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悲剧观论文

时间:2018-01-04 13:27:48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论文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论文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悲剧的本质、灵魂和功用三个方面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论文

  摘要: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与其老师――柏拉图的观点大相径庭,但他接受了挑战。

  作为悲剧理论学说的始创者,亚里士多德在前人悲剧创作的基础上,一方面总结创作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潜心研究,他第一次给悲剧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成为包含悲剧情节论、性格论、过失论、功用论等的完整的悲剧理论学说体系。

  在此将在《诗学》这一理论著作的基础上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展开论述。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观

  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艺术已经相当发达,诞生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悲剧艺术家。

  生于三位悲剧家之后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也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

  正是这位人类百科全书式的伟人,在总结了古代希腊悲剧艺术创作经验的同时,第一次为悲剧下了卓越的定义,从而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悲剧理论体系。

  可以说西方悲剧学说起源于古代希腊,而古希腊的悲剧学说则主要集中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诗学》这部书中。

  下文将依据《诗学》所论,并结合一定的悲剧文本,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进行论述。

  一、悲剧的定义

  在接触了众多优秀的悲剧文本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对其进行总结并且得出了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①这是西方悲剧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定义。

  这个定义深刻地阐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基本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制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意味。

  柏拉图认为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认为物质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世界的事物的摹本,至于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则只是摹本的摹本,“和真理隔着三层”。

  柏拉图否定了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并且直接地否定了艺术的真实性。

  而关于悲剧的社会功用,柏拉图更是嗤之以鼻。

  而亚里士多德则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脱离特殊、先于特殊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是不存在的,更是没有存在的可能,实际存在即是特殊,在特殊之外才存在普遍。

  这就彻底推翻了他老师的唯心主义的“理念论”。

  他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此摹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作品亦是真实的,从而得出艺术是具有真实性的结论。

  如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剧中写的是波斯海军在萨拉米海湾全军覆灭,海战场面轰轰烈烈,表现了希腊人英勇的战斗精神,以此反衬出希腊人在这场战争中的伟大胜利,作者借此剧抨击波斯的黑暗专制,赞扬雅典的民主,歌颂抗击波斯侵略的卫国战争,这是以当时现实为题材的希腊悲剧。

  这句话阐明的是定义中的第一层意思,但恰恰是定义的最主要的一层,那就是悲剧的摹仿对象(或摹仿内容),它明确地规定了悲剧的性质。

  在这句话中,最重要的核心词是“行动”。

  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是强调悲剧是对某种行动的摹仿;第二层意思是说明具体行动的具体特点,即是一个严肃、完整、且有一定长度的行动。

  摹仿人的行动,这是悲剧主题得以体现的重要因素,而且悲剧更注重于摹仿真实的、现实中的、人的行动。

  这种行动一般都必须带有较强的现实感,只有这种带上现实感的行动,才能更直接地作用于观众的感官,从而更有利于观众对悲剧的理解和强化观众对悲剧的感受。

  悲剧要求他的行动是一种严肃的行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和史诗都是对一个严肃行动的摹仿。

  在《诗学》第四章中,亚里士多德说道:“诗由于固有的性质不同而分为两种:比较严肃的人摹仿高尚的行动,即高尚之人的行动;比较轻俘的人则摹仿下劣之人的行动,他们最初写的是讽刺诗,正如前一种人最初写的是颂神诗和赞美诗。”②这里就提到了严肃行动的被摹仿。

  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摹仿下劣人的行动,悲剧的摹仿对象是具有严肃人生态度和具有高尚行动的人物。

  例如欧里庇得斯的《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是结局以主人公俄瑞斯忒斯得救而逃走的大团圆收场的剧目,但是主人公的人生态度、行为以及整出剧的气氛是严肃的。

  悲剧摹仿高尚之人的行动;而且,这种行动必须具有“完整”这个特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七章中说:“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③这里的“头”,就是指一件事不必然上承其他的事情,但是会很自然地引起其他事的发生;所谓尾,刚好和头相反,就是必然或者常规自然地上承某件事,但是没有其他事紧随其后;身,就是上承“头”而下起“尾”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悲剧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间存在必然或一致性的联系,而那些与悲剧没有关系的材料则不应当放进悲剧中,整部悲剧的首尾应该连贯而紧致。

  任一部分都不可随意移动或者删除,否则,整部悲剧将会支离破碎;若剧中的一部分可有可无、删去或修改后,而在整体上看不出差异,那么这一部分则不应该属于这部剧。

  二、悲剧情节论

  在《诗学》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指出整个悲剧艺术应该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和“思想”六个要素。

  但亚里士多德关于六个成分的论述差别非常大,他最看重的就是情节,而性格次之,剩余四个要素则只是略微提及,似乎并没有重视。

  在此只论述六成分之二,以之为例。

  亚里士多德早在悲剧的定义中就说,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在悲剧的六要素中也一再强调情节。

  在《诗学》第六章中,他认为情节就是对于行动的摹仿,情节就是悲剧人物的行动。

  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而在于摹仿人的行动、生活或者是幸与不幸,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性格,而在于摹仿人的某个行动;悲剧的目的就是布局情节,这是悲剧最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悲剧强调动作的被摹仿,所以进而又强调情节,靠着情节,人的行动才能表现。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悲剧是行动的摹仿,主要是为了摹仿行动,才去摹仿在行动中的人。”“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不失为悲剧。”④他的这些观点乃是出于戏剧的最基本特征来考虑的。

  这一观念也影响了他对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的看法,因为欧里彼得斯的戏剧着重于悲剧人物的性格刻画。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美的悲剧的结构应是复杂型的,而不是简单型的。

