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小学生角色教育的大舞台的话题

时间:2022-10-06 06:24:32 社会实践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社会实践是小学生角色教育的大舞台的话题

  社会实践是小学生角色教育的大舞台

关于社会实践是小学生角色教育的大舞台的话题

  角色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为社会培养一个符合于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建立的规范行事。角色教育有三个层次:家庭、学校、社会实践。其中社会实践是角色教育的最高层次。通过社会实践把小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多重角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处事。社会社会实践为小学生角色教育扩展了广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培养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社会角色之能力,使我们更能深刻地观察、认识小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临江市建国小学的“角色教育”向我们启示:社会实践是小学生角色教育的大舞台。

  一、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心理基础小学生心理发展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学龄初期(童年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已经安全渡过了婴儿期和幼儿期,从接受家庭教育或幼儿园教育转到接受小学教育,这是儿童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使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更大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征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言语能力和较高的学习能力,开始形成了一个人最初的个性倾向,能够模仿一般的社会角色,如家族成员、医生、军队长官等。

  此阶段的小学生角色教育主要有三个特征:

  (1)从以组织性较差的家庭或幼儿园的游戏为主的角色教育转化为以有目的、有系统、组织性较强的学校教育为主的角色教育,儿童能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

  (2)在进行角色教育时逐步训练儿童从口头语言向更高级的书面语言过渡,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把角色的思维、行为内化为自已的思维、行为。

  (3)有意识、有计划地促进儿童参加更大范围的集体生活,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儿童担当一定的角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日益丰富,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逐渐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世界观形而未成,处于萌芽阶段。在低年级,小学生只获得一些片面的、不连贯的人生道理,只知道就事论事,只会扮演单一角色,不会连贯起来思索,不会进一步抽象概括,到了高年级,大脑得到进一步发育,视野渐广,知识增多,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以及周围事物开始有了一般的看法,特别是对不同的角色的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个时期儿童的特点是世界观形而未成,所以,学校要注意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要具体、生动,要考虑到这个年龄的小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兴趣各异,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倾向,但不能完全脱离具体事物进行高度的抽象思维。因此,我们要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基础,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担当社会角色,在做中学。

  二、社会实践指导小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新生儿呱呱坠地后,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他有衣食的需求,而无获取衣食的能力,因此,就要给他们多方面的照顾。儿童慢慢长大,就要教他吃饭穿衣等技能,然后教他自谋生活的能力,即职业技能。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社会成员必须学会一些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会现代生活,这单靠传统的家庭教育很难达到,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仅仅单纯在那种规范的课堂里对书本知识进行加工、转换,传输给学生,还要实施开放式教学,改变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生活技能,为他们今后选择职业做些准备工作。

  五年级的隋琳同学在角色教育中选择了厨师这一角色,并拜在饭店当厨师的叔叔为师,学到一手烹饪技术。当时隋琳的父母双双下岗,她就建议父母开个小吃摊点。她每天利用课余时间指导父母做生意,生活有了来源。她兴奋地说,是角色教育帮助了我,是社会实践培养了我,使我们全家闯过了生活难关。

  社会实践为小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生活做了准备工作。在角色教育中,低年级学生如果选择了科学家竺可贞这一角色,他就以竺可贞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做科学家的梦想。中年级学生如果选择了军人这一职业角色,他就会像军人一样遵守铁的纪律,认真学习国防、军事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高年级学生如果选择了企业家这一职业角色,他就要关心经济问题,了解管理知识,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为企业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选择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小学生初步掌握这些特定角色的职业特点、专业知识、人格气质,能够担任这一特定的角色。

  三、社会实践指导小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在一个社会里,有一套维持这个社会秩序的工具,这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传统,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各种各样的生活准则等。其中,法律规范是最有强制性的规范;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最广,它表现在风俗、习惯、礼仪、时尚等许多方面,如公务员行为规范;社会生活准则主要表现在机关、团体、公共场所规定的规章制度上面,如交通规则、作息制度、参观注意事项等。

  社会规范的目的是要求人们自觉遵守,那么就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些社会规范,最有效的方法是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担任诸如解放军、交警、教师、税务员等职业角色,从中体验角色特点,在实际操作中遵守特定的社会规范。这样,比起教师在封闭的课堂中空洞讲授要强得多。

