1 研究方法 65-68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8-69

  4.3 实证分析 69-76

  4.3.1 农业从业人员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69-72

  4.3.2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动态审视 72-74

  4.3.3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审视 74-75

  4.3.4 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75-76

  4.4 简要结论与启示 76-77

  4.4.1 简要结论 76-77

  4.4.2 启示 77

  4.5 本章小结 77-79

  5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绩效评价——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79-98

  5.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79-92

  5.1.1 数据来源及统计检验 79-84

  5.1.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各公共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84-92

  5.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综合模糊测度 92-96

  5.2.1 明确评价因素集U 92-93

  5.2.2 给评价集V 93

  5.2.3 明确评价指标权重集A 93-95

  5.2.4 构造评价矩阵 95-96

  5.2.5 给出模糊评价结果 96

  5.3 简要结论 96-98

  6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三方博弈分析 98-108

  6.1 当前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组成内容 98-99

  6.1.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产生的利益主体结构 98-99

  6.1.2 生态福利的公共属性 99

  6.1.3 生态目标实现中的监管机制 99

  6.2 生态福利产生中各主体行为分析 99-101

  6.2.1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

  6.2.2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101

  6.2.3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农业经营者层面的原因分析 101

  6.3 农业生产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三方博弈行为 101-106

  6.3.1 建立三方博弈模型 102-103

  6.3.2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103-105

  6.3.3 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 105-106

  6.4 本章小结 106-108

  7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提升策略 108-119

  7.1 国际典型实践 108-113

  7.1.1 美国 109-110

  7.1.2 欧洲 110-111

  7.1.3 日本 111-112

  7.1.4 其他国家和地区 112-113

  7.2 国际实践的经验规律启示 113-114

  7.2.1 重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113

  7.2.2 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113

  7.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13-114

  7.2.4 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114

  7.3 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分析 114-117

  7.3.1 政策法规体系 114-115

  7.3.2 组织管理机制 115-116

  7.3.3 社会参与机制 116

  7.3.4 资金投入机制 116-117

  7.3.5 信息网络建设机制 117

  7.4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与提升的未来政策取向 117-118

  7.4.1 调控农资供应市场,建立生态农业的补偿机制 117-118

  7.4.2 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生态农产品管理 118

  7.4.3 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118

  7.5 本章小结 118-119

  8 简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119-122

  8.1 简要研究结论 119-120

  8.1.1 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119

  8.1.2 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为一般,有较大提升空间 119-120

  8.1.3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目标难以实现 120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120-122

  附录A: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的农户调查问卷 122-128

  参考文献 128-135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135-137

  致谢 137-138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相关文章: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范文05-20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03-19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范文03-05

经济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范文06-29

机械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03-05

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范文10-16

2018大学生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03-19

最新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范文06-29

关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