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大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时间:2022-11-25 09:28:54 礼仪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大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1.管好你的眼睛

  眼睛会泄露你的心。想要掩饰住你的紧张、尴尬,你必须练就控制眼睛的绝活儿。

  如果你害怕与人对视,那么在你撑不住了、就快要灰溜溜地移开视线前笑一笑,再移开。注意移开的方向和速度,不要向下移开,这样没底气(最好是向你的前进方向移,如果对方是正对着你,请偏转个10°左右),

  也别触了电一样飞速移开!那样没礼貌。笑过之后,要么大跨步走人,要么找一个简短的话题,寒暄一下。

  这种寒暄就是“哎呀,今儿太阳不错哦”、“你这件衣服颜色真不错”这之类的话题,关键就在于,以你沉默寡言的性格,怎么能在脑子里迅速想到这样的内容,并且大大方方说出来?本着笨鸟先飞的原则,你最好事先准备几个不同版本。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眼睛千万不要乱瞟,控制好你的眼珠子,用上你的余光,所有的观察请你在不动声色中完成。

  如何用眼神进行一段演讲的开场?

  如果你是主讲人、老大,需要震住场子,请你首先站到一个位置突出的地方,面带微笑地随便找个固定的东西盯着(后排中段某个人的扣子啊之类,目的在于锁定目光,免得你紧张得乱张望)这时候会有零星几个人注意到面带微笑的你,但是大部分人在大声喧哗。

  接下来你是不是很怕要吆喝“筒子们,请安静”?那就别吆喝了,用个拽一点的动作行不?环视全场一次,双手于胸前击掌一次,没人理你重复一次,然后单手作势向前向下压(注意单手啊!!双手跟指挥似的,囧)。世界就清净了。这时候你可以平缓的轻描淡写的语气开场:“我们开始吧。”

  要点:拍巴掌别太响,你不是卖艺的,适中,以手不疼为标准。

  环视全场头别跟着眼睛动,无法做到的回家偷偷练!!而且环视的时候只环视中间就行了,不需要连边角也全都照顾到。一来用眼角望人很阴险,二来你的环视会显得刻板不自然。

  一紧张就微笑并不是说只用于演讲这个场合,而是用于所有使你感觉紧张、尴尬的场合。但是有时候你也要有基本的判断力,比如一些非常非常正式的场合,通过撩头发等动作来掩饰情绪是十分失礼的,大家千万记住了。

  2.管好自己的嘴巴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脑子里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并且把它作为铁律,否则你是控制不了你自己的。

  有一种说法是,一群人中话说得最少的往往最有本事。一个怯懦的人往往容易在口头上被人群攻哦,灰头土脸地缴械投降是常事。

  那到底是说呀还是不说啊?

  说是必须的,但是你的每一句话都要高瞻远瞩。

  什么明显附和别人的“是啊,是啊,我也是”这样的话就别说了,还有你自己如果还不具备漂亮地、连贯地说一段完整的话的能力,就不要做主要叙述人,而是做话题引导者。

  做话题引导者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第一,听清楚别人在说啥。

  第二,记清楚别人是怎么说到这儿的。

  第三,大家说完一轮之后,依据上面两点一句话总结某个最有特点的观点或者整个讨论。这样的话,此观点不是你提出的,别人犯不着攻击你;就算人家头脑一热跑来反驳你,也还有此观点原提出者站在你一边不是?

  第四,在你功力达到的情况下,控制话题走向。

  听起来复杂,但是做起来并不难。你前面不是都听明白、记清楚人家的话题是怎么进行的了吗?那你其实可以基本预测出话题走向,也就是说根据目前众人的发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话题差不多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你可以引入下一个话题。比如人家说了一大圈A商场不好,期间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段,已经到火候了,这时候你就可以说:“其实我觉得A那一片儿地方的火锅城还是不错哒。”

  话题的转移有两个原则:一是相关性,必须能和上一个话题相连,不然别人说你走神了;二是必须大家都熟悉感兴趣,至于大家对什么感兴趣,你就得想想你是在和什么年龄层次的人打交道了。