  张同学从小立志当一名教师,学校开展角色教育活动,他选择了教师。刚开始,学生们吵不停,怎么说也静不下来,他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做。检查时,发现林同学的第一题错了,于是他就给她讲解,很耐心,真像老师一样。实践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老师指导他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面写着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这不就是自己在担任教师角色所要遵守的规范吗?他想,做什么事情都得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这样才能做得符合社会的要求,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社会实践指点小学生人生目标究竟什么是人生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是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从个体上看,它是个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整个生命历程,即个人一生中全部实践活动的总和;从群体上看,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生领域是无比宽阔的,学习、工作、家庭、生活、理想等无不属于人生的范畴,其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实践。

  人生观是人人都有的,其主要内容有三:

  (1)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

  (2)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道路怎么走?

  (3)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算有意义?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理想是共产主义,人们要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我们要教育小学生具有先人后已、先公后私的精神,鼓励小学生为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学习、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勉励他们艰苦奋斗,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并把之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在现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条件比较优越。但优越的社会条件并不能保证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都遵守社会主义的行为规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时还会发生冲突。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指导小学生的人生目标,才能使他正确认识世界,把他培养成为社会人。五年四班的刘磊同学不愿学习,整天泡在游艺厅里,学校开展角色教育后,他参加了版画小组。此后,他迷上了刻版画这一角色,再也不进游艺厅了。刻出的作品先后在省市大赛中获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他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他增强了自信心,改变了贪图享受的人生观念,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以刻版画的精神对待学习,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学习进步很快。

  五、社会实践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人的个性,从幼儿期就开始显露,它最初不仅受外部事物的制约,而且要受个体生理需要的制约。因此,儿童的个性表现在他的行动只简单服从于他当时的直接要求和愿望。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会逐步形成他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念,以致于开始形成初步的、尚不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一个人个性形成过程中的飞跃,因为他的行为逐步由服从个人的直接需要发展到服从远大的理想。

  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因此,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受到自身生理的、心理的条件限制,也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存在着差异,表现在每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

  根据上述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以及个性差异,在角色教育过程中,就要指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角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小学生个性。如担任税务员、交警、林业工人、邮递员,培养小学生的执法严格、办事认真、工作勤恳的作风,形成具有职业特点的个性品质。

  小学生在担任一个职业角色的过程中,就会把那个角色的个性特征学习过来,尽量模仿其性格、气质,并有所创新。由于人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不断的角色定位过程中,他能够找到最符合自己个性特征的那种角色作为理想目标,并不断努力,塑造、发展、完善自己的个性。

  六、社会实践培养小学生担任多重角色学校教育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舞台上,把小学生扮演成不同的社会角色,使其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这个角色要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行事,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与义务体系。建国小学“角色教育”实验表明:小学生在一天中要多次变换角色,在家时是子女,在学校时是学生,乘公共汽车时是乘客,购物时是顾客,小学生就是在每天的角色变换中成长、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只从事一种职业,职业变换与人生相伴随,只有能够担当不同角色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就要在小学阶段为儿童建立多重角色的概念,让他们担任不同的角色,认识不同角色的职业特点,熟悉不同角色的职业习惯,为将来在就业竞争做思想准备。

  学习一种角色不只是简单地记忆可接授的行为,而且还包括这种角色关系的符号和反射的学习,角色教育的中心是把小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社会行动者,通过担任某个角色,比如说医生,这个小学生才能逐步地把自己看作是自己活动的对象,于是,他就能描述他行医想要询问的东西,按照医生的做法去做。由于小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包括行为、语言、思维的学习,使他很快地学会担任另一种角色,如记者角色。因为他已有了担任医生角色的经验,所以就把他习得医生角色的行为、语言符号、社会互动关系迁移到记者角色中来。由于这是两种不同的角色,医生面对的是病人,记者面对的是受众,医生的目的是治病,记者的目的是了解事实并向公众报道,所以这时两种角色行为、符号发生冲突,小学生就要不断调整冲突,重新确立、模仿记者角色的行为,学习记者角色的社会互动关系,以适应新的角色,成功的担任新的一种角色。

