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求职面试中的“马太效应”

时间:2020-12-11 12:01:50 面试 我要投稿

求职面试中的“马太效应”

什么是"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25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既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圣经在这个故事结尾处有点睛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现实生活中"马太效应"无处不在,例如在找工作过程中就有很明显的"马太效应"。
前一段时间,厦门大学BBS工作人版一篇名为《好像很多人在囤积offer》的帖子一时被讨论得很热烈,这就是马太效应很明显的力证。我们发现,在找工作过程中,有的人可以拿到很多家意向单位的offer,而有的人却连一次面试机会都很难有!为什么在找工作过程中有这么明显的马太效应呢?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求职面试中的“马太效应”】相关文章:

面试中求职失败的简历12-28

求职者面试中的自我介绍03-11

从马太效应看社会阶层固化06-04

会计求职面试03-08

面试中的握手礼仪08-22

求职简历中的座右铭12-24

关于简历中的面试技巧:最优化的面试方法09-18

求职面试的自我介绍05-14

面试过程中的礼仪03-18

求职面试个人介绍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