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论文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时间:2022-10-09 03:26:29 计算机应用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论文【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课程。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作者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和经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现状 问题 课程改革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的第一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

  近几年来,我校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遇到了新的问题:第一,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生源质量下降、实验计算机紧缺等问题。

  第二,中小学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刚入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再是“零起点”,大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将如何跨越这个“零起点”;第三,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国各地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尽相同,造成在高校中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

  在组织教学时有一定的闲难;第四,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有限学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五,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创新改革,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2.《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改革探索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2.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还要注重处理好知识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

  若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授课,先讲授计算机的发展、特点,软硬件基础,数制编码,信息存储等内容,若干节理论课后才学习如何操作计算机,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了许多抽象和枯燥的理论,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

  如先讲授Windows操作,通过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上机实践,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有了感性的认识,理解起来就很自然,印象也比较深刻。

  总之,先学习一些具体的操作,再学习理论,循序渐进,就可以逐步地把比较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向学生讲解清楚。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2.2.1理论课程教学方法

  2.2.1.1问题式教学法

  在计算机教学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最佳状态。

  2.2.1.2用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

  在讲授一个新知识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

  2.2.1.3自主与学生试讲法

  对于比较简单或相似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为了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每个学期可选择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讨论的气氛。

  2.2.2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在设计计算机实验时应力求设计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或作业,这些实验或作业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而不只局限于课本设计好的现成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1分解任务法

  将上机实验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模块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2.2.2单元模块训练法

  将每部分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每讲完一个单元搞一个综合应用训练。

  通过这种综合性作业,学生得到了从分析问题、收集材料、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实际方法、实际操作、反复调试,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2.3建立辅助教学网站

  尽管课堂教学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还是属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演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呆板,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差,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不停地讲,课堂信息容量又很大,学生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多的内容。

  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校同网资源,建立网络辅助教学网站,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和示教方式。

  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重点难点、实验素材和模拟试题放在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这门课程。

  网站还提供作业管理、网上测评、答疑辅导和交流论坛等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交流。

  掌握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

  但是,在这种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检查与管理,以保证学习质量与效果。

  3.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教学的创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还要认清形势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建立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以胜.《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研究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223-224.

  [2]高蕾.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现代计算机,2007,(5):61-62.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2】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校是必修的课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广泛,对应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逐渐显出了此课程的众多缺点,如何让这门课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好的提高所学人员的应用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模式 思路改革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我校是入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入门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 良好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衡量其知识能力的重要标准。

  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强弱。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知识产业化的趋势下、计算机正在不断普及,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已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这样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的一些改革思路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目前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本知识严重滞后,更新缓慢

  本校使用的教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与实训》。

  《计算机应用基础》为理论教材。

  由我院教师以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大纲为依据进行的编写,可以作为等级考试的参考书。

  由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从2007年至今虽然经过几次修订,教材中关于电脑软件、硬件和网络方面的知识还是大大落后于当前的技术水平。

  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与实训》也是由我校计算机老师编写的实训教材,教材内容根据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编排,包含大量的理论和习题,实训内容不多。

  (二)教学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用的是“一碗端”的教学模式,所有学生不管你是文科、理科也不论你以前的基础咋样,都是采用同一课时上同样的内容且采取好几个班一起上课,又由于地方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自身的基础差异等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一部分常用计算机上网和玩游戏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了, 觉得没必要学习专业课程或学习不够投入; 而一部分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 他们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此外,由于我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大一学生, 他们刚从中学升人大学, 习惯了中学的灌输式教育, 对大学的教学方法还不适应。

  这样的话难免有的学生“吃的很饱”,而有的学生却还“饿着肚子”。

  导致老师教学效率不高。

  (三)考试是唯一的考核手段

  该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考查课,学这门课对学生来说主要目的是为了迎接来年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对一些不是等级考试要考的内容学生就会自动的忽略学习。

  而平常学校组织的考试都是理论占了大多数,需要上机操作的就是寥寥的内容,这样从考试分数上是看不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真实水平的。

  也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差,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师生比例失调,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最近几年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对计算机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学生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教师的增长速度,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而我校目前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师资力量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且计算机更新速度特快,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

  可是由于教学工作的繁重,使得绝大多数的教师很少有时间去学习,更谈不上去进修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讲课越来越乏味,甚至一些新出现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一点都不知道。

  也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了。

  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三、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对于当前我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为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提高师生互动

  通过对我校大一新生的教学可以认识到现在的学生对计算机呈现两个极端,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那么就很喜欢上计算机课在课堂上也很活跃。

  而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喜欢计算机也许是因为以前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缘故,在上课的时候就像个闷葫芦一样一声不吭,完全是敷衍了事学习效果特差。

  对于学生这样的表现,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那么就务必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起到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习多动手、多动脑、多练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使用计算机,运用计算机来学习一些其他的知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方面的问题。

  所以在上实训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免让学生产生眼高手低的错误感觉。

  对一些重要的实训内容让学生写出实训报告,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更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我校计算机讲课都会用到多媒体,事实证明用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尤其是使一些难以在普通黑板课堂上实现的教学内容得以生动展现。

  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 结合一些现代教学手段, 使计算机教学更加合理、 易于接受。

  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利用课件可以辅助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更形象、 直观、 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利用课件可以自学或复习, 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或了解更多的知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 使他们既学到了知识, 同时又被计算机神奇的魅力所吸引, 从而激发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方式是否公平、公正、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校该课程的考核以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试题为主再加上校内上机亲自操作。

  本人认为学校应该开发一套局域网下的计算机考试系统,建立试题库,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试卷的生成、阅卷、成绩统计、试卷的分析等工作,使这门课程的考试在计算机上一次完成,真正实现无纸化考试。

  四、结束语

  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更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如果不会操作计算机那么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对现代人多么的重要。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担,因此信息时代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也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改革以便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 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黄刚,邵小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改革[J].福建电脑,2005.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论文10-09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10-09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探析论文10-07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论文10-09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09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论文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教与学论文10-09

浅谈机械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