  担任多重角色的意义在于他能够很快接受不同角色的行为、习惯、语言符号、社会互动关系,并能区别多重角色适应社会要求的共同之处与差异特点,提高小学生多方面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人。根据建国小学的做法,可以把角色划分为林业、矿业、养路、养保、解放军、交警、个体户、服务员、售货员、营业员、税务员、教师、医生、记者、邮递员、售票员等24个职业角色。选定角色的基本依据是:一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行业和职业分布,二是根据父母、亲友所从事的职业,三是根据小学生的兴起、爱好以及对未来职业角色的选择。

  七、社会实践为小学生自我实现奠定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小学生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角色,那么,他就在这个角色身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深入理解、掌握角色的行为、理念、特点,以及社会互动的关系。他认真地体验角色的生活,他在想:我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更好,此时在他内心引起一系列冲突,他只有一个信念,要把这个角色做下去,自己就是这个角色。结果他成功了。小学生把他的潜力和创造力都发挥出来了,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地、全神贯注地体验角色生活,这种心理状态我们称之为“自我实现”。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样描述“自我实现”: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小学生进入角色后,创造力得到发挥,他忘记了过去是学生、也不考虑未来干什么,只生活在此时此刻的角色之中,他完全陶醉于眼前的情境之中,倾心于现在这个角色,很少分心,很少涉及其他任何事物,同时,又有力量和勇气创造一个新的自我。王巍同学担任“冷饮家”时,他拜师学徒,吃了不少苦,到了学校举办“大市场”社会实践活动时,他的冷饮滩点很受欢迎,望着满意的态度,他很惬意,陶醉于想象之中,觉得自己就是冷饮家。他这种体验有助于他不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角色教育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自我实现的人,以适应新世纪对我们的挑战。

  总之,社会实践做为角色教育的大舞台,能使小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密切联系,使小学生了解社会,也让社会接受小学生,以使他们在学业有成踏入社会大门之时,很快适应社会的要求,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愉快地生活、工作,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你是“教育狂”式的父母吗?

  一代有一代的梦,一代有一代的理想。现在的孩子们则成了一台考试机、一台成人梦的复印机、一张钢琴凳、一双红舞鞋、一只小青蛙、一支油画笔,反正想让孩子是什么,孩子就得变成什么。惟独不是父母自己。

  现在的家长过去是由父母带大的,现在的孩子则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长大,孩子过早挂上月票或骑上山地车,奔波在城区街道上,从一个封闭的圈子再钻入另一个集中的圈子,繁重的功课就像狼在追羊,不仅使他们没有玩的时间,也减少了与成年人交往的机会。而传媒、电视给孩子的信息,明星对他们的影响,却远远超过父母。孩子基本上与父母的工作和生活隔离了,爹妈在干什么他们并不清楚,也不了解父母的甘苦。只是出于好奇,父母才偶尔带他们参观一下自己的工作场所,只是出于礼节,才去见见祖父母。正是周边环境的封闭,造就了“大公主”和“小皇帝”的习气。

  当年父辈们80%都是自己去上学,现在只有7%的孩子是自己去上学。为了让孩子能遂父母的愿,家长对孩子是百依百顺,为子女付出多少血本都在所不惜。家庭在消费和支出的意向上,为孩子的开销或孩子的选择意向竟占家庭比重的22%~40%。父母们由于“出了血”,一不如意就冲孩子大吼大叫:竞争,竞争,否则扫马路去!孩子们则根本不当回事,心里在嘀咕:你也没混出息。两代人的冲突,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同一个时空,也不是同一个社会。与上代人相比,今天的孩子简直太不幸了,孩子从小就进入一个太紧张的时代。大人们只是想着孩子小学要择校,中学要重点,大学要名牌,一路杀过去,出国、留学、找个好工作。可人们似乎忘了,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要玩,要欢乐,还要听故事。

  在一项对上海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平均作业量超过国家规定的一倍以上。一般小学生除了上6节课之外,还要完成教师、家长布置的作业,加上参加学校夜托班、提高班、家教辅导班等,共计4 54小时,人均每天学习时间总计为10 54小时,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的规定。

  家长不管自己是什么职业,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多读点儿书。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是:与其让孩子闲着做其他事,不如让他们多做功课……孩子做其他事,家长不放心,只有做作业,家长才放心。

