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

时间:2022-10-05 21:31:05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1】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金华市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趋势,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培训成本

  金华市现有人口456.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6.9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48.39万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138.39万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111万人。

  按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至少有6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向非农转移。

  当前随着 “五十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实施,课题组对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转移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高,扶持力度大

  金华市各级政府重视农民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实施各项优惠性举措,切实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据《金华市本级“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实行“政府买单”的补助制度,对资金投入作了硬性规定。

  各县(市、区)要按照当年培训任务数和一般农民人均不低于300元、被征地农民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其中一类县(市、区)至少安排500万元,二类至少300万元,三类至少150万元。

  多数县(市、区)按要求甚至超标准执行,义乌市、永康市对几乎所有培训项目实行免费。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与区域经济的结合度高、针对性强,转移效果好

  金华市各地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从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用工需求出发,精心设置多种培训项目,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职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市区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义乌的经商人员培训、东阳的建筑工人培训、永康武义两地的五金产业操作工培训、兰溪浦江两地的境外就业培训及磐安的中药材培训都各具特色,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

  在因地制宜设置培训项目基础上,各地还不断探索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培训后的转移率。

  如婺城区一直将“企业下单、政府买单、农民接单”的订单式培训作为重点来抓,已有30余家企业参与订单式培训,累计培训学员8554人,实现就业7151人,就业率达84%。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转移就业率提升

  调查中发现,有68.2%的农村青年最关心如何增加收入;在致富的方式上,外出务工已成为多数农村青年增收的首选途径,84.6%的农村青年有打工经历或正打算外出务工,81.1%的农村青年已经基本摆脱了故土难离的思想禁锢,大部分人都有出去闯闯的主观愿望。

  随着农民思想的解放,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就业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2000年为39.2%,而2002年、2004年、2006年则分别为48.6%、56.3%、67.6%,并力争在“十一五”末达到75%。

  单单在2007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16.059万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189万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106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6.208万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0.556万人;有7.963万人获得培训证书,其中3.806万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受训后转移就业5.931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为83.46%。

  四、本地就近转移是主要转移去向

  金华市各县(市、区)蓬勃发展的工业块状经济及第三产业给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金华市农村劳动力在市域范围内转移的比例高达80%以上。

  转移就业所从事的职业也日趋多元化,从事非农性质的职业比例达82.9%。

  进入二、三产业务工的占73.1%。

  同时据企业用工状态数据统计,本地农村劳动力已占金华市工业园区用工总数的60%左右,尤其是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很受企业欢迎,他们基本能直接上岗就业,大大减少了企业培训成本。

  得益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中国科技五金城两大市场的辐射,来料加工业已吸引20多万农民在家门口转移就业,据统计,2003~2006年全市累计发放加工费29.87亿元,2007年上半年全市有31.8万人参与来料加工,发放加工费达到6.69亿元,同比增长了32.48%。

  来料加工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城镇闲散劳动力和失地、失业人员的生活与就业问题,已成为展示金华经济发展的新名片,是妇女就业增收的新渠道。

  另外,“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去向之一,目前已吸纳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1.82万人。

  金华市民营经济活跃,自主创业氛围较浓厚,据调查,金华市有个体经营户33.3万户,这其中大部分为农民。

  如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大部分市场经营户是农民;在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永康,为当地五金产业配套而创办家庭式作坊的小老板就有上万人,其中当地农民业主占90%以上。

  此外,金华市还有大量农民在全国各地创业,如小商品营销、建筑施工等,婺城、金东两区也有不少农民全国许多城市开茶楼。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年轻化和技能化趋势

  据统计,目前金华市16々3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到75.5%,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

  分析原因,这一年龄段农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55.2万人,占该年龄段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0.7%,相比有较高的文化教育背景。

  此外,由于各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取得一定的专业职业技能后转移就业,且大多数人受聘技能型岗位,就业更为稳定,工资收入也更高。

  如市区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学员,有90%以上取得培训合格证书,40%以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可喜地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加快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已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的影响。

  近年来金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分不开,据统计,在金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二、三产业经营收入总数占到人均纯收入的74.5%以上。

  同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进而安家落户,助推了城市化进程。

  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2】

  摘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解决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农村劳动力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增加农业投入,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等,这些措施对促进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三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这是因为“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转移,“三农”问题就一直存在。

  因此,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有: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如果不就业,农闲时没事干,人闲就会生事,这极不利于社会和谐。

  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农民做的工作最辛苦,可是收入却不高,当他们看到一些人拿着高工资,工作却很轻松时,会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

  这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通过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也过上富裕的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现阶段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以自发流动为主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亲戚介绍是主要途径,大部分人出门务工,都是亲戚朋友给介绍的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56.8%,其次是自发外出,农忙结束后,农民在家闲着,就自己出门找工作。

