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个人礼仪论文

时间:2020-12-10 09:24:3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个人礼仪论文

  小编搜集一篇关于“大学生礼仪论文”的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个人礼仪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途径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

  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许多高校都强调不允许学生穿拖鞋到课堂,但我们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反搭背,大声喧哗。

  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

  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

  有的大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

  大学生这种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

  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

  所以高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

  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

  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

  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

  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

  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大学生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1)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制定系统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2)学校在人文素养课中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

  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正在试点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87页)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

  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 定了礼仪教育实施要点,并对所有一年级新生实施礼仪教育。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

  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

  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3)通过校园各种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形成良好氛围。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礼仪讲座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学校网络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4)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当然,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与文献

  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3).

  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23,(4).

  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 J].暨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