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医药卫生与中医论文

时间:2023-04-01 09:06: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药卫生与中医论文

  关于医药卫生和中医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医药卫生与中医论文。

医药卫生与中医论文

  对中医学基础教学初探【1】

  中医学基础课程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

  由于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这让基础较差的中等卫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

  如何改变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升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中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下面笔者介绍自己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了解学生特点和中医学习现状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

  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

  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

  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

  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

  二是思维差异。

  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

  三是内容容易混淆。

  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

  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

  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

  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

  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

  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

  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

  中医知识抽象难懂,教师讲授时可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使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如讲望、闻、问、切时,多媒体所展现的大量图片、声音、查体手法,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医学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课打基础,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特点。

  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流派间中医调经及用药区别【2】

  在中医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学术流派,这些流派在坚持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和而不同,其相互借鉴、相互争鸣的发展过程亦推动了中医学的的发展。

  妇科流派在当代已逐渐成近10支特色不同的派系,在融入中医各家流派学术特色同时,更具有妇科学特有的特点。

  笔者现以调经为例,选取影响较大的派别从调经思想及用药特色两方面进行浅析。

  1海派

  海派妇科形成于近代上海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鲜明的“海派文化”特色和上海地域特征。

  该流派融汇各派之所长,贯通中西,包容并蓄,充分体现“有容乃大”、“和而不同”与“止于至善”等特征。

  创新性及开放性是其最大特点。

  其医家荟萃,名医辈出,自清末明初到建国以来,上海城区中较有名望的妇科流派10余个分支派别。

  各派大多以家系传承为主,用药特色不尽相同。

  其中位于江湾的蔡氏妇科传承7代,经历200余年,以其用药简练精当,药效迅速而闻名;位于南通的朱氏妇科亦传承4代,因其注重对脏气及冲任的调节,用药灵活多变,疗效确切而名扬。

  由于两家均属传承链较长,影响力较大的分支,故以之为例介绍海派妇科特点。

  1.1调经思想

  1.1.1江湾蔡氏

  蔡氏妇科在治疗上强调养血为先、理血为要,主张“妇人血宜多而气宜少”,“血易耗而气宜结”,治疗月经疾病主张“气以通为顺,血以调为补”的“通调”观,认为各种月经病均应以调摄为主,顺气宜宣达,行血宜和化,滋血需通调,益气当柔润。

  故治疗闭经不尚攻伐,崩漏不专止涩,用药多以理气养血之品为要,而香附更为常用之药。

  早年蔡氏妇科先辈就主张衷中参西,第7代传人蔡小荪教授博采众长,贯通中西,创造性的提出中医周期调治法(调周法),为当代中医调周思想奠定了基础。

  调周法的具体思路为:调经应顺应月经周期。

  月经期以养血活血为主,予四物汤加减,凡经期与经量、色、质、味异常者均可在此期调治;经后期是调经、种子的基础阶段,宜育肾通络;经间期肾气充盛,是阴阳转化、阴极生阳的种子时期,治疗以促使阴阳转化为宗旨;经前期肾气实而均衡,气血充盛,以“育肾培元法”,治疗以维持肾气均衡为原则[1]。

  1.1.2南通朱氏

  朱氏现已传承4代,各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均对朱氏妇科有创造性贡献。

  第1代朱南山先生认为妇科论治应注重调节各脏之气机,可归纳为调气血、疏肝气、健脾气、补肾气四大法则,其治疗妇科病均以恢复脏腑功能气机为目的,晚年制定了“妇科十问歌”,奠定了朱氏妇科基础[2]。

  第2代朱小南治疗妇科病注重从奇经八脉入手,认为妇科病证虽以冲任督带病变较多,但奇经八脉为一整体,病初则为局部经脉受累,日久则八脉俱病。

  故提倡欲提高妇科证治疗疗效,必加强对奇经八脉的论治,并与脏腑气血的论治有机结合起来[3]。

  第3代传人朱南孙在前辈基础上,根据多年妇科临床经验,认为治疗妇科疾病的原则是调节动静平衡,将法则概括为“从、合、守、变”四大要旨,意为反治法、兼治法、恒法,灵活变通。

  即动之疾制之以静药、静之疾通之以动药、动静不均者,通涩并用,更有动静之疾复用动药,静之疾再用静药以疗之者[4]。

  三代传人根据妇科疾病特点,无论在治法还是用药上,均对治疗妇科疾病进行了高度归纳,推动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1.2用药特色

