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

时间:2022-10-08 17:16:21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

  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下面带来的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

  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1】

  摘要:大学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关注。

  而大学中的英语教学历时长,本身又是人文学科,因此只要我们好到合适的途径,就能顺利把二者融合。

  本文主要分析两这可能的借点和方法,希望对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解决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文教育;大学英语;融合;途径

  一 引言

  大学英语有史以来都是以教授语言和交际能力为中心的,很少有人考虑怎么把它作为人文教育学科。

  其实,如果这门课程开在本族语国家,作为母语学习,那他就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课,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也是人文精神传播的主战场。

  但是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到了中国之后,由于长期以来考试中心的影响,使其变成了一门纯粹的应试科目,人们看不到它在实际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甚至很多经历了高考,甚至考博经历的教师都感言,英语没用,学了30年,除了考试,什么用都没用。

  当然,他们口中所谓的“没用”只是指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从来没有直接用过英语说话或者写文章或者读过英文材料。

  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它看作是学习人文知识,提高道德伦理素养,促进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学科。

  而我们现在就是要开发大学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功能。

  关于如何加强高校人文教育,很多专家给出了意见,但是很多都是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无法实施的。

  例如要改变文理分科等。

  本文则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特别是外语教学的特点,提出更具实际操作性的方法,只要教师稍加用心,就可以立即付诸实施的措施。

  二 两者结合的途径

  首先,要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的态度和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外,也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

  因此教师授课的目标不能仅限于讲授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和语法以及听说的训练,更应该注重课文中所包含的人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们首先能够深刻理解课文中包含的道理,这样他们在做其他训练的时候就会有感而发,从而能促进他们听说写的能力。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做输出性的训练,只追求阅读和词汇背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腹中无物。

  本人在修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这一点暴露无遗。

  学生的作文写不好,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对着某个题目,就是那么一两个观点,不停的来回转圈。

  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不够。

  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让他们都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对事物的认识,能够有自己的观点。

  从教育的整体目标来看,这比让学生多背100个单词更重要。

  所以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在教学中才能体现出来。

  其次,要仔细研究课本,根据课本内容给学生补充相关的人文观念和内容。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其内容的人文教育意义。

  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去挖掘,不能把这些良好的人文教育素材浪费了。

  例如第一册中《L 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这篇课文中,就明确提出,外语学习是最折麽人的事情(a most trying experience)。

  教师就要利用这其中包含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一旦你努力了,其中的快乐也是其他的快乐无法比拟的。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

  通过这样的补充,让学生逐步改变学习英语有捷径的看法,因为目前很多学生都希望能通过某种所谓的方法,就能1个月背诵1千单词,4个月就能考过四级,半年就能英语说的顶呱呱。

  这些都是合学习认知规律的广告宣传害了一大批学生啊。

  通过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学习英语的所谓捷径,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学习的正确途径,当他们看到某些被鼓吹的观点或者流行的说法时,自己要动一下脑筋,由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凡事多动脑,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这才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中外对比。

  对比是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手段,也是最容易讲解明白道理的方式。

  而大学英语的教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对比的良好环境。

  现在大学英语教材全部采用英语国家作者写作的原文,因此,其中所包含的知识都是原汁原味的西方人文精神。

  而作为教授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的人文知识其实很多都是不存在国界的。

  当然也有不少中外的不同。

  例如西方注重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东方崇尚集体主义。

  但是如果我们能仔细的对比现实中的这两种主义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西方的个人主义更像我们现在努力要做到的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而并不是我们认为的自私。

  而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被曲解,导致众多的中国人一味的随大流,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盲从盲信,完全失去了作为个体的个性。

  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师能逐步让学生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促进他们思想的成熟。

  三 结论

  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较长时间,而且是逐步提高,不会一蹴而就。

  把人文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虽然有众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为大学英语毕竟不是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是它的教育目的之一,它还有其学科自身知识性的具体目标,因此如何处理学科教学目标和总体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在课堂上,补充人文知识与传授语言技能的比例关系,就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这个需要各个教师根据学生和学校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

