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解读徐悲鸿《愚公移山》中的开拓精神

时间:2022-10-26 08:39:23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解读徐悲鸿《愚公移山》中的开拓精神

  想到写毕业论文就头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术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缓解头疼!

解读徐悲鸿《愚公移山》中的开拓精神

  摘要: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经典作品。徐悲鸿在《愚公移山》这幅画作当中,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现实元素,对《愚公移山》故事当中所蕴含的开拓精神进行可视化塑造,从而让画面充满视觉的冲击力,带有力量地展现出《愚公移山》的精神。

  关键词:《愚公移山》、徐悲鸿、人物形象、开拓精神

  《愚公移山》是从《列子・汤问》当中选出来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古代有一个长者为了移走挡在自己门口太行山、王屋山这两座山,所以采取了最为朴素的方式,也就是持之以恒地把这些山上面的石头全部都凿开搬走。而徐悲鸿创作的这一幅画作,也就主要是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当中,愚公带领着全部家中的人参与到凿山的工作当中的场景呈现出来。从《愚公移山》当中可以看出,徐悲鸿内心是对于愚公逢山开路的开拓精神、顽强的魄力进行歌颂,也是对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进行艺术化的歌颂,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愚公移山》中现实元素对开拓精神呈现

  《愚公移山》这一幅画作的创作是徐悲鸿对现实的一种吸收和反映。徐悲鸿非常关注画作本身所能够带来的人文主义影响,特别是画作当中那种崇高的人文精神,在徐悲鸿之前,很多西方的伟大画家也运用各自的画笔,对于各个民族当中的顽强者进行刻画,呈现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因此,现实元素和开拓精神的交融与呈现,是《愚公移山》中的重要特色。

  (1)突显现实劳动者的美感

  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也正是希望通过中国传统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当中付出非常多的辛劳,特别是在劳动过程当中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行反映。《愚公移山》实际上和徐悲鸿当时所在的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徐悲鸿观察了当时滇缅公路的修建,是出动了大量的老弱妇孺参与到开路工作当中,滇缅之间本来是崇山峻岭,可是在众多中国劳工的开通下,形成了一条抗日的生命线。这一点也深深地触动了徐悲鸿,也影响了徐悲鸿创作了《愚公移山》这一幅画作,在画作之中,徐悲鸿充分吸收了这些劳动者的形象和美感。

  《愚公移山》当中许多的人物形象也是和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画面当中有个大腹便便的男子,正在举起犁头扒开各种山石,这个勇武有力的形象,是徐悲鸿吸收了自己在印度时候的一个印度厨师的形象。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劳动者一般的体魄,他们的身体或许并不是十分健美,也没有完美的肌肉线条,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劳动者,他们挥舞其自己手中的锄头和犁头,向着阻隔在他们面前的山发出无尽的挑战。正如《愚公移山》当中,愚公曾经说过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就是说自己还有家人和孩子,即便是自己在世的时候没有办法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山搬走,也可以让自己下一代的子孙继续完成自己的开山大业。这是《愚公移山》这一幅画作当中可以看到的现实的力量,这一点也是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的核心精神。

  (2)展现出力量的美感

  突显出力量的美感,是《愚公移山》这一幅画作当中可以看到的重要元素,徐悲鸿通过非常真实的肌肉形象来展现出劳动者的力量。所有参与到凿山开路行动的劳动者,全部都是有着古铜色的皮肤,这和真实世界当中的劳动者一样,同样都是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因为长期在太阳之下暴晒,所以他们的皮肤都变得十分黝黑,可以看出愚公带领这样一群家人已经持续凿山开路有好长的一段时间。而这些愚公的家人都几乎是赤裸着身体,这一方面表明的是,很多凿山开路的家人因为在劳动过程当中容易出汗,所以他们干脆把自己的衣物都脱掉,赤身裸体地参与到凿山开路的行动当中。从《愚公移山》当中,愚公的家人拼尽自己的全力开山凿路,通过这种和现实的肌肉线条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力学美感。