  时下,许多家长对自己没那么多的紧迫感,对孩子倒是忧心忡忡。他们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制订了庞大的五年或十年“规划”,远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可他们照样强行实施他们的教育计划。我们把这种家长叫做“教育狂”妈妈和“教育狂”爸爸。结果导致中小学出现了“三过”现象。

  1、过度竞争。现行教育体制具有明显的精英教育特征。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是:认为天才儿童以一定比例存在于自然人群中,从而整个学校制度被发动起来,儿童从入学起就被用“天才儿童”的标准进行层层筛选,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教学内容被层层下放以期提高教学要求的水准。整个课程体制也表现出单纯面向升学的特征:片面注重“尖子率”、“竞赛得奖率”、“升学率”等等。于是,学生的学业竞争异化为考试分数的竞争,各个学校以升学考分争高低,毕业班由精兵把守,中低年级加强“备战”,大小测验、考试过于频繁,致使学生苦不堪言,造成当前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人际关系的淡漠、环境污染,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孩子们在享受父辈们幼时从未享受过的丰富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父辈们想象不到的精神压力。

  他们从踏入小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已站在了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而学校、家长传统而片面的教育观念,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以升学率高低论优劣的不适当教育观念,严重妨碍了教育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这种过分关注智育和分数,实际上是剥夺了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不正常的生长环境。

  2、过高期望。过高期望是对青少年的“精神虐待”,易造成他们心理扭曲和损伤。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结。激烈的择业竞争迫使上海的学生和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能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校深造,将来就业时将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有90%以上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入大学深造。

  据调查,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情”是孩子学习成绩好,而“最恼火的事情”则是孩子学习成绩差。

  不难想象,这种心态对孩子将意味着怎样的精神压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错误教育方法,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其危害远大于娇宠溺爱,甚至于体罚。“精神虐待”有多种表现,有些家长当发现孩子的思想违背自己的意志时,就会以警告、恐吓、揭短等方式对孩子实施精神压力,以制服孩子。还有像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如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这种比照又往往用讽刺、挖苦等形式,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从小就产生自卑意识。

  心理学研究已表明,一个自尊心从小就受到挫折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诸如自我否定、缺乏爱心、焦虑等心理疾病,长大也难以适应社会。

  3、过分保护。过分保护导致如今的青少年某些生理、心理机能退化。一些家长一方面在学业上拼命给自己孩子“加压”,另一方面又为他们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便导致现在的孩子大脑“发达”,四肢无力。在舒适、方便中,青少年人体中的某些机能正在逐步退化。因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几乎不用克服什么困难。不用付出,也就没有发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用于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成人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下一代铺设了一条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大道,希望他们能从这里开始走向未来的锦绣前程。但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违背了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发展规律。

  现代心理、教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调查表明:如果忽视了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在青少年期甚至在儿童期,就会表现出许多不适应症,就如我们现在做老师、家长的常常会感觉到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有许多毛病,如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大;做事被动、消极、胆怯,显得十分幼稚;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年龄特征的行为,出现心理倒退现象;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别人照顾,不会关心他人;社会责任感弱,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等等。

  孩子受到的限制越多,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为成年所做的准备和考验,那他们将来为人父母就不会很合格,作为一个成年人就会感到困难重重。家庭的责任是发展孩子的性格,并为他们成年做准备,但这种准备工作并不总是很成功的。我们真的关心孩子吗?如果真关心孩子,标准就不应该这么单一,不应该只看分数。

  所以,我们要改变那种“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的怪现象。

  怎样写说明文章

  说明能力要求我们在说明文和各种应用类文章里能把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成因、构造、功用等解说清楚,能把人物的经历、特点等表达明白。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搞清说明的基本要求,能按照说明的要求去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说明以使人明白理解为目的。它与描写要求生动不同,它首先要求我们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即本质特征)作直接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是它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标志。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才能把事物说清楚,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黄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有卷须,叶子互生,花黄色。果实呈圆柱形,通常有刺,成熟时黄色,是普通蔬菜。

  这段文字说不上优美或生动,但它抓住黄瓜的茎、须、叶、花,尤其是果实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说明,把它与其他的瓜果类蔬菜区别了开来,使我们对黄瓜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是较简单的说明。如果说明的对象较复杂,我们在抓特征时还要区别主要特征和一般的特征,要抓住主要特征去作重点说明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注意条理性。我们应按照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或人的认识过程来安排说明的顺序。如《黄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准确是说明的生命,如果说明不准确,就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失去了说明的意义。