  海派用药简练、轻灵,处方用药一般10~12味,皆常用之品。

  蔡小荪在秉承家传用药简洁特色基础上,融入晚清孟河流派“醇正和缓”的思想,剂量灵活多变,少则10g,多则60g,以病情轻重缓急为据,为蔡氏妇科用药特色赋予新的内涵。

  而朱小南总结出调理冲脉常用药物,以之调经引经[3]。

  另外在剂型上,海派善用滋膏调治各种妇科慢性、虚性及疑难病症,收到较好的疗效。

  2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以历史悠久、医家众多、医着宏富着称于世。

  如着名的四大温病学家叶天士及其着作《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就是新安医学优秀代表。

  而妇科是新安医学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学科之一,也是新安医学中起源最早、名医最多、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2.1调经特色

  该派治疗妇科病充分体现顾护妇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生理特点。

  治疗属血热实证的月经病鲜用苦寒泻火之法,而以“盛其水平其火”之法,认为血热护阴,水盛则火平;认为月经过少、闭经等病是因阴血不足为其本,虚中夹滞为其标,只有三阴脉盈,其气自充,虚滞自除,经血自畅,故以增液行舟为法,富其源流,充其血脉,再行理血调经,临证常以四物汤养血和血为主,再辨证加减[5]。

  新安医家常以四物汤为妇科常用基本方剂,确定了四物汤为调经养血之主方的地位,并创制了桃红四物汤。

  方中以四物汤中地、芍滋阴补血而富其水源,归、芍补肝行阳而疏其水流,充分体现了新安妇科中处处顾护阴血、养血和血的特色;加桃仁、红花增强活血行滞之力。

  2.2用药特色

  常以四物汤作为基本方剂,并随症加减;剂型善用散剂,对痛经、急症、瘀滞证更善用之。

  3孟河医学

  孟河医派妇科学文献很少,鲜见专门从事妇科的医生,但该派医家医着的传世均含有妇科学的内容,代表如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

  其中,丁甘仁为当代孟河医学妇科领域较有影响力者,其《丁甘仁医案》记载调经、崩漏、带下、产后等诸多妇科病种。

  该学派治疗妇科病重视肝脾,有别于传统观念“经水出诸肾”、“肾水少则月经少”支持下的补肾调经法。

  其治疗经、带、胎、产诸症皆不离肝脾,实则泄、郁则疏、亢则柔、虚则养。

  其立法和缓醇正,辨证细腻准确,尤其重视舌诊和脉诊[6]。

  孟河医派遣方用药以轻灵见长,尤善运用“轻可去实”之法,达到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4岭南医学

  岭南地处热带和亚特带,天气炎热,日照充足,常年受暖湿气流影响,天气潮湿多雨,四季划分不明显。

  其独特的气候地理特点造成了其疾病特点、居民体质均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如外邪入侵人体常夹湿邪,居民多阴虚、气虚及痰湿体质等;另外,岭南植物生长茂盛,药材种类繁多,盛产南药。

  上述诸多因素造就了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岭南医学。

  岭南妇科医家流派主要有:粤东蔡氏妇科,其传承13代,代表为蔡仰高、蔡纯臣、蔡妙珊等;南海罗氏妇科,其传承3代,代表罗元恺、罗颂平等。

  现以南海罗氏为主介绍岭南妇科调经及用药特色。

  4.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

  罗元恺推崇张景岳的阴阳学说并深入研究其所着《妇人规》,注重命门水火,善于平衡肾中阴阳;组方重视阴阳相配,以达到阴阳相长、精气互生的境界。

  根据阴阳相配原则,创制了滋肾育胎丸、促排卵汤、助孕3号方等一系列方药。

  罗氏认为经脉不调多在肾经,主张采用或兼用调补肾阴肾阳之法来治疗。

  4.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

  罗氏认为,妇科病首重调经,经调而后子嗣。

  月经病虽在血分,但气血来源于脏腑,日久必累及脾肾,或脾肾累及月经诸疾,认为“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滋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调经之法重在调理肾、肝、脾和经、气、血,创造性地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7]。

  4.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

  妇人数脱于血,阴常不足。

  罗元恺提出治疗妇科疾病一定要顾护阴液,并提出护阴三法;另外,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人群体质以湿热型和气阴两虚型为多,体质柔弱,不耐攻伐,治疗必须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否则难取良效。

