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饮茶的礼仪

时间:2022-10-26 05:12:01 礼仪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饮茶的礼仪

  中国人吃饭都离不开喝茶,而在3000多年前,茶其实已经被奉为贡品。下面让小编为您推荐几篇关于饮茶礼仪的文章,给您提供参考!

  杭州茶,甲天下。

  龙井茶,甲杭州。

  无论是我们生活的体验,还是在电视上看古装剧,我们都知道西湖雨前龙井是最有名的。

  如何才能泡出一道有质量的西湖龙井茶呢,的确颇有讲究。

  用具:优质龙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壶、清水罐、水勺、赏泉杯、赏茶盘、茶匙等。

  (一)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

  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

  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

  (二)再赏甘霖   “龙井茶、虎跑水”是为杭州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必用虎跑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

  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流量为43.286.4立方米/日。

  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

  请来宾品赏这甘霖清冽的佳泉。

  (三)静心备具   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

  冲泡龙井茶更是如此。

  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饮茶的礼仪二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

  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

  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

  俗话说:酒满茶半。

  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

  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

  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

  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

  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

  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

  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

  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饮茶的礼仪三

  茶叶的品种和饮用特点   根据加工、制作方法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砖茶、袋茶等几个品种。

  1、常喝绿茶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新茶,特别是“明前茶”(也就是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是首选。

  绿茶更适合在夏天饮用,可以消暑降温。

  我国著名的绿茶有:产于杭州龙井的龙井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产于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产于湖南洞庭湖青螺岛的君山银针,产于安徽六安齐云山的六安瓜片,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信阳毛尖,产于贵州黔南都匀山区的都匀毛尖等。

  2、乌龙茶的制作加工方法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

  外形肥大、松散,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整体外观上呈黑褐色。

  沏水冲泡后的乌龙茶色泽凝重鲜亮,芳香宜人。

  喝过后,不仅可以化解油腻,而且健胃提神。

  我国乌龙茶多产于福建,其中最著名的是福建安溪县的铁观音、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等。

  3、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刚好和绿茶相反,它是以新鲜的茶叶经过烘制,等完全发酵后制作而成。

  在冲泡沏水之前,它的色泽油润乌黑。

  在冲泡后,它具有独特的浓香和爽口的滋味,还能暖胃补气,提神益智。

  红茶性温热,适合在冬天里饮用。

  我国生产的红茶品种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徽祁门县的祁门红茶。

  此外,还有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滇红茶等。

  4、花茶,又叫香片,是以绿茶经过各种香花薰制而成的茶叶。

  它的最大特点,是冲泡沏水后芳香扑鼻,口感浓郁,味道鲜嫩。

  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

  花茶可以分为茉莉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米兰花茶等多个品种。

  其中以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5、袋茶,不是茶叶的某一个品种,而是为了饮用方便,将绿茶、红茶、乌龙茶或花茶甚至是加入补品、药品分别装入纸袋内。

  饮用时将纸袋放进杯子,然后冲泡就行。

  袋茶是茶的一种方便饮品。

  6、砖茶,又叫茶砖。

  是特意将茶叶压紧后,制作成的一种类似砖块形状的茶叶品种。

  它很受一些少数民族的喜爱,特别是添加奶、糖等之后煮着喝味道更美。

  根据生活习惯,南方人爱喝绿茶,北方人爱喝花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爱喝乌龙茶,欧美人爱喝红茶,特别是袋装红茶。

  饮茶的礼仪四

  怎样选择茶具   喝茶时,因所选茶叶不同,所以茶具的品种也不同。

  但一般情况下,喝茶都少不了储茶用具、泡茶用具、喝茶用具。

  储茶用具的基本要求是:防潮、避光、隔热、无味。

  如果要存放好的茶叶,最好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用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叶。

  喝茶讲究的人,对泡茶用具也十分挑剔。

  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泡茶用具和喝茶用具往往要区分开。

  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多是紫砂陶或陶瓷制成。

  喝茶用具,主要是茶杯、茶碗。

  用茶杯喝茶最常见,也正规。

  使用茶碗喝茶,多出现在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为帮助茶汤纯正味道的发挥,茶杯应该选用紫砂陶茶杯和陶瓷茶杯。

  如果是为了欣赏茶叶的形状和茶汤的清澈,也可以选用玻璃茶杯。

  最好别用搪瓷茶杯。

  如果喝茶时同时使用茶壶,最好茶杯、茶壶相配套,以便美观而和谐,尽量不要东拼西凑。

  要是同时用多个茶杯,也应注意配套问题。

  不要选用破损、残缺、有裂纹、有茶锈或污垢的茶杯待客。

  饮茶的礼仪五

  敬茶的程序   不要当着客人的面取茶冲泡。

  即使当着客人的面取茶,也不可以直接下手抓茶叶,而要用勺子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进茶壶、茶杯。

  以茶敬客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客人的喜好、上茶的规矩、敬茶的方法以及续水的时机等几个要点。

  在家里待客,通常由家里的晚辈或是家庭服务员为客人上茶。

  接待重要的客人时,最好是女主人,甚至主人亲自奉茶。

  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员为来客上茶。

  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应该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的人亲自奉茶。

  从医学角度来讲,喝茶不要太浓,如果客人有特别要求的例外。

  以茶待客讲究要上热茶,而且是七分满。

  上茶时还有“茶满欺人”的说法。

  如果客人多,可以遵循先客后主、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后男、先长辈后晚辈的原则;可以以进入客厅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也可按客人的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有一种“偷懒”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茶都泡好让客人自己拿。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好别喝茶。

  即使要喝,礼貌的做法是小口地品尝。

  不要连茶叶一并吞进嘴里。

  万一把茶叶喝进嘴里,也不要吐出来或是用手从嘴里拿出来,而是吃掉,或是在其它地方吐掉。

  主人如果是真心诚意地以茶待客,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

  这种做法的寓意是:“慢慢喝,慢慢叙。

  ”以前,我们待客有“上茶不过三杯” 一说。

  第一杯叫作“敬客茶”,第二杯叫作“续水茶”,第三杯则叫作“送客茶”。

  如果一再劝人用茶,而又不说话,往往意味着提醒来宾“应该打道回府了”。

  所以,在用茶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的时候,不要再三斟茶。

  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不要妨碍到对方。

  一手拿起茶杯,使茶杯远离客人身体、座位、桌子,另一只手把水续入。

  最好不在客人面前续水。

【饮茶的礼仪】相关文章:

面试礼仪的基本礼仪12-05

职场礼仪与面试礼仪07-18

面试礼仪——衣着礼仪10-31

接待礼仪与餐桌礼仪07-25

商务礼仪餐桌礼仪08-02

餐桌的饮酒礼仪-礼仪知识08-12

职场礼仪应聘面试礼仪07-18

商务礼仪餐桌礼仪08-09

握手的礼仪 关于握手的礼仪12-08

职业礼仪包括哪些礼仪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