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

时间:2021-02-14 15:41:0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如何写,以下的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下吧。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机械现代化【1】

  摘 要:本文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现代化中的应用特点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运用中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农业机械;电子信息技术

  前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与机械技术的融合形成了一股机电一体化的浪潮。

  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成熟奠定了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数控机床的出现则给机械工业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微电子技术赋予了机电一体化更大的潜力。

  同时,可编程序控制器、激光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模糊技术等技术的发展,都让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与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分为2类,即整机与基础元件。

  前者包括数控机床、智能化仪表仪器、CAD/CAM系统等;后者包括传感器、模糊控制器和电力电子器件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带来了强劲动力,应该特别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现代化中的应用特点

  1.1 提升了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

  农业机械正在融合越来越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优化了农业机械的结构,提升了其工作效率,还使得农业机械的用途不断增加,利用率大幅上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增加农业机械功能的基础上,使得其智能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与其他各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生产相呼应。

  1.2 增加了农业机械的功能

  机电一体化不是一个单项技术,是一系列技术的有机综合体,其囊括了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传感测控与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变换与接口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

  这一系列技术赋予了农业机械丰富而强大的功能,并将这些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农业机械功能多、质量高、可靠性强于耗能少的发展趋势。

  1.3 提高了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农业机械的信息化水平与自动化水平,作业的规范性与精确性得到提升。

  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产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1.4 农业生产过程的人性化

  电子监控与报警、故障诊断与自我防护等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运用,能够充分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机械故障。

  在数字化和程控技术的帮助下,农业机械人体学设计更加合理,操作也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同时,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其维护更加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2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运用中的实际情况

  2.1 在国外的运用情况

  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运用成熟。

  其农业机械设计有4大特点,即作业速度的提升、作业宽幅的提高、农机功率的增大和操作更加人性化。

  现在部分农机制造巨头正试图将一些尖端技术整合到农业机械上去,从而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增加其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尖端技术有遥感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批量处理技术等。

  农用激光平地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通过激光调平传感微机处理技术,能够获得高度平整的田地。

  约翰·迪尔公司将精密作业系统安装到水稻联合收割机中,对水稻的收获进行实时监控、计算与评估,能够快速获得产量、谷物湿度等信息;其内置的定位系统与示差定位能够帮助农场主获得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对机械实施有效调配。

  2.2 在国内的运用情况

  由于诸多原因,农机现代化在我国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滞后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农业与生态农业体系的'建立。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信息化产业等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尤其是我国在微电子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上的突破,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也让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更加娴熟地运用到农业机械中来。

  同时,应该充分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技术大国的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现代化道路。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农业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上取得一系列进展,施肥播种机、拖拉机和谷物干燥机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应该正视这一问题。

  3 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3.1 农业机械的光机电一体化

  在融合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激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将会充分整合与优化农业机械的组成,获得最佳的工作机制,从传感系统、动力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

  3.2 农业机械的柔性化与智能化整合

  柔性化即自律分配系统化,建立起既能独立工作又能为总体服务的系统,能够充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子系统出现故障对于整体工作影响不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让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不断提升,在模糊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双向联系加强,智能化整合力度不断上升。

  3.3 农业机械的微型机电化与信息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纳米技术和蚀刻技术的发展,机械元件的小型化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为其微型机电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将一些列传感器、处理器和执行元件等整合在一起,形成自律元件。

  充分利用外界信息,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处理外界最新技术信息,获得最佳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 赵志强,卢昕,林甦君.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2(20):132-133.

  [2] 李桃桃.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J].农机化研究,2006(6):20.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的多元化教学【2】

  摘 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教与学活动过程的“微课”,在课堂听讲情景中指微视频,在非课堂听讲情景中指微课程。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涉及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修,主要学习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

  微课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成功导入新课、高效示范、改革传授方法、突破教材解读的作用。

  该文对微课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评价主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作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微课 多元化教学 机电一体化 教学模式

  教学工作中理想的模式是学习者能自主、灵活对重难点知识、要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和应用,花费的时间还不多,高职高专这个层次的学生,自身基础不是很牢,在利用学习材料方面缺少主动性,但动手能力较强,又喜闻乐见,给老师教学提出了一定难度。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媒体、影视效果日益增强,“微”时代的现实影响广泛而深入,微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微电影、微小说、微生活等微型文化形式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F代教学中也普遍引进了“微课”这种灵活的微形式。

  “微课”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

  在课堂听讲情景中的微课通常是指微视频,包括视频、动画等多种微型资源,而在非课堂听讲情景中的微课指的是微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因而说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根据学习情境设计、开发微课,能使所用的教学媒体恰当、实用、高效。

  美国在教学上有教学设计师,在推广普及上有学院在线服务,2008年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最先提出了“微课程”概念,2011年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教授开始倡导微课教学。

  微课的高效、短小、精悍在实践性、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专科这个教学范围上的应用尤有价值。

  1 微课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现代化。

  生活中手机小巧、实用、多样、全面,具有信息性、及时性、高效性的特点。

  课堂上微课可以很好整合教材内容,使知识点重组,碎片化、情景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定位是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维修,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学习中注重对机械、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专业技术性强,学习的材料相对深奥些,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充分利用“微课”,使这种在传统教学课例、课件、设计、反思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能具体形象,以小见大地显示,效益是很多的。

  (1)成功导入新课,课前放一段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合适视频,往往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而且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氛围中。

  课前让学生有兴趣和期待,课中让学生有收获和满足,课后让学生有留恋和回味,才是一堂好课。

  (2)高效示范作用,把重难点内容做成微课,用微课作以放大或强调,学生能看清要点、过程、说明,可以高效培养学生一丝不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思考和操作都有信心。

  (3)改革传授方法,“微课”是一种直观、视觉、动态的教学形式,应用和互动使教师的电子备课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课后反思的促进性使教学、教研、测评的方式大有改变。

  (4)突破教材解读。

  高职高专的专业课教材以教学情境编排居多,各章节内容都有一个中心线索,把一个个知识点做成一个个的微课,让学生学习、领会、应用。

  学生悟透了,应用操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掌握能力加快。

  2 微课的多元化教学研究

  具体、形象、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和掌握学习对象,使学生对新观点、新知识领悟快,动手的器械和设备应用得快。

  “微课”5~8分钟的精华内容,核心要素是教学视频,还包含相关的课件、反思、练习及点评等教学设计,以一定的逻辑形式“营造”了一个主题式的资源应用环境,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

  微课在教学中切实、可行,其高效性和实效性可从如下角度来分析和考核。

  2.1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以一定的教育思想、相关的教学理论、稳定的学习理论建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进行的方法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稳定的框架和程序。

  模式的选择依赖于语言环境,如概念性强的可以用“感知-记忆-理解-判断”四段模式,拓展性的可以用“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五步模式,实践性强的可以用“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做中学模式”以及翻转课堂、讲听式、先导后学――问题评价式、先教后学、当堂训练等。

  2.2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下评价体系是多层面的,从形式上讲评价教学效果可以有课堂作业、课堂测验、课堂打分表、作品打分表、课堂观察记录、档案袋评价等。

  2.3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课堂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这是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评价方式,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可以让课堂充满热烈;自评――是学生的反思与赏识,运用自评可以建立自信;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间合作,共同发展;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还可加上社会企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