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

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17-12-13 我要投稿

  美术鉴赏,下面带来美术鉴赏的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美术鉴赏【1】

  摘 要: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都是形象思维过程,欣赏偏重于单纯的审美愉悦享受,鉴赏更多的是理性的认识。

  鉴赏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获得美的感受,并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来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理解。

  欣赏是感性的,鉴赏是理性的。

  关键词:欣赏;鉴赏;感性与理性;精神活动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享受,美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是供人们观赏的,但由于观赏者所受的教育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观赏态度和方法也不同,整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

  一、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的区别和联系

  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观赏者面前时,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对作品产生的直观反映不同,许多观赏者凭着自己的直觉,直观地接受美术作品中与自己审美情趣相似的艺术形象,所以多是感性的,表面的,这种偏于感性和带有主观喜爱的随意性的观赏,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即美术欣赏。

  由于作品的可视性,欣赏者也会自然进行某种联想和想象,但都是从自身的喜好出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欣赏只是审美活动的初级阶段。

  鉴赏,是在欣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受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获得美的感受,并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来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理解,比如,运用自己的美术知识:不同材料塑造出艺术形象的特点是什么、美术作品表达的时代背景、艺术内涵、各种技法的运用等,这对一般的欣赏者来说是做不到的,鉴赏者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以作品中的形象为诱导,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去感受和品味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美。

  同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鉴赏过程中感性、理性相互渗透,鉴赏者对作品产生的感性美是瞬间的,随反复多次的观赏进入冷静思考阶段,把自己的美术知识溶进作品,从而体味到艺术形象所含的思想意义和形式美,并不断深化理解,获得新的审美享受过程。

  由此可见,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都是形象思维过程,欣赏偏重于单纯的审美愉悦享受,鉴赏更多的是理性的认识,任何人都可成为美术欣赏者,但不是都能成为鉴赏者。

  但鉴赏者也要通过知识运用正确的鉴赏方法。

  二、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鉴赏是对作品中所体现的美的追求和发现。

  任何一幅美术作品都是作者从自己所处的时代、生活和思想感情出发,借助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认知。

  美术鉴赏者就是要在美术家创造的作品中寻求和发现美,以获得启迪和美的享受。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缺少对美的发现,那么,美术作品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一种手段,而美术鉴赏则是从作品中再发现美的一种能力,鉴赏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不是靠推理,而是从审美层面,运用审美知识、审美情感对艺术形象进行品味、鉴别、判断,发现其真伪、优劣、美丑,发现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及艺术表现、个性特点,美术鉴赏其实就是“美的发现”。

  只有美的艺术形象才能引起观赏者的美感和情感,例如许多美术家喜欢画竹子,其实,自然界的竹子本无什么思想和性格,但是物性与人性有许多共通之处,自然界的竹枝内空而外有节,正应“气节”二字,所以画家笔下的竹子就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了。

  我们知道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竹子享有盛誉,他本人对贪腐的现实不满,他坎坷而不屈服的个性与竹性相同,于是借竹的“气节”来书写自己的性情品格,所画墨竹挺拔遒劲,老篁新枝错落有致,疏密有别,水墨浓淡枯湿富有变化,达到形式和精神完美统一,因此我们在鉴赏郑板桥的竹子,就要发现画家寄托于竹子身上的特殊情感和认识,发现、体味他所写的竹子的独特的美。

  三、学会鉴别不同风格的美

  学会鉴别不同艺术风格的美,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风格和创作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是不同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在创作中的反映。

  比如,达芬奇的绘画充满科学和智慧,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充满力量、勇敢,拉斐尔的绘画充满祥和、温柔、美丽。

  他们三位艺术家同处于一个时期,但风格完全不同,使我们在鉴赏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鉴赏中欣赏和发现美的另一层含义是在鉴赏中发现自我,郑板桥的竹子深受欢迎,说明我们内心深处有与竹子相似的“气节”性格,在鉴赏中发现鉴赏者自己,从而得到一种自我发现的喜悦。

  艺术形象中有“我”的思想感情、爱好趣味或理想的影子,而“我”能鉴赏对象中的美,又是因为“我中有物”,所以鉴赏艺术形象时,也常常处于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精神世界。

  总之,美术鉴赏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美术的本质就在于使观赏者感到愉悦,我们鉴赏美术品,目的是从作品中获得美和享受美的愉悦感,这是精神的享受,这种享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现艺术形象的美,另一方面发现、获取艺术形象的真谛,我们将运用鉴赏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欧阳丽莎,李思思,王艳凤. 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整合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6

  [2] 王滢婕. 艺术教育的审美实践[J].群文天地,2013,02

  [3] 别敦荣, 夏晋. 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3(02)

  [4] 罗常军. 论艺术教育的四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1

  品味经典快乐美术【2】

  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完整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有着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抑或是美轮美奂的中西方名园,无不给我们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触动我们的心灵。

  经常听到我们老师感叹:“欣赏课太难上了!”那么,如何上好欣赏课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