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的论文

时间:2020-12-09 16:45:43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的论文

  朋友们都喜欢美术吗?关于美术的论文要怎么写呢?下面小编整理有关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美术的论文

  关于美术的论文【1】

  一、“心源说与绘画艺术本体

  “心源说认为绘画艺术源于画家之 “心 ,那么 ,自然就会得出这样的逻辑结论:画家之“心当然也就构成了绘画艺术之本,绘画艺术之本体只能是绘画艺术家之“心。

  所以,“写形是古代画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张彦远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说、荆浩的“画者,画也说、王履的“舍形何所求意说、莫是龙的“传神者必以形说等等,都包含着对“写形的肯定。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以“神为本,写形为手段,“写神才是目的。

  顾恺之是论人物画,人物画就是要画出人物之“神,并通过人物之“神来体现画家之“心。

  山水景物画也同样如此。

  中国古代的山水景物画以 “传神“写意为本,特别是宋元文人画派,画山水景物向来不以“写形为重,而强调对山水景物之“神之“意的传达。

  南宋邓椿《画继》云: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之间者万物,悉皆含毫运思,曲尽其态。

  而所以能曲尽者,止一法耳。

  一者何也?曰:传神而已矣。

  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

  此若虚深鄙众工,谓虽曰画而非画者,盖止能传其形,不能传其神也。

  元代倪赞《清閟阁全集》卷九云:余之竹,聊以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邓椿把“传神看做曲尽万物之态的“一法,即根本方法。

  并指出,不但“人之有神,而且“物之有神,万物皆有其神。

  画出万物之“神,才是佳作。

  倪赞画竹之目的,在于“写胸中之逸气。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中把缺乏“气韵的画看做“虽曰画而非画。

  所谓“气韵“传神“胸中之逸气,皆本于画家之“心,或者说是画家之“心的体现。

  “画与书一源,亦心画也。

  戴熙《习苦斋画絮》云:“以目入心,以手出心,专写胸中灵和之气。

  所谓“从于心“心画“胸中灵和之气等,都是画家的心灵精神,是画之本体所在。

  以“心为本的绘画本体论, 又往往把绘画看做性情的抒发表现。

  如《宣和画谱》卷七载北宋李公麟之语曰: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李公麟把自己的画作看做类似抒情的诗歌,画是自己感情精神的表现。

  而对世人不解其情,只把其画当做“供玩好的消闲品,非常不满。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云:“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

  画是画家“高雅之情的寄托,“高雅之情是画之本体。

  石涛说:“笔墨乃性情之事,于依稀仿佛中,有非笔墨所能传者。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二云:“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

  绘画是 “性情之事,“性情是绘画之本。

  “性情即画家之“心。

  与以“心为本的绘画本体论相关,古代画论家又提出了“意在笔先与“画尽意在等画学命题。

  如张彦远认为:“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郭若虚说:“所以意存笔先,笔周意内。

  画尽意在,象应神全,然后神闲意定;神闲意定,则思竭而笔不困也。

  他们都强调了画家在执笔作画之前,应先创立自己的意境。

  唐岱曾具体地指出:“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

  立身画外,存心画中。

  泼墨挥毫,皆成天趣。

  布颜图的体验最为深刻与透彻,他说:“意之为用大矣哉! ……故善画者,必意在笔先。

  宁可意到而笔到,不可笔到而意不到。

  意到而笔不到,不到即到也;笔到而意不到,到犹未到也。

  他们从不同的层次与角度,指出了“意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所说的“意,或指艺术家创作构思时酝酿于胸中的审美意象,或指艺术家受客观对象的启发,在一定审美理想的观照下,浮现在眼前的意境,或指艺术家自己的情意、意趣。

  艺术家创作时必须率先“立意,因为此“意为创作之本。

  二、“心源说与书法艺术本体

  书与画是最为接近的艺术。

  “画者,画也,绘画艺术以“形的描绘为基本形式。

  书法则是一种点线笔画艺术、结构艺术,书法家运用一定的笔画、点线和结构布局,通过书写汉字而成,也以“形的描写为基本形式。

  书与画不但在形式上具有“写形的共同特点,而且在创作上也有共同特点,清代张庚《浦山论画》云:“画与书一源,亦心画也。

  书与画有共同根源, 二者的共同根源就是 “心源,二者都是写心艺术。

  所以,“心是绘画之本体,也是书法之本体。

  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从语义学角度阐释了以“心为本的书法本体观,云:后人不曰画字,而曰写字。

  写有二义:《说文》,“写,置物也;《韵书》,“写,输也。

  置者,置物之形;输者,输我之心。

  两义并不相悖,所以字为心画。

  若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输我之心,则画字、写字之义两失矣。

  无怪书道不成也。

  此番议论显然是这位大书法家创作经验的肺腑之言,体现了书法创作的抒情本质。

  《佩文斋书画谱》卷五《记白云先生书诀》载书圣王羲之语云:“书法创作是‘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这种以书写心、借书“理性情的艺术特征,同绘画“从于心“得心源“陶写性情的艺术特征,在本质精神上是相通一致的。

  所以,张庚说“画与书一源,皆以心为源,以心为本。

  由于书法是人心的表现,书家之心不同,书法作品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

  因此,通过书法可窥探人心。

  项穆在《心相》中说:“儒行也,才子也,佳人也,僧道也,莫不有本来之心,合宜之相者。

  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相,可识其心。

  书可“理性情,书家在人生不得意时,借书抒愤,亦是常事。

  如韩愈在朝廷受人打击时,大书气势磅礴的“鸢飞鱼跃四字,以表达心中的激愤之情,这也就是“有诸中,必形诸外。

  “形诸外作品必内蕴着“有诸中的性情,故“观其相,可识其心,也就是通过书作可识书家之心。

  关于美术的论文【2】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

  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

  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

  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

  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

  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