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时间:2022-10-01 01:11:0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尽相同,对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有不同的标准,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要求很难适应这一发展。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应该从源头解决,统筹高校、企业、社会、政府和大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然而,究其根本,还是企业与高校之间对于人才培养供求的脱节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不健全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局限于发布招聘信息、统计毕业生及实习与就业人数、派发档案或进行集体咨询与讲述等;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咨询与辅导、职业能力的培养及测试和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

  同时,还较少涉及对大学生就业面试的应对及商务礼节礼仪的有效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报告,往往采取课堂集中面授和讲座等形式,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效果不佳。

  而且,类似这样的就业指导基本面向所有大三或大四毕业生,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个人兴趣、能力等自身存在的情况进行专业咨询与指导。

  根据对大三及大四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学校或企业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指导与培养,然而由于高校以往开展的就业指导教学及讲座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往往令学生大失所望,也逐渐对类似的就业指导产生反感,也就忽视了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三)高校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错位一方面,企业未能与高校建立直接的人才供需链。

  企业要明确提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具备哪些能力及专业素质,高校则有针对性地设立教学课程和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

  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明确。

  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尽相同,对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有不同的标准,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要求很难适应这一发展。

  (四)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好高骛远、功利色彩浓厚、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

  一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去一些大城市就业,造成大城市人才过剩,小城市及乡镇人才短缺;二是大多数企业到高校招聘的岗位都是一些简单劳动及体力劳动等的领域,这显然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形成了巨大落差;三是大学生自身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与他人合作能力、职业道德、动手及沟通的能力都十分缺乏。

  学生平时不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积累,或者是一味地死学课本,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去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动手、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些都潜藏着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被用人单位淘汰的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及方法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工作设计、需求分析、人才招聘、培训开发、绩效与薪酬管理等环节必须环环相扣,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工作需求招聘合适的人才,再根据工作设计进行人才培养,这些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式。

  而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参考这一模式。

  企业应该与当地高校建立战略关系,然后高校要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配套培养,才能不至于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政府部门则要起相当重要的中介作用。

  鉴于这一模式,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公共教育公费的投入,政府要在高校人才培养及大学生的就业方面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持续性的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

  政府应作为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纽带,积极促进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诸如政府完全可以号召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方面的讲授,而同时委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供一系列基本技能及事务性工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基层人才严重匮乏,存在大量用人需求,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与法规,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二)加强以高校及各教育部门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式,适应于社会的需要高校应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坚持着眼人才培养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源而盲目设置专业。

  要以就业为主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开展分类培养的模式,开设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当中。

  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课程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座谈、讲座及课堂集中讲授等方式,要丰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教学方式。

  结合课程讲授、行为训练、单独交流指导、企业实践、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让就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又使其能力提升。

  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设计并完善职业发展规划。

  高校应积极主动联系企业,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一方面让大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能使其了解到企业运行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己专业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的有效运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坚持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毕业生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不能老盯着“铁饭碗”,不能眼高手低,要知道所有的成就都来自于基层。

  到中小城市、中小微企业就业,在基层锻炼自己,挖掘自己潜能。

  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攻坚克难,努力扎实地掌握课本上理论性的知识,要有意识去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校期间要多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组织与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是其毕业后就业的重要因素。

  关注各行各业的发展,培养自己的分析与综合判断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为自己寻求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诸如周末做兼职,从而为自己积累了经验,增强了自身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意志。

  总之,应该建立的就是一套将政府、企业、高校及学生本人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就业培养与配置体系,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系统,让这个系统的循环运行达到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要求。

  增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增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上的开发。

  多年来,由于迫于就业压力,好多高校已逐步建立起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而要让大学生能更好地找到并从事自己期望的工作,还需要政府、高校及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途径。

  作者:陈浩 姚明亮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在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认同感不强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上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认识不充分这种方式、定位不准确,往往将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够重视,分配给他们的都是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不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二)学生的就业技能薄弱就业技能是一种综合的技能,不仅反映在专业技能,还包括面试技能、自我调适技能等。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教育对社会的关注不够,高校未能及时保持和相关单位的有效沟通,不了解社会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标准,较少反馈社会需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过窄、社会实习经验较少、专业技能不扎实;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所需工作能力产生不小的差距。

  比如,目前高校师范生只要在校期间修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普通话并成绩合格都可以在毕业之前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实际上锻炼师范生技能的微格教学训练的时间很少,教育实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很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根本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有些高校则在毕业学年才开始强调就业准备和技能训练,重视搜集岗位信息、召开校园招聘、求职技巧辅导等,而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就业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教育等相关技能则不受重视。

  (三)学生的个人特质需要加强个人特质指对实现自我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践自身价值的判断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上,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两方面。

  众多个案表明,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过高等,是导致毕业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

  学生缺乏自我性格与兴趣的探索,大学期间职业目标模糊,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时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为逃避就业而盲目跟风考研或出国进修,为追求铁饭碗和高福利而盲目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

  (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缺失部分毕业生缺少元认知能力,学习意识薄弱,不会活学活用,不懂得通过技能锻炼和实践培训锻炼自身素养。

  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使毕业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对于课堂之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意识不够。

  另外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高校中,创业意识已经相当活跃,越来越多的学生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

  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限制等原因,大学生自主创业仍然举步维艰。

  二、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结合USEM模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加强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大学必须面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办学理念,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完善培养方案,增强课程体系性。

  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基于科学的需求预测,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持续沟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课程学习中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理解力及其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加大力度把知识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举措。

  另外,学校和学院应大力宣传所开设的专业,找到一条“社会认可、学生受用、学校擅长”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三赢路线。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加大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学校应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关注企业员工的培训要求,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和实习基地的利用;企业可以派遣人员作为学校的就业培训师,为学生提供就业常识的普及和就业技能的训练,提前为企业培训储备人才。

  通过校企共建,学校可及时优化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学生可及时弥补专业和能力的不足,提前掌握社会技能;企业可及时了解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适当改善聘用要求。

  (三)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搭建就业能力开发平台。

  大一为探索期:以适应性教育为重点,结合入学教育、思政教育和形势政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位;大二为定向期:学校应拓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渠道,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就业知识,借助职业测评和就业咨询,了解自己的职业特质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

  三为准备期:经过两年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认知,学生基本形成了初步就业意向,这时应为学生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到实习基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身素质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差距,及时制定就业提升规划;大四为冲刺期:通过开展简历优化培训、模拟面试大赛和面试技巧培训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就业技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实现就业能力质的提升。

  (四)关注学生自我发展,重视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吸收转化信息能力,处理与周围关系的人际交往能力,务实、诚信、职业规划和责任感在内的发展能力,自制力,问题解决能力,抗挫折力和执行力在内的自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内的创新能力。

  既然是综合能力,就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发多种途径,注重就业能力提升过程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真正使就业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学生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使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综合技能,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前提条件。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政府的宏观调控、高校的深化改革、用人单位的支持改进以及学生本人的积极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只有各方面主体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才能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庞大工程持续稳定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