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分析与比较

时间:2021-05-29 13:50:21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分析与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艺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论文是关于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分析与比较的优秀论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分析与比较

  摘 要:文章通过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不同与发展,说明了素描教学的进步性。

  关 键 词:素描教学 目的 方法 内容 设计 创意

  我国自“五四”时期以来,老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林凤眠、刘海粟等人出国留学,归国后创办艺术院校并把欧美及日本艺术教育体系借鉴过来,从当时的专业设定及课程设置的基本状况来看,教学体制自设定至今无多大改变,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单线师承、师徒授受的作坊式教学,将我国绘画教学带入了严谨规范的层面,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写实主义画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优化系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一些负面效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各大院校贯彻契斯恰可夫教学法,以长期作业为主,强调深入真实地再现对象。这种学院式教育在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之外,使绘画艺术仅成了单纯的技术和技巧性传授,造成了长期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缺乏必要联系和相互内容的延展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孤立地消化,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无法成功地诱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把充满创造性的宝贵年华消磨在对物体无休止的再现中,以偏概全,单纯实行以写实为核心的艺术教育,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艺术修养的狭隘性,会扼杀学生艺术才能的独创性,这不仅不能适应绘画学科的发展,更加不能适应设计学科的要求。

  各大院校的设计学科大多是由原来的工艺美术学科蜕变而来的,基础教学从一开始就沿袭了绘画学科的教学程序和内容,这种状况持续到1982年召开“全国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会上就素描教学现状指明,“应根据设计专业的需要开设,不能等同于绘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同时又将课程目标定为重在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和描绘对象的能力,掌握形体的结构,而不应过多强调明暗虚实关系、层次变化和风格”。这一限定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进步的推动意义。各大院校在此号召下,教学改革空前活跃,特别是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以及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等国外课程的影响和引进,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出现“结构素描”“设计素描”等内容的探索,使得传统单一的“全因素素描”逐渐走向多样性的素描方法,如结构素描、意象素描、新概念素描、表现素描、创意素描、超级写实主义、联想素描、构成素描等,名称繁多只因侧重点不同,笔者认为,以上素描可统称为“设计素描”,因为这些“点”在设计素描教学板块中都会涉及到。可以这样说,“设计素描”是现代素描教学的灵魂。它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既对传统素描予以继承同时又有很大区别,大体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观察、思考,从而获得全然不同的表现效果。

  一、教学目的的不同

  以往素描的定义:是一门以培养造型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在绘画中要求画面效果与对物象的视觉感受基本一致。传统素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过于注重素描的写生和基本功技法的训练,造成学生被动地描绘现实存在的对象,反反复复去推敲对象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明暗关系和体积的起伏转折、质感、量感、空间虚实等,把注意力集中在真实再现对象本身上。绘画学科如此,设计学科亦如此。曾几何时,设计学科的学生们为了获得他人的承认,不遗余力地在画面中尽显自己高超的技术,甚至为与纯绘画专业学生的水平不相上下而沾沾自喜。可见在过去的训练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了眼和手的协调性,即对自然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过渡的高超的技法表现能力,而忽略了脑应用,忽略了素描的创造性、思想性的一面。当然,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不能粗暴地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非过时,其在绘画学科依然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设计学科虽然不再完全适用但依然有不可割裂的延续性。

  阿恩海姆说:“艺术设计不是对刺激物的被动复制,而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而作为设计学科的素描如果还停留在仅仅追求表现真实的层面上,就会造成与专业衔接不紧甚至严重脱节。

  现代素描教学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出现以“设计素描”为中心的新的教学实践构架,它不同于“绘画素描”过分地注重于客体的再现,训练形式的内容与艺术设计专业更为密切,形成了一些符合专业性质的基础教学特点,即通过素描发现设计。虽然同样是描绘物象,但已不仅仅教学生如何表现,而是以认识对象为途径,以协调专业为目的,一方面培养造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素描认识自然,并以自然的各种表象为依据,透过对形体独特的观察方位和不同性质的表现方法,从而接近设计——创造新形态——发现并完成设计的过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敏锐的美感反应,通过强化设计意识、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的训练,来提高对形体的想象力和造型艺术的综合设计的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教学内容围绕从几何石膏、静物、风景、石膏头像半身像全身像、人物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的完整程序来操作的,绘画对象比较单一。在绘画学科尚可,但在设计学科则完全没有必要。譬如油画专业的学生要画好人体没有几年的硬功是根本练不出来的,如果让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也按照此程序把时间用在画人体上,势必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会出现严重的脱节问题。

  现代素描教学围绕设计专业的特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基本可将教学内容定位于三大板块:结构分析训练阶段、明暗表现训练阶段、创意能力训练阶段。

  结构分析阶段着重训练学生对空间中形态、结构的思维能力,强化空间透视能力的把握,用三维的空间意识来表现物体形态的构造以及形体与形体、形体与空间的诸多关系。在理论学习上重点是透视基本原理;在表现方法上采用结构画法,彻底抛却明暗,采用穿透性手法表现四维空间,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形态体量性质;在表现题材上分为“机械”和“自然”两部分,机械部分为最初级内容,从正方体入手到各种几何形体组合、静物(玻璃器皿等)组合、最后到复杂的机械零件组合;自然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平常不易注意的细微处的观察力,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并从中发现抽象美的因素。它搜集的题材广泛,生活中平凡的树叶、蔬菜、干果球茎、种子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表现。主要研究自然物体的生长规律,注意每个细节的主次和前后关系,抓住生长的动态和节奏感,甚至掰开内部放大观察,采集它的外在形状的起伏凹凸以及内部微小结构单位,体会这些按照一定组合规律重复的构成形态所体现出来的“抽象意味”,将熟悉的物体的陌生因素挖掘出来进行强化表现,就会从具象向抽象之间打开一条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