  这部分占34.8%,而靠中介组织介绍的占4.9%。

  大部分农民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中介组织。

  政府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只有3.5%,政府组织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也是比较富裕的农民,偏远地区的农民政府也组织不到。

  虽然政府和中介组织组织的劳动力务工数量有所提高,可是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劳务输出的能力仍然相当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是以自发流动为主。

  (二)省外转移数量减少,省内增多

  从总体转移趋势来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到省外打工的趋势有所转变,近年来,许多农民已放弃了去省外打工,而是选择在省内打工,省内就业形势良好。

  2010年,省内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234万人,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省外转移的总人数是609万人,与前些年相比,减少了很多。

  这说明劳动就业岗位增加迅速。

  近年来,我省非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如制造业,金属业等。

  农民工待遇得到很大提高,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薪酬水平。

  不少务工的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有一些农民选择在家做一些小本生意,比如说开超市,到邻近的集市上卖一些小商品。

  或者比较富裕的农民在自家田地里盖个小工厂,生产一些产品,他们不仅自己就业,还让同村的农民找到了工作,这吸纳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

  (三)就业结构优化,二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主要从事的是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外出务工的男子大多选择从事建筑业,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的杰作。

  外出务工的女子大部分大多选择从事制造业,一般都是进一些工厂,从事一线制造工作。

  转移行业中除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外,还有服务业、批零贸易业、交通运输业等,如有的农民外出工作选择去酒店饭店做服务员,或者有驾照的农民选择去做司机的也比较多,而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对较少。

  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存在盲目性

  自发转移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虽然说近年来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数明显增多,但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总人数来看,政府起的作用仍然很小。

  农民工自发转移,没目的没计划,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使得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后,由于信息不通畅或者信息错误,危害社会的稳定最终只能再回到农村,无法及时就业。

  另外,政府对农民工就业也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划,中介组织不完善。

  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更加艰巨。

  政府需要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组织和指导。

  (二)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的方法已不再局限于土地的增加。

  而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影响农民工收入的主要原因。

  外出务工的人员,一般有技术有文化的工资较高,而没文化的农民干的活很累,工资又不高。

  特别是贫苦地区的农民,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又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思想观念落后。

  自古以来,河南省一直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很慢,所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这不仅造就了农民生活上的贫穷,也使得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一些落后的山区例如象信阳等地的山区至今还坚持“女主内”的落后思想。

  这使一些女性宁愿在家闲着穷着,也不愿意出门挣钱,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

  文化水平偏低。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总人口达460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达58万人,占1.2%。

  高中学历共520万人,占11.3%。

  初中学历2780万人,占60.4%,小学以下学历1242万人,占27%。

  大部分农民因为贫穷,上不起学,所以文化程度不高,还有的思想有问题,觉得上学没用。

  所以就不上学,直接出去打工。

  由数据可知初中小学文化的农村劳动力仍占绝大多数。

  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城只能从事于建筑业和制造业或者服务行业,很难从事管理层或者科研开发工作等。

  (三)受社会政策制度的制约

  社会制度,是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需求,建立起的有系统、有组织,众所周知的行为模式。

  包括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等。

  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的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

  1.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民即使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愿放弃土地经营权,更何况现在国家对每亩地都有经济上的补助。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不稳定,土地就成了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会抱着如果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老家种地的想法,所以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彻底的转移。

  另外有些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没有时间经营土地,就把土地承包给亲戚或者朋友,土地的承包价格,国家的经济补助等矛盾纠纷就由此而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

  因为土地制度不合理,造成的问题很多,农民呼吁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实现。

  2.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

  我国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样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务工了,但是却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社会身份。

  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居住、就业、社保等问题都缺乏完善的保障。

  另外,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大部分农民工的子女不能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待遇,所以只能选择在农村上学。

  这就使一部分农村孩子长期和父母分离,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又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总之,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工资低,受歧视,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医疗保险、同工同酬等待遇。

  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有所解决,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组织领导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经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不能把农村劳动力当成国家的包袱,针对一些不愿意出门务工在家闲置的农民,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成立村委会宣传部,多宣传一些出门打工生活走向小康的例子。

  同时还可以深入村庄村委会,为群众做好思想工作,各个村的村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增强其外出务工的观念。

  二是要科学制定规划,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城市就业再就业联系起来。

  在制定规划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科学论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1.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有效转移,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

  比如说有的单位不要农民工,他们不是担心他们工作做的不好,而是担心他们素质低,出现偷盗打架的事件等。

  因此,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这其中不仅包括文化素质,还包括科技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收入低而且很累,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技之长。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到两门的专业技能,摆脱单纯靠力气吃饭的境地。