  说明的方法通常有定义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比喻说明等等。定义说明是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给人一个明确的概念。如说明《机器人》的方法:

  “机器人”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能够模仿人的某些动作和智能,成为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的助手。

  这个定义就揭示了“机器人”与人的区别及它的用途。举例说明可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更易于理解。

  比较说明把相近或相反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作对比考察,在比较中显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如:

  激光是一种人造的光,是最亮的光。激光与太阳、电灯等发的光不一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的;手电简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躬,然而经过一段距离,还是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激光却能始终集中向一个方面发射。

  这里用太阳、电灯、手电筒和探照灯发的四种光与激光做比较,从比较中让读者明白激光几乎是“平行光”,像一条直线,“始终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

  《宇宙里有些什么》也是通过比较来说明星体的大小和密度的:“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十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

  这样一比较,我们对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一些星体不是也有了些具体可感的了解了吗?数字说明因其科学、准确,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创造就蕴藏在“破坏”中

  幼儿教育中有人倡导“无错”原则,认为孩子是没有过错的,不应该一味批评。同时也有人认为,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表现在错误和破坏之中。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小时候,一次把母亲刚买回家的金表给摆弄坏了。母亲看到孩子搞破坏,就狠狠地揍了陶行知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老师。陶行知的老师听了这件事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陶行知的母亲很不理解,老师对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后来,老师给母亲找到了一个补救的方法,让母亲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修表匠的身边,亲自看一看金表的内部结构,修表匠是怎么把金表修理好的。这件事让陶行知先生终生难忘。

  多多很想制作一副自己的眼镜。这天,爸爸帮他准备了很多材料,妈妈在桌子上为他摆了一个太阳镜供他参考。折、画、装饰每一个步骤,多多都完成得很好。只是在剪工上出了一些问题,光滑的眼镜边被他剪得参差不齐,爸爸指着他的作品嘲笑起来,多多显得很不开心。

  妈妈正想过去帮他,只见多多歪着脑袋略微想了一下,随即将眼镜拿起,非常投入的将眼镜边剪成了锯齿状,原本规规矩矩的作品让他搞得面目全非。

  一会儿功夫,多多美滋滋地走过来对妈妈说:“妈妈,你快看,我做了一个太阳眼镜。”妈妈仔细一看,他做的眼镜果真像太阳,红红的装饰色,锯齿状的光芒,整个作品独具特色,颇有些出乎妈妈的意料。妈妈拍拍他的小脑袋说:“多多真聪明,你做了一副最好、最棒的小眼镜。”

  第二天,妈妈和多多把他的“眼镜”带到了幼儿园。老师评价说,在孩子们参照模型版制作眼镜的活动中,多多是第一个打破常规模式,大胆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眼镜的小朋友。

  为此,老师在评价游戏中重点表扬了多多,并将他的作品摆放在了班里的作业展板上。第二天,第三天,很多小朋友开始关注这件独特的作品,而且制作出了更多样式的眼镜,蝴蝶的,云朵的,彩虹的……制作活动一下丰富了起来。从那儿以后,多多一下迷上了美工活动,他的动手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

  我们知道,创造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大人们却常常为发现不了孩子的创造力而担忧,实际上,孩子的创造力往往出现于我们的意料之外,尤其是在他们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孩子的想象总是比成人新奇、随意,能够打破常规。当我们对他们的成果做出及时而肯定的评价时,他们的创造性就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事物。

  象多多制作的眼镜,用我们正向的思维来看他做的眼镜实在是没法看,可是,多多大胆地打破了按模型版制作眼镜的常规,从而制作出了一件我们大人难以想像出的独特作品“太阳眼镜”。

  所以,我们说在一些问题上,做父母的头脑里要少些条条框框,不要总是说“看你做的像什么呀?”“哪有你这么做的?”“你看清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看你这是瞎做!”之类嘲笑的话。仔细想一想,孩子的“错误”再大,又能“错”到哪里去呢?并且,许多意想不到的创造就常常发生在“错误”之中。

  在孩子的世界里,完美是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妈妈们需要告诉孩子:完美并不等于起点和终点的完全重合,也不等于自始至终的“正确”。如果能注意拓宽思维,即使在看起来不怎么完美的地方,也可以“另辟蹊径”,发现和创造出令人惊奇的美丽。

  多多的表妹晶晶认真地在画向日葵。收笔的时候,不小心把起点的线头丢在了画好的圆盘里,破坏了画面的完美。

  “唉,这可怎么办啊?”晶晶捧着自己的画,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瞧着她,妈妈感觉她是要将画纸翻面了。想着的功夫,她果然将纸翻了过去。“晶晶,为什么不接着画了,不是挺好吗?”

