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时间:2021-02-15 14:15:11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1】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摘 要】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速,大部分高职院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上,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在大学英语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学英语;人文素质

  韩愈在《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处的“传道”不仅是指教师要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其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承载着太多的希望和责任。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给语言学习者“授业”和“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和挖掘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和内涵,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给学习者“传道”,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机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以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人文的定义及其意义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

  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集中体现是,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素质则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育。

  二、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必要性

  1、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由于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应试教育占主流的教育体制、人文教育途径的欠缺等现状使得当前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某些方面缺失。

  首先,个人自觉的纪律修养不高。

  有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纪律的严肃性缺乏应有认识,行为自由散漫,对校纪校规置若罔闻,上课迟到、旷课时有发生,上课吃东西、接手机似乎也不以为然。

  其次,诚信缺失。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认真学习,经常以生病等原因缺课、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表现出严重的诚信缺失。

  第三也是同样重要的,感恩意识缺乏。

  有的学生认为见老师打不打招呼无所谓;更有甚者对父爱、母爱以及感恩节嗤之以鼻。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责任心、爱心和自尊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会识恩,不知感恩,不懂报恩,不愿施恩,我们怎么能期望他们对他人的宽容与友善,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对学习的勤奋与认真,对社会的回报与奉献呢?

  2、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定位的缺失

  多年以来,英语主要是作为一门与世界沟通的语言工具出现在教学中的,无论是在英语教育者或者学生的印象中,英语无非和日常的笔纸和车船一样是一种实用工具。

  在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这一要求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将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从本科压缩型英语教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然而相对大学英语“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来说,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似乎把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去除掉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无论是大学英语还是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当前的教学重心多数还是放在应试教育上,从大学英语的四六级到高职英语的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仍然是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主角。

  这也难怪近年来对于英语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有很多人呼吁给英语热“降温”,取消英语等级考试等。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英语只是一门交流工具的思想在很多人的脑力还是根深蒂固的。

  在《北大英语精读》的序言中编者写道,“英语专业应清楚地界定为大学的人文学科之一”。

  也就是说, 英语教育应该是以启蒙为定位的, 英语不是一门实用学科, 不能作为一种工具。

  “学生应该尽快接触到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好文章”。

  3、在大学英语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制约着语言的发展。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习这沟通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

  单纯的工具式的语言训练或者是盲目的文化灌输都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种途径

  1、在文化导入中渗透人文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合适的导入是课程成功的重要开端,成功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很多英语教师的安排导入的内容的时候,往往根据授课内容,通过问题、背景知识等来进行。

  因此,在文化背景导入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探讨和教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

  比如说笔者在讲授“We are family”这个单元的时候,就先用两个问题引入主题:  “What is the meaning behind the word family?”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ouse, home and family?”

  笔者在课堂上提出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很好奇,什么是家?家有什么含义?问题虽简单但是却是我们平时经常忽略的问题。

  在学生讨论回答后笔者用几句话归纳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House: a build, a place to live”

  “Home: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通过对以上三句话的内涵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了家的深层次含义,然后进一步给学生讲解了中西方文化中人们不同的家庭观念。

  通过这一导入的设计,不仅能够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爱。

  2、在课文讲解中渗透人文教育

  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反映的政治历史、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相关人文知识。

  特别是那些包含着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篇章, 更值得学生去思考, 引导他们从中感悟情感的世界, 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 体会客观世界的奥妙, 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比如在讲解“LOHAS”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学生了解LOHAS是一种健康和环保的生活方式,还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才能成为LOHAS一族,正如课文最后总结说的:”Try to be good to yourself, try to be good to others, try to be 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n you will be LOHAS”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是LOHAS一族的核心,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现代社会倡导的一种良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再如讲到名言名句中Hale, Nathan 的“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的时候,在面对现代社会诸多的诱惑、自私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当我们听到“我很遗憾我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我的国家”这句坚定的话语的时候,作为我国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我们是否也要有如此觉悟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呢?

  3、通过教材建设渗透人文教育

  在大学英语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教材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教材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英语教材的建设是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关键因素。

  因此教材建设在合理安排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教材范文的选择。

  首先,有着地道语言的英文原版文章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但是我们在选择原版文章的时候,需要对涉及西方的腐朽思想、价值观或者具有悲观注意的内容进行过滤,吸纳西方国家中积极的、健康的观点,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二,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在英语学习中不应该把本国的文化精髓割裂开来,对于我国古今的经典文化著作应该逐步引进到英文教材中来,在引入的时候还要注意其英文版本的准确性和可学性。

  4、通过教师素质提高保障人文教育

  教师是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播人和执行者,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保障。

  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所以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 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为学生树好榜样, 当好示范。

  教师在做好行为示范的同时, 还应引导学生学会鉴别真伪, 判断优劣, 学会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

  四、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潮流, 也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点。

  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 要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实施科学人文素质教育,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挖掘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情感因素等, 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高品位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兵,李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2010(07).

  [2]李冬梅.高职高专应用英语教学法初探[J].考试周刊,2008(26).

  [3]陆艳,顾卫华.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

  [4]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赵一宇.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11).

  [7]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