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探讨教师教育技术素养

时间:2023-04-01 09:07:3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讨教师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这是由于不断是要完成教学计划,抑或是实现教学目标,都与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存在很大的联系。

探讨教师教育技术素养

  【1】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探讨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内涵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二是教学资源。

  从大的方面来讲,教育技术素养是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手段的综合。

  立足于现阶段的高校教学而言,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教育知识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学美学素养以及教育情感素养。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内涵处于不断地延伸当中。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绞死的教育技术素养不应该局限在教育知识素养这一个方面,而是要走出来,向多样化的角度发展。

  (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是教学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结合,也是技术化教学和智能化教学的重要体现。

  事实上,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不仅仅包括基本的知识理论素养,还包含一些基础的计算机使用。

  同时,教师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来开展多媒体教学,这是技术化、多元化教学的重要前提,对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手段向信息化、技术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

  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现状

  (一)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

  受到各个高校办学理念不同的影响,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各个高校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不一致。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却没有涉及高校教学这一方面的内容。

  因此,很多地区的高校只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师的培训标准,导致各个地区的教学标准不一致,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教师培训的质量。

  所以说,要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必须制定出统一的教师培训标准。

  (二)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与院校教学协会联合开展了第一家高校教师教育素养技术培养中心,即“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该培训中心只融入了全国的31家高校,这相对于全国高等院校的数量来说是十分少的。

  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举办的教师培训活动,大多是由电教中心及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这些参与的部门负责记录高校的教学活动,对高校电教设备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同时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起到一定的培训作用。

  因此,这些部门十分熟悉教育技术的培养流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这些部门并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三)缺乏先进的培训手段

  由于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使得高等院校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手段显得十分落后,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般而言,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采取的是“讲课+上机”的传统模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甚至存在部分高校想到什么内容就培训什么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基础的培训内容显得相对来说比较乏味,一旦培训教师忽略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就会降低实际的教学质量,导致培训活动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要采取先进的、有效的培训方法,来切实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增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三、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统一培训标准,提升教师素养

  就目前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情况而言,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的培训经验,结合教育技术培养提出的要求与其他高校统一培训的标准。

  统一的培训标准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纳入等级要求。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信息技术和高校教育的相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高校要充分看到这两者结合的重要作用,并与其他高校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以此来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提高管理力度,活跃培训气氛

  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言,高等院校要注重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制定出详细的管理方法,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手段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例如,高等院校可以采取培训激励的方法,将教师的培训成绩纳入每学期的考核成绩中,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

  与此同时,在进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培训时间的合理性,保证教师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教师教学与培训的共同发展,争取做到劳逸结合。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培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之前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时的修改培训计划,调整培训方法,做好培训活动的管理工作。

  通过这样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促进培训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创新培训方法,开展案例教学

  事实上,案例教学一直被看作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有利于教师充分感受到培训活动的合理性,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一,开展优秀教师观摩教学,让参训教师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使之成为自身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二,培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相关的培训案例,创新培训手段,为参训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路径;

  其三,进行分组,让参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互相分享培训的心得体会,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通过这样的培训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远程培训

  高校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作用,采取多样化教学的手段,开展远程培训活动,开发出更多先进的培训技术软件,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活动显得更加灵活、便捷。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远程培训的过程中,高校要尽量做到与本校培训相一致,按照本校的情况和教师的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内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指导教师的课程,并制定出培训的考核制度,保证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接受培训,完成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目标。

  通过这样的培训手段,使得培训活动不断向简单化、有效化方向发展,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作者:张凤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现代教育技术与水处理实验课程的整合

  摘要:

  “水处理实验技术”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必修课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水处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成为可能。

  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机移动教学以及虚拟实验教学,不仅能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解决因实验条件限制带来的种种问题,极大地提高水处理实验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水处理实验;整合

  “水处理实验技术”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实验课程之一,是“水质工程学”理论的深化与补充[1]。

  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指导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解实验步骤+现场指导,仅限于完成实验而未能真正发挥老师和学生的能动性,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摆脱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水处理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水平,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水处理实验教学的有机整合,是现代化教学改革中摆在实验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实验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努力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实验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现代教育技术在水处理实验课程的应用现状

  过去,教师进行水处理实验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预习实验,第二部分才是动手做实验。

  在传统的水处理教学基础上,王伟等人在“《水处理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中提到,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辅助传统课堂讲授教学,在实验方案设计、检测设备的认知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能够发挥其直观性、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等优势,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引入已经不再让《水处理工程实验技术》的课堂教学只是枯燥的实验方案列举和公式推导等,而是让学生能够更为生动地了解到各种水处理实验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检测设备的使用和实验模拟等内容[2]。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目前现代教育与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3]。

  随着手机4G网络的广泛应用和虚拟实验室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最大程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助教”与“助学”功能,手机移动教学和虚拟实验室的应用将是水处理实验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发展趋势。

  2现代教育技术与水处理实验的有机整合

  2.1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的学生在实验课之前都不会认真预习课本或实验指导书,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毫无准备就进入实验室,然后等待老师给他们讲解实验步骤,最后看着少数几位同学动手操作,自己只负责抄写数据,应付完成实验报告就算完成实验了。

  整个实验过程,大部分同学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广大实验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笔者通过录制操作视频,如混凝沉淀实验,把投药量的计算,取样的要点,搅拌程序的设定以及混凝、沉淀过程现象观察的要点等边操作边讲解,操作视频于在上课前1周发放到学生微信/QQ群里,要求学生自己下载观看预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0%以上的同学均能上课之前完成预习,对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的操作等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同时,在实验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与分析数据。

  利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育技术,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做到实验前胸有成竹,更好地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确实提高了水处理实验教学效果。

  2.2利用手机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实验

  随着4G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在教育领域,从师生之间的语音通话、短信互动,到图书馆信息管理,“一卡通”服务等,手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的前沿研究领域[4]。

  笔者尝试建立一个水处理实验的公众号,在公众号里面定时发送实验操作视频、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实验课件、最新的水处理技术、水处理实际案例等相关信息,正是适应了目前学生“离不开手机”的现状,将大量的水处理实验信息传递给学生,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关于手机移动教学的研究,仍有待于实验教师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2.3利用虚拟实验教学,弥补实验设备不足

  近年来,由于大学的扩招,很多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跟不上步伐,实验室的设备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的教学要求,往往多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甚至有些学校一个班共用一台设备,设备的严重不足导致实验教学变成了教师的实验演示,学生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实验教学必然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虚拟实验具有虚拟性、实践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特征,虚拟实验教学可以解决我国当前传统实验教学设备和资金不足、缺乏创新、存在危险等等问题[5]。

  若能将虚拟实验应用在水处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我国对虚拟实验的研究比较晚,近十年发展很快,呈上升趋势。

  但在水处理实验这一块,仍无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和设计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虽然是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但是也无法完全代替真正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实验方法的有效整合,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祝来.“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7):168.

  [2]王伟,王科,苏馈,等.《水处理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实验[J].科学与技术,2014,12(3):118-119.

  [3]车志刚.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术研究,2011(7):40-41.

  作者:赵美花 陈秋丽 单位: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探讨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相关文章:

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10-01

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探讨10-01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路径探讨论文10-08

探讨生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10-01

素养教育论文10-01

对矿井绞车安装的技术探讨10-08

信息技术的应用探讨10-01

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素养探讨论文10-12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探讨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