  (3)场景的真实性对开拓精神的反映

  场景的真实性,也是和现实紧密地交融在一起。比如《愚公移山》画面之中,愚公和家人在劳动的整个场景,就和真实的山野荒林是非常接近的。绿色的杂草在画面上漫山遍野地生长着,而在这些绿色的山草中间还长满了各种山野间的野花,有蓝色的野花,也有红色的野花,这些花朵在绿色的山草映衬之下,又显得十分的突出,颜色上也十分夺目。而颜色非常美丽的山间花朵和青草,映衬着愚公和他的家人在山野之间不断拼搏和艰辛劳动的真实美感。美丽的花草,一草一木都仿佛歌颂着愚公等这些劳动者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展现出这个地方,由于长期被太行山和王屋山的阻隔,长期以来都没有人经过,没有道路,所以长满了各种杂草。可以看出,《愚公移山》当中的愚公正在走一条从来都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他们所做的事情,也是前人所没有尝试的。因此,整个场景的真实性,也通过了山花野草这些看似平凡实则为点睛之笔的细节进行呈现。

  二、《愚公移山》中典型人物形象对于开拓精神的表现

  《愚公移山》这一幅画作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画作内所蕴含的开拓精神,所以徐悲鸿塑造了非常多的具备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为了让愚公和他的这些儿孙们的劳动者形象更加突出,徐悲鸿尤其注重这些人物的立体感,并且和画面整体的中心焦点透视的方式进行展现,在空间上也具备足够的深度,所有的人物都在广阔的空间当中矗立着,有着各自的位置。因为《愚公移山》的故事当中,愚公是带领着自己的子孙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去凿山开路,而且太行山和王屋山必然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在给予人物的劳动空间也需要有足够的深度,所以徐悲鸿就让这些人物呈现出一定的角度差,以此将整个《愚公移山》各个人物所在的空间拓展开来,也便于对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可以让这些典型人物如同劳动者的丰碑一样矗立在整个场景里。

  (1)背对观画者的劳动者形象

  其中有一个参加劳动的劳动者,是用背面的形象对着观画者的。他面对的是两头象,分别是大象和未成年的小象,而这个劳动者的背面身体壮实有力,他挑着两框已经被清理凿开的山石,仿佛要通过大象将山石运载出去。这样一种孔武有力的背影,很大程度上是对各个面对着观画者的劳动者形象的补充。因为传统的绘画当中,无论是平凡的劳动者,还是伟大的历史人物,在画面当中一般都是采用正面去面对着观画者,目的是将人物的神态和面貌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但是徐悲鸿之所以让一个背面的人物进入到画作之中,一方面是补充了劳动者背面的劳动形象,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出愚公移山整个工作场景的忙碌性,所有的人都正在忙碌着,没有谁能够停歇下来,因为王屋山和太行山是巨大的山峦。而更为重要的是,背面人物表现出劳动者并没有高低之分,正面和背面示人的劳动者,他们只是一种符号,或者象征着一种“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精神力量,因此这样的一种典型人物形象非常好地突出展现了愚公移山中劳动者的力量。

  (2)侧身站着的愚公人物形象

  另外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形象就是《愚公移山》故事中的愚公。在画作之中,愚公是侧部背面对着观画者,而愚公正在和邻居的孀妇金城氏以及她的孩子说话。徐悲鸿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愚公的形象,特别绘画了隔壁邻居的孀妇金城氏以及她的孩子,以顶天立地的方式,塑造了这些劳动者和妇孺之间的愚公形象。愚公形象顶天立地,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对于人物的塑造方法实际上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这个场景和《愚公移山》原来故事当中愚公的形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愚公在凿山开路的过程当中,比如智叟等人也曾经过来询问愚公这样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愚公往往面对着非常多人的质疑和压力。所以愚公在凿山开路的行为里,是一个带头的劳动者,更是精神的引领者。金城氏的孀妇所留下的孩子还非常小,可是在《愚公移山》当中,金城氏非常坚决地将自己这些年纪还很小的孩子交到愚公的手中,参与到劳动里。这个场景也正是金城氏将孩子交给愚公的场景。愚公的头发已经是银白色的了,可以看出愚公凿山开路已经经历了许多年,而且愚公的背部仿佛是有点轻微的驼背,这也表明了愚公长期都在太行山和王屋山之间劳动,长期的劳动重担已经让他的身体承受着非常多的压力,但是画面中的愚公仍然拄着一把锄头,可以看出,即便是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以及自己的身体已经逐渐出现苍老的状况,可是愚公仍然是不改初衷,继续在凿山开路的前沿处奋斗着。从愚公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愚公虽然以侧面示人,但是其凿山开路的魄力,仍然是展现出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愚公在画面中的手部动作,他用右手指着山上的地面,仿佛正在表达自己对巨山阻隔了道路的愤怒,以及开拓出一条道路的决心。这些在画面当中,徐悲鸿都通过一个侧面示人的愚公形象加以表达。