  总之现阶段,在一次多人谈话中,你就是一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其余的漂亮话往后慢慢学。

  3.做个“不冷不热”的人

  摆脱小家子气,要自信,也要体贴。

  所谓“不冷”,就是要照顾一下一群人中插不上话的人,陪他聊一聊。

  内心不自信的人容易忽视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不自信但是并没有在谈话中被冷落的人,会十分庆幸那个陷入尴尬之中的人不是自己,同时又担心自己也会陷入同样境地,于是更起劲地加入到谈话中,无暇顾及旁人。

  那你要怎么保证你自己不会和你营救的人被一起冷落哩?

  其实这根本不成问题,你不是陪他去受苦受难,而是引导他进入话题。比如:“XX,你有没有……”、“XX,我记得你那时候也是……”,不过千万不要使用的引导语是“XX也觉得是吧”、“XX也有相同经历吧”,这样会使大家霍地把目光转向XX,让他更囧,估计还以为你跟他有仇呢。

  拉着别人一直说你感兴趣的东西很讨人嫌。还有更讨人嫌的吗?有!!别人明明想知道A事,你非拉着人说A衍生出来的B事,让人徘徊在真相的边缘,这才是最坑爹的啊。

  注意事项:

  观察人家表情的时候要低调,不然别人会觉得你在怀疑他不认真,然后心里别扭。

  转话题别太明显、僵硬,不然人家也会知道你看出来他的不耐烦了,会很尴尬,从此以后都不想跟你说话了。

  那怎么转?

  你的话题无论多长多纠结一定有个中心论点吧?即使你描述的是一件事情也有一个最终结果吧?

  既然人家不愿意听了,你就直接上结论、说结果。在总结概括的能力还不到家的时候千万别一时兴起,想用“三两句话”搞定。你绝对搞不定,所以老实地用一句话解决问题吧。怕生硬的话加语气词。

  4.坚持还是放弃,是个问题

  有时候你会和某个好朋友就一件事情产生意见分歧,这时候你是不是很矛盾?放弃自己的观点显得随波逐流没主见,坚持自己的观点又有可能伤感情,或者万一你的观点是错的,岂不是很丢面子?

  辩论技巧会让你取得口头上的胜利,但在有些问题上,比如“去体育馆是往左边走还是往右边走”,辩论技巧派不上什么用场,你技巧再多,体育馆也不会自己长脚往你说的方向跑。这种时候得下大工夫拼概率了。

  好在拼概率不是拼人品,你还是可以通过背后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假如你和一个朋友意见分歧的时候,十次有八次你是对的,你说他下次好意思再跟你争吗?

  关键就是,怎么能保证你十次中有八次是对的?

  你要花时间做好功课。

  比如你们要去某个地方,你最好提前调查清楚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在哪里坐,下车后怎么走等种种问题;你们要做某件事情,你也要先上网查查这件事可以怎么做,或者询问身边有经验的熟人。简单的一个道理,勤能补拙。

  大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1.菜上齐别人拍照之前别动筷子【等我拍个照发朋友圈!】

  2.有人来做客的时候主动提供 wifi 密码 【让客人和你要多对方怎么好意思!】

  3.酒桌上别人吹牛逼的时候不穷追猛打问细节【闭嘴听着对方吹就好了】

  4.别人给你分享的内容点赞以后不认为他已经看过这个内容了【只是礼貌问题啦】

  5.感觉没话题聊的时候主动掏出手机 【沉默什么的最尴尬了】

  6.取关要双向

  7.不回别人微信的话,发朋友圈要屏蔽此人【有空发朋友圈却不回别人信息还被人家发现,多不好意思】

  8.拿别人手机看图,给哪张看哪张,绝不左右划【翻到什么隐私多不好】

  9.发图的时候发九张【不够九张可以发重啦】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需杜绝的心理

  良好的心理,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交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排他心理: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大学生社交礼仪常识

  大学生社交礼仪,大学生是我们祖国下一代的希望,所以加强礼仪学习与修养是造就现代人才的需要,作为学生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礼仪教育上指导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人的礼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待人接物的能力是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通过社交礼仪培训可以为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修养和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