  晶晶小声告诉妈妈:“妈妈,我想重画一个,”显得很不开心。

  妈妈拿过她手中的画看了看,“别着急,咱们看看能不能想出个好办法?”

  “这还有什么办法呀,擦也擦不掉。”

  “是吗?那咱就不擦,继续画行不行?”

  “那还好看吗?”晶晶抬头看看妈妈。

  妈妈用手在盘面上比划着,将她那个多出的线头顺势沿伸了一下,成为盘面上的横线,笑着对她说“这样行不行?”

  “……嘿,真棒,线头一点都看不出来了”,晶晶的眼睛亮亮的,一副吃惊的小模样。她接过妈妈手中的画纸,很快补救了那一点“败笔”。

  妈妈拍拍她的小脑袋说:“这样多好啊,动动脑子,向日葵就会开花的。”

  晶晶的行为代表了许多孩子的想法,在他们的心目中,“完美”就是自始至终的正确。一旦出现偏差,他们的第一反映就是放弃重来。面对这种情况,妈妈们不能简单地给予肯定或是否定的评价,而应针对问题,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补救的办法,不要轻易放弃,拓展思路,努力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中学会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以此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指导,晶晶懂得了“另辟蹊径”的道理。后来在绘画海底世界的活动中,妈妈发现她将一个没有画好的小水泡变化成了一只神气活现的小蝌蚪。晶晶的进步,让妈妈对她更有了信心。

  一天,李姐家的观赏鱼全部“殉难”了。全家人找了半天原因,原来是李姐的儿子多多把牛奶倒进了鱼缸里。李姐一气之下拎过儿子就要讯问,吓得多多使劲往爸爸怀里钻。

  多多的爸爸劝开了李姐,悄悄地问他:“多多,你为什么要往鱼缸里倒牛奶呢?”

  “你们大人不都说牛奶最有营养,小孩子多喝牛奶可以身体长得棒!

  我想让咱们家的鱼也长得棒一点,所以就把自己的牛奶分给他们喝了。”多多小声音地告诉爸爸。

  李姐听了多多的话,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搂过多多说:“原来是妈妈错怪你了。”

  多多的爸爸笑着说:“你看看,儿子多有想象力啊,为了让咱家的鱼长得更棒一些,多多都舍得把自己的牛奶分给鱼喝呢……”

  第二天,爸爸为了让多多明白观赏鱼是不喜欢喝牛奶的,就特意给多多买了几条小鱼一起做实验。小鱼在有牛奶的水里不爱活动了,可是一换了干净的清水,鱼儿便开始快乐的游动起来,多多在实验中亲自感受到了观赏鱼是不爱喝牛奶的。

  一次原本具有破坏性的活动最终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多多的爸爸说:“儿子虽然弄坏了几条有价值的金鱼,但他却从中学到了新的常识,丰富了生活经验,这些都是他今后生活中的财富,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在多多“破坏”的问题中,他学会了思考,增长了智慧,我们应该为儿子的进步高兴才对啊!”多多父亲的这些话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吧,小孩爱“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小孩一生受之不尽的无穷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个创造者,因为他们生来活泼好动,不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所指控,他们敢于打破常规,不按照成人的模式去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常常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事物来。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创造天赋在一天天减少,这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孩子的创造力被循规蹈矩的父母们在不知不觉中扼杀掉了。对父母而言,“听话”才是父母们希望孩子们做到的,“听话”才是孩子们应该最先学会的本领。对此,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大悲哀。