  4.4善用南药,药性平和

  罗氏善用岭南道地和特产药材,如以道地药材广藿香化湿和胃,以新会陈皮健脾行气,德庆巴戟天补肾助阳,以岭南特有的岗稔、地稔调经止崩,猫爪草化痰散结,荔枝核行气散结等。

  另外,岭南人体质偏于柔弱,气阴两虚者多见,故所选药物多药性平和,善用甘药,处处顾护阴液。

  即便实证攻邪时亦选用扶正祛邪之品,虚证时多平补,少用大辛大热、峻补呆补等亦伤阴耗液、助痰生湿之品,强调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消而不伐。

  再者,岭南长期以来就有自发地应用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习惯,故处方一般用量比常用量要大[8]。

  5结语

  虽然上述不同流派间调经及用药各有特色,但均对中医妇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往个派别间均强调传承和发扬本学派为主,但近年来不同妇科流派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流派间学术的交融及渗透越来越明显,这种良性的交流互动必将促进中医妇科学的再一次飞跃。

  数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探究【3】

  1数学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一门学科,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思维是应用想象和推理对所观察的事物脱离其具体形态,进行思考和运算,进而做出判断和结论。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其数量表现如阴阳(2个)、五行(5个),结构表现如五行循环图,变化表现如阴阳平衡,无行相生相克,空间模型表现如阴阳鱼,它既有临床诊断后的定量用药治疗方法,也有经过抽象思维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1]。

  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进行不同的解题方法,尝试性进行数学思维方法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利用数学为中医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比如古代着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和尚分馒头问题、尺绳测进问题。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从宏观角度对人体肺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是没有明确提出在什么条件之下这些量值关系成立以及反之需要什么条件,基础理论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条件都可以利用这些关系治病进行中医辨证治病,这也容易得出中医包治百病、无所不能的说法。

  但是中医的临床经验表明,宏观原则只有在适当容许的治疗方法的前提下才成立,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数学分析,强调要注意中医的内涵与数量机理,即金、木、水、火、土之间的阴阳平衡是什么关系,这些相生相克的关系又是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应用数学的研究方式也就是根据疾病机理首先建立五行平衡关系的数学方程,如果方程正确,则一定存在解析解,否则,在此条件下对病人所用的治疗方法是无效的,即方程建立的前提和依据可能错误,必须变换思路重新研究整治方法。

  纵观古今,人类的健康和对疾病的治疗一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也成为人们不断与疾病进行抗争的智慧结晶。

  研究数学理论与中医临床和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尝试采用数学定量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对中医临床和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数学模型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中药资源包括可再生的野生、栽培的药用动植物资源,也包括不可再生的药用矿物资源。

  具统计,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有近13000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占85.2%,药用动物资源占14.1%,药用矿物资源占0.7%[2,3]。

  常用的320种植物类药材的总蕴藏量达到850吨以上,因此,中国是世界上药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正在不断衰竭,有的甚至濒临灭绝。

  野生人参、川贝、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正沿着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而走向衰竭。

  市场上一些中药材的销售也是鱼龙混杂,正品率受到极大的挑战,严重影响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此,对合理使用中药材资源,使得中药材资源能持续健康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许赣申在文献[4]中应用数学模型对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了研究,具体的方法如下:对一种可再生的中药材资源,其产量是由中药材所具有的再生力和利用量来决定的,

第t代的再生量由第t-1代的存留量决定,第t代的中药材存量大小又直接影响第t+1代中药材资源利用量的大小,则可建立一般的反应中药存量和资源利用量的数学模型:X(t+1)-X(t)=F(X(t))-H(t)这里,X(t+1)表示第t+1代中药资源的存量,X(t)表示第t代中药资源的存量,F(X(t))表示第t代中药资源的非线性再生量,H(t)表示第t代中药资源的利用量。

  设中药资源的再生量服从经典的Logistic增长规律,即:F(X(t))=rX(t)(1-X(t)/N)其中,r为中药资源的固有再生率,N为该区域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中药资源最大存量。

  同时假设可利用的中药资源与中药资源的存量成正比,即:H(t)=kX(t)则:F(X(t))=rX(t)(1-X(t)/N)=-r/N(X(t)-N/2)^2+rN/4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很容易知道,F(X(t))在X(t)=N/2时取最大值rN/4,即当中药材的存量为生态环境所容许的最大存量的一半时,中药资源的再生量为最大的rN/4。