  大学生社交礼仪常识为您分析大学生社交礼仪现状,介绍大学生社交礼仪的培养,社交礼仪的重要性等,为在校的大学生朋友提供帮助。

  1、大学生着装不符合身份

  大学生在校学习,自己无经济来源,应主要强调简洁大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穿着便于行动、适合年龄要求的休闲装、便装等;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着装上应体现出自己的文化层次、道德水准、审美品味。在教室、图书馆等地以及参加集会、演出或者在各公共场所等不易穿戴跨栏背心、吊带背心、拖鞋、运动短裤、超短裙等不适宜学生穿着的服装”。

  2、化妆不自然

  是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不化妆为宜;在社交娱乐活动中,适当浓一点是可以的。化妆的时候,应以自然、清淡为主,切忌人工痕迹过重,那会丧失年轻人自然的美感。应以自己面部的客观条件为基础,适当强化和美化,不可以失真。

  3、不注重自己的举止

  举止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

  外表仪态的培养

  1、服饰礼仪

  服饰是最生动的自我介绍。穿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形体条件、职业特点。着装的基本要求是合体、合适、合度、有新意、有个性,整洁卫生。大学生主要是以整洁、大方为主。

  2、行为礼仪

  生活中,美来自于各个方面,优雅、大方的举止行为是人体动态美和静态美的造型,它来自人的本身。

  站姿:正确健康的站姿,身体重心应置于双足的后部;双膝并拢,收腹收臀,直腰挺胸;双肩稍向后放平;梗颈、收颏、抬头:双臂自然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体前相搭放置小腹位。

  坐姿:正确坐姿上体直挺,与桌、椅均应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双脚自然垂地,不可交叉伸在前,或腿伸一前一后,甚至呈内八字状。双手应掌心向下相叠或两手相握,放于身体的一边或膝盖之上。

  走姿:平时在走路时要抬头、目视前方、双肩放平。

  3、沟通礼仪

  中国人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把语言谈吐作为考察人品的一个重要内容。言谈过程中,目光应以温和、大方、亲切为宜,应多用平视的目光语,双目注视对方的眼鼻之间,表明重视对方或对其发言颇感兴趣,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坦诚。

  内在修养的培训

  1、文化修养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礼仪知识,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以礼仪的理论武装头脑。有教养的人大都懂科学、有文化。他们思考问题周密,分析问题透彻,处理问题有方,而且反应敏捷,语言流畅,自信稳重,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吸引力,让人感到知识上获益匪浅,身心上愉快舒畅。相反,文化修养较低的人,缺乏自信,给人以木讷、呆滞或狂妄、浅薄的印象。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不合礼仪要求的行为,甚至发展为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往往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意做不合礼仪的事情,而是由于对各种事情、场合、活动等方面的礼仪无知和不能正确理解造成的。提高认识,是加强礼仪修养的起点。

  2、道德修养

  有德才会有礼,缺德必定无礼,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现实生活中,为人虚伪、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唯我独尊、嫉妒心强、苛求于人、骄傲自满的人,对别人不可能诚心诚意、以礼相待。因此,只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才能使人的礼仪水平得到相应的得高。

  3、要时常自省

  自省就是一个人平时要经常自我反省,是由礼仪修养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外部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少的。自省是一种经常性的自觉的自我检查,提高判断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径。“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养法则,对当代大学生也是适用的。

  4、注重实践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用实践来检验。因此,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使用礼仪,用礼仪培育自己美好的心灵,同时还要用自己的礼仪行为去影响他人,用礼仪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社交礼仪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有助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通过学习礼仪课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更好的明白社会生存法则、与人接触等。更好的认识到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人的素质是不断自我选择的结果。

  3、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现在的社会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内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礼仪常识,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大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相关文章: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仪07-18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01-23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10-27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2篇02-16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4篇01-27

社交礼仪知识05-24

社交基本礼仪11-10

英国社交礼仪09-17

社交礼仪概念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