  政府要把农民工的培训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

  政府可以在乡镇办一些免费培训的学校,可以开一些公益性的图书馆,也可鼓励私人开办培训学校。

  另外,颁发国家统一的技能证书,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健全法规政策

  1.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

  只有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才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保留农民的土地永久使用权。

  使农民在城市能够安心务工,准许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土地或者住宅转让租赁给其他人,同时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这样既利用了土地,又可以收些租金,防止土地荒芜造成浪费,提高土地使用率。

  2.改革户籍制度

  我国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分开划分的,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了,可是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

  可以把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依据,这样农民就不会收到不公平的待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进城务工的子女也应受到同市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改革住房制度,使买房或者租房不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找到归属感,不会觉得自己是外地人,能够安心在城市务工。

  (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个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走向富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这些剩余劳动力要就业,只能到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寻找就业机会。

  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不用在田地里干活,他们只能再寻找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小城镇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但是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实施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1.加快城市郊区的发展

  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但是,城市的承载能力毕竟有限,如果农民都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的混乱。

  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多方向转移,城市郊区的发展是不错的选择。

  城市郊区既接近城市,可以方便的把城市中的资金人才引进,又靠近农村,方便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城市郊区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把郊区发展成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实现现代城市文明。

  使农民最大程度的实现非农业就业,用工业化,现代化取代原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2.形成合理的城镇层次结构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低,还表现在城镇化层次不合理。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

  以我省为例,应重点发展省会城市,以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同时重点培育两个到三个有特色的大中型城市。

  关于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要有适度的规模和数量,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要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并合理进行布局调整。

  3.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就业机会增多,农民外出务工的就多,但由于在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加之各方面的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在城市定居还有很大的难度。

  可以鼓励打工者回乡创业,群众合伙创业等,建设有特色的乡镇企业,加快乡镇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志东,王建民. 转移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构建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

  [2]兰景力,佟光霁.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启示与制度完善[J].学习与探索,2011,(02).

  [3]侯明利. 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关联特点、影响因素及破解路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7).

  [4]黄敏.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7).

  [5]闫小欢,霍学喜. 农民就业、农村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基于河南省479个农户调查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3,(07).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3】

  摘要:近三十年来,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的人口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我国现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是个变化比较快和明显的时期,沿海地区地劳动力的需求还是稳步上升,总量不断地增大,但需求率还是有所减缓。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程度;人口结构;东部地区

  一、引言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这是有社会发展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以为在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大分工的到来,机器生产大大的增强了生产力,当然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大发展时期以来了历史上的人口迁移高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

  二、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呢?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因为那是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政策的触发,社会百废待兴,沿海地区正处大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过后,有大量的健壮的年轻劳动力,机器生产在各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上的应用,使得种田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这样就使的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最后,新的思想席卷中国大地,这时已经影响到了农村及不发达地区,这些先进的东西会诱导着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人去那些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三、转移劳动力进入的产业及分析

  如上图,我国农村转移人口进入的基本是以第二产业的最多,第三产业有一部分,第一产业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这说明他们所进入的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另外第三产业也是很一定的比重,因为东部的沿海地区近年来服务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多的劳动力会进入第三产业,越来越少的人会进入第一产业。

  四、对于这种现象的经济分析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一个农村家庭,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父母,家里有几亩田,这是中国农村家庭普遍的基本情况,那家里的健壮劳动力干嘛去呢,他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选择在家种田,抚养孩子,赡养父母;第二,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父母带。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成本和收益:

  第一,留在家里种田,收益是种田得到的农产品和一些经济作物的收入,还有就是能陪伴在父母和孩子身边所带来的享受,成本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直接成本没有,间接成本主要是不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还有经济拮据所带来的压力,收益能有2000到4000已经不错了,能陪在父母和孩子身边的效用也是有限的,成本就很大了,外出务工至少一年可以赚7000到9000,如此一来,很明显,留在家里种田不是明智之举。

  第二,选择外出务工,收益是在外务工的收入,还有转到钱的喜悦感和在大城市见识世面的享受,直接成本是出去的路费和父母替你带孩子的费用,间接成本是不能再家种田而失去的农产品收入和与父母孩子分隔两地的痛苦,收益明显是大于成本的。

  所以,相对于一个健壮的劳动力来说,外出务工在经济学分析上也是合理的,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都会朝着收益大,成本低的趋势去,所以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首先,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将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增长速度会逐渐缓慢下来;其次,农村转移劳动力将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且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重将有所增加;最后,农村转移劳动力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但是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比重将会缓慢上升。

  参考文献:

  [1]庾德昌.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1978-1986).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1989.

  [2]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J].人口研究,1998,(2).

  [3]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4).

  [4]胡枫.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6]钟水印.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乡村治理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5).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相关文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10-0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10-06

劳动力中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10-0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途径10-0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09-06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04-2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10-05

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10-05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