  如果此时利用量与再生量相同,则可以获得最大持续利用量。

  从而:H(t)=kX(t)=rN/4由于X(t)=N/2,所以k=r/2。

  即要想获得最大持续利用量,中药资源的开采强度必须是中药资源利用率的一半。

  以上只是生物数学模型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中最基本的应用,事实上,反应中药资源再生量的规律很复杂,气候、环境的变化,人为的干预,内在生长规律的不同,中药资源的种类竞争、合作以及相互的抑制等因素都会导致其生长规律的变化,另外,对资源的利用量也远非正比例关系那么简单,比如,脉冲式的开采,连续的开采,周期的开采等等。

  所以,模型的更加合理化比如导致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性态更好掌握,但是,对模型的数学分析也就必须更加深入,生物数学的发展,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必将更加规范和有序[5]。

  3数学统计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学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该方法通过数量变换,构造出反应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对影响结果的一些制约条件进行分析筛选,以保证在不损失信息的情况下,找到一些主要的关键制约因素。

  在中药研究中,传统的鉴定主要凭工人的经验,不仅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此需要对与其有关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多元统计分析正是以此为目标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包括多元回归、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

  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重回归的解释变量x,y是确定性变量时,较为普遍,一般用于预测研究;当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时,一般用于变量之间的探索性研究[6]。

  主成分分析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及数学分析,选出能反应问题本质的少数几个重要变量,以使问题的分析更加简洁明了,所选取的信息与反应的内涵关系大小通常用离差平方和或方差来衡量。

  他的目的是建立具有尽可能少的新变量,却同时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7]。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它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关系出发,从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多变量中找出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的统计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减少变量的数目,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8];

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它是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9]。

  在聚类分析中,所研究的样品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异性(亲疏关系),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原则运用数学方法将关系较为密切的数据聚合为一小类,而将关系相对疏远的数据或者单位合为一大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

  上述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在中药材质量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方面、主要影响因子分析方面以及综合评价体系和动态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如多元回归分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环境因素对中药生长的影响及研究作物稳定性,孙视等[10]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不同生境与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关系主要由生境因子的纬度,日照百分率,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说决定。

  郭兰萍、吕献康等[11]应用主成分分析分析了南苍术挥发油、种石斛植物的组成成份,为优质中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有效而易行的办法。

  祁俊生等[8,12]应用因子分析对105味植物类中药所含有的15种稀土元素进行研究,证明建立的一个2因子模型就能理解稀土元素之间的中药关系,得出中药中稀土元素含量是影响中药四性关键要素之一。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枸杞、关黄柏、延胡索、黄芪等中药的研究,微量元素或特征性成分含量与中药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正品和非正品黄芩、不同产地枸杞、黄精属17种药用植物等的对比研究,均表明聚类分析可用于辅助鉴别中药的正品和伪品,探讨中药各类群间的系统亲缘关系,评价中药材的来源等[13]。

  4统计软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统计预测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SPSS不同功能模块归纳出了几种常用的时间序列统计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在医院门诊量资料的统计预测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14],一般有如下一些功能模块。

  (1)回归预测法:它是分析时间序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无周期变动的时间序列,一般用于作短期预测。

  以时间为自变量,所观察的某项变量或指标为因变量Y,对Y建立关于x的回归方程,即为回归预测。

  根据Y与x依存变化关系的不同,又可最为基本的回归预测模型为直线回归预测和曲线回归预测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spss提供了诸如对数模型、二次模型、三次模型、logistic模型、指数模型、倒数模型、幂模型、复合模型、S型模型、生长模型等功能模块。

  (2)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法.指数平滑的根本目的是去除一些随机的波动,以体现序列的规律性。

  一旦识别出这种规律性,就可以用它来预测了。

  指数平滑模型适于分析呈现自相关的时间序列,也适用于有周期性和趋势性变动的资料。

  (3)ARIMA模型。

  ARIMA即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是Box—Jenkins方法中重要的预测模型,适于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

  ARIMA是多个模型的混合,即自回归AR,求和I,和移动平均MA。

  若AR和MA的阶数分别为p和q,差分的次数为d,则非季节性ARIMA模型可写作ARIMA(p,d,q)。

【医药卫生与中医论文】相关文章: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用于医药卫生论文论文10-09

中医论文前言09-30

中医针灸论文10-01

中医论文翻译10-01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写法论文10-09

中医学的论文10-08

中医论文格式09-30

中医论文范文09-30

中医论文3000字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