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人文素养的论文

时间:2020-12-10 12:11:56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有关人文素养的论文

  首先树立护理教育新观念,将人文教育纳入护理教育目标体系中,强化人文意识,其次要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完善人文学科教育体系,并且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在护理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必将大大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

有关人文素养的论文

  有关人文素养的论文【1】

  【关键词】人文素质;护理学;培养;对策

  1.人文素质的内涵

  视频时长:03:57人文素质与创新意识1 郑强

  播放:21706次 评论:11140人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

  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能力,将人文知识中内含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中内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具体的说,就是要培养他们了解人文知识,

  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促进他们人格、气质、修养等品质的形成.

  2.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 护理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较低,人文意识淡薄

  护理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来自理科考生,受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重理轻文”,由此造成他们人文社科知识“先天”有所缺失.进入大学以后,医学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少.在课堂教学中,虽开设了一些社科人文课程,但大多数为选修课,学生对其重要性认知不够,所以收获不大.

  更重要的是,护理教育并没有将“人文素质”培养凸显出来,学生很难从观念上明白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他们重专业轻人文.在对我校2011 级200 多名护理新生的调查中发现,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人文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能明确的说出作为一名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就表明“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虽然一直在强调人文素质,但目前还是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此造成了护理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较低的现实,

  很多学生甚至连请假条、申请书都不知道如何书写,往往不是语句不通就是格式不规范,在工作总结中还出现“陶冶耳朵”这样的语句.在临床实习中,

  学生注重的是护理技能的掌握,意识不到人文素质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在实习中无法处理好护患关系,与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发生纠纷,

  给自身和学校带来不利影响.在将来的职业期望上,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操作技能就能胜任护士这一工作,而意识不到“人文素质”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2.2 现代医学模式将医学人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拉底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可见,语言的重要性甚或超越了医学科技手段本身.

  在医患关系中,医学人文也是一件利器.目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疾病的产生或者治愈不只是躯体发生变化,

  对躯体产生影响的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也必须引起重视,医学人文不得不引起关注.现代整体护理观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

  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这就表明,在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并且,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当今社会,

  整形、美容、减肥等一些新的医学门类迅速的产生,这便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护患关系.护生如果仅仅只是偏向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必然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由此可知,护理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医学发展的要求,就不仅要培养护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培养护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将人文修养列入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去.

  2.3 人文素质是优秀护理人才的必备条件

  没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就不能算作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同样,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是必备条件.从综合素质方面讲,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素养,

  可以使学生在学业深造上打好基础,在就业求职中游刃有余.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学生在专业深造上才有基础,

  比如专业研究时的论文撰写,文字就功底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求职中,考核的不仅仅是护理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仪表仪态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近年在毕业生就业中我们发现,专业成绩优秀的护生并一定能在求职应聘中占得优势.有些学生,专业成绩非常优秀,但在应聘中却屡屡受挫,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人文素质.

  这些求职失败的护生,要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么语言表达能力差,要么狂妄自大或过于自卑,要么仪表仪态逊色等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生中,那些专业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好,心理素质过硬,有责任感、道德感的护生,明显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发展的更快.

  3.对策思考

  3.1 树立护理教育新观念,将人文教育纳入护理教育目标体系中,强化人文意识

  加强人文知识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从观念上转变.要树立护理教育的新观念,切实将人文教育纳入到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去,增强人文教育意识.

  要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到与科学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意识到人文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这一环节上,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不管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教学者、学生管理者,要共同努力,改变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狭隘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如专业思想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生社团活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等等,以护理专业的先驱者“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精神教育学生,把勇敢、仁爱、无私、奉献作为护理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3.2 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完善人文学科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心理学、哲学、宗教、历史等领域.所以,

  人文课学科教学是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护理教育中,护理伦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政治等学科多已成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内容.但这些还不能满足护理教育对人文素质的要求,

  有些人文学科,如大学语文、护理美学、护士礼仪、医疗法律学、医疗语言学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此,可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

  进一步整合人文教育资源,加大人文知识比重,适当增加一些与护理专业关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强化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护理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需要指出的是,重视人文学科教学,也应不断思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提高人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引发护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从这些学科教育中获益.如果只是单纯的改善学科设置而不提高学科教学质量,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只能是流于空谈.

  人文:古典诗歌赏析与人文素质提升(上)-程郁缀

  3.3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良好的氛围可以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要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在全校、全院、全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由于人文素质教育涵盖领域多,

  内容丰富,而医学院校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放在课堂教学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知识讲座、主题演讲、社团活动、读书班、学术沙龙、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同时,要加强人文科学类图书建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在人类文化海洋中受到熏陶,不断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内化.根据自身专业优势,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如义诊、健康知识宣讲等,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深入工厂、农村、市场,访贫问苦,了解社会生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高校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创造源和传播源.在护理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将大大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为保障和促进全人类的健康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梅华. 浅谈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

  [2] 李斌.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9(6).

  [3] 谢慧莲. 弘扬民族文化, 渗透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3).

  [4] 郑舟军等. 改革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人文素养[J]. 南方护理学报,2005(9).

  有关人文素养的论文【2】

  [摘 要]现代高等教育收到了就业市场的影响,存在过度的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一教育乱象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需要教育者在高职高专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 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大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30-0150-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现代高等教育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许多高职高专降低了招生门槛,但在后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

  存在过度的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致使有些学生在毕业后出现了专业技能强,而基本素养差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文明习惯差、公德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沟通交往能力弱等等.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需要我们教育者在高职高专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深入剖析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高职高专的学生经过基础教育学习阶段,大多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的语文教育,并形成了自身的语文知识系统.理论上来讲,

  高职高专的语文课程并没有更多的语文技能需要学习,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完成对语言知识的巩固,并形成情感的内化,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职高专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步向青年发展的年龄层,这个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叛逆心理,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引导和调节,

  将会使得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当前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师而言,

  最有利的人文素养教学实际上源自于语文教材,一方面,语文教材是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素材,如果教师能够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出人文素材,并运用到课堂教学,那必然会提升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深入思考,

  继而有效地内化人文素养,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高专的语文教材不同于基础教材,它的编写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定位,

  编排也更加的有趣,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并且阅读材料大多数为著名的经典文学作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领略其中的人文素材,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够起到人文素养的潜在培养.

  人文素养的含义:高一历史-石国鹏-学文者说——文科生的人文素养与历史学习(下)

  二、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

  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学中饱含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积淀,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帮助,甚至对于当代的文化研究、

  历史研究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高专的语文课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加强国学经典的教育,在课堂上达成对传统文化、品德的有机渗透,

  熏陶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陶冶情操,并得以提升人文修养.

  要想进一步的实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语文之间的有机融合,教师首先,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个人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入剖析教材,

  并根据教材的重点加入一些经典传统文学,既保证课堂中人文素材的加入,也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其次,教师可以进一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一些小型的文化活动,

  对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些传统文化理论,例如儒家思想“修身齐家平天下”、道家思想“天人合一”,让他们结合时事新闻进行案例说明,并通过撰写论文的形式,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人文思想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当然,想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还需要解决目前许多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现阶段,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为大学一年级必修,

  每周两课时,相对于许多专业课程一周四到五课时的配置来说,语文教学时间较少,以至于教师很难设置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学.基于这种现状,

  我们需要进一步考量大学语文课程配置的合理性,并提出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总之,在高职高专教育中,语文课程应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力求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