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毕业论文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及改善论文(3)

时间:2018-01-04 18:30:58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及改善论文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有利于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本文拟就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作深入探究,为进一步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 现状 优化路径

  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紧迫的实践诉求。

  1.从理论层面分析,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的。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样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针。

  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我国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就提出了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这一科学概念。

  从实践层面分析,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全球范围爆发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人们在探究其形成原因时,最初目光都集中在金融行业本身。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运作的枢纽,它在促进和影响着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时,也反过来受到国民经济的影响。

  因此表现在金融方面的风险,除了部分来自金融业本身,如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之外,其大部分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集中和综合的反映。

  比如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法制环境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诚信的缺失,这些都会制约着金融行业的发展空间,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在分析金融风险成因过程中,一种更为系统、更能科学阐明金融风险实质的概念——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就应时而生了。

  (二)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金融行业也是一个具有很多生态特征的生态系统,也需要一个和谐协调的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周边环境之间及其内部组织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个环境体系。

  它包括了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包括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一整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力保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一)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1.金融业内部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主要是区域货币市场融资和投资功能不断增强,银行间同业拆借模式不断创新,引导和规范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拆借,支持和引导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推广和使用场外融资电子备案系统等,有力地促进了区域货币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功能与结构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高科技企业融资方式不断创新,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改变了债券融资相对滞后的状况,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2.金融机构的外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法力度的加强,金融法律环境不断优化,银企合作日益增强,银行体系的信贷不良率和损失率逐年下降。

  据银监会统计,2000年我国信贷资产不良率为13.21%,到2010年则降到1.14%。

  这一数字充分说明我国金融资产的运行是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

  3.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我国金融业以资金流向变化和信贷结构调整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结构的调整。

  金融业在将资金集中流向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优质项目的同时,盘活存量,调整新增贷款中的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比例。

  减少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限制的行业贷款;增加对国家调控政策中鼓励当地具有优势的行业的贷款,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地发展,对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和谐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据银监会有关资料统计,近十年来,银行发放贷款增量与GDP总额增量呈完全正相关的关系,银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在稳步上升,金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为:

  1.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诚信环境不健全等一系列原因,地方政府掌握了土地、矿产等基本要素资源的控制权以及对各种活动几近绝对的市场准入权。

  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金融体系必然会屈从于行政权力,金融资源的配置必然会服从于行政权力的意志。

  这种体制性的弊端使得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对金融资源的事实上的配置权。

  现有的研究表明,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土地、矿产、水资源等一系列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滞后。

  它与官员行政考核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相结合,助长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市场化、短期化倾向,对经济发展路径与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削弱了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市场化调控政策的效力。

  尽管目前已经在相关领域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比如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但是迄今为止还不是很完善。

  根据央行的一项调查,在转轨时期,由于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导致的不良贷款占到了70%-80%。

  一些地方政府为支持本地企业发展,暗中为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撑腰,甚至怂恿或帮助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及改善论文】相关文章:

1.我国工商管理现状及改善论文

2.我国金融创新论文

3.我国经济发展及金融政策的分析论文

4.我国金融投资改革报告论文

5.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研究论文

6.我国金融深化进程分析论文

7.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初探论文

8.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