  孩子爱搞“破坏”是他们对事物探求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萌芽的基本体现。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新鲜和求知欲,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探求这个神奇的世界。象爱迪生、牛顿,詹天佑、冯如,在他们幼年的时候也常被人们称作“破坏”家,他们搞的“破坏”也常让父母头痛、老师生气。可是,正是这些淘气的家伙,凭借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努力的探知着日常生活。长大以后,他们依靠自己从小养成的探索、思考的良好习惯最终成为了知名的大发明家,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其实,孩子搞破坏正说明他们的精力充沛,这个时候,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最好机会。如果我们合理的运用孩子爱搞“破坏”的天性,及时的给予、引导,那么就会从小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培养孩子的创造才能,父母需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活动空间。在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时,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结果过于离奇、幼稚而嘲笑、阻止他们,反之,则会打击孩子探知事物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时,我们要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他们在自主自乐的活动中完成属于自己的想象或创造。

  家教支招:寒假和孩子拉近关系三大法则

  家长想把孩子教育得更好,为孩子做了许多事,但这些并不是孩子喜欢的。特别是假期,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交流多了,意见也多了,归根结底还是沟通技巧的问题。

  “我们要怎么做?”家长都这样问。总结了三种具有共性的家庭沟通办法,帮助家长们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

  用约定方式培养孩子好习惯

  【案例】陶子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下半年将要进入小学学习。妈妈陈女士一直为儿子的吃饭、穿衣这些琐碎事操心。但陈女士觉得孩子坐不住,在凳子上坐不到半小时,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她开始还是耐心跟孩子讲解,日子长了,失去了那份耐心,忍不住呵斥孩子。陈女士说,现在自己起高腔的频率越高,孩子越“油盐不进”。

  【支招】对于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孩子,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赏识和鼓励要比责备和批评有效果。专家建议,在假期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假期学习生活表,将每天的生活学习安排一一写在表中,父母按照约定每天评价孩子的表现,予以加分和扣分,按照一定的分值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

  让孩子明白家长的感受

  【案例】小俊读初中,平时住校,放假才回家。在家时,相依为命的妈妈很高兴,问得多、聊得多,但在小俊看来,也是管得多。有一天,小俊的朋友到家中,告诉妈妈说要补课。妈妈起初信以为真,后来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两人是准备外出玩通宵网游。这件事让妈妈非常伤心,她和小俊进行了一次长谈,讲述自己作为单亲妈妈抚养孩子的不易,讲述自己对于小俊未来的期望。有了这次交谈,母子都体会到打商量解决问题带来的交流便利。

  【支招】 遇到有些问题,父母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情绪、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种平等的情感交流,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自己的朋友。

  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

  【案例】佳佳读小学二年级,爸爸在放假前为她报了个英语培训班。爸爸的做法,并没有和妈妈达成一致,有一天,两人因此发生争吵。妈妈认为,孩子在假期就应该休息,什么培训班都不要上。看着争吵的父母,佳佳将真实想法藏在心里,直到在和心理专家交谈时才透露,她其实想学的培训班是跆拳道班,但在父母面前不敢讲出来。

  【支招】中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小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易红雨老师称,这是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家长们在孩子成长这个问题上,太多地用自己的主观选择替代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行动,导致自己意向不明、兴趣爱好很少,情绪受到严重压抑的孩子会选择虚拟空间宣泄压力,满足自己的爱好。建议家长在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时,给予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

  我的感觉系列(全七册)

  《我的感觉1——我好害怕》“这本温和的书是针对年幼孩子所写,告诉孩子觉得害怕是没有关系的,并鼓励他们勇敢说出心中的感受”。这是美国媒体对这册书的赞誉。作者在书中描述了小熊害怕的处境,害怕的感觉,以及如何消除害怕的情绪。由小熊把害怕的情绪转换到“害怕时候,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启迪成人要关注孩子害怕的感觉,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情绪,树立自信心。

  《我的感觉2——我好难过》本册书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小天竺鼠对难过心情的表述:“难过是一种灰灰的、累累的感觉。”小天竺鼠通过找人倾诉、和别人在一起聊天等,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难过的时候,要学会化解情绪,做点有趣的事,使心情轻盈一些。接着,他去荡秋千、画图画、和朋友一起吹泡泡……渐渐地恢复了好心情。