  在他看来,情节所摹仿的行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故情节也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简单行动”指连贯、其中没有突转或发现伴随的行动。

  而所谓“复杂行动”是指其中有发现或突转,或二者兼具伴随的行动。

  另一方面又认为一个构思精良的情节必然是单线的,而不是像某些人所主张的那样――双线的。

  亚里士多德摒弃了像《奥德赛》那样包容两条发展线索,到头来好人和坏人分别受到赏惩的结构。

  而关于结局,亚里士多德认为单一结局是最完美的,反对双重结局。

  所以在《诗学》第十三章中,他指出像《奥德赛》那样的结局是喜剧而非悲剧所应有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理论中,值得注意的是情节的三大成分:突转、发现和苦难。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之所以能使人惊奇、恐惧,最重要的是依赖于突转和发现。

  突转和发现以及苦难三种成分是使悲剧情节变得复杂或简单的基本条件,而其中的突转因素是最为重要的。

  这就涉及到情节的安排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衡量一部悲剧的好坏时,主要看它在情节的安排上是否成功。

  如果整部悲剧在运用性格、思想、言词和形象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情节安排不好,就不能算做是好的悲剧。

  相反,如果一部悲剧在性格、思想、言词和形象等方面的运用差强人意,但情节安排得却比较好,它就可以算作是一部好的悲剧。

  他提倡摹仿复杂的行动,即通过发现或突转,或通过此二者共同到达结局的行动。

  “发现”与“突转”最好是由情节的结构中产生出来,成为前事的必然的或可然的结果。

  而简单悲剧和复杂悲剧的区别就在于此。

  上面所说的“结局的行动”是指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突转”是指剧情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发现”则是主人公由不知到知的醒悟或顿悟。

  这种情形可以见于亚里士多德最为推崇的《俄狄浦斯王》剧中:当那位前来报信的人说出了俄狄浦斯的身世,以安慰俄狄浦斯,本是想解除他害怕娶母为妻的恐惧心理的时候,结果却恰恰相反。

  在复杂的情节中,主人公始终是处在顺境或逆境中,只是到了某一场里,情势才急转直下,发生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这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就是“突转”。

  这种“突转”必须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

  在《俄狄浦斯王》悲剧中,我们看到,突转是完全顺着情节发展而来:由于俄狄浦斯的不知情,先后出走科林斯,杀害亲生父亲,赢得民心并且娶母为妻;当真相揭晓即“突转”发生之时,整体上显得滴水不漏。

  “突转”的运用既增加了悲剧的情节性,使其显得波澜起伏;另外在悲剧人物的刻画方面,人物命运急转直下,引起观众的怜悯之情,也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

  所谓发现是指主人公由不知到知的醒悟或者顿悟,在《诗学》第十一章中,亚里士多德说:“‘发现’,如字义所表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发现’如与‘突转’同时出现(例如《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发现),为最好的‘发现’。”⑤俄狄浦斯在杀父娶母后的“发现”同时伴随着“突转”,同时由顺境转入逆境。

  在《诗学》第十六章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发现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由于标记引起的发现;第二种是作者拼凑的发现,三是由于回忆引起的发现,四是由于推断而来的发现,最后是一种复杂的发现。

  他认为最好的发现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或然律的事件引起观众的发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一剧就属于这种发现。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苦难,即毁灭或遭殃的行动,例如死亡、剧烈的痛苦、伤害,都必须是有形的,是作为主人公真正不幸的标志。

  作为悲剧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能否用好发现和突转这两种技巧,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悲剧,而苦难在悲剧中的地位则要相对低一些。

  三、悲剧性格论

  在《诗学》第十五章中,亚里士多德着重论述了悲剧性格,他阐明了悲剧所刻画的“性格”所应具备的要素。

  首先,悲剧性格要“善良”,但不要十全十美。

  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是对高尚的人的模仿。

  所以,他首先要求悲剧性格必须“善良”。

  他说:“关于‘性格’,须注意四点,其中第一点,也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但是,亚里士多德又指出,理想的悲剧性格应该是“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例如俄狄浦斯、堤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的家族的著名人物”。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十全十美的人物转入“逆境”是不能产生悲剧效果的。

  其二,悲剧性格要“适合”、“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

  所谓“适合”,指性格须与悲剧主人公自身的身份、气质、教养、性别、年龄等适合;所谓“相似”,指人物性格必须和普通人相似。

  “相似”和“适合”就解决了性格的真实性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看见与我们相似的人遭受厄运,在对悲剧人物表示怜悯的同时,还会让我们产生遭受同样厄运的恐惧,这就是悲剧特有的快感。

  第三,悲剧性格要多样而又“一致”。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必须用多样性来反映多样的人,写出“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

  亚里士多德在要求性格多样的同时,也要求性格必须“一致”。

  俄狄浦斯虽然遭受厄运,但是,他坚强地承担了责任,保持了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他是悲惨和崇高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即使诗人摹仿的人物‘性格’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的‘性格’又是固定了的,也必须寓一致于不一致的‘性格’中”。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中的克瑞翁就是这样的性格:他不是暴君,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又带有残暴的特征;但是他做这一切又都是出于维护城邦的利益而不得不做;种种表面上的行动在实质上是与克瑞翁的高尚品德和坚强禀性相一致的。

  最后,悲剧性格必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

  “必然律或可然律”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性格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的。他认为,事件要是意外发生而彼此间又有因果关系,那就最能产生悲剧的恐惧与怜悯的效果。因此,他要求:“刻画‘性格’,应如安排情节那样,求其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⑥

  四、悲剧的成因:过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