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森林生态论文

时间:2020-12-03 10:59: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森林生态论文

  森林生态论文

森林生态论文

  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评析方法

  天然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向人类社会提供木材资源、薪材资源和林副产品,同时也能向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涵养水源、改良土壤、保护水土、改善小气候等多种生态环境效益。

  指数评价方法是自身及其指数评价系统,选择评价指标和标准时,既要体现天然林自身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还要体现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的保护、增益和调节功能。

  同时还要考验评价指标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评价指标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

  2森林生态综合效益监测评析

  天然林生态效益的主要计量类型可分为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良土壤效益、改善气候效益、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森林资源与生物产量。

  计量方法有直接经济收益计量评价和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主要涉及到如下森林生态效益作用。

  2.1生态环境的保健作用

  牡丹江地区有多处旅游胜地,如镜泊湖、海林影视城、位于柴河局内的东北小九塞和莲花湖水电站、雪乡、兴凯湖湿地等。

  当二氧化碳含量由原来的0.04%增加到0.05%—0.07%时,就会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呼吸困难,当浓度超过0.4%时,人就会呕吐,达到1%时人类就无法生存。

  据研究,1hm2森林每年能吸收氯气43kg、二氧化碳1000kg、二氧化硫730kg,并释放氧气731kg、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kg的杀菌素,完全能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的各种细菌。

  所以森林被称为天然大氧吧。

  森林产生的负氧离子,及分泌的树脂能保持人体生物电场的平衡,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机能。

  由于负氧离子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奇效,被称为空气中的多维素,对患有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有神奇的治疗保健作用。

  另外森林中还生长着许多的山珍野味,这些无农药、化肥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是膳食养生的佳品。

  2.2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作用

  森林植被形成的立体空间是多层的,层层阻止和减轻自然降水对土壤的冲击,植物庞大的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土能力。

  林地内只要有1cm厚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低到四分之一以下,泥沙量减少93%,有林林区比无林林区集水量多80%,每公顷林地年

  平均持水量达2000m3;林内的枯死落叶及根系分解的有机质可增加土壤的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还可改善调节土壤

  结构,调节小气候、减轻水旱灾害、调解温湿度、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蓄水保墒等作用,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旱灾和山洪,降水可增加7.6%,蒸发量可减少9%。

  森林调解气候效益最低使农业增收幅度提高10%。

  2.3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巩固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牡丹江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火山保护区及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内涵,是环保生态教育的大课堂,丰富的动植物群落

  展现了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优美,为社会各界休闲度假提供了理想场所,可促使民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保护

  生态环境的风尚,对激发群众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保护生态安全、稳定社会起到保障作用,对于维护生态

  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森林生态旅游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将给周边地区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名胜景区镜泊湖、东北小九塞、海林影视城等不但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

  量,也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农、林、牧业生产经营,增加周边无业人员就业问题,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森林旅游业直接就业1人,将给社会提供5人就业机会,世界上每9个就业机会中就有1个是由旅游创造的,森林生态旅游每收入1元,将给国家经济相关产业带来5-7元的增值效益。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其旅游人数和收入以较大幅度逐年上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森林生态论文

  1林区基本状况

  1.1自然资源概况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行政区面积8814km2,辖8镇1乡、123个行政村。

  地处北纬44°02'~45°38',东经128°03'~129°57',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境内有林地面积6381km2,森林覆盖率72.4%。

  活立木蓄积量6000多万m3,占黑龙江省总蓄积量的12.6%。

  林木树种繁多,有红松、水曲柳、柞树、黑桦等针阔叶树种约20科120多种。

  现存虎、鹿、貂、熊、榛鸡、雉、野猪等野生动物130多种。

  水资源充沛,有大小河流144条,年水资源总量43.39亿m3,水能蕴藏量达500万kw。

  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20余座,风速在8米/秒以上,风能蕴藏量达10万kw。

  矿产资源富集,有金、铁、水晶、白云岩等金属、非金属矿藏34种。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中心、世界漂流组织认定的AA级海浪河漂流、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北最大的人工水体———莲花湖。

  1.2地方国有林区概况

  海林市林业局局机关内设12个职能科室,下设7个国有林场、1个苗圃和5个木材检查站,全局现有在册职工1108人。

  全市地方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为44283hm2,森林总蓄积204万m3。

  林业用地面积为43965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3006hm2,疏林地33hm2,灌木林地10hm2,未成林造林地249hm2,无立木林地209hm2,宜林地221hm2,苗圃9hm2,辅助生产林地10228hm2。

  2林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生态保护问题

  2.1.1生态系统退化

  一是生物多样性降低。

  乱捕滥猎、过度采挖珍贵草药、森林的“收割式砍伐、过度放牧和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等,使生物种类大大地减少,部分物种将有灭绝的'危险。