  (3)正对观画者的两个劳动者形象

  正面劳动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腹便便的正面劳动者,另外一个是体形相对瘦小一些,但是也同样孔武有力的劳动者,这两个正面的劳动者实际上是对劳动者的再次刻画,和背面示人的挑着担子的劳动者形成了一组劳动者形象。大腹便便的劳动者,他长满了胡须,而且肚子浑圆,嘴巴还稍微张开,仿佛正在喘着气,又仿佛是在喊着劳动时候的口号,他的魄力和英豪之气,和中国传统的小说中“鲁智深”或者“李逵”的形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英雄魄力,和他赤裸上身的力量,都让整幅《愚公移山》展现出劳动者的张力。而在这位身材魁梧的劳动者身边,有一个体形相对瘦小,和正常人的体形差不多的劳动者,他在劳动的时候,也是把锄头高高挥舞起来,举在了身后,然后自己由于用力,将自己胸腔的肋骨也突显出来。他虽然和普通人的体形一样,甚至相对有点瘦弱,但是他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愚公移山的重要目标奋斗着。这种英雄和魄力,也足以表现出愚公移山是愚公发动了所有身边的子孙和邻居才得以实现的。

  因此,从《愚公移山》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上看,可以发现徐悲鸿通过这些站立和角度不同的劳动者,表现出极为强大的劳动者的氛围和气场,将中国传统劳动人民的开拓精神蕴含其中,凸显出非常强大的魄力和精神感染力。尤其是徐悲鸿并没有完全着眼于愚公这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是将普通的劳动者也纳入到视野之中,这样让《愚公移山》的画作更加生动地体现出劳动者的开拓精神,并且突出了一般普通劳动者在凿山开路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三、结语

  徐悲鸿是中国近代绘画历史重要的一位人物,其学贯中西,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西方的绘画艺术都有所吸收,在其创作的许多绘画作品当中,都能够看到徐悲鸿对于中西艺术的吸收。而《愚公移山》这一幅绘画作品,就是徐悲鸿吸收了中西绘画艺术的重要代表性作品。《愚公移山》是创作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当时徐悲鸿应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邀请,为了抗日宣传才创作这一幅作品。《愚公移山》这一幅画作,非常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劳动者的精神力量,极大程度地表达了徐悲鸿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关注和热爱。《愚公移山》打破了传统中国绘画当中对于劳动者的忽视,也吸收了西方人物绘画当中对于人物的塑造方式,以现实元素和典型人物两个维度,对《愚公移山》故事当中的开拓精神进行视觉塑造,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参考文献:

  [1] 田兆元、邱硕:《愚公移山:20世纪的民族精神建构及其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 王承昊:《放归历史还原时代――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再研究》,《艺术评论》,2009年第11期。

  [3] 张安华:《以西润中――浅谈徐悲鸿改良中国画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实践》,《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第3期。

【解读徐悲鸿《愚公移山》中的开拓精神】相关文章:

2016中小学生守则解读06-26

徐悲鸿笔下的马优秀作文四篇10-30

“愚公移山”作文05-20

愚公移山作文05-18

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通用8篇)12-09

《愚公移山》教案优秀09-18

作文愚公移山有感11-12

愚公移山小学作文07-03

QuestMobile报告解读06-08

新课标解读心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