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教师职业素质的论文

时间:2022-10-01 00:47:0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教师职业素质的论文

  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比如,一位教师,经过三年五载的教学生涯,就逐渐形成了怎样备课、怎样讲课、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怎样为人师表等一系列教师职业素质,于是,便保持相对的稳定。

有关教师职业素质的论文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

  一、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有着以下特点:权力小、责任大、任务忙。

  这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履行大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的职责;辅导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对工作充满信心,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甘于全身心投入。

  (二)过硬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引导者、心灵发展的疏导者、生活选择的参谋者、学生成才的指导者。

  对学生来说,辅导员是接触交往时间最长的老师,优秀的辅导员往往能成为学生膜拜的偶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具体体现为辅导员对社会、职业、学习、生活、学生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影响着学生。

  由于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这些影响会激起大学生较强烈的认同和模仿欲望。

  这就要求辅导员找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共同语言”。

  同时,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潜心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理念,系统地学习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以便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社会文化价值。

  (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定的感召力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个体思想差异大。

  因此,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带好一个班。

  这要求辅导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度的职业技能。

  他们不仅要与时俱进,及时把握社会需求,同时,也要学会从不同侧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此来掌握乃至控制大学生的群体情绪。

  辅导员要学会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多样的管理方式,形成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和谐发展的集体。

  这才是一个辅导员带好一个集体的前提。

  “学生不是一个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做正确的引导。

  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有一定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辅导员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把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围绕学生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交友、恋爱、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点燃一颗颗火种。

  二、辅导员应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团组织建设

  一个人即使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若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也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这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目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人对其中错误的价值观念缺乏辨别的能力,盲目随从。

  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念摇摆、理想目标缺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素质滑坡、责任意识淡薄、协作精神不足、心理素质不佳、竞争能力减弱、创新意识缺乏等种种问题。

  近年来,大学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大,更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难点。

  这说明辅导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一)发挥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各个历史阶段,高校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之一。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在班级和在寝室时间占用了全部时间的90%。

  而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又有利地分布于各班级和寝室。

  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两部分,即鼓励和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别做好班级模范标杆工作以及学生宿舍模范标杆工作。

  班级模范标杆工作是传统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一般通过开展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主义教育、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训等引导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起到先锋表率作用。

  学生宿舍模范标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它以“走进生活,共同成长”为目标。

  学生宿舍是学生们情感交流、真实意志体现、文明生活习惯养成、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重要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在学生宿舍中,建立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生活学习小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落实公寓文化建设,二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约束与管理,让学生党员接受普通学生的监督,促使学生党员在学生生活区也同样树立起良好形象。

  (二)重视优秀青年团员的培养

  在高校,绝大部分学生是共青团员,所以,要发挥优秀学生团员的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第一,要高度重视共青团员的组织优势,选拔思想过硬、学习优秀和群众基础稳固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并从这些学生干部中选出出类拔萃者作为首批入党积极分子;

  第二,结合青年团员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学生党员选拔工作实施方案,为以后学生党员选拔的顺利开展做好制度性的保障;

  第三,依托班级团支部、优秀学生干部做好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如班级主题团日活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团课学习等。

  (三)加强党团的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对其进行党的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学生党员先进性实例教育。

  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信念、知识水平、社会经验及判断能力的变化进行正确的评估,从而因时制宜地采取措施,加强党团的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保证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要求党团员,特别是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自身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实践水平,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生涯规划、职业技能提升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难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应更多地从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理念、有目的地提高其就业技能入手。

  这就要求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加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提高就业技能,发掘崭新的创业理念。

  (一)应从新生开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准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有关个人一生事业发展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第一步。

  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应及时向新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引导新生尽快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学校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来对待。

  通过课程教育,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清晰的认识,并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能做出完全符合现实环境、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远比辅导员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受益。

  (三)加强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培养与指导

  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应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根据社会现状制订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自己的规划不断努力;

  二年级时,针对学生,重点进行自我认知教育,使其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三年级时,侧重于就业指导教育和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并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如就业信息的搜集,简历、推荐信的撰写,面试注意事项等。

  同时,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其了解最新的国家、省部级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发掘他们的创业新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四)配合院校搭建好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的平台

  高校一般会设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就创业模拟系统等,辅导员应该配合这些平台的设立,告知学生这些平台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平台进行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

  四、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如新环境适应问题、家庭问题、学习问题、人际问题、恋爱问题、性格问题、就业问题等,主要症状表现为:易怒烦躁、缺乏安全感、强迫症、抑郁症、自我封闭等。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影响学生的学业,导致部分学生中途休学或者退学,重则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辅导员应如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每年新生入学后,高校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根据测试排查出有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组织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开展一对一的互动,并且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两方配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进行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比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是聘请该领域的专家来校有针对性地定期进行心理健康宣讲。

  再次,辅导员应该加强心理投入和心理沟通。

  即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关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多与问题学生进行交流,询问其学习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必要时可以去学生公寓进行走访,在平时的交流中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此外,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活动积极参与到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进步、情感满足、自我实现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最后,注意心理换位。

  用学生的眼光和思维去看问题,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体验他们的兴趣爱好,参加他们的班级、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交朋友。

  作为辅导员,不仅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而且平时也要注意采用温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使其学会理解他人。

  只要师生都能做到“心理换位”,学着用对方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这样,许多矛盾便会化解、消散。

  作者:许力文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一、通过人才引进迅速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坚持“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通过招聘行业专家做为兼职教师,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指出:“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与行业企业间的有机联系,注重吸引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所以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课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已经被普遍的采纳和接受,而公共课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可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研室的教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或其它综合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是他们大多不熟悉医疗卫生各专业信息化的工作环境,

  如果聘请医疗机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卫生信息技术基础》下篇—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的教学和实训指导。

  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确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环境要求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发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技术研发、师资培训等措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个通识课程为平台着力构建“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在岗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青年教师培养一帮一制,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迅速提高。

  鼓励和支持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到医疗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进修学习和顶岗工作,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是,熟悉医疗机构的工程流程;参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维护、信息化的科研工作,提高指导信息化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