  二是生产力下降。

  植被破坏导致植物量减少,对太阳能的利用减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净初级生产力下降,次级生产降低,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的数量大大减少。

  动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降低,导致整体生产力下降。

  三是食物链、食物网简单化。

  食物链缩短、部分链断裂和解环,单链营养关系增多,种间共生、附生关系减弱,甚至消失。

  这样使系统稳定的食物网变得简单化、破碎化,系统会越来越不稳定。

  四是生物利用和改造环境能力弱化,功能衰退。

  植被的减少,会直接导致植物固定、保护、改良土壤及养分能力弱化;调节气候能力削弱;水分维持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引起土壤退化;

  防风、固沙能力弱化;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能力弱化;美化环境等文化环境价值降低或丧失。

  五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出现危机和障碍。

  由于系统退化,食物链、食物网简单化,使得生物循环的周转时间变短,周转率降低,因而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弱,能量流动受阻,大量的营养元素滞留在环境中,系统能量损失增多。

  2.1.2灾害发生情况

  由于森林资源的锐减和生态功能的失调,导致气候、水文等生态因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90年代以来,年林地蓄水量由70年代的21亿m3下降到15.6亿m3。

  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8万hm2,形成侵蚀沟1251条,每年剥失表土2-3mm;江河含沙量剧增,由60年代的0.6kg/m3,

  增加到1.7kg/m3,年流失总量177万t,当年清彻见底的牡丹江江水已成为混浊水流。

  2.1.3水土流失情况

  在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680km2中,亟待治理的面积近580km2。

  山坡上部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66.2t•km-2•a-1,山坡中部为1907.3t•km-2•a-1,山坡下部为1308.5t•km-2•a-1。

  水土流失现象导致土地退化,耕地遭到毁坏;江河湖库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同时,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不断削弱,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对辖区内生活的人们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层有效持水量降低、热量状况变劣,裸露土地温度升高,土壤调节水分的功能也随之下降,影响水资源利用,进而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2.2森林资源问题

  一是森林分布不均,全市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山区,而牡丹江、海浪河流域等生态脆弱地段的森林

  资源很少;二是可采资源少,全市地方林业林木绝大部分是生长在高山陡坡、江河两岸、湖库周围,主要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作用;三是林分结构不合理,全市地方森林中,幼、中龄林比重大,面积26048hm2,占78.9%,近、成、过熟林面积6958hm2,仅占21.1%,且多为多代萌生的柞树林。

  2.3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的经营体制制约了地方国有林区产业发展。

  林区经营始终以消耗资源求发展,新的林区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

  二是地方林区经营管理水平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

  木材深加工、采伐剩余物利用、冠下经济及林业养殖产业还没有形成,资源浪费较大。

  三是林业高新技术推广少,技术型人才短缺。

  四是替代产业少,新的财源没有形成。

  3生态保护措施

  3.1调减森林采伐量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采伐量由“十一五期间的2.05万m3下降到1.23万m3,下降40%,林木产量由“十一五期间的1.11万m3下降到0.61万m3,下降了45%。

  规划在“十三五期间,采伐量下降到0.72万m3,下降了65%,林木产量下降到0.33万m3,下降了70%。

  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同时对生态公益林停止主伐。

  3.2森林管护和保护

  划定管护责任区,配备专人管护。

  划定管护责任区300个,配备专职管护人员300人,其中,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240人,商品林管护人员60人。

  强化森林防火监管。

  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在林区设置防火设施;发生森林火灾,立即组织当地军民和有关部门扑救;分区分片组

  建专业防火队伍,完善防火设施设备建设,提高防火机构和防火队伍应急和作战能力。

  完善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

  每年按照春秋两季及时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随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病虫害预警预报制度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预案,完善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建设。

  3.3森林资源培育

  在2010-2020年规划人工造林356hm2。

  中幼龄抚育面积7400hm2,其中透光抚育面积3000hm2,生长抚育面积4400hm2。

  低质低效林改造500hm2。

  3.4退耕还林

  全市地方国有林区现有耕地450hm2,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150hm2,对超过25°以上的耕地及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及时退耕

  还林,保护生态环境,总计退耕还林93hm2,规划在2010-2015年全部完成造林任务。

  3.5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与恢复

  建立黑龙江莲花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新建保护管理占3个,保护管理点6个,实施封山育林2300hm2,新建防护林带30km。

  对林场的现有340hm2湿地(沼泽地)采取保护措施,增加涵养水源的功能。

  3.6林区替代能源建设

  规划完成装机2万kw的风电厂建设。

  建立生物质固化站7个。

  4经济转型路径

  4.1生态型林业

  4.1.1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力度

  在规划期(2010—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449hm2,森林抚育7400hm2,低质低效林改造500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