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古代说话礼仪知识

时间:2022-10-26 05:13:37 礼仪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说话礼仪知识大全

  中华古代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古代有哪些说话礼仪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说话礼仪知识大全,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古代说话礼仪知识大全

  

  

  

  

  中华孝道文化:古代孝敬父母的礼仪【1】

  孝敬父母礼仪一:出必告

  《礼记·曲礼》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

  意思是:作为子女,外出去哪里,必须向父母禀告;返回家时,要和父母见面,报平安。

  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父母放心,即外出不做出格事,平平安安回家来。

  现在,我们上、下班以及上学、放学出进门时,是否会对父母说一声“我上班(下班)去(回来)了”?据笔者观察,大部分“人子”能够做到“出必告”。

  但也有人不注意这些“小事”,出门不哼不哈,扬长而去;进门不打招呼,悄悄躲到自己房间里玩电脑、写作业,对在家里忙家务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就好像没看见似的,不理不睬。

  这就做得不好。

  孝敬父母礼仪二:为人子“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意思是说,大凡为人子女的规矩是:冬天要留意父母穿衣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怎样让父母感到凉爽。

  每晚睡前扶持父母就寝,早上起床要看望父母,问身体是否安好。

  现代人比较忙,且又不与父母同住,每天扶持父母就寝恐怕办不到,但应经常打打电话,询问父母家里有什么事要做,身体状况如何,降压药是否按时吃了?甚至连煤气是否安全,水管是否有漏水现象等等,也应关照到。

  周末帮父母干点家务,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散散步。

  如果父母年老多病,就应拿出更多时间陪伴、照料。

  孝敬父母礼仪三:长者立

  “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意思是:长辈站着的时候,自己不要坐下;长辈到来的时候,一定要起立。

  “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说的是:应在长者身后慢行,不要跑到长者前面快步行走,不可在长者座前晃来晃去。

  长者给东西的时候,要用双手去接。

  现在,我们家家有个“小皇帝”或“小公主”,由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六个人伺候。

  这样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能够做到上述教导吗?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应让孩子从小养成尊老、爱老的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

  另外,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做出表率。

  孝敬父母礼仪四:召无诺

  “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意思是:父亲召唤,不要只口头上应答,老师召唤,不要只是应答,应该在应答的同时,停下自己的事,立即起身听候吩咐。

  古人这条规矩,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

  有些孩子,父母同他说话时,常常会心不在焉,哼哈答应着,可眼睛还盯在电视机上,身子就是不动。

  还有的子女嫌长辈(特别是妈妈)啰嗦,不愿听唠叨,甚至用双手把耳朵捂住,或者是躲起来不理睬,给你来个小鬼不见面。

  性情急躁的孩子,甚至会同父母顶嘴、争吵。

  这些都是很失礼的行为。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2】

  一、口头称谓语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

  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

  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

  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

  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

  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

  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

  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

  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

  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

  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

  例如“蒙、窃、幸、猥、辱、敬、惠、谨”等等。

  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

  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交友称谓

  人总是要交朋友的。

  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贱交: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作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

  (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二、传统称谓种种

  我国古代很多文明称呼,至今还被运用。

  如:

  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

  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

  称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称别人儿女为令郎令媛;

  自称父母兄妹为家父、家严、家慈、家兄、舍妹;

  称别人庭院为府上,尊府;

  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

  兄弟为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为伉丽、配偶、伴侣。

  妇女为巾帼;男子为须眉。

  老师为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为门生、受业。

  学堂为寒窗;

  同学又为同窗。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

  如: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

  《礼记·内则》“拂髻,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

  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者无成。

  ”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的幼年。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成童:古时称男子年达十五为“成童”。

  《礼心·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

  ”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

  ”又,《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

  ”可见,成童到底是几岁,也有不同的说法。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

  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

  ”则又指出嫁的年龄。

  《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

  破瓜:旧时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称16岁为“破瓜”,在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又因八乘八为六十四,也称64岁为“破瓜”。

  吕岩《赠张泊诗》:“攻成当在破瓜年。

  ”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

  而立:《论语·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后来就以“而立”代称30岁,《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

  不惑:代称40岁,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知命:为50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

  ”

  耳顺:为60岁的代称,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

  古人又称50岁为“艾”,60岁为“耆”,《礼记·曲礼》:“五十曰艾,……六十为耆……”也可以泛指老年,《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来就拿“古稀”为70岁的代称。

  耋:《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

  ”毛传:“耋,老也。

  八十曰耋。

  ”《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如劳,赐一级,无下拜。

  ”杜预注:“八十曰耋。

  ”

  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桓宽《盐铁论·孝养》亦称“八十曰耄。

  ”

  期颐:《礼心·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在也;颐,养也。

  ”孔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后来就拿“期颐”代表百岁。

  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

  另有“丁年”之说,泛指成丁之年,即壮年,温庭筠《苏武庙》诗:“回首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可是成丁之年各个朝代规定不同,如惰朝以20岁为成丁,唐玄宗天宝年间以23岁为成丁。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都是古人称谓上的敬辞。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反映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

  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辞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朝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

  唐朝以后只有皇太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阁下”是旧时对别人的尊敬。

  常用于书信之中。

  原意是由于亲朋同辈间互相见面不便呼其名,常常先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为“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

  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足下。

  ’”

  以上这些敬辞,现在对外交往时(书信、宴会致词)还常常使用。

  先生、小姐、女士

  “先生”: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

  ”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也。

  ”到了战国,“先生”泛指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

  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

  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为先生。

  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生”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

  “小姐”:最实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艺人等的称谓。

  到了元代,“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字莺莺。

  ” 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终于发展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了民间。

  “女士”:始见于《诗经·大雅·既醉》:“厘尔女士。

  ”这儿的“女士”指有德行的女子,和后来说的“千金”一样,用以对妇女和未婚女子的敬称。

  妻子的种种称呼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饰,后人用作妻之谦词。

  荆妻、刑室:表示自谦,贫寒之意。

  发室:原配妻子。

  继室、续弦: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故将妻殁再取称为“续弦”。

  妾、姬、小妻、小星、如妻、如夫人、侧室、偏房、室、副妻等均为小老婆。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的记载【3】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

  “庆”就是赏赐。

  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

  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

  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

  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

  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

  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

  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

  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

  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

  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

  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

  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

  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

  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

  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

  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

  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

  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

  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

  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

  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

  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

  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权为私用,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

  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

  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

  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

  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

  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

  《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

  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

  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

  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

  《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

  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

  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

  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

  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

  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

  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

  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

  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

  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

  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

  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

  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

  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

  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

  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

  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

  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

  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

  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

  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

  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

  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

  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

  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

  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

  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

  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

  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

  其次是慎言。

  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

  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

  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仪容要求,是值 得今人借鉴的。

  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 的内心态度。

  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 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 ,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

  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

  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

  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说话礼仪知识】相关文章:

古代礼仪知识12-12

说话礼仪知识大全08-19

文明说话礼仪知识07-29

中国古代礼仪知识11-10

古代餐桌礼仪09-22

古代饮食礼仪12-13

酒桌说话技巧礼仪07-21

这才是中国说话礼仪10-14

关于说话礼仪我知道07-25

餐桌的饮酒礼仪-礼仪知识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