  《我的感觉3——我觉得自己很棒》本册书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极有启发教育作用。书中描述了小天竺鼠在“我很棒”的自信心态下,敢于“不用和其他人一样”而独立做事。如: 自愿做某些人的朋友,不必事事争第一,不必是最好的但要尽最大努力,有些事对我来说很难但不要紧,如果做的不对就再来一次。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心,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的感觉4——我好嫉妒》本册书描写了一件件让熊宝宝感到嫉妒的事情:妈妈疼爱妹妹、自己的好朋友跟别人玩、别人得到好东西、同学表现比他好……他说出了心中的感受:“嫉妒是一种刺刺的、热热的、讨厌的感觉。”在大人的帮助下,熊宝宝发现嫉妒人人都有,于是他开始寻找让自己不再嫉妒的方法。原来,嫉妒可以用很多的方式排解:可以说出自己的需要,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可以加入大家玩耍的行列……换个想法和做法,心情就不一样了,嫉妒的感觉没有了,熊宝宝又高兴地玩去了。

  《我的感觉5——我好生气》这册书描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兔,遇到了不少令他生气的事。如:有人取笑他的时候,他玩得正高兴又让他停下来干别的活,他要去游泳天却突然下雨,尽了最大的努力画也画不好……面对这些“生气”的事情怎么办?小兔兔想了好多办法,终于不生气了,还懂得了下次再生气“我该怎么办了!”

  《我的感觉6——我会关心别人》本书主角是一只在乎别人感受,也知道别人在乎自己感受的熊宝宝。作者以孩子般的视角,描写了生活中许多简单平实,却又普遍存在的例子——受伤生病的时候,有人很关心他,因而他也学会在别人悲伤时,给予安慰;他不喜欢被人嘲笑、推挤,所以他也不会这样对待别人;他喜欢被别人赞美,所以他也适时地赞美他人。善解人意的小熊宝宝用自己的方式,体会出同理心的重要性。小朋友们从书中可以得到启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实现那个大家互相关心、彼此尊重的美好生活。

  《我的感觉7——我想念你》本册书中描写了小天竺鼠与我们分享他的思念——你要去旅行,我会想你;我想要你吻着我道晚安;我们希望能一直在一起,但这不可能;我不喜欢想念你的感觉……即便是短短的分离,也让他感到不安。不论是妈妈离开他去工作,还是爸爸出差远行,当他一个人留在学校或保姆家时,思念的感觉多么令他难受!

  书中随着小天竺鼠孩童般简单直接的语言,我们仿佛也跟着走进孩童般的内心世界,直接感受小天竺鼠敏感细腻的情绪起伏。书中文字和图画充分表达了小主角从一开始面对分离的沮丧,到后来摸索学习、想独立生活,最后期待着“可预期的”重——见到亲人的快乐情绪。

  爸爸妈妈谁对孩子影响最大?

  智力:母亲大于父亲

  就遗传而言,父亲与母亲对智力的影响力总的说来是母亲大于父亲。换言之,聪明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男孩子尤其如此。因为,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因此母亲的智力在遗传因素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长相:父亲大于母亲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坦菲德解释说,可能由于父亲传给子女遗传上的特性,使婴儿的脸看起来更像父亲。这也是人类“自保”本能的一种体现,因为谁是母亲毫无疑问,而谁是父亲却没有这么肯定,所以必须像父亲才对婴儿有利,可以鼓励父亲投下更多的父爱。

  据香港专家披露,他们研究了从保健院中选出的100名男女婴儿,定期测量身高,发现婴儿在3岁以后的身高增长与其父母的身高有显著关系,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儿童身高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母亲的身高尤为要害,故母亲高的孩子也大多长得较高。

  性格:父亲大于母亲一般说来,母亲常以女性特征如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情温柔等来影响孩子,而父亲则显示给孩子以勇敢、坚毅、强悍、有魅力等男性特征,所以孩子完整个性的形成有赖于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但父爱的作用,对女儿的影响更大。纽约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父亲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许多重要的教训与经验,使其性格更加丰富多采。

【社会实践是小学生角色教育的大舞台的话题】相关文章:

戏曲大舞台作文02-04

[精]戏曲大舞台作文01-09

家庭角色体验社会实践报告07-11

以我的舞台为话题的小学作文范文06-15

戏曲大舞台作文9篇【推荐】01-20

中学梦想大舞台艺术活动方案10-11

舞台的作文01-14

我的舞台小学生作文(通用10篇)10-11

你的角色作文05-05

角色互换的作文05-17