  还有目前的还没有科学的评估学生人文素养的手段,这个只能是看学生走出学校后的表现,因此,人文教育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让教师来操作,而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成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这些都对全面提高人文教育增加了难度,也是以后研究者应该具体。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人文主义情感教学策略【2】

  摘要:本文根据情感因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态度、动机和个性等情感因素,旨在引导老师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学习动机和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情感智力 情感因素 心理磁场 激情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就像一阵春风吹来,给外语教学界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为之振奋,同时也为之困惑:如何才能把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呢?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和感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意识从教材和教学活动着手贯彻情感教学策略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1.教师缺乏情感智力,缺乏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极端行为

  在偏重认知的教育观指导下,认知与情感失去平衡,造成了学生的“情感饥渴”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陷于沮丧,烦恼,孤单,内疚,抑郁,自怜的困境之中,甚至受绝望等不良情感的折磨而不能自拔,给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创伤和损害。

  由于学生面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感下降,校园里不断出现诸如逃学,自卑,嫉妒,暴力,自杀,谋杀等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和越轨行为。

  学生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情感问题受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教育,教师难逃其咎,学生情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学生的不良情感得不到正常的纠正以致于郁结,变态,并进而引发极端行为。

  2.没有情感的参与,认知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要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

  学生对教师所采取的情感态度是左右他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兴趣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维也纳(Vena Jules)和彼特(Peter Kutnick)就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特征对1756名8~16岁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表明,在学生所列举的好教师的23项特征中,有12项(约占51.2%)是属于情感的。

  3.教师应努力培养乐观、自制、宽容和诚意等良好的情感特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愉悦地接纳自己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而且还要以自己的信心,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使其摆脱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情绪的影响。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强度,宽容学生的错误、误解,能真诚地坦白自己,以信任,友谊的态度对待他人。

  二、以自身条件为载体,发挥教师强势心理磁场效应

  1.借助语言来传情达意

  学生最爱听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效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从感官角度上看,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

  2.借助表情(面部表情,体态表情 )构建积极“心理磁场”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被融入积极的“心理磁场”,思维就被有效激活,注意处于高度醒觉状态,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将极大地发挥出来。

  3.激情是积极心理磁场效用实现的灵魂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心理上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的情感交流。

  课堂中,信息的流动在情感的氛围中进行,并不断激发和维持着情感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发展,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流动的成效。

  激情对于教师心理磁场和学生积极心理状态是万万不可少的。

  学生最尊重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只有教师兴致勃勃,学生也才能兴致勃勃。

  这种“激情效应”是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所必须把握的,是一节成功外语课堂所必须具备的。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

  1.使学生学习有安全感,乐于表达

  传统教学中,发言机会属于一些善于表现的学生,害羞的或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发挥不好,造成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保持沉默,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机会。

  在pairwork和groupwork活动中,面对自己的同伴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有安全感,不担心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敢于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实践,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心。

  2.进行合作学习,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pairwork和groupwork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了解,交流见解,碰撞思维,共享知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学生表现更出色,学的东西更多,并有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3.机会均等,实现人人参与,体现教育的公平

  用pairwork和groupwork体现了英语教育的新理念“做中学”,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交流,进行英语实践,人人参与,没有“被遗忘的角落”。

  课堂上必须听到每一个同学的声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变化。

  从而因势利导,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马德容.对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的再认识[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7)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5]Lynda Fielstein &Patricia Phelps.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M].2003年

  [6]苗慧.教师心理场效应及其意义与策略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7]谢余良.英语教学中的pairwork和groupwork及其策略组织[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8]王初明.解释二语习得, 连接论优于普遍语法[J].外国语, 2001, (5).

  [9]孟春国.英语课程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7)

【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相关文章:

人文素养与艺术类英语教学的融合10-07

大学英语教学开展人文教育的途径10-05

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10-0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10-05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10-05

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环境的建构10-07

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及评价10-05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10-05

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0-05

人文素质在英语教学的培养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