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篮球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0-12-09 13:30: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篮球教学方法探讨

  在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正确并熟练地掌握篮球的运动技能,教师就须要让学生多次反复的来进行篮球的投球技能训练本文归纳了比赛教学法在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中的运用,进一步阐明了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篮球教学方法探讨,希望对你们有用!

篮球教学方法探讨

  第一篇:篮球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摘要:分层次教学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知识、智力、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教育理念[1]。

  采用差异分层、异步分层、分类分层、班内分层等形式是分层次教学的典型案例,借助以上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及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教学,最终实现各个层次学生都能最大化发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可实现学生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学习[2]。

  因此,在体育课改精神的指引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每一位体育老师的责任,分层次教学理念有助于每一位学生的均衡发展,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重点探究课题,

  本文利用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6级学生为对象,在篮球教学中引入分层次教学方法,探究篮球分层次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篮球;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篮球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习中的重点教学项目[3]。

  因其技战术的多样性、运动的集体对抗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观赏的刺激性加上互联网传媒的便捷和著名球星的影响力,深受广大职业技术学院的追捧和喜爱[4]。

  研究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学方法的应用发明与创新是伴随人类教学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过去的千百年教学实践中,人类利用自身智慧创造和创新出许多经典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就是众多教学方法中比较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层教学”一越成为国内外教学方法研究实践的热点之一。

  班级授课形式是我国目前课堂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该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强调集体统一齐步走,其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5]。

  其“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持续发展。

  学生生源、知识架构、学习认知、兴趣选择、体技能情况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若采用传统体育课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部分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出现。

  因此,在当前采用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下,为了弥补其不足,达到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应将分层次教学理念之分类推进、分层施教融入篮球课堂教学全过程。

  在篮球课堂教学贯穿分层次教学具体实施起来有许多困难,需依据本校具体情况深入开发校本篮球分层次教材,开发出可操作的分层次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研究对象:以我校16级男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抽样,随机选取2个班组,其中实验班人数为32人,对照班人数为32人。

  1实验前的测试数据

  该组数据表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方面的初始水平基本相同,各项指标经T检验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符合开展教学实验的条件。

  2实验后的测试数据

  通过开展教学实验,笔者发现合作学习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该组数据表明,教学试验后,在30米冲刺跑方面实验班的平均成绩要好于对照班,但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0.05,说明两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30米冲刺跑成绩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但在5×25米折返跑项目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则要好于对照班,且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0.05,说明合作学习法对于提高学生5×25米折返跑的成绩是有效的。

  该组数据表明,教学实验后,在篮球技能指标达标方面,实验班学生的成绩要略好于对照班,但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P值>0.05,说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在往返运球投篮方面,实验班学生的成绩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同时,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0.05,说明合作学习法在篮球技能的教学效果上更具优势。

  结论

  由于入校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鉴于此,在研究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成果后,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并开展了“差异分层”篮球教学法的研究实验。

  实验对象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篮球的学生,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是使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结合职业技术学院核心素养的内涵,划定三个阶段:

  第一,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爱好,初步掌握篮球基础技能:运球、传球等;

  第二,提高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篮球水平在基础层次上有所提高,

  如:运球急停、行进间传接球等;第三,特长形成阶段:开发不同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形成篮球特长,如:战术配合、防守带球队员等。

  在班级授课条件下,让篮球基础薄弱、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吃得了”,又让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吃得饱”,最终实现“因材施教”,兼顾每一位学生。

  建议职业技术学院有多种参与篮球运动学习的动机,参与篮球运动可以磨砺学生的意志、缓解不良情绪、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间的团队精神和组织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在竞争中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在篮球课程设置和篮球教学中应关注不同篮球学生群体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篮球学习的需求,使学校体育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葛耀君.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中文修订版的信度与效度验证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2]刘丹,赵刚.青少年篮球训练刚要与教法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王崇喜.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季朝新,刘俊一.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运动情境兴趣的影响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1(5):87-92.

  [6]李洪玉,徐良森等.情境心理学研究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3):235-240.

  [7]叶峰.多媒体CAI课件对学生体育情境兴趣影响的实证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樊新.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方法与兴趣[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3):123-124.

  第二篇:普通高中篮球选修课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篮球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项目,且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选修篮球课程。

  体育教师若想确保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确保学生在篮球选修课中学到真正有用的内容,就需要选择科学程度较高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

  任何一类体育项目的教学都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予以指导,这样才能保证体育课堂更为充实。

  与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相比,篮球不仅对于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是一项具有极强综合性特征的运动项目。

  相关教师需要为篮球选修课选择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对其进行合理构建,进而保证篮球选修课的顺利开展。

  1普通高中篮球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1.1教学针对性不够

  在普通高中的篮球选修课中,很多教师未能确保课程存在明显的针对性。

  教师在篮球选修课中,一般会让班级学生共同学习,而不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身体情况等,导致一些对于篮球兴趣不高或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会失去对篮球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对于存在的教学难度进行针对性地处理,导致一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篮球选修课的质量出现明显地下降。

  1.2教学计划不完善

  很多教师在篮球选修课中,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一些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难度太低,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轻易地完成,不存在任何的挑战性,长此以往,会使得这部分学生对篮